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以“校企聯盟”為特色的地方課程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學校依托“活力教育”研究,生涯規劃拓展性課程主要詮釋了學生五大核心素養——“愛玩會玩、本真探究、多元個性、有情有義、開放包容”,校本課程提煉了學生五大活力目標——“身體健康、心態陽光;自主發現、思維創新;開拓開放、勇于實踐;認同交往、團隊意識;國際視野、文化理解”,是國際公認的核心素養“人與自我、人與工具、人與社會”的具體回應及實踐形態,為不同學生搭建了個性化、差異化、多元化、自主化的成長平臺,促進人的多樣、活力、健康發展。
【關鍵詞】校企聯盟 地方課程 選課機制 個性化發展
通過多元化、個性化的地方課程活動,依托校企合作機制,催化“校企聯盟”,采用選課走班、選企走學、高管走教的模式,打通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通道,在小學階段率先開展生涯教育探索,為兒童健康、持續、全面、和諧地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主動探尋活動類拓展課程,架構校企雙方互聘走教的模式——企業高管進班授課,學校教師走企培訓,使校企資源流轉共享;學生可根據興趣和意愿,自主選擇企業參與學習實踐,企業不僅化成研究性學習的基地,更變身為學生的職業體驗場,領略各種職業的魅力與價值。
一、發掘其內在潛能,促進兒童個性化發展
地方課程是以“校企聯盟”為基礎,不僅讓學生領略到課外的科技知識與專業技能,還收獲了豐富的人生閱歷。更培養學生動手能力,開發其內在的潛能,發展個性,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對家鄉傳統技藝的情感培養等。
1.玩中學。以兒童喜歡“玩” 的方式,讓孩子在玩中學習,了解企業的文化。這樣不僅孩子喜歡,學得也快,記憶會更深刻。在學習中享受到玩的快樂,學習的方式、學習的內容都是孩子喜歡的,孩子自然就樂于去學習,學習也變得更加快樂了。
2.學中得。在快樂的學習過程,自然會獲得不一樣的感受,由此收獲了不一樣的東西,這些東西在其他課堂中無法實現,因此,印象也會更加深刻。
3.得中思。學習的內容可以不斷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提供更廣闊的空間,也為學校的發展煥發新的活力。
二、設計個性化的課程,為兒童持續發展提供可能
采用選課走班、選企走學、高管走教的模式,打通社會教育與學校教育的通道,在小學階段率先開展生涯教育探索,為兒童健康、持續、全面、和諧地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主動探尋活動類地方課程,架構校企雙方互聘走教的模式——企業高管進班授課,學校教師走企培訓,使校企資源流轉共享。教師指導學生可根據興趣和意愿,自主選擇企業參與學習實踐,企業不僅化成研究性學習的基地,更變身為學生的職業體驗場,領略各種職業的魅力與價值。
1.收集資料。在成人的指導下,通過圖書、報紙、電視、電話、網絡等途徑搜集資料是兒童自主學習的主要方式之一??筛鶕W習內容的要求、兒童的興趣和水平進行組織與指導,確定搜集的目標和范圍,將得到的資料按要求或以兒童熟悉的方式進行整理、利用、交流。
2.討論。討論是最常用的兒童學習、交流活動形式,可以是小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隨機的,也可以是專門安排的。討論活動能使兒童有機會運用多種方法表達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鍛煉表達能力等。
3.現場調查。通過組織兒童到現場觀察或與當事人交流,使兒童對所關注的問題能通過親身體驗,獲得直觀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調查活動中,要指導兒童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進行記錄,對調查結果進行總結、歸納并相互交流。
4.參觀訪問。這類活動旨在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參觀企業博物館,走進企業讓兒童走進企業進行學習、實踐,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擴展興趣,發展實踐能力。
6.與其他學科、教育活動的結合。本課程教學活動應注意利用其他學科或教育活動的成果,與其他學科和教育活動,如少先隊活動、班會活動、節日慶祝活動等相互結合,相互促進,資源共享,實現綜合教育效益。
三、設置有效機制,促進兒童多元化的發展
通過“‘默香’食品有限公司”這個載體,使其成為學生個性化學習、選擇性學習的有效載體。我校通過“校企聯盟”活動,依托合作機制,采用選課走班、選企走學、高管走教的形式,不僅讓學生領略到課外的科技知識與專業技能,還收獲了豐富的人生閱歷。
通過“‘默香’食品有限公司”地方課程的開發學習,不僅能提高教師對地方課程的認識,還能通過共同探索、評價方式等,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1.興趣特長的發展。嘗試了解自己感興趣的、與日常生活和社會密切相關的、淺顯的現象和規律,初步具有個體的學習經歷、經驗和體驗,萌發某方面的興趣愛好或個性特長。
2. 個性特長的發展。具有初步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具有初步的選擇意識,并能根據自身的愛好、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解決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簡單問題。
3. 社會性的發展。熱愛生活,關注周圍的人和事;熱愛學習,積極參與實踐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初步形成創新、團結協作的精神、良好的學習態度習慣和社會責任心;具有熱愛家鄉和家鄉傳統技藝的情趣。
地方課程的設置“凸顯個性,煥發活力”,為兒童搭建更廣闊的活動空間,讓不同的學生從中獲得快樂,獲得信心,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并真正煥發學生內心的興趣與活力。
【參考文獻】
[1] 姜麗靜.地方課程:一個亟待關注的研究領域[J],中國教育學刊,2007.
[2] 成尚榮.地方課程的開發與建設[J], 中國教育學刊,2005.
[3] 王凱. 地方課程發展困境的文化學審視及可能突破[J],教育發展研究,2011.
[4] 陳杰. 地方課程教學目標的缺失與重建[J],中國教育學刊,2010.
[5] 徐學俊 周冬祥.地方課程資源開發與優化配置的探索[J],教育研究,200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328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