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壯醫蓮花針拔罐療法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基金項目:
  作者簡介:李華瓊(1991-),女,漢族,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為癲癇的基礎與臨床。E-mail:308067931@qq.com
  通信作者:刁麗梅(1972-),女,漢族,博士,主任醫師,研究方向為癲癇的基礎與臨床。E-mail:dlm721226@qq.com
  【摘 要】 通過查閱近年相關文獻,分別從單獨運用蓮花針拔罐療法、蓮花針拔罐療法聯合其他療法,以及有關臨床機理研究等方面做一綜合概述,以期為臨床應用壯醫蓮花針拔罐療法治療各科疾病提供依據。
  【關鍵詞】 蓮花針;拔罐;壯醫;臨床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R244.3 【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9)7-0050-04
  壯醫蓮花針療法將蓮花針刺與拔罐技術相結合,疏通三道兩路(氣道、水道、谷道、龍路、火路),使人體內氣血平衡,天地人三氣合一,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作用[1]。該療法是壯族人民長期生活實踐積累的防病治病療法,有著悠久的歷史。近年來對于該療法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進展,現將近年來有關壯醫蓮花針療法治療各科疾病的研究進展進行如下綜述。
  1 單純蓮花針拔罐療法臨床應用
  1.1 變應性鼻炎 侯田培等[2]選取60例變應性鼻炎患者,隨機分為壯醫蓮花針背廊拔罐組和舒良鼻噴霧劑組各30例,前者采取循路叩刺、循點叩刺的方法在人體的三道兩路上的體表反應點上叩刺,取肺俞穴、至陽穴、身柱穴、項棱穴、定喘穴、壯醫夾脊穴、大椎穴,隔天1次,15次為1個療程,結果應用壯醫蓮花針療法組的總有效率為86.67%,應用輔舒良鼻噴霧劑組的有效率為76.67%(P<0.05)。楊培培等[3]隨機將61例變應性鼻炎患者分為治療組31例和對照組30例,治療組運用壯醫蓮花針背廊拔罐療法,對照組口服西替利嗪,兩組均治療4周,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3.55%,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3.34%(P<0.05)。
   變應性鼻炎壯醫稱為“囊澀哈催”,是由風、寒毒入侵導致鼻竅不通、氣血瘀滯不行致病,運用壯醫蓮花針背廊拔罐療法是先運用蓮花針叩刺,隨后行拔罐,為求祛瘀排毒,從而使三道兩路通暢,氣行血散,天地人三氣合一,可有效治療變應性鼻炎。從背部反應點治療鼻竅疾病,體現了天人合一的觀念。
  1.2 慢性支氣管炎 韋蘭嵐[4]將108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在常規治療基礎上加上蓮花針背廊拔罐療法,對照組僅采用常規抗炎及對癥治療,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4.6%,對照組為總有效率82.7%,治療后兩組癥狀、體征均有明顯改善,治療組優于對照組。
   慢性支氣管炎屬壯醫“氣道病”,從其痰、瘀、虛3個致病因素入手,該學者以壯醫蓮花針背廊拔罐法祛除瘀毒,使氣道通則病則愈。
  1.3 瘀血型頭痛 宋寧等[5]將90例瘀血型頭痛患者分為蓮花針拔罐組45例和西比靈組45例,選穴為項棱穴、壯醫梅花穴、兩側太陽穴、兩側風池穴、大椎穴,除了梅花針僅叩刺不拔罐,其余穴位均先叩刺后拔罐留罐,每周進行2次,結果應用蓮花針拔罐組總有效率95.56%,對照組總有效率73.33%(P<0.05)。
   瘀血型偏頭痛屬于壯醫學“頭痛病”范疇,以氣血瘀滯頭部經絡為基本病機,該學者以活血逐瘀、疏風清熱、通絡止痛為法,采用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疏通經氣,使局部血液循環得以改善,則頭部脈絡通暢,痛則自愈。
  1.4 頸椎病 周衡等[6]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200例頸椎病患者分為蓮花針拔罐組100例和普通針刺組100例,前者取穴為龍脊穴、兩側壯醫夾脊穴、兩側項棱穴、兩側肩井穴,以及阿是穴,方法是先叩刺后在叩刺部位拔罐,之后再外擦壯醫通路酒。后者運用中醫毫針針刺,針刺穴位為兩側頸2~7夾脊穴穴、大椎穴、兩側風池穴、百會穴、兩側太陽穴、兩側后溪穴,平補平瀉為法。觀察治療10次后兩組的有效率,結果應用蓮花針拔罐組總有效率93.00%高于普通針刺組總有效率73.00%(P<0.05)。林華勝等[7]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90例頸椎病患者分為蓮花針拔罐組45例和普通針刺組45例,前者取穴為兩側項棱穴、兩側龍脊穴、兩側壯醫夾脊穴、兩側肩井穴、阿是穴,先叩刺后拔罐,再以外擦壯醫通路酒。后者運用中醫毫針針刺療法,選穴大椎穴、兩側頸2~7夾脊穴、兩側風池、百會、兩側太陽、兩側后溪穴,平補平瀉為法。兩組共治療10次,兩個療程后觀察臨床效果,結果顯示蓮花針拔罐組的總有效率優于普通針刺組(P<0.05)。
   頸椎病在壯醫學中稱為“活邀尹”,是因寒毒、風毒致氣血凝滯,龍路、火路不通而發病,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法先叩刺龍路、火路淺表網絡,再以拔罐祛除龍路、火路瘀毒,恢復三氣同步運行,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通則不痛的效用,闡明了壯醫學三氣同步學說的重要觀念。
  1.5 腰肌勞損 黃柏鑫[8]將86例腰肌勞損患者隨機分為蓮花針拔罐組44例和傳統治療組42例,前組采用壯醫蓮花針拔罐療法治療20d。后者采用針刺聯合電針,再配合拔罐、推拿手法,選擇穴位為夾脊穴、腎俞穴、大腸俞穴、環跳穴、委中穴、足三里穴、承中穴、昆侖穴,同樣治療20d,最后蓮花針拔罐組總有效率93.18%,傳統治療組總有效率78.57%(P<0.05)。
   慢性腰肌勞損因感受毒邪、外傷、腎虛等因素致病,該學者以活血通絡、排毒祛瘀生新為法,運用壯醫蓮花針拔罐療法治療慢性腰肌勞損,結果表明有顯著療效。
  1.6 急性腰扭傷 程先明[9]運用隨機方法將52例急性腰扭傷患者分為蓮花針拔罐組28例和對照組24例,前者取兩組穴位,分別為a組腎俞、阿是穴、大腸俞;b組委中穴、阿是穴、大腸俞,二者可交替,先叩刺以上諸穴,然后運用閃火法吸拔叩刺部位和腰背部膀胱經上皮膚,后可留罐。后者予口服布洛芬緩釋膠囊。20d后觀察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蓮花針拔罐組總有效率為96.4%,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3.3%(P<0.05)。    急性腰扭傷在壯醫屬于 “龍路病”、“火路病”范疇,因毒瘀阻滯龍路、火路不通而發病,該學者以瀉為主、活血化瘀為法運用蓮花針拔罐療法治療急性腰扭傷,結果療效顯著。
  1.7 慢性疲勞綜合征 趙東風[10]應用蓮花針拔罐療法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40例,取背部膀胱經(雙側),在兩側經絡上先叩刺后拔罐,再涂擦壯醫活絡逐瘀酒于患處治療14d后,結果顯示痊愈10例,顯效12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2.5%。
   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發病主要因虛損致氣血不和,該學者運用蓮花針拔罐療法將體內瘀毒祛除出人體外,致三氣同步運行,提高了人體內外環境和信息的交換能力,更新代謝,暢通營衛氣血,達到消除疲勞的作用。
  2 蓮花針拔罐療法配合壯醫、中醫治療臨床觀察
  2.1 腦梗死偏身麻木 黃義松等[11]把50例腦梗死患者分為蓮花針拔罐聯合黃芪桂枝五物加附子湯組25例和常規治療組25例,前者先叩刺穴位,后拔罐,再加上口服黃芪桂枝五物湯(附子20g,黃芪30 g,桂枝10g,白芍30g,大棗6g,生姜10g,甘草6g),選擇曲池穴、手三里穴、肩髃穴、內關穴、合谷穴、環跳穴、外關穴、陽陵泉穴、足三里穴、三陰交穴等,再行拔罐、留罐療法,治療10次為1個療程,常規治療組予靜滴丹參注射液聯合口服甲鈷胺片治療20d,結果顯示蓮花針拔罐聯合黃芪桂枝五物加附子湯組總有效率為96.0%,常規治療組總有效率為80.0%(P<0.05)。
   腦梗死屬于中醫“中風”范疇,病因不外虛、火、痰、氣、瘀,該學者以調節陰陽、通經活絡、行氣活血為法,配合內服中藥以達扶陽益氣,溫通經絡、和營通痹之效,應用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法加上口服黃芪桂枝五物加附子湯對于治療該病有顯著療效。
  2.2 艾滋病合并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 文彬等[12]把50例艾滋病合并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患者分為針刺臍環穴配合蓮花針拔罐組25例和對照組25例,前者先用毫針平刺臍環穴,取臍內環穴(腎、脾、肝),三陰交穴、內關穴、阿是穴,治療15次;再配合蓮花針叩刺,選穴為肩部脊穴、腰骶部脊穴、胸背部脊穴、阿是穴,之后再予拔罐、留罐療法,治療7次;對照組口服卡馬西平片、甲鈷胺片、維生素B1片,觀察治療15d后的愈顯率、總有效率和隨訪1年后復發情況,結果針刺臍環穴配合蓮花針拔罐組愈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但是總有效率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隨訪1年后,針刺臍環穴配合蓮花針拔罐組的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壯醫稱為“培額”,是由毒邪侵入肌膚,損傷絡脈,瘀阻龍路、火路為基本病機,該學者認為臍為天地人三氣精華所在,通過刺激臍環穴調整臟腑功能以達調補氣血,清熱解毒,活血通絡之效,再配合蓮花針拔罐逐瘀法祛除龍路、火路分支的瘀滯氣血,使三道兩路通暢,天地人三氣恢復同步運行,可有效減少感染艾滋病后免疫力低下的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復發率。
  2.3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梁振興[13]將90例痛風性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蓮花針拔罐組45例和對照組45例,前者先叩刺關節紅腫處,需重叩致皮膚微出血,立即拔火罐,出罐后以壯醫活絡逐瘀酒涂擦刺血處,治療20d;后者為口服尼美舒利,待癥狀控制后加用口服別嘌醇,共治療20d;結果蓮花針拔罐組總有效率為91.1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3.30%(P<0.05)。蓮花針拔罐組尿酸水平下降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蘇淑丹等[14]將100例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患者隨機分為四妙湯加味合蓮花針拔罐組50例和對照組50例,前者采用蓮花針拔罐療法聯合口服四妙湯加味(薏苡仁15g,黃柏6g,牛膝15g,柴胡10g,土茯苓20g,地龍10g,威靈仙10g,秦艽10g,甘草6g),后者口服秋水仙堿治療,結果兩組療效對比表明四妙湯加味合蓮花針拔罐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P<0.05),四妙湯加味合蓮花針拔罐組尿酸水平下降程度優于對照組(P<0.05)。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在壯醫名為“隆芡”,歸于壯醫“發旺”范疇,是因濕毒、熱毒阻滯龍路、火路,致關節痹阻,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法可引毒外出,祛除關節腔內以及龍路、火路分支內的瘀滯氣血,疏通三道兩路,進而改善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癥狀、體征,且尿酸鹽隨瘀滯氣血排出體外,可有效減少關節內尿酸鹽沉積,從而降低尿酸水平。
  2.4 周圍性面癱 秦祖杰等[15]把65例周圍性面癱患者分為治療組35例和對照組30例,兩組均采用常規療法:口服他巴唑10mg,3次/d;阿昔洛韋片0.2g,2次/d;維生素B 1100mg 肌注 ,1次/d;維生素B120.5 mg 肌注,1次/d,2周為1個療程。治療組在常規療法的基礎上使用毫針針刺治療聯合蓮花針叩刺,選取兩側風池、兩側大椎穴、兩側肺俞穴、兩側膈俞穴,方法為叩刺至局部皮膚輕微出血,再以拔罐、留罐,治療2周。對照組僅采用常規治療。6周后觀察兩組的效果,結果示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7.14%,優于對照組80.00%(P<0.05),在降低H-B分級得分以及改善面神經功能積分方面均優于對照組(P<0.05)。
   周圍性面癱是因虛致風毒侵入頭面部筋脈,氣血阻滯于頭面部經絡,肌肉縱緩不收而發病,該學者認為周圍性面癱當從瘀論治,傳統針灸治療對于病程長,久治不愈的面癱療效欠佳,需配合蓮花針刺皮之法(旨在刺破細小絡脈,排出瘀血)以及拔罐之法(旨在激發經脈經氣,振奮全身陽氣),則經氣暢,氣血通,治療效果佳,并且可以改善面神經功能。
  2.5 黃褐斑 竇錫彬等[16]采用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配合自血療法治療黃褐斑36例,取項棱穴、龍脊穴、壯醫夾脊穴,采用蓮花針叩擊刺破上述穴位,再以拔罐逐瘀,最后涂擦酒精于患處,再結合自血療法,將4mL患者靜脈血分別穴位注射入中醫辨證選取4個穴位,每個穴位注射約1mL,治療15次后觀察臨床效果,結果提示治愈18例,顯效10例,好轉4例,無效4例,總有效率為89%。    對于黃褐斑的治療,該學者認為由瘀毒致斑,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將龍路、火路淺表網絡的瘀毒祛除出體外,致使三氣同步運行,改善局部微循環,促進代謝,結合自血療法增強免疫力、調理內環境,從而使氣、血、津、液充足以滋潤肌膚,進而可有效治療黃褐斑。
  2.6 髖關節滑囊炎 盧波[17]采用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聯合電圍刺治療髖關節滑囊炎35例,選取患側臀部阿是穴或筋結點,先叩刺放血,繼以閃罐反復吸拔,再以外擦壯醫通路酒,治療4次為1個療程,之后再配合電針圍刺療法治療患處,治療12次為1個療程。2個療程后觀察治療效果提示痊愈27例,顯效5例,有效2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7%。
   髖關節滑囊炎是因瘀毒阻滯關節內,三道兩路不通,則氣血不暢發病。該學者認為瘀毒導致此病,以瘀為重,蓮花針刺拔罐逐瘀療法可吸出龍路、火路的瘀毒,恢復天、地、人三氣同步運行,配合電針圍刺封閉病邪于絡脈,使病邪不能傳變,改善血液循環,清除炎癥物質,并使病灶血管通透性降低,抑制炎癥物質滲出,有效改善髖關節滑囊炎癥狀。
  3 臨床機理
  王琳娜等[18] 將60例變應性鼻炎患者隨機分為蓮花針背廊拔罐組和西醫外治組,每組均為30例,前者選取大椎穴、肺俞穴、定喘穴、至陽穴、項棱穴、壯醫夾脊穴先叩刺,然后再拔罐、留罐,最后予外涂壯醫通路酒外涂。后者予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噴鼻,兩組的治療20d。治療后抽取兩組血清,檢測血清中IL-4和IFN-γ的含量,對比IFN-γ/IF-4比值前后變化,結果提示蓮花針背廊拔罐組的IFN-γ含量升高,IL-4含量降低,IFN-γ/IF-4比值升高優于西醫外治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壯醫蓮花針拔罐法可有效治療變應性鼻炎,可能是通過下調了IL-4等Th2細胞因子,抑制了Th2亞群功能,增強IFN-γ等Th1細胞因子,提高Th1亞群功能,從而平衡了Th1/Th2的比例以減輕變應性鼻炎的發作。
   楊培培等[19]將60例變應性鼻炎隨機分為蓮花針背廊拔罐組和丙酸氟替卡松噴霧劑組,每組各30例,前者蓮花針拔罐背廊療法,出罐后涂擦壯醫通路酒;后者予丙酸氟替卡松噴霧劑噴鼻。經治療后比較兩組血清S-IgE治療前后水平變化情況,蓮花針背廊拔罐組患者經治療后血清中S-IgE明顯低于丙酸氟替卡松噴霧劑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并且總療效優于丙酸氟替卡松噴霧劑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得出結論為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可降低S-IgE水平,減輕變態反應,從而有效地治療變應性鼻炎。
   以上學者從免疫方面、炎癥反應方面闡明蓮花針逐瘀拔罐療法起效的臨床機理,為未來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4 結語
   筆者通過回顧近幾年關于壯醫蓮花針拔罐療法治療內、外科疾病的文獻發現:①研究變應性鼻炎文獻較其他疾病深入,有進一步的機理研究,但仍然不夠,未來可從臨床到基礎進一步深入研究,為外治法起到確切治療效果提供科學依據;②壯醫蓮花針拔罐療法臨床應用療效確切,所治療的疾病雖有不同,但均從祛瘀而治,將毒從身體祛之體外,龍路、火路通,則天地人三氣同步,疾病得以有效治療。
   壯醫蓮花針拔罐療法療效顯著,從壯醫藥的開發、推廣研究后,此外治法更廣為人知,本文對此外治法進行總結,發現雖然壯醫蓮花針拔罐療法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仍有其不足之處:①大多數研究收集樣本數量不多,證據不足;②研究方法不夠嚴謹,多數隨機方法不明;③壯醫蓮花針療法研究的機理研究不夠全面深入,對于深層次的機理還有待進一步研究;④治療方法缺乏統一的規范和標準,如蓮花針叩擊力度,叩擊次數,叩擊角度,各家方法不一;⑤出罐后涂擦藥劑不一,有的涂擦壯醫通路酒,有的涂擦酒精;⑥拔罐的出血量無規范等。這是近年來壯醫蓮花針拔罐療法研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同時也為今后的研究指明一定的方向。
  參考文獻
  [1]林華勝,黃貴華,李雪梅,等.壯醫針灸技術機理研究之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J].時珍國醫國藥,2016,27(8):1927-1928.
  [2]侯田培,黃貴華,黃瑾明,等.壯醫蓮花針背廊拔罐法對30例變應性鼻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3,33(5):705-706.
  [3]楊培培,黃瑾明,黃貴華,等.壯醫蓮花針背廊拔罐法治療變應性鼻炎31例[J].廣西中醫藥,2013,36(6):44-46.
  [4]韋蘭嵐.壯醫蓮花針背廊拔罐法輔助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96):190.
  [5]宋寧,秦祖杰,梁薇,等.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治療瘀血型偏頭痛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3,28(6):1904-1906.
  [6]周衡,黃貴華,李雪梅,等.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法治療頸椎病100例臨床觀察[J].四川中醫,2014,32(2):142-143.
  [7]林華勝,黃瑾明,黃貴華,等.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法治療頸椎病90例臨床療效觀察[J].四川中醫,2014,32(2):140-142.
  [8]黃柏鑫.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法治慢性腰肌勞損的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96):190.
  [9]程先明.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治急性腰扭傷療效觀察[J].內蒙古中醫藥,2012,31(18):29-30.
  [10]趙東風.壯醫蓮花針拔罐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40例[J].中醫臨床研究,2011,3(11):56-57.
  [11]黃義松,黃永回,張鸞嬌.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法聯合黃芪桂枝五物湯加附子治療腦梗死偏身麻木療效觀察[J].廣西中醫藥,2013,36(4):26-28.
  [12]文彬,李秀娟,鄧鑫,等.針刺壯醫臍環穴配合蓮花針拔罐逐瘀法治療艾滋病合并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療效觀察[J].時珍國醫國藥,2015,26(9):2175-2177.
  [13]梁振興.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治療痛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2,28(12):1046-1047.
  [14]蘇淑丹,梁振興,羅清嬌.四妙湯加味配合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2(17):34-35.
  [15]秦祖杰,宋寧,黃鑫,等.針刺配合蓮花針拔罐治療周圍性面癱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14(6):48-50.
  [16]竇錫彬,黃正干.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結合自血療法治療黃褐斑36例[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8):5-6.
  [17]盧波.壯醫蓮花針拔罐逐瘀療法配合電圍刺治療髖關節滑囊炎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13):6.
  [18]王琳娜,馮緯紜.壯醫蓮花針背廊拔罐法對變應性鼻炎患者血清Th1/Th2細胞平衡的影響[J].廣西中醫藥,2015,38(4):59-61.
  [19]楊培培,馮緯紜,黃貴華,等.壯醫蓮花針背廊拔罐法對變應性鼻炎患者療效及S-IgE的影響[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5,8(6):504-507.
 ?。ㄊ崭迦掌冢?019-01-20 編輯:陶希睿)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431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