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縣油菜生產及油菜花觀光旅游發展現狀與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該文介紹了望江縣油菜生產、油菜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和油菜花觀光旅游發展現狀,分析了存在問題,并提出了加強油菜籽一次性機械化收獲技術研究和攻關,加大油菜菌核病防治藥械、藥劑示范的推廣力度,加強油菜花旅游景觀點旅游配套設施建設等對策建議。
關鍵詞:油菜生產;觀光旅游;發展現狀;望江縣
中圖分類號 S56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0-0044-02
1 望江縣農業生產概況
望江縣域面積1347.98km2,轄8鎮2鄉、118個行政村和17個社區,總人口63.5萬人,現有耕地面積6.33萬hm2、林地1.73萬hm2、水面3.67萬hm2。境內河流湖泊星羅棋布,縣內物產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素有“魚米之鄉”、“白云之鄉”的美譽,是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示范縣、全國農產品加工示范基地縣、全國生態示范區試點縣、全國糧食生產大縣、全國油料生產大縣、全國優質棉生產出口基地縣?,F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61家,其中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家、省級10家;登記注冊成立的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787個、家庭農場909家;綠色食品企業7家,無公害企業10家,有機產品企業5家。獲批中國馳名商標1件、省著名商標21件、省名牌產品7個,國家地理標志2件,安徽老字號4個。綠色食品33個,無公害食品36個,有機產品11個。耕地流轉總面積3.43萬hm2,占耕地總面積的54.2%。
2 望江縣油菜生產現狀
2.1 油菜生產情況 望江縣是傳統的油料生產大縣,油菜種植歷史悠久、種植面積大、產量水平高。常年油菜種植面積3.33萬hm2,年產雙低油菜籽約6500萬kg,油菜籽大小作坊及加工企業150余家。2017—2018年油菜總收獲面積3.27萬hm2,平均產量1944kg/hm2,總產6.36萬t,2018年秋種面積3.32萬hm2,較上年增加466.67hm2。
2.2 油菜綠色高質高效創建項目實施情況 2018年,望江縣被確定為全國油菜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縣,財政按排專項資金350萬元,以油菜直播、育苗移栽和油菜機收技術為核心,以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為實施主體,大力推行“五統一”,即統一種植品種、統一肥水管理、統一病蟲防控、統一技術指導,統一機械作業;大力推廣“油菜+”復合種植模式,拓展農業綜合利用、觀光旅游、農耕文化傳承等多種功能,提升產業融合水平,重點是建設好“三區”,即:技術攻關區、核心示范區和輻射推廣區,涉及10個鄉鎮56個村,共9200hm2。
2.2.1 技術攻關區 技術攻關區設在華陽鎮大號村和司閣村,面積13.33hm2,縣農技推廣中心與中國油菜研究所聯合組織技術攻關。主要攻關內容如下:適合沿江流域的優質油菜品種的選育和篩選、油菜品種區域試驗、菜油兩用油菜品種的示范攻關,高油份雙低油菜品種的產業化開發,油菜機耕機收配套技術攻關。并圍繞油菜綠色生產技術瓶頸,結合油菜花觀光旅游,制定攻關方案,組織開展攻關。
2.2.2 核心示范區 全縣共建立核心示范區2249.67hm2,主要依托家庭農場、合作社、種植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等農旅結合點、美好鄉村示范點、扶貧村以及合成圩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區、長江玉帶洲等各建立1個33.33hm2以上示范片,在楊灣鎮雞冠村、涼泉鄉橫山村、長嶺鎮赤湖村、高士鎮新壩村各建立1個20hm2以上示范片。在漳湖鎮回民村、太慈鎮桃嶺村、賽口鎮紅旗村、雷池鄉鞏固村、高士鎮武昌村等油菜觀光旅游示范點設計安排了不同文字和圖案,為望江縣油菜花賞游活動做好了充分準備。
3 望江縣油菜花旅游發展現狀
2014年,望江縣沿江油菜花景觀被農業部評為“中國美麗田園”后,望江3.33萬hm2的油菜花走入了人們的視線。望江縣的油菜花旅游具有一定的特色,既有平原水鄉,又有丘陵山崗;線路長、面積大、視角廣、類型多,觀光時間長達40d,是發展鄉村旅游很好的載體。2015年開始,望江縣委縣政府開始雕琢“油菜花”旅游產品,結合城鄉環境整治和美好鄉村建設,打造“菜花經濟”,連續舉辦多屆油菜花賞游活動,深度挖掘望江油菜花的文化內涵,鞏固提升“大美望江·古韻雷池”名片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通過農旅結合,實現鄉村旅游與休閑農業的深度融合,推動了望江鄉村振興。
2018年,油菜花賞游活動在全縣范圍內精選了漳湖回民村、雷池六戶人家、太慈桃嶺村3個各具特色的油菜花自然景觀點,以及涼太公路、楊長公路、長江岸線3條自駕游觀賞精品線路,并組織開展了黃梅戲展演、油菜花隨手拍攝影、媒體采風、花海徒步等活動。壯觀花海和精彩的系列賞游活動,吸引了各大媒體和攝影家的目光,如央視1套、2套和新聞頻道率先在3月20日直播望江壯觀花海盛況;人民網、新華網、鳳凰網、安徽日報、安慶日報等各大媒體記者和40名全國知名網絡“大V”,分批次齊集望江采訪采風;中國攝影報、安徽省攝影家協會聯合組織150名攝影家走進望江,用鏡頭聚焦望江美麗田園。各類美文美圖美視頻,全方位、立體化、多角度展現了望江悠久的歷史文化和鄉村美景,使大眾領略了望江的生態之美、人文之美。
油菜花系列賞游活動的成功舉辦,帶火了全縣鄉村旅游業,實現了“文、旅、農”互融互通,成功推動了望江美麗經濟的發展。望江縣近2年發展二星級以上農家樂170余家,2018年油菜花賞游活動持續30d,吸引了全國各地游客30余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2.7億元,較上年增長19.3%。
4 油菜生產和油菜花觀光旅游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
4.1 油菜籽一次性機械化收割問題 近年來,油菜機收和秸稈粉碎還田技術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大部分旱地油菜還是二段收獲,費工費力,如何解決油菜籽一次性收獲問題是當務之急。因此,今后要強化農機農藝融合,引進推廣適宜一次性收獲的油菜品種,加強不同茬口油菜一次性收獲的技術研究。
4.2 水田油菜稻草還田后油菜籽播種和出苗問題 近幾年來,望江縣水田油菜面積開始下滑,主要原因是秸稈禁燒后稻草粉碎還田量太大,導致油菜籽耕種和出苗受到很大影響,因此,解決稻草還田技術瓶頸迫在眉睫。今后,農業部門要加強水田油菜稻草還田后油菜籽播種及出苗的技術研究和攻關。
4.3 油菜菌核病防治問題 望江縣油菜種植歷史較長,部分棉油套種田塊油菜連作時間長達40年,油菜菌核病菌源較多,且由于油菜菌核病防治時間集中在花期,機械損傷較重,大部分農戶放棄防治。近年來,隨著植保無人機的推廣,為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找到了可行的辦法,但藥劑防治的效果也不是特別理想。因此,今后要加大油菜菌核病防治藥械、藥劑示范推廣,加大篩選耐病性品種的力度。
4.4 油菜花旅游景觀點配套設施問題 當前望江縣油菜花景觀點和旅游線路配套設施不完善,景觀點停車場數量較少,住宿和餐飲服務規格不高,接待能力有限,部分景觀點景色單調,視眼不夠開闊。建議相關部門加強旅游配套設施建設,搭建觀景臺,打造人文景觀,大力發展民宿和農家樂;農業和旅游部門要加強協作,加大油菜花旅游景觀點景觀布局、圖案設計。
(責編:張宏民)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5484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