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讓小康家庭智慧起來探究電信智慧家庭業務融合拓展之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進入現代化發展階段。小康家庭如火如荼的智慧城市建設正展現出別樣風采。智慧家庭組網平臺、智慧養老、智能門鎖、智能煙霧報警器、智能開關、智能插座等應用紛至沓來,進駐眾多家庭。這些應用連接智慧城市,讓居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節節攀升。
  關鍵詞:電信智慧家庭;業務融合拓展之道
  引言
  科技的快速發展使我國各行業發展迅速。新技術發展與消費升級驅動下,智慧家庭的范疇不斷擴大,不再局限于傳統自動化控制,而是轉向了更深層次的家居生活場景化體驗創新,是一個跨界服務產品的整合系統。
  1利用套餐優勢發展融合業務
  以往電信運營商以經營家庭業務為主,互聯網廠商以經營個人業務為主,兩者的用戶群體和業務定位有所側重,商業模式也相差很大,但兩者也在不斷相互滲透。與互聯網廠商相比,電信運營商發展家庭業務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家庭網絡互聯能力、家庭網絡管理和控制能力、家庭業務套餐經營能力、家庭業務需求的快速感知能力等方面。電信運營商更擅長管道經營,并通過技術方案創新在管道經營方面更具有話語權,通過管道經營和互聯網廠商在寬帶業務開展方面形成相互制約和補充的關系。相反,互聯網廠商發展家庭業務的優勢主要體現在擁有更加細分的個人業務用戶群體、具有業務免費的商業模式(用戶免費使用,主要靠廣告和游戲等)、具有某領域方向的專業研究和經營、具有快速滿足用戶體驗的開發能力、具有廣泛和快速滲透的互聯網應用環境等方面,互聯網廠商擅長業務和平臺經營,并在某領域具有較大話語權或壟斷地位,他們的用戶群體主要是個人用戶、在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高速普及和發展的今天,互聯網廠商對電信運營商的威脅將越來越大。面對當前的競爭態勢,電信運營商一方面立足管道經營,形成和互聯網廠商相互制約協同發展局面,培養互聯網廠商和個人/家庭用戶接受智能管道經營理念;另一方面,立足家庭業務向個人業務領域拓展,利用有線和無線網絡的綜合優勢和套餐經營優勢,發展基于移動互聯網的融合類業務,例如家庭智能監控、家庭云服務、個人綜合通信和社交等業務。
  2全力保障智慧家庭的網絡信息安全
  電信企業的智慧家庭,從底層基礎網絡形態上,同時包含廣播電視網絡以及雙向寬帶網絡;從業務形態上,既有影視內容業務,也有各類物聯網業務,這些業務和服務間形態差異較大,業務流程較多,管控較為復雜,因此智慧家庭面臨的網絡信息安全方面的挑戰也更為巨大(尤其是在物聯網方面,目前尚無統一、規范的安全標準和體系)。電信企業必須要始終繃緊“安全運營及管理”之弦,保障智慧家庭端到端的網絡信息安全:對智慧家庭平臺自身采取安全防護以及數據保護措施,并對第三方的接入進行嚴格的安全審核;加強底層基礎廣播、寬帶網絡的安全防護,完善其對于惡意攻擊終端的實時檢測與隔離能力;對于具有一定計算能力的終端,應使其具備適當的攻擊防御能力,確?!鞍踩边@一電信網絡的“生命線”。
  3生態建設如火如荼,跨界合作頻現
  生態建設中最積極、最有成效的推動者是互聯網企業,通過開放賦能推進跨界合作是主要做法。合作層面涉及底層元器件、智能硬件、解決方案和推廣等,芯片主要是選定長期供應商,較側重AI能力,如阿里與聯發科、百度與高通;智能硬件產品和解決方案層面的合作重在補短板,一方面廣泛與傳統家電廠商合作,在家電等設備中嵌入AI、控制能力并捆綁自身優勢應用,例如智能電視,除嵌入語音交互能力外,阿里和京東側重提供網購服務,騰訊主要整合自有視頻業務,另一方面也會與具有獨特優勢的初創企業合作或者通過收購的方式整合優勢產品、合作研發新品和解決方案,例如百度收購渡鴉聯合推出智能音箱,阿里與拓邦股份合作研發基于YunOS的家電智能控制方案;推廣落地環節的合作較側重前裝集成市場,戰略合作或投資地產商、家裝企業,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共建體驗館、設計和推廣針對社區、家裝、家居的完整性解決方案以及養老等多場景應用,例如小米與正榮、金地等多家地產公司合作,百度DuerOS、宜華生活、小蔥智能共同打造AI全屋定制智能家居,除此外,無電商屬性的互聯網企業也會聯合家居垂直分銷商進行后向推廣,如百度與悅維聯動。
  4一點響應需求 強化拓市后勁
  推出便捷服務后,某些城市電信抓住新興業務相互關聯的特性,通過整合物聯網、云計算等部門在各自領域的優勢,由智慧家庭中心提供依托于傳感器的硬件設備,物聯網中心負責平臺應用開發,實施連環舉措,一點響應并滿足用戶需求。某些城市電信切換組網設備采購模式,在中國電信公司的支持和協助下,智能組網相關終端采購統一切換至社會化采購模式,由客商從直供網采購,將CTEI串碼管理作為業務受理、產品出入庫以及禮包結算依據。切換裝維渠道受理方式,設積分考核制為全渠道規模發展和收入之間的量尺,全面引導有效益的規模發展。電信將積分作為智慧家庭組網禮包發展考量,由網絡運營部、市場部確定裝維渠道組網產品切換到由BSS系統受理,完善了裝維銷售流程。為應對市場塊速增長的個性化、智慧化的通信需求,電信建立了一支近800人的智慧家庭工程師隊伍,所有的工程師均經過升級考核,助推企業登上物聯網市場和智慧城市建設的新高地。在“營維一體化”策略中,電信劃小承包,延展大量社區服務店,讓智慧家庭工程師有更好發揮技能的舞臺。隨著智慧類新業務走進家庭,他們從原來的“裝、拆、移”向智慧服務升級。電信舉辦全景式、全覆蓋的業務培訓,理論內容覆蓋全部營銷業務,包含服務基礎、隨銷、智慧家庭組網等內容,操作考試場景多樣,評分規范嚴謹。目前,智慧家庭工程師已由原先電信業務安裝開通和維護,逐步擴展到電信產品營銷、家庭組網、智能監控、智能家居業務安裝、調測以及業務推介,全面實現了向智慧家庭工程師轉型,全面優化“當日裝、當日修、慢必賠”服務承諾。智慧家庭工程師當日履約比例達97%,具備快裝快修能力,體現了電信差異化優勢。電信憑借全最大的信息通信基礎網絡,以及在寬帶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領域的豐富運營經驗,聚集ICT系統集成、家庭信息化的優勢,從智慧城市、智慧小區到智慧家庭,取得了不俗的業績。近來,隨著團隊拓市后勁持續增強,智慧家庭市場板塊不斷延展,智慧養老、警務實驗室、海關行李智能追蹤等項目陸續融入智慧家庭業務內涵,助力萬千小康家庭快步走上康莊大道。
  5有策略地進行智慧家庭產品及業務的創新
  用戶使用智慧家庭產品的目的是提高居家生活品質,對智慧家庭產品及業務會存在較多的共性需求。比如,Comcast目前最受用戶歡迎的智慧家庭產品依次是家庭安防、家庭能源管理、智能家居。電信企業在向智慧家庭領域拓展時,首先應滿足用戶的共性需求,推出大眾化的智慧家庭產品及業務,快速搶占市場、壯大用戶群體,并在此過程中積累用戶數據為將來進行基于大數據分析的用戶畫像奠定基礎;其次,在未來,應基于已有的智慧家庭用戶群體以及用戶畫像,結合市場調研,面向有著進一步提高家庭生活品質需求的高端用戶,開展個性化的智慧家庭服務。
  結語
  家庭網絡逐漸成為家庭業務應用的核心,中國電信的智慧家庭也是其重點發展的領域,結合智慧家庭戰略,中國電信在高帶寬接入、家庭網絡互聯、新技術應用、終端智能管理、用戶行為分析、融合業務開展、網絡感知等方面有了更多的需求和探索。
  參考文獻
  [1]鄧竹祥.智慧家庭發展新趨勢及運營商對策[J].通信企業管理,2014(10):72-73.
  [2]王力生.智慧家庭解決方案與生態鏈研究[J].電信技術,2015,1(4):
  46-49.
  [3]朱鳳娟,趙文兵,譚群芳.智慧家庭產業之中國電信定位及發展策略淺析[J].物聯網技術,2015,5(9):66-67.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4983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