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中藥資源學》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初探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中藥資源學是中藥學類本科專業的重要課程,是一門涉及知識面較廣、綜合性強、與多門學科交叉的課程。由于相關學科、技術的不斷發展,現有教材無法滿足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致使教學難度增大。有必要對中藥資源學課程進行全面建設,本文從混合式課堂教學法、教師隊伍建設、實踐教學、課堂教學輔助體系建設等方面探討中藥資源學課程建設,以期更好地服務于“以學生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
  【關鍵詞】中藥資源學;課程建設;教學改革;以學生為中心
  【中圖分類號】R-0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9)5-0108-03
  《中藥資源學》是研究中藥資源的種類、數量、分布、形成以及保護、管理的科學[1],是中醫藥院校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中草藥栽培與鑒定等本科專業的專業課或專業選修課。筆者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發現以下問題:①本課程的特點是綜合性強,與中藥學、藥用動(植)物學、植物生態學、中藥化學等多門學科交叉,涵蓋中國中藥資源的組成、分布、品質形成、可持續利用、中藥資源管理等方面內容。課程涉及的知識面廣而散,在學生前期基礎知識有限的前提下,學習難度較大。②中藥資源學是一門發展中的學科,研究成果不斷積累,內容體系也隨之不斷更新,而教材由于編著時限,更新滯后難以避免,這給學生學習以及任課教師授課都造成一定的難度。因此,有必要根據學科自身的體系特色全面建設中藥資源學課程。
  1 課程建設及教學改革措施
  1.1 改革課堂教學方法 課堂教學是最重要的教學環節,教學設計是解決課程內容綜合性較強的唯一途徑,教學方法改進是加強課程建設,提供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2]?!耙詫W生為中心”一直以來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以“形成性評價”為核心,考核學生運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轉變學習觀念和習慣是“以學生為中心”人才培養模式的體現。形成性評價的過程性考核形式多樣,但是,必須體現學科特異性。針對《中藥資源學》中不同章節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混合式教學模式則適合在中藥資源學課程中應用。例如民族藥因具有濃厚的文化色彩,學生課前帶著濃厚的好奇心查閱文獻,課堂展現,最后從講授內容的充實度、PPT制作的精美度和準確度、課堂講授的清晰度、小組團結協作程度等方面進行教師評價和生生互評,這種學生教授的方式推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了學生查閱資料、課堂講授、團隊合作、PPT制作等多種能力。中藥資源學各論研究進展不斷涌現,比較適合小組討論的教學方法,選擇云南特色道地藥材資源,學生事前查閱資料,課堂限定時間討論,這種方式更易深入了解本地資源狀況和研究進展,再借助于雨課堂、學習通平臺,重視學生自評。采用混合式教學方式,構建“形成性評價”體系,能夠有效豐富課堂教學手段,促進教與學的互動。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啟發式教學,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充分運用藥用動(植)物標本、視頻、網絡平臺、APP等手段,以提高教學效果。
   課堂講授中特別注意突出重點,講清楚難點;事先梳理課程重點和難點就顯得特別重要。中藥資源學課程的重點、難點主要有十點。見表1。
  由課程建設負責人牽頭,組織本門課程的主講教師、青年教師,通過對中藥資源研究前沿的緊密跟蹤,掌握學科發展的動態,總結多年的教學經驗,制作一套適合我校教學,同時又能體現云
  南中藥資源特色的多媒體課件,力求教學內容新穎、信息量大,并注重結合學科發展的新成果,兼顧課程內容的基礎性和先進性,理論性和實用性,以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展現在課堂上。
   1.2 實踐教學多樣化 實踐教學是一個重要的教學環節,一方面通過驗證實驗,幫助學生掌握中藥資源學的基本知識和理論;另一方面通過綜合性實驗的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中藥資源學課程中諸多章節的內容,例如:中藥資源綜合開發、中藥資源調查、中藥資源保護等是科學研究的積累,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教學。見表2。
  中藥資源的調查是本課程中實踐性最強的內容,恰逢全國中藥資源第四次普查時期,按照國家中藥資源普查的規范全面培養學生中藥資源調查的基本內容、技術手段,包括樣方的設置、數據的統計、標本的采集、壓制、制作、鑒定,調查結果的撰寫等。通過以上實踐環節的實施,加深了學生對課堂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假期帶學生直接參與云南省中藥資源普查,可以深入訓練和全面培養學生中藥資源調查綜合能力,為培養素質過硬的中醫藥事業接班人打下堅實的基礎。
  1.3 重視教師隊伍建設 新教師上課之前都要求進行試講,試講通過才能承擔教學任務。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求教師自覺遵守聽課制度,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教研室定期舉行教學法研討活動和科研講座,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討,達成共識,共同提高教學質量;科研講座由任課教師介紹自己的科研情況,就學科的前沿問題和發展進行探討。
   鼓勵任課教師積極申報國家、省部級自然科學基金等各級科研課題,通過科研,促進任課教師了解和掌握學科發展的新成果、前沿問題和學科發展動態;并鼓勵教師將自己的科研成果有機融入教學,從而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果。
   注重對中藥資源學課程青年教師的培養,提高課程教師的整體教學水平。鼓勵青年教師不斷學習進修,參加教學培訓,參加教學比賽,通過教師知識的更新、素質的提高來全面提高教學水平。
  1.4 建設課堂教學輔助體系 為適應學科發展、教學改革的要求,定期修訂中藥資源學理論教學大綱、實踐教學大綱,更新教學設計,規范教學內容。
   完善課程的考核和質量監控制度,建立完善、規范的教學檔案,包括:不同授課專業對象的教學大綱、授課計劃、教學設計、復習綱要、試卷、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試題庫以及實驗、實習報告、教學總結等資料。重視形成性評價體系的構建,包括出勤、互評、課堂表現、論文撰寫、討論等環節。
   教學監控對于中藥資源學課程的質量非常重要,期中教學質量檢查是一個重要手段,每學期開展一次課程的期中教學質量檢查,由同行、學生、領導對每位教師的教學進行教學質量評估。教學質量評估指標應涵蓋教學能力、教學態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內容,并進行細化評分。
  2 小結
   基于中藥資源學學科特點,急需全面建設中藥資源學課程,從以上四個方面進行課程建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他們學習興趣;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研究素養,學會查閱文獻、閱讀文獻、總結文獻,掌握中藥資源調查的基本方法。
  參考文獻
  [1]何先元.中藥資源學教學之思考[J].醫學教育探索,2006,5 (3):256-258.
  [2]胡定珠.淺談《現代氣候學》課程建設及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8(43):134-136.
 ?。ㄊ崭迦掌冢?019-01-04 編輯:楊希)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6884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