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多元角度體驗小學英語有效教學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長期以來,我們教師都在關注有效教學這個話題。學生能夠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際活動,越來越成為當今社會英語學習的重中之重,同時也給我們的教學提出了更具體的要求,帶給教師們更深刻的思考,教師要在有限的教學時間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筆者認為有效教學的實現必須要通過多元途徑,只有教學有效了,我們的學生、我們教師才能得到真正意義上的發展。
【關鍵詞】小學英語 多元體驗 有效教學
日前,“有效教學”仍是個熱門話題,大家都在熱火朝天地探討著,具體涉及各門學科。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英語課程要求從小學三年級起就要開設英語課程。并規定小學畢業時達到的基本要求為二級目標,即對英語學習有持續的興趣和愛好,能用簡單的英語互致問候,交換有關個人、家庭和朋友的簡單信息等。新課程標準特別指出:“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筆者也在不斷地朝著這個領域靠攏,同時不斷地研究并實施能夠實現有效教學的方案。經過多次見習、實習以及一年多的教學經驗,筆者慢慢摸索著從多元角度體驗小學英語有效教學。
一、從“課堂真實性”體驗英語有效教學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受語言環境的限制,實際交流有很大局限性。從學生學習英語的方式來看,課堂學習是主要渠道。在教學中,教師利用真實的情景,給學生一個真實的空間,學生們就能更好地學習英語。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去尋找、去發現、去創造。只要我們用心去尋找、去發現、去創造,就能發現無數我們可以利用的情景來完成我們的教學,同時也讓學生們擁有一個更為寬松的學習環境。
案例一:PEP 2 Recycle 1 Let’s act
本課時內容為會話復習課,重點是復習1~3單元中的主要句型,要求學生能夠靈活地將句型運用于真實生活情境中。筆者采用游戲法、表演法、任務型教學法,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復習課不再顯得枯燥,同時筆者為學生創造了真實的情境,爭取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真實性”。
對話內容涉及大家一起猜測盒中物品、數巧克力的數量和分享巧克力。課前,筆者要求每位學生帶一塊巧克力或者糖果等零食到課堂上,筆者準備了一個曲奇餅干盒,其中裝有部分準備好的巧克力、糖果、餅干和沙琪瑪等食品,然后收集學生的糖果于盒中混在一起,這一課前準備使學生們感到相當興奮。學生在課堂上確實學得很開心,認真數數、踴躍參與到對話練習中來了。更重要的是他們是在玩中、在真實地品嘗食品中學會了重難點,輸出了語言知識。如What’s in your box?Chocolates?Cookzies?Open it and see!Oh,chocolates!Let’s count!Let’s share!Good idea!(豎大拇指)絕對真實的情境迎合了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學生極其感興趣并參與到其中,同時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因此對他們來說,在真實的情境中就很容易說出重難點句型:Let’s count!Let’s share!Good idea!很快到了下課時間,可學生還沉浸在快樂的課堂中?!癆re you happy,boys and girls?”筆者問?!癥es,we are very happy!”只聽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天真無邪的笑臉在筆者的腦海中久久浮現,“And I’m happy,too!It’s really happy to share things with each other!Right?But class is over!So, goodbye, boys and girls!”“Goodbye, Miss He!”在課后,筆者還設置了一個抽獎活動:學生可以自愿到辦公室朗讀或表演對話內容,之后從筆者的曲奇餅干盒中抽取剩下的糖果。這個抽獎活動也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興趣與積極性,因此有很多學生前來朗讀、表演……筆者所創設的情境不但實現了利用價值,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和語言輸出能力,同時還讓學生們在真實的情境中體會到了與人分享的快樂!今后,在日常課堂中筆者還會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真實的情境,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真實性”,進而從“課堂真實性”中體驗英語的有效教學。
二、從“Body language”體驗英語有效教學
我們都曾感到很奇怪:動畫片的魅力不是一般的大!不但能吸引學生,也能吸引大人,這是為什么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呀!它的魅力就在于其包含了千奇百怪的形象和讓學生極其感興趣的夸張動作。說實話,筆者也特別喜歡看動畫片,并被各種形象和動作深深吸引!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筆者產生了這樣一個念頭:在英語課上,筆者能否也創設出一種魅力吸引學生們的眼球,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呢?于是在筆者的英語課堂中多了一種語言——“Body language”。筆者僅從以下三方面和大家分享“Body language”帶來的英語有效教學體驗。
將“Body language”應用于單詞教學中。詞匯教學在英語學習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一味地看卡片、讀單詞的學習方式比較單一,長時間地領讀、跟讀會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將“Body language”應用于單詞教學中,既可以讓學生動起來,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在記單詞上達到“快、好、牢”的效果。
案例二:PEP 1 Unit 4 We Love Animals Part A&B Let’s learn
這一單元中,學生需要掌握monkey,duck,dog,panda,cat,rabbit,elephant,pig,bird,bear,squirrel,mouse等12個動物單詞,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這些動物單詞,筆者為每種動物設計了一個最形象的動作,并利用“Body language”將每個動作表演出來,學生一邊學習單詞,一邊模仿著每種動物的標志性動作,樂此不疲。經過這一單元的學習,天真活潑的學生們都成了活蹦亂跳的“小動物”啦!整個教室仿佛成了一個歡快的“動物園”!最終有效地實現了本單元單詞教學的目標。 三、從“巧設板書”體驗英語有效教學
板書,是傳統的教學媒體,也是一種微型的教案,板書的恰當與否,直接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精心設計的板書,它既有利于教師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又有利于學生掌握教學重難點,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所以,有經驗的教師非常重視板書,往往在備課時就安排好板書。上課時,利用板書開拓學生思路,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和鞏固新知識。好的板書具備以下特點:(1)內容凝練,重點突出;(2)語言準確,圖片清晰;(3)條理清晰,布局合理;(4)形式豐富,啟迪思維;(5)書寫規范、流暢,示范性強。
案例三:PEP 3 Unit 4 My Home Part A Let’s learn
針對如今教學超前這一現象,很多四年級學生在學習課外英語時已經學過本堂課要掌握的單詞:study,bathroom,living room,bedroom,kitchen,為了重新調動起學生學習這些知識的興趣,筆者利用形象的自制小房子掛圖,采用根據動作猜一猜是什么房間這一形式,用學生學過的句型“Open the door.”把每扇門打開后,翻到門的反面揭示答案貼在黑板上,把本堂課的新單詞一一展示出來。引出新單詞后接著引出相關房間的動詞詞組,如Take a shower.Read a book.Watch TV...而對于基礎不是很扎實的學生,筆者通過動作以及規范的書寫示范讓學生很好地理解。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猜一猜”這樣的游戲很容易激起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學生雖然已經接觸過這些單詞,但是未必已經讀準音,所以筆者注重再次強調一些單詞的音標,及時幫助學生糾正錯音,然后將單詞落實到個人。最后,筆者結合以上板書幫助學生將本課時的單詞應用于簡單的句型中,再次鞏固單詞的同時也幫助學生更好地輸出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o’clock.It’s time to go to the...and...同時筆者做好適時鼓勵學生、獎勵學生等評價工作。學生可以在這樣的氛圍中樹立自信心與成就感。
四、從“巧妙作業”體驗英語有效教學
小學英語作業設計,是教師備課的重要環節之一。好的作業設計,不僅可以鞏固學生一堂課所要掌握的知識,而且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智力、拓展知識面、點燃創造性思維的火花、培養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單詞是構成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語言的“建筑材料”,是構建英語知識大廈的基石?!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規定學生能認讀一些單詞、詞語,為聽、說、演、唱打基礎。所以學生認讀英語,必須先從認讀并記憶單詞開始,因此筆者以一次課后作業的設計為例,和大家一起體驗英語的有效教學。
案例四:巧妙設計英語課后作業,實現“一題多用”
作業設計:
A.結合中文意思為1~11號單詞找到失散已久的首字母朋友。
B.將12~20號單詞翻譯成中文。
C.將21~25號詞語翻譯成英語單詞。
D.將25個單詞歸類放入屬于自己的空間。
(1) urse護士 (2) nglish英語
?。?) ig大的 (4) lane飛機
(5) octor醫生 (6) armer農民
?。?) all高的 (8) hinese語文
(9) ar汽車 (10) usic音樂
?。?1) ports體育運動
(12)long (13)bus
(14)sharpener (15)bike
?。?6)short (17)science
(18)small (19)taxi
(20)crayon
?。?1)教師(22)書本(23)學生(24)鋼筆(25)尺子
Stationery Transportation Job
(文具) (交通工具) (職業)
Adjective Subject
(形容詞) (學科)
本次設計的課后作業重在幫助學生在趣味中鞏固所學單詞,同時體現了“一題多用”的價值。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興趣?!迸d趣又是在實踐活動中形成、發展和培養起來的。這個練習看上去都是跟所學單詞打交道,但一個練習題卻運用了多元途徑將25個單詞呈現,如“為單詞找首字母”“英譯中”“中譯英”“單詞歸類”等題型。這就改良了傳統的機械式抄寫單詞的方式,很好地避免了學生在記憶單詞時感到枯燥乏味的心理。而且,從一定程度上來看,這個練習具有“分層作業”的性質,每個學生都可以找到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從而摘到屬于他們自己的“果子”,最終體驗成功的喜悅,樹立自信,激發完成作業的興趣,關注了每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
作為一名教師,筆者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很多很多,筆者將珍惜每次鍛煉的機會,找準努力方向,不斷地實踐、反思、積累有效教學的方案,為實現“規范教學和管理,減輕學生學業負擔,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出一份力。
【參考文獻】
賈秋林.小學英語板書設計的實效性例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小學篇),2010(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0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