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伴我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 背景
自2016年濟南市天橋區智慧教育云平臺建立以來,筆者作為智慧教育種子教師,深度參與了天橋區智慧教育云平臺的推廣及應用的過程。經過各類培訓、指導,筆者的教學成效有了大幅提升。在最近的一次課例實踐研討活動中,筆者運用智慧教育平臺的備課助手,針對“平均數”一節的內容進行教學設計,運用智慧教育云平臺的理想課堂模塊授課,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下面就以這次研討課“平均數”為例,分析備課時遇到問題如何運用信息技術解決。
● 問題提出
“平均數”是北師大版八上數學第六章“數據的分析”起始課,學生需要對生活中由實際問題得到的一組數據進行分析,經歷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探究,形成決策,最終歸納出算術平均數及加權平均數的概念及計算方法,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重點是歸納出加權平均數的概念及計算方法,難點是對“權”的意義的探究。備課時,筆者遇到幾個問題:
①探索不同的“權重”產生不同的計算結果,從而引發學生對“權”的意義的思考,需要在同一個情境中展現“權”的變化情況,但PPT均為單頁,無法將這一情境有效融合。如何設置情境,才能讓學生在同一情境中直觀感知“權”的變化對計算結果產生的影響呢?
?、诒竟澱n需要呈現學生的設計方案與運算結果,筆者嘗試過多種方式,如讓學生上黑板板演、用展臺展示學生的設計方案、由學生口述方案。但黑板空間有限,展臺一次只能展示一個學生的方案,無法形成直觀對比,口述無法呈現學生的解答過程。如何能同時展現不同學生或不同小組的設計方案,形成直觀對比,提升課堂效率?
?、邸捌骄鶖怠币还澱n,學生會遇到大量數據,需要多次設計方案,列出算式并進行運算。而本節課重在明算理,懂方法,能做出決策解決問題。大量運算會占用學生相當多的時間,這顯然不是本節課的初衷,而課堂展示時又需要讓學生在黑板前展示,如何克服這一矛盾呢?
④本節課需要展現學生小組合作狀態和交流成果,公開課上,聽課的教師比較多,學生往往感到緊張,放不開,從而影響到學生小組交流與積極發言。如何讓學生在公開課上克服緊張心理,敢于舉手,積極展示?
● 問題解決
針對上述問題,筆者運用智慧教育平臺中的備課助手進行整體設計,有效突破了難點,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僭凇疤骄颗c發現1”環節中,學生探索百分比形式的加權平均數,筆者插入了“探索權重”轉盤游戲,每拖動一次轉盤,版面設計、書寫繪畫和主題內容的“權重”都相應發生變化,學生在計算出平均分后發現,每次的結果都發生了變化,從而成功地引發了學生對“權”的意義的思考。當筆者提出問題“同樣是這兩個板報,為什么最終得分都不一樣”時,課堂上學生出現了精彩生成:“權”發生變化,平均數也發生變化;“權”是決定最終平均分的決定性因素……第一個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②在互動與交流、探究與發現、拓展與運用的多個階段,為了便于比較不同小組的方案,引發學生對“權”的意義進一步思考,筆者運用智慧教室系統將四個小組的設計方案同時傳送到大屏幕。當筆者拋出問題——這幾個小組的方案中,“權”有何不同時,課堂再次出現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生成:“權”的表現形式不同;“權”有百分比形式,有比例形式,還有分數形式……筆者順勢引導學生歸納并板書“權”的意義及表現形式,同時,學生還針對加權平均數的特殊情況展開了討論。筆者將多個小組的設計方案同時呈現在大屏幕上,是為了解決備課時遇到的第二個“攔路虎”,問題不但得到了有效解決,學生們還通過對比、交流展現出了讓筆者沒有預料到的精彩生成。
③在拓展與運用環節,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拓展與運用2”環節中,筆者運用智慧教育云平臺中備課助手中的內嵌計算器,直接插入到授課端,學生在前臺展示時結合問題,展示設計方案,同時運用內嵌計算器運算,三件事同時完成,無需切換頁面,省時高效,提升了課堂效率,有效解決了第三個“障礙”。
④筆者課前曾擔心公開課上學生緊張,放不開,但由于在前述幾個環節中信息技術的適切運用和學生的精彩生成,學生興奮之余或許“忘記”了在場有很多教師聽課,表現得很積極,課堂氣氛熱烈。為了提升小組合作、交流、展示的效果,培養團隊協作精神,筆者在每一個小組合作環節都運用了智慧教育平臺中的“小組計分”功能,并在課堂臨近結束時呈現系統生成的“最優小組”,并及時跟進評價,激勵每一個小組都積極進取,爭做最佳小組。當小組計分工具中的小火箭升空,最佳小組產生的剎那間,學生們自發爆出了掌聲,第四個問題不攻自破。
案例設計
《平均數》教學設計
1.學習目標
了解算術平均數的概念,會求一組數據的算術平均數;了解加權平均數的概念,能說出加權平均數的公式,會求一組數據的加權平均數,知道權的差異對平均數的影響;能用加權平均數解釋現實生活中一些簡單的現象,能通過分析數據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在統計活動中發展合作交流的意識與能力,形成一定的解決問題能力,進一步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發展應用意識。
2.評價方案
?、僭凇盎优c交流”“歸納新知一”環節中,通過現場打分,計算平均分的過程,關注學生能否正確列式計算平均分,能否歸納出算術平均數的計算公式。
?、谠凇盎优c交流”“探究與發現”“歸納新知二”環節中,通過觀察、思考、小組合作交流,關注學生能否合理列出算式計算平均分,能否說出權的差異對平均數的影響,能否說出權的常見形式,并歸納出加權平均數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墼凇巴卣古c運用”階段,通過小組分工、團隊協作,自主設計方案并計算加權平均數的過程,關注學生能否合理設計權重,能否正確計算加權平均數,能否用加權平均數解釋現實生活中一些簡單的現象并給出合理解釋。
3.教法學法
遵循“教師引導,學為主體”的原則,采用一景一課的方式,在各個教學環節設置有思維含量的問題,采取問題驅動的方式,以智慧教育云平臺為授課平臺,輔以備課助手中的各種信息技術工具,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合作交流,再經過師生互動,最終由學生發現并歸納出算術平均數、加權平均數的計算公式以及權的差異對平均數的影響。 4.教學過程
(1)微視頻引入
播放學校舉辦的“祖國在我心中”主題板報評選活動微視頻,展現根據入圍的甲班板報和乙班板報各項數據制作的扇形、條形、折線統計圖和統計表格,試問學生喜歡這兩個板報的原因。
設計意圖:東師理想備課助手中的鏈接微視頻功能,能激發學生興趣,通過展現根據各項數據制作的扇形、條形、折線統計圖和統計表格,復習小學和七年級學過的數據收集與整理,同時承上啟下,引入本章章題《數據的分析》與課題《平均數》。
?。?)互動與交流
師:請同學們為甲班板報與乙班板報打分,0到10分取整數,你給幾分?
設計意圖:隨機找6名學生給微視頻打分,并計算平均分,引導學生歸納算術平均數的概念和計算方法,并為后續引入加權平均數做鋪墊。
?。?)歸納新知一
一般地,對于n個數,我們把
叫做這n個數的算術平均數,簡稱平均數,記為,讀作“拔”。
(4)互動與交流
師:小亮給甲班板報三項打分如表1所示,給乙班板報三項打分如表2所示,根據小亮的打分,你認為哪一個板報更好?
探究與發現1:評委A的建議。
板報的最終得分應由版面設計、書寫繪畫和主題內容三個分數決定,其中,版面設計占50%,書寫繪畫占30%,主題內容占20%,根據評委A的建議,甲班板報與乙班板報哪一個的最終得分更高一些?
學生按照評委A的建議進行計算,得出乙班板報得分更高。(鏈接:東師理想探索權重“轉盤”動態演示)
設計意圖:通過轉動轉盤,“權”發生變化,計算結果也發生變化,引導學生初步思考“權”的意義。
探究與發現2:評委B的建議。
書寫繪畫最重要,版面設計、書寫繪畫、主題內容應該按2∶5∶3確定最終得分,那甲班板報與乙班板報的最終得分誰更高一些?
學生按照評委B的建議進行計算,得出乙班板報得分更高。
探究與發現3:評委C的建議。
主題內容最重要,版面設計應占,書寫繪畫應占,主題內容應占,那甲班板報與乙班板報的最終得分誰更高一些?
學生按照評委C的建議進行計算,得出甲班板報得分更高。
設計意圖:根據權重的不同以百分數和比例的形式給出不同變式題,獨立思考后小組合作,運用備課助手中的輔助工具小組計分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比列出算式提出問題:根據不同評委的建議,同樣是這兩個板報,為什么計算出的結果不同?從而引發學生對“權”的深度思維,并為后續歸納加權平均數做鋪墊。
?。?)歸納新知二
歸納權的意義、權的不同表現形式、加權平均數概念及公式。
?。?)拓展與運用
拓展與運用1:學校進行《祖國在我心中》主題板報評選活動,打分項有版面設計、書寫繪畫、主題內容(每項滿分10分),該校學生給兩個板報的打分如上頁表3所示。
師:小組交流,版面設計、書寫繪畫、主題內容這三項哪一項對評選“最佳板報”更為重要?按照你們的想法設計一個評分方案,列出表達式,計算出結果,找到你心中的最佳板報。
拓展與運用2:學校小記者團招聘一名小記者,招聘辦法是對應聘者進行綜合素質考察,并進行現場作文與即興演講測試。將應聘者的上述三項成績(如上頁表4)按4∶4∶2的比例計算出個人得分,結果小瑩被錄用。
小亮感到很困惑,他認為自己的三項成績有兩項高于小瑩,有兩項高于大剛,不知自己為何落選。請你用所學知識幫助小亮解答困惑。
設計意圖:開放性問題設計,學生小組分工,團隊協作,綜合運用所學算術平均數或加權平均數知識設計方案,并進行合理闡述;利用加權平均數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運用備課助手內嵌計算器,提升學生運用信息技術工具解決問題的能力,克服煩瑣運算消耗時間,輔助工具小組計分功能激勵學生團隊分工協作,在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同時提升學生數學素養。
?。?)課堂小結
提出問題:本節課我學到了哪些知識?學到了什么樣的數學思想方法?有沒有值得學習的榜樣?
設計意圖:在小結本節知識與數學思想方法后,運用“小組計分”工具,火箭升空呈現表現最優小組,鼓勵最優小組繼續保持,激勵每一個小組積極進取。
?。?)當堂檢測及作業布置
(略)
智慧反思
本節課,以學校舉辦的“祖國在我心中”主題板報評選活動引入,圍繞“哪一個板報最好”采取問題驅動,貫穿整節課,有效達成了預設的學習目標,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效果。本節課的亮點設計主要有:
信息技術:智慧教育云平臺備課助手整體設計,鏈接微視頻引入課題,鏈接“轉盤”動態演示探索權重,智慧教室大屏幕并排展示學生設計方案,備課助手內嵌計算器輔助運算,在各個學生活動環節運用輔助工具“小組計分”功能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競爭意識。
一景一課:“祖國在我心中”主題板報評選從微視頻引入到課堂教學結束貫穿整節課。
思想方法:在探究與發現、歸納新知環節多次滲透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方法。
團隊協作:在具有思維含量的多環節進行小組交流,培養學生團隊協作能力。
反思本節課,如果能運用備課助手中的生成工具現場繪制學生打分的扇形統計圖、條形統計圖與折線統計圖,效果更佳;如果能運用輔助工具中的隨機抽取功能抽取學生展示方案,效果更為理想。筆者今后將會繼續在這些方面加以錘煉,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397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