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記無“根”之痛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正所謂,不是你不明白,而是世界變化快!曾幾何時,針對華為的壞消息接踵而至,開始,特朗普政府將華為列入管制“實體名單”;很快,從芯片到操作系統、到標準的制定,再到WiFi、藍牙等等,但凡能夠利用起來限制華為的,美國無所不用其極。
如果特朗普政府的“實體名單管制”只是一種“聲色歷茬”的恐嚇,那么谷歌公司Android系統的終結,ARM芯片的截流卻是實實在在的“釜底抽薪”。并不害怕政客聲嘶力竭的虛張聲勢,讓人擔憂的是來自谷歌和ARM這樣的“精準打擊”,因為這種打擊對于華為來說,這是一種“根”的被切斷。
而現代社會“根”的建立,不僅需要引導,需要技術的突破,也需要標準的制定、更需要時間的沉淀,甚至還需要文化上的認可。這種“根”一旦形成,它就是整個產業鏈最頂尖的存在,對整個行業具有生殺予奪之權。因為設計包含“美國原產技術”,“根”在美國,這是很多企業不得不屈服特朗普政府的原因。
華為成為特朗普眼中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華為想要成為一家“根”企業。它在5G方面的標準制定,它在芯片底層方面的設計,它在操作系統方面的研發都是在生“根”。所以,獨霸世界的美國動員所有仆從,發動聲勢浩大的圍剿就不難理解了。
正當美國政客和美國仆從們正為華為“死定了”而狂喜之際,怎料華為絕地反擊推出“備胎”,直接打了美國的臉!華為海思制造出高端的手機芯片,能覆蓋服務器、電腦、通訊,等等各個領域。為了防止安卓系統斷供,華為的鴻蒙 OS 操作系統,可以兼容全部安卓應用的所有 Web。
“備胎”的背后,是任正非團隊的遠見和擔當,是艱辛付出。多年前任正非就預見到,一旦華為強大必然會受到美國打壓,因而臥薪嘗膽打造自己的民族品牌;為此在藍牙、WiFi這些大大小小的各類組織、聯盟、社區中,華為擔任了超過 400 多個重要職位,提交的技術標準提案累積超過了 60000 篇。有了雄厚的技術實力華為終于迎來柳暗花明。于是,那些高調宣布把華為清理出局的美國企業突然倒戈,包括SD存儲卡協會(SDA)、Wi-Fi聯盟、藍牙技術聯盟和 JEDEC 協會等行業組織,全部重新恢復了華為的會員資格!就連把華為剔除安卓陣營的谷歌,其安卓 Q Beta 版本內也重新出現了華為 Mate 20 Pro。
他們之所以重新擁抱華為,是因為,華為已是這些領域中領軍者,而不是一個隨意可以替換馬仔!于是,英國首個5G網絡建設,華為照樣成功參與,WiFi聯盟等四大協會,華為照樣成功殺回!
今天的中國,已經不是昔日的吳下阿蒙了!
然而,我們應切記無“根”之痛:美國人輕松地拿下中興,美國大棒下包括聯想在內的手機企業集體噤聲,企業軟弱,皆因無“根”!人若無根,身似浮萍;國若無根,繁華若夢。在一個“根”的世界,沒有彎道超車的投機取巧,有的只是持之以恒的拼搏攻堅!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872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