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穿梭在生活信息的提煉中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數字與信息》是小學數學教材中一節重要的實踐活動課,教師要通過這節課的教學,讓學生通過對各種數字編碼的學習,學會觀察、分析周圍的數字信息,并能夠運用這些思想和方法學會數字編碼,提升對應思想和符號化思想的數學思維能力。
  關鍵詞:生活信息;數字與信息;對應思想;數字編碼
  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是極為密切的,新課程標準對于小學生數學學習的標準也在不斷提高,將數學運用能力的培養作為數學學習的重要目標之一。這一思想在數字的學習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貫徹。
  一、從教材的設置編排反思課堂教學
  《數字與信息》作為一堂實踐活動果,旨在將數學思想以及方法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運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事例,使學生學會數字的編碼方法,能夠提升對于數字、數學的抽象和概括能力。經過第一學段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明白了數學、數字在實際生活中有廣泛的用途,在一年級上冊認數的學習中,就已經學習了很多生活中的數字應用實例。對用數來表達數量以及順序,學生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但數可以編碼、傳達信息,學生卻并未有深刻的認識,因此,第二學段的數學教學,就要讓學生更深入的體會數對于生活的意義,能夠使用數來表達事物,進行簡單的交流。
  二、從教學的準備環節反思課堂課堂
  結合新課程理念指導教學實踐,在課前準備階段,要讓學生收集生活中的數字信息,課前收集的信息包括,一些特殊電話及其代表的意義,郵政編碼 ,自己的學號等。讓學生先自己了解身份證號碼的編碼規律,提高學生的興趣。教師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先主動的探討這些數字信息,學習運用數學思維能力去思考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三、從體現的數學基本思想反思課堂教學
  1、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數字信息
  如:常用的人民幣、時鐘等數字都是代表一種數量,而某個學生是幾年級或者幾班這種問題就表示了一種順序,這種用法是學生們認識最多也是最容易理解的數字信息。還有其他數字信息則是需要學生用心去收集的,如360、361?、84消毒液等所代表的商標信息;如110、112、114、117、119、120、121、122、12315等所代表的特殊公共服務電話號碼信息,它們采用了比普通電話號碼更為簡潔的組合,能夠更便于人們在記憶以及在緊急時刻的撥打方便性。
  2、生活中數字信息的分析與處理
  數字信息在生活中的用處有很多,隨處收集就可以看到各種各樣場合的數字信息,但要正確的使用這些信息,就需要知道這些信息所代表的確切含義、編碼規則等。
  首先是為了方便使用而通過數字編碼傳達確切的信息,這些信息包含了生活中數字信息的絕大部分,人們通常使用這些數字來傳達數量、順序、大小、高低等信息,這些數字信息的使用能夠使事物的描述更為精確。其次是具備了一定規則的數字混合信息,這些信息中包含了一些固定的信息,結合一定的順位信息組合而成,這類信息在各個行業專業領域使用較多,如股票號碼、車牌號碼、電話號碼等。
  3、對應思想、符號化思想
  新課程標準對于數學教學的要求不僅僅是數學知識的傳授,更包括了數學思想的學習。在數字信息中,要教給學生的就不僅僅是一組簡單的數字信息知識,或者數字信息的分析與識別知識,更重要是通過這些數字信息知識的學習傳達一定的數學思想,而在數字信息的分析中,就可以看出其中傳達的重要思想:一一對應的思想。在幾類數字信息中,除第一類中大小、數量、順序等信息需要視場合而確定對應對象之外,引入一定規則進行編碼后,往往使這些數字信息具備了一一對應的性質,根據這個數字往往能找到確切的對應對象,這種對應思想是數字信息所傳達的基本思想。
  四、從數學實踐運用中反思課堂教學。
  反思這個環節的教學,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選擇好實踐運用的主題,不能局限于教師的思維設計應用題。同時,突出設計方案的多樣性,體現學生不同的個性特點。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想法千奇百怪,思維方式也多樣化。教學中,教師要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交流中,主動發言,積極思考,并采用小組合作討論等多種形式,提升學生數學素養。
  從學生熟悉的數學與實際生活聯系入手,感受數字帶來的基本信息,體驗數學學科教學的實際價值,這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目標之一。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大量數字與信息的基本實例,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將自己的想法與他人交流,形成數感,體驗數字應用于生活之中,寓于豐富的實際生活之中。同時,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并激發學生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意識,真正實現數學服務于生活的基本理念,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有意識滲透這樣的思想,培養學生初步具體這樣的基本能力。
  參考文獻:
  [1]吳金根.穿梭在生活信息的提煉中——蘇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數字與信息》教學[J].小學教學研究,2012,01:37-39.
  [2]陳青云.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數字與信息》一課教學設計[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09,01:42-43.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25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