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繪本活動中構建幼兒的精神世界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幼兒期是兒童語言表達能力發展最迅速、最關鍵的時期,也是兒童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而繪本作為一種圖畫和文字的結合體,它不僅能講故事、學習知識,而且能幫助兒童建構精神世界,培養多元智能的兒童讀物,這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書。
關鍵詞:建構;精神世界;多元智能
繪本是圖片與文字的結合,以圖片為主體,以文字為輔助。插畫家們精心手繪出來的圖片,把原本屬于高雅層次、僅供少數人欣賞的繪畫藝術展現于幼兒眼前,加上簡短、精煉的語言來建立起一個跌宕起伏的故事,它有趣、活潑,符合幼兒的語言習慣的。繪本是文學和藝術呈現形式的結合體。在繪本中,要讀的不僅是文字,而且還有從圖畫中讀出的故事,進而欣賞繪畫。一位著名心理學專家郝濱老師說:“如果教師能夠有意識的選擇一些優秀的繪本和孩子們一起閱讀,這將有助于幫助幼兒構建精神世界,促進智力的發展,也有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善加使用,可以在孩子的一生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彪m然繪本不能立竿見影地實現我們對孩子的所有期望,但繪本中高質量的圖與文,對培養孩子的認知能力、觀察能力、溝通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和情感發育等,都有著難以估量的重要影響。幼兒認知圖形的能力從很小就開始養成,雖然這個時候孩子們不識字,但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讀圖能力,在這個時候,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如何能有意識的選擇適合相應年齡階段的繪本引導孩子們一起閱讀,營造溫馨的閱讀環境,和他們一起講故事,在聽故事中品味繪畫藝術,在欣賞圖畫中認識文字、理解文學、并且得到精神提升的美妙體驗,這是一個我經常思考的問題,并且在廣泛的涉獵和實踐過程中獲得了一些粗淺的認識。
一、為幼兒選擇生動、有趣、直觀的繪本材料
在繪本《誰咬了我的大餅》中,繪本色彩鮮艷、人物形象鮮明、篇幅較短、故事情節生動有趣并充滿了懸念。小豬做了一塊很大的餅,累得都睡著了。等他醒來一看:“咦,誰咬了我的大餅呢?”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深深的勾起了孩子們濃厚的興趣。這本繪本畫面清晰簡潔,故事中小動物形象生動可愛,每一張大嘴巴暴露出了各種各樣的牙齒,極大的調動起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繪本中的角色對話是一些簡單的重復性語句,極大的激發了幼兒學習的熱情和主動,尤其適合小班幼兒。孩子們在輕松有趣的氣氛中一遍又一遍的閱讀、學習句式。我們可以借助小豬簡單、憨厚、粗壯的形象,來引導孩子們模仿小豬的聲音講述句子,在一遍遍的學習練習中充分完整的表達。
二、為幼兒選擇繪畫細致、形態生動、富于內涵的繪本
《螞蟻和西瓜》是一本極富趣味性的繪本。漫畫似的夸張和簡單的線條是這本書給我的第一映象,從開頭至結尾散發著一種輕松、幽默的味道。故事講述了一群螞蟻是如何將一塊被丟棄在地上的西瓜,通過分割、搬運而順利帶回巢穴的,最后并用西瓜皮做了個滑梯的小故事。書中沒有密密的文字,但卻把每一只螞蟻的神態、動作的與眾不同都繪制的極其精致,就如同一幅市井生活的風俗畫一般,刻畫得細致入微,并且在螞蟻巢穴的每個小房間里,都有一些指示牌,上面標注著:“糖果”、“餅干”、“奶酪”、“蘑菇種植室”、“寶物”、“正在施工”……。把繪本呈現于中班孩子的眼前,孩子們都被長相相似,神態各異的小螞蟻吸引了,并且能夠迅速的融入到故事中,在一塊大西瓜面前的小螞蟻是十分的弱勢,孩子們大膽猜測,積極幫助小螞蟻想辦法,和小螞蟻一起體驗團結合作解決問題帶來的快樂。
通過認真的閱讀繪本,故事也為孩子們呈現了十分豐富的內涵:
?。?)同伴交往中分工協作的重要性
一塊西瓜對于螞蟻來說就是一塊誘人的龐然大物!為了把這塊誘人的龐然大物帶回家,螞蟻們集體出動,嘗試了各種辦法,克服了重重困難……先把家里裝滿,再痛快地飽餐一頓,最后還把西瓜皮當作小滑梯。一群小螞蟻、一塊大西瓜,對比強烈,故事簡潔有趣,能夠讓孩子們沉浸在簡單的快樂中,同時,也被螞蟻們的勤勞、樂觀、聰明和團結合作的精神而感染。
?。?)培養孩子多角度思考從而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螞蟻們嘗試了各種辦法,比如推和撬,發現不管用之后,想到了分工合作,有的負責鏟,有的負責升降,有的負責運回巢穴;每一次遇到困難,螞蟻們都沒有放棄,而是想出更好的辦法來解決。最后剩下了一塊西瓜皮怎么辦呢?把它做成了西瓜滑梯,可以從高高滑梯頂端的滑下來跳到水里游泳,呵呵,很聰明吧?
在引導孩子們閱讀的過程中也讓孩子們充分的發揮想象力去站在弱勢的小螞蟻的角度想一想用什么辦法可以幫助螞蟻們解決問題,剩下的西瓜皮可以做什么,除了滑梯還可以做什么有用的事情呢?
?。?)學會分享和分擔
一群螞蟻,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把西瓜搬回家,反復上演著“分享”和“分擔”的故事。他們分享著甜美的西瓜,分享著勞動帶來的快樂,分享著協作帶來的成功。同時他們也分擔著西瓜搬不動的困惑,分擔著搬西瓜的不同工種,分擔著西瓜太多帶來的儲藏室的擁擠的壓力。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分子,家庭的一分子,同學中的一分子,小朋友們在遇到困難和問題時應該如何和你的同伴進行分享和分擔呢?
(4)故事的升華,利用故事預留的想象空間,對故事進行創編和續編
如果把這本繪本呈現于大班的孩子眼前,他們也許可以利用繪本中每一個畫面進行創編和續編,在引導孩子們深度觀察的基礎上,讓他們充分的發揮想象,我們一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驚喜和意外。比如讓孩子們再次回到裝滿西瓜的螞蟻巢穴的畫面上,讓他們想象,“這些西瓜都被螞蟻吃完了嗎?剩下的西瓜籽小螞蟻們會怎么處理呢?如果有一粒西瓜籽,突然有一天在螞蟻巢穴里發芽了,將會發生什么事情呢?”這將會是另外一個有意思的故事的開始。
三、為幼兒選擇能夠發散思維,拓展幼兒想象力的繪本
日本著名繪本作家深見春夫的的代表作品之一《伸個不停的樹枝》是一本讓我印象深刻的繪本,書中色彩鮮艷,繪制精美。故事的主角是一顆脫離現實,引起幼兒無盡遐想的奇怪的大樹!它的樹枝很長,而且還會不停的伸呀伸……伸呀伸,樹枝穿過房子;伸呀伸,樹枝伸向天空;伸呀伸,樹枝撞見雷神;伸呀伸,樹枝巧遇外星人……。
當大班的孩子看到這本繪本,被這棵神奇的樹和這根伸呀伸呀伸個不停的樹枝深深的吸引了,樹枝上掛滿了孩子們的“好奇”,它像一列轟隆隆駛過的小火車,裝滿想象、美夢和驚喜,一路飛奔向前。這不停地伸呀伸的樹枝給小朋友們帶來無限的歡樂,大家紛紛登上“果子纜車”,穿過樹林,穿過房間,伸向天空,和大樹一起踏上了奇妙的探究之旅。
日本著名育兒專家內藤主張:“對孩子的教育要順乎天性,崇尚自然,尊重兒童的想象,尊重孩子自由幻想的權利,這是對孩子創造性的最大保護?!蓖ㄟ^閱讀,給孩子足夠的探索機會,多了解新鮮事物,鼓勵孩子表達,對于孩子的創造性表現給予充分的肯定孩子的想象力就能夠得到很好的發展。
這本能夠引導幼兒發散思維,充分拓展幼兒想象力的繪本,不僅有對宇宙的探索,更加充滿了冒險的樂趣,里面的情節符合兒童的想象特征,在繪本的結尾,留有懸念,拓展了想象力的空間。
幼兒期是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閱讀材料,采用多種途徑,多種方法為幼兒提供輕松、自由的語言環境,通過閱讀,為幼兒構建豐富的精神世界。讓幼兒在愉快的活動中健康、快樂的成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11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