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三煙生產現狀與發展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宜昌作為全國唯一的三煙并存的產區,是湖北省打造全國戰略性優質煙葉基地重點規劃的產區之一,是湖北中煙、上煙集團、江西中煙等工業企業主料煙供應基地。在概述宜昌煙葉產業發展現狀的基礎上,通過與津巴布韋氣候、煙葉質量的對比闡述了宜昌烤煙產業的發展優勢。同時對影響宜昌煙草產業健康發展的因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優化烤煙產業布局,抓好基礎設施建設,重視科研創新和改進技術,全面推進精益生產的產業發展對策。
關鍵詞 宜昌;烤煙;馬里蘭煙;白肋煙;質量;現狀;探討
中圖分類號 S-9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10-0207-05
Abstract Yichang is the only tobacco producing area which has fluecured tobacco,maryland tobacco,burley tobacco,and is one of Hubei Province key planning areas to grow national strategic high quality tobaccos,and also the main ingredient supply base of China Tobacco Hubei Industrial Co.Ltd,Shanghai Tobacco Group Co.Ltd,China Tobacco Jiangxi Industrial LLC and etc.In this paper,we summarize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Yichang tobacco industry and elaborate its development advantages by comparing the climate and tobacco leaves quality with Zimbabwe’s.Also we analyze influences on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Yichang tobacco industry and propose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 for the lean production of tobacco industry,including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lent team,optimize the layout of tobacco industry,enhance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value scientific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improve techniques.
Key words Yichang;Fluecured tobacco;Maryland tobacco;Burley tobacco;Quality;Present situation;Discussion
煙草是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之一,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居世界第一位[1],其為國家積累了巨額資金,對發展國民經濟和滿足人民生活需要,都起了重大的作用[2]。至今,煙草行業仍然是我國部分省、市、縣的經濟支柱產。一直以來,宜昌是湖北省的傳統煙區[3]和重要的優質煙葉生產基地,是全國唯一的三類煙葉并存的產區,是湖北省打造全國戰略性優質煙葉基地重點規劃的產區之一,“十三五”以來,宜昌把發展烤煙作為山區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突破口,極力改善煙區生產生活條件,狠抓烤煙生產,力爭提前做好山區貧困人口小康生活。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宜昌煙葉生產取得了穩步發展、質量提升、結構改善、效益增長、工業滿意的驕人成績。同時宜昌已發展成為湖北中煙“黃鶴樓”、上煙集團“中南?!?、江西中煙 “金圣”、浙江中煙“利群”等品牌原料煙供應區,為宜昌本地創造了巨大的社會利益。
然而近年來,一方面,由于生產資料、能源、用工等的價格不斷上漲,烤煙生產的投入增加,加之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加快,農業經濟結構逐步多元化,蔬菜、養殖、外出務工等產業的沖擊,使得煙農的收益相對減少,煙農種植煙草的積極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打擊。另一方面,由于人們健康意識的加強和各種控煙條例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全國煙草行業的發展,煙草企業庫存壓力較大,煙葉生產規模受到調控。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減工降本和控量增收,提高煙農收益,實現宜昌煙葉品牌的可持續發展成為需要迫切關注的問題。為充分把握宜昌煙葉生產現狀,筆者利用湖北省煙草研究所、宜昌市煙草專賣局、氣象局等有關烤煙生產的相關數據,在分析宜昌煙葉種植自然條件的基礎上,從生產現狀、區域分布、科研水平等不同角度探討了宜昌煙葉產業的發展現狀,并分析其面臨的問題及應對措施,以期為宜昌煙葉產業持續發展提供參考依據。
1 烤煙生產自然條件
1.1 地理位置
宜昌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長江上中游結合部,地處鄂西山區與江漢平原交匯過渡地帶,地跨110°15′~112°04′E、29°56′~31°34′N之間。
1.2 氣候
煙葉種植氣候是影響煙葉品質的重要因素[4-6],主要包括溫度、降雨、光照等各項氣象因子。筆者將津巴布韋的主要氣象條件作為優質煙生產的氣象條件標準,分析宜昌4個產煙縣氣象特點(表1)。由表1可見,優質煙區津巴布韋煙草生長各階段日平均氣溫在20~22 ℃;降水均勻,一般表現為團棵期較少,旺長期較多,成熟期又較少;光照充足,光照時間長,光照強度不暴烈。通過比較,五峰煙區與津巴布韋氣候條件最相似,溫度在20~24 ℃,降雨表現為先升后在成熟期又降低;秭歸、興山和長陽煙區旺長期溫度較津巴布韋分別高出5 ℃和8 ℃;降雨量在成熟期都較多,且秭歸和長陽降水規律與優質煙區相反;4縣的日照時數均較少,且以五峰最少。由于宜昌4縣煙區屬于山地,具有較強的立體氣候條件,所以各縣煙區可根據優質煙區氣候條件,進行布局調整,以建立更加適宜的優質煙區。 1.3 土壤
優質煙的生長對地區土壤的類型與理化性質有比較嚴格的要求[7-9]。宜昌土壤成土母質以碳酸鹽、泥質巖、石英質巖、紫色巖為主,質地多較輕,含少量的礫石,宜耕期長,通透性適中,水肥氣熱較為協調,是生產優質煙葉的土壤[a]。一般認為,適宜烤煙生長秭歸煙區土壤pH值范圍為5.5~7.0,宜昌煙區為5.97±0.71,適宜優質煙葉生長;有機質含量(27.78±9.54) g/kg,含量豐富;堿解氮含量(146.88±36.97)mg/kg,速效磷含量高于(17.68±13.38) mg/kg的占40.06%,速效鉀含量高于(163.12±54.41) mg/kg的占80.46%,全氮(1.58±0.51) g/kg,全磷(1.52±0.65) g/kg,全鉀(23.45±6.27) g/kg。宜昌煙區土壤養分可概括為偏酸、低磷、高鉀、富有機質,適宜煙葉生長。
正是宜昌獨特的自然條件,培育了宜昌煙葉的濃香型風格。從現代煙草農業綜合區劃布局來看,宜昌屬于煙葉生產條件好、市場銷路佳的烤煙生產4大片區之一的中南煙區(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廣東、廣西、福建);根據國家局“兩個十多個”戰略,宜昌將以滿足中煙卷煙品牌原料需求和促進煙葉可持續發展為目標,以提高煙葉質量為前提,通過特色定位、區域定位和技術定位,初步形成特色煙葉生產技術體系,培育特色煙葉品牌。
2 烤煙生產情況
2.1 2013—2015年烤煙種植交售情況 具體情況見表2。
2.2 烤煙質量
2.2.1 外觀質量評價(表5~6)。
為分析宜昌烤煙與國際優質煙葉產地質量差異,分別選用宜昌、津巴布韋有代表性煙葉的3個部位的等級上桔2、中橘3和下橘2煙葉進行外觀質量比較。按烤煙國標(GB2635-92)對煙葉的成熟度、顏色、葉片結構、身份、色度、油份等指標進行評價,結果如表所示。宜昌煙葉在成熟度、葉片結構、油分較津巴布韋煙葉表現稍差,宜昌煙葉為成熟檔次,顏色多為桔黃,下部煙淺桔黃;葉片結構中下部為疏松,上部為尚疏松;上、中部油份多身份厚薄較適中,部分等級偏薄;上部葉色度屬于“強”檔次,下、中部葉屬于“中”檔次。總體來看,宜昌煙葉與津巴布韋煙葉在成熟度、葉片結構、油份方面存在一定差距。
2.2.2 內在化學成分(表7)。
2014年宜昌煙葉主要化學成分檢測結果(表7)表明:宜昌煙葉樣品的大部分化學指標都達到優質煙葉標準,煙葉化學成分總體協調較好。將宜昌煙葉和津巴布韋煙葉糖堿比值、鉀氯比值、氮堿比值進行對比分析表明,除鉀氯比外,宜昌煙葉樣品與津巴布韋煙葉樣品糖堿比和氮堿比的比較接近。
2.2.3 感官質量評價。對2015年度湖北宜昌煙葉樣品進行了感官評吸,具體結果為:上部煙:香氣質中等,香氣量較足,煙氣濃度中上、稍有粗糙感,勁頭偏大,略有刺激性,余味尚舒適;中部煙:香氣質中等偏上,香氣量較足,煙氣濃度中上,勁頭適中,雜氣較輕,刺激較小,余味較舒適;下部煙:香氣質中等偏下,香氣量中等,煙氣濃度偏低,勁頭較小,有刺激性,有雜氣(主要是木質氣),余味尚舒適??傮w來看,宜昌煙葉表現為中間香型風格特征,香氣較豐富,香氣特征表現稍顯不足,煙氣較飽滿。
2.3 現代煙草農業建設情況 近年來,宜昌市啟動現代煙草農業建設工作,煙葉生產開始從零散種植向規?;N植轉變,從粗放經營向集約化經營轉變,從手工畜力生產向機械化生產轉變。總體表現一是生產布局趨于合理。煙葉生產向適宜產區、優勢產區集中,煙葉質量不斷提高。二是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積極探索土地流轉機制,通過政策引導和技術扶持,大大地提高了戶均種植規模。三是人員素質不斷提高,通過組織技術員參加專業知識技能培訓和日常考核管理,技術人員技能水平及服務意識明顯增強。四是科技含量明顯增加,圍繞“提質、減工、降本、增效”的發展核心,廣泛應用先進生產技術,推行標準化生產,煙葉生產科技含量明顯增強。五是專業服務得到推廣,全市注冊煙葉綜合服務社4家,建立了育苗、植保、機耕、烘烤、分級等專業服務隊,通過專業化服務,提高了作業效率和質量,有效降低了生產用工成本和勞動強度。六是逐步優化烤煙收購程序,通過入戶預檢、批量交售、集中運輸、系統專分散收等一系列措施,提高收購質量。
3 烤煙生產中面臨的問題
3.1 國家調控對宜昌三煙沖擊大
近3年來,國家煙草局實施“三年調控”,以緩解工業庫存,導致宜昌烤煙、馬里蘭煙、白肋煙面臨前所未有的銷售壓力,2014年湖北中煙“黃鶴樓”與江西中煙“金圣”調減在宜昌烤煙基地調撥量,上煙集團“中南?!贝蠓{減馬里蘭煙調撥量。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工業企業烤煙、馬里蘭和白肋煙原料往年庫存較大,調減調撥以壓縮庫存;另一方面晾曬煙市場大幅萎縮和國際煙草巨頭日本煙草公司等取消購進我國馬里蘭煙葉。
3.2 煙農種煙比較效益不突出
烤煙種植成本增加,煙葉與其他農作物的比較效益欠佳,煙葉生產收益雖然穩定,但比較效益不突出,給煙農的種煙積極性帶來沖擊,造成結構的調整,產業的轉向。
在調查中,當問及烤煙種植費用與往年相比的變化趨勢時,幾乎每一戶煙農都搖頭表示不滿。廣大煙農感覺近幾年來,種煙生產物資、煤炭、勞動力日價等都有較大幅度的上升,而相比較蔬菜的價格不斷上升,種煙累,種蔬菜輕松許多,煙農種煙積極性不高。而且近年來推廣的不適用煙葉處理等新技術,增加30個用工/hm2,雖然煙草部門有補貼,但煙農感覺額外做工,沒有明顯收益。
3.3 基礎設施建設有待進一步強化 煙田基礎設施薄弱現象較為嚴重,且煙基工程質量和規劃存在一些問題,煙田基礎設施還需加強,工程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由于煙草這一經濟作物的特殊性,在災害面前暴露了較脆弱的一面,旱、澇、雹、風、病等災害對烤煙生產的風險性因變化無常的氣候條件而變得越來越大,任何一個生產時期出現問題,都將直接威脅到了煙草的產量和質量,進而影響煙農的經濟收入[10]。雖然地方政府和煙草公司不斷努力,并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宜昌山區各產煙鄉鎮在烤煙種植上還保持“靠天吃飯”的消極態度。 3.4 煙葉生產隊伍存在弊端 煙區青壯勞動力逐年減少,煙農的科學文化水平較低。隨著國家的日益壯大,城市的不斷發展,沿海等東部省份存在大量的用工需要。由于打工的利潤和生活環境遠高于在家務農種煙,越來越多的青壯年在接受完九年義務教育輟學后,背上行囊,開始了自己的打工之旅,而留在家里的基本是婦女、老人和孩子。這部分人中,少部分人只接受了幾年的小學,大部分人沒有完成國家的義務教育。煙農相對較低科學文化水平,極大地阻礙了農業科學技術的推廣應用,許多先進的種煙、烘烤技術不被煙農認可。在調查中,有些煙農甚至不了解自己種煙的成本與收入,不清楚一年忙碌下來,到底是賺了還是賠了,只是盲目地跟從別人種植。
烤煙種植技術推廣及管理工作有待進一步改進提高。技術推廣及管理中的管理不夠精細,原理不夠清楚,宣傳不徹底,技術不夠先進,措施不夠到位,效果不夠理想的問題不同程度的存在?;鶎蛹夹g推廣隊伍中,仍然存在部分的技術員對技術基本原理不夠理解,技術員對煙農的技術交流與指導流于形勢,基本以督工為主。另外由于原理不清,在技術宣傳上存在不規范、不一致現象。
3.5 缺乏相應科研攻關 煙葉的科技含量較高,而公司卻一直沒有建立相應的科研體系。針對當地土壤結構變化狀況進行配方施肥,針對煙區病蟲害發生發生特點采取相應處置措施等科研攻關更是表現在初級或較淺的層面。這種狀況與煙區可持續發展要求是極不相適應的。
4 烤煙可持續發展對策
4.1 依托科技力量,改進技術,強化管理,全面推進精益生產 加強煙葉生產科學研究。煙葉科研既要著眼于基礎理論的研究,更要著眼于解決現實生產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研究確立煙葉質量跟蹤檢測體系,重點明確植煙土壤改良、農業生產生態條件、病蟲害防治和煙葉密集式烘烤等科研技術領域,掌握煙葉質量現狀和變化動態,確定改善、提高煙葉質量的目標、技術和工作對策。一是優化品種布局,不僅要結合煙農意愿更要征求企業需求,搞好品種規劃布局和供應控制;二是土壤改良與平衡施肥技術,通過種植綠肥、施用充分發酵餅肥、生物有機肥和廣泛提倡施用腐熟農家肥的方式,并建立田塊施肥檔案卡,實行肥料施用量指導到田塊制度;三是井窖式小苗移栽技術,適當提前移栽時間。膜下移栽,提早移栽期,調節烤煙與當地氣候適宜對應性,避開后期高溫影響[11];四是科學調制技術,全面推廣密集式烘烤,提高調制水平,推進不同裝煙方式烘烤示范。
提高煙葉工作隊伍技術素質。涉及到領導技術決策素質、技術人員素質和廣大煙農素質。圍繞技術掌握率、技術準確率、技術到位率,標準化率來加強精細化管理。一是強化隊伍培訓,加強基層技術員、合作社、煙農的技術培訓,加強技術員及專業化服務隊員技術掌握情況檢查及考核工作;二是提高重點技術培訓,重點加強以井窖式移栽的栽后管理、煙葉打頂抹杈的留葉數管理、成熟采收的成熟度管理、煙葉烘烤等,把握技術關鍵,提高準確率和綜合配套效益;三是強化考核督辦,提高技術到位率,加強育苗、移栽、大田管理、成熟采收等環節的技術督辦,在產區自查的基礎上,加強主管單位抽查考核。
4.2 把握行業脈搏,高瞻遠矚,繼續深化并完善煙葉保障體系 完善煙葉種植惠農補貼政策體系。在保證現有煙葉部門出臺的各種惠農補貼政策續保按時兌現外,應考慮到煙葉種植規模大,成本投入也大,一旦受災,煙農將血本無歸,煙葉主管部門或訂單單位應對煙農種植風險災害實施保險賠付政策,以確保種植戶的基本利益。2013年7—8月份,宜昌市部分鄉鎮遭受大風冰雹襲擊,造成煙田直接受災近667 hm2,正是在當地政府前期為煙農的投保,才將本次煙農受災損失降到最小。
確立符合市場規律的煙葉價格體系。按目前物價水平上漲態勢及用工日趨緊張形勢,預測今年單位成本投入即使不考慮農資價格上漲因素,增幅不會低于2015年。目前的利好消息是全國煙葉收購價格還將上調。國家通過提高上、中等煙的收購價格,達到宏觀調控煙葉質量的目的。
4.3 立足自身,科學規劃,加強煙區基礎設施建設 因地制宜,系統設計。在規劃設計當中,要做到實地勘察和調查研究相結合,實地勘察水源、測定線路、查看煙田,做到因地制宜,統籌規劃。設計方案形成后,要征求當地村民群眾意見,認真商討,反復論證,使規劃設計方案盡量完善,最大程度得到基層群眾的認可。
加強監管,提高施工質量。牢固樹立“百年大計,質量第一”的思想,全面推行項目合同管理制、工程質量終身負責制和資金使用情況公示制,嚴禁偷工減料、弄虛作假。要嚴把質量驗收關,不合格工程不予驗收,不予兌現工程款和質量保證金。相關職能部門加強監督監察,對違法違規的單位和人員,要依法依紀嚴肅追究責任。
強化建后管護,創新管護模式。按照“誰所有、誰負責、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根據不同的煙葉生產基礎設施項目,采取不同的管護模式:一是自主管護模式,即對產權屬于受益煙農、村的水窖、水池、烤房、煙用機械等,有受益主體自主管護;二是收益管護模式,對產權由合作社或村集體所有的烤房、育苗棚、煙農機械等,經營權外包后,在縣公司的監督下制定合理的收費標準,有專業合作社通過盈利費用進行管護。
參考文獻
[1] 左天覺.煙草的生產、生理和生物化學[M].上海:遠東出版社,1993.
[2] 劉國順,韓錦峰,王彥亭,等.煙草栽培學[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3.
[3] 秭歸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秭歸縣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0.
[4] 黃中艷,朱勇,鄧云龍,等.云南烤煙大田期氣候對煙葉品質的影響[J].中國農業氣象,2008,29(4):440-445.
[5] 李天福,王彪,楊煥文,等.氣象因子與煙葉化學成分及香吃味間的典型相關分析[J].中國煙草學報,2006,12(1):23-2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40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