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生心理健康與師生關系的分析與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容易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而產生心理健康問題,其中,師生關系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了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本文從初中生心理健康和師生關系的分析著手,針對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些解決措施和對策,以供教育相關部門、學校、教師以及家長參考。
  關鍵詞:初中生;學生;心理健康;師生關系
  0 引言
  初中生最少有33%以上的時間是在學校中度過的,學校是初中生學習與生活的重要場所。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教師教學質量的基礎,也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基礎。近些年以來,有關研究發現初中生的心理健康與師生關系的好壞具有一定程度的關聯,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但是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目前初中階段的師生關系較差,不但會影響教師的教學質量,也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和身心發展,因此,必須對其進行一定分析與研究,以期找到有效的對策,從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1]。
  1 師生關系的內涵
  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師生關系是一種最基本、最重要的關系,主要包括2個方面:師生人際關系和師生教學關系[1,2]。師生人際關系是指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之間以情感為紐帶而形成的個性交往關系。一般而言,這種交往關系的形成并不完全由客觀條件所決定,而是由個體的情感所決定的。另外,教學場所同樣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場所,師生之間的人際關系具有社會化、人性化的特點。師生教學關系是指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與學生形成的相互關系。這種關系不是由師生的主觀意識而決定的,主要由師生雙方的角色所決定的。在這種關系中,師生之間并不是個體之間發生關系,是由角色定位而彼此發生關系。
  2 初中生心理健康與師生關系的分析
  師生關系的好壞對教師的教學活動和效果會產生重要影響,而且也會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產生作用,因此,必須對其進行分析和研究。據有關調查發現,初中生心理健康與師生關系十分密切。一般情況下,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與師生關系的親密性和反應性會呈現出正相關,而與沖突性和回避性會呈現出負相關。隨著初中生的心理不斷發展,特別是自我意識的逐漸增強和日益成熟,師生關系具有一定的依戀性和回避性[2]。一般而言,如果師生關系表現出親密型的特點,則師生之間的沖突性和回避性較少,師生之間可以進行友好的相處、良好的溝通,學生會產生比較積極的情緒體驗,這種積極的體驗有利于減少學生的焦慮,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性,從而有利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如果師生關系表現出沖突型的特點,則師生之間的依戀性、親密性較少,而回避性較多,師生之間很難進行良好的溝通,關系將會比較疏遠,容易導致學生產生消極情緒體驗。這種消極體驗會導致學生缺乏安全感,時常處于緊張和擔憂的狀態,從而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成長。就初中生心理發展的規律而言,上述現象的發生存在一定的必然性,但是任由其發展,而沒有進行合理的處理,一定會影響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3 建議和對策
  3.1 關注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
  社會各界應該一起努力,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預防心理問題的發生,為學生的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可以采取如下措施:①學校應該對教學方式進行一定的改革,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使他們既可以獲得知識、技能,也可以獲得一定的人格力量和生活信念;②家長應該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全面和充分的了解,對他們要有一個合理的估計和期望,減輕家庭的壓力;③社會也不能過分強調、渲染高學歷的作用,應該強化綜合素質的要求。
 ?。?)做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學校應該采取有效措施,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可以采取如下措施:①校長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和認識,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發揮教改領頭人的作用;②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他們的專業水平和素質;③做好相應的宣傳工作,提高教師的心理健康知識教育水平;④幵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讓學生學會如何調節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從而防止心理健康問題的發生。
 ?。?)讓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
  家長不但要重視初中生的文化教育,還要密切關注他們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家長應該時常關注孩子的行為和心理反應,對一些異常的反應,及時進行溝通,積極參與、配合老師的教育工作。另外,學??梢詴r常舉辦一些短期培訓班,使家長們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掌握一些科學合理的教育方法,注重孩子人格的培養,尤其是要加強孩子的獨立性和自制力的訓練,教會他們與人相處的能力以及培養他們良好的意志和道德情感,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輔相成,互相協作,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3.2 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關注學生情緒變化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在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會發生相應的變化,自尊心非常強,一旦他們認為失去了自尊,就會失去精神的支柱,很容易墮落和消沉;反之,他們就會獲得努力向上的動力。對于這一階段的學生,教師應該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釆取一些比較靈活的方式來解決相應的問題,平等對待學生,理解學生,寬容和關懷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應有的尊重,尊重他們的人格、意愿和隱私等,積極鼓勵和肯定學生。
 ?。?)注重教師角色轉換
  教師在師生關系中一直都是起著主導作用,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關鍵在于教師,可以采取如下措施:①轉變觀念,提高專業能力,加強自身修養,給學生留下好印象,讓他們充分信任老師,尊重老師,喜愛老師;②轉變角色,教師應該是教學中的監督者和指導者,而不是學生學習的主導者,正確對待學生,充分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獨立性,讓他們循序漸進的學習。
  (3)增強學生的向師性
  師愛是增強學生向師性的基礎。教師的愛可以激發起學生愛的情感,增強他們的向師性,在老師和學生之間構架起互相信任的橋梁,使學生愿意將教師的要求轉變為動力。師能是增強學生向師性的關鍵。教師應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和教學水平,讓學生喜愛學習,讓他們喜歡老師。師魂是增強學生向師性的核心。教師應該以高尚的品格魅力和較強的專業素質去感染學生,吸引學生,征服學生,從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4 結語
  總而言之,師生關系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成長至關重要。良好的師生關系會使學生和老師和諧相處,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和進步;相反,師生關系較差會讓學生產生消極的情緒,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為了改善、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②做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③讓家長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④關注學生情緒變化;⑤注重教師角色轉換。
  參考文獻:
  [1]陳艷.初中生師生關系與心理健康的關系[D].河南大學,2015.
  [2]張譽贏.師生關系與初中生心理健康的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
  作者簡介:梁會芳,女,1987年12月生,漢族,江西高安人,本科,中學二級教師,主要從事中學數學教學方面的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318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