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烏旗寶格達山林場樟子松造林技術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寶格達山林場大面積栽植樟子松,取得了較為理想的造林成果,造林成活率達到85%--100%。本文根據多年的林業實踐經驗和調查研究,總結出了寶格達山林場樟子松造林技術要點以供參考。
關鍵詞:寶格達山;樟子松;造林技術
樟子松,松科,松屬,拉丁學名: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Litv.。常綠喬木,15-25米,最高達30米,樹冠橢圓形或圓錐形;樟子松是陽性樹種;樟子松具有耐寒性、抗旱性,耐瘠薄,抗逆性強的特點;樟子松是速生用材、防護綠化、水土保持、水源涵養的優良樹種;材質較強,紋理直,可供建筑、家具等用材;樹干可割樹脂, 提取松梨及松節油,樹皮可提取拷膠;現已成為錫林郭勒盟園林綠化、環境治理、生態建設的首選樹種。
寶格達山林場位于東烏旗東北部,始建于1958年,是錫林郭勒盟經營面積最大和森林資源最集中的國有林場。寶格達山林場處于大興安嶺南余脈,山脈由東北向西南貫穿本場,屬中低山地貌,山勢渾圓,平均海拔1260米,平均相對高度100米左右。
寶格達山林場屬于黑鈣土和暗栗鈣土的過渡地帶,東部為淋溶黑土,西部為暗栗鈣土,土壤肥沃、潮濕,表層土有機質含量在10%以上,營養成分高,水份條件好,具有良好的團粒結構。寶格達山林場位于森林向草原過渡地帶,森林植被占主導地位;草本植物生長茂盛,草根盤結度強,給整地和造林帶來一定難度。林業工作者不畏困難,在實踐中掌握了寶格達山林場樟子松造林的技術要點。
一、造林地選擇與整地
1.造林地選擇。樟子松喜歡微酸性土壤環境或中性土壤環境,并耐輕度鹽堿。實踐證明,樟子松可選擇排水良好的山地礫質土、鈣栗土,黑鈣土以及其他土壤瘠薄的地段上造林,不宜在粘重的水濕地、排水不良的下濕地和臨時性積水地造林。
2.整地
?。?)機械開溝。指用機械開溝的造林整地方式,在丘陵坡地沿等高線采用機械開溝整地,在平坦地整地南北走向。距離過大時,開溝應每200—300米間斷,防止因開溝造成水土流失。切忌開溝與等高線垂直。
全面整地指翻墾全部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式。全面整地不宜集中連片、面積過大。坡面過長時,應在山頂、山腰等部位適當保留原有植被,一般應沿等高線呈帶狀分布。另外,在坡度較大而有必要實行全面整地的地塊,整地必須與修筑水平階相結合。
(2)穴狀整地。穴狀整地是利用人工或機械按照一定的長、寬、高挖出的長方體或正方體的坑,按照直徑、高挖出的圓柱體坑的整地的方式,穴狀整地適用于植被較少,坡度較大及林種空地,穴整地的排列方式應與栽植行一致,在山區應沿等高線排列、在坡度比較大的山地相鄰行之間應以“品”字形排列。
目前,寶格達山林場根據不同的立地條件,采取了小坑、扦插、水平溝和水平溝內穴狀等整地方式,取得了較好的造林效果。根據2012-2015年的調查結果,水平溝整地配合溝內穴狀整地的成活率和生長勢指標優于其他整地方式,小坑整地效果最差,因此寶格達山林場樟子松造林應以水平溝整地結合穴狀整地方式為宜。春、雨、秋季均可整地,從實踐來看,造林前一年雨季整地效果最好,秋季次之,當年春季整地效果最差。
二、造林技術
1.造林密度。造林密度是形成林木合理結構的數量基礎,因而其對林木的干形、材質、產量、林分穩定性及防護效能、觀賞性等具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寶格達山林場樟子松造林多為防護用材兼用林,實踐中須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后確定造林密度水源涵養林,樟子松造林株行距一般為1.5×6米、2米×4米,造林點的配置以“品”字形為宜。
2.苗木選擇
?。?)苗木的種類、年齡和規格。寶格達山林場樟子松一般采用人工植苗方式造林。造林用苗的年齡、規格應根據造林地塊的立地條件、經濟條件及造林季節、面積、目的而確定。一般使用容器苗造林,可采用1+1、1+2、2+1、2+2、2+3等不同規格的容器苗。
?。?)苗木的保護和處理。樟子松器苗栽植時確保成活率高、長勢好的關鍵是保持土球完整,不散不裂,保證苗木須根完整,在土球內的有效根系不斷裂、不窩根;在坑內撤掉容器袋,使樹木直立穩定,回填土時,要沿坑壁四周依次踏實,避免弄散土球而導致苗木根系損傷。栽后應立即灌水,水一定要澆透,使土壤吸足水分,保證成活。
樟子松裸根苗蘸漿栽植,將苗木直立穴中央,先填入拍碎濕潤的表層土,約達穴的1/2時,輕提苗,使根呈自然向下舒展,然后踏實,繼續填滿穴后,再踩實一次,最后蓋上一層土與機械溝底相平,在坑外周做好灌水圍掩。
?。?)造林季節
①春季造林。主要用裸根苗和容器苗。春季造林應盡量提早頂漿造林,根據寶格達山林場的氣候條件,栽植時間為4月下旬至5月中旬。
?、谟昙驹炝帧R话銥?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主要用容器苗,忌在樟子松抽新梢后高生長旺盛期造林。雨季栽植要掌握雨情,以降1-2場透雨、出現連雨天時為最好時機。盡量用大水依次按栽植穴進行澆灌,雨季栽植切忌栽后等雨。
?、矍锛驹炝帧G锛驹炝挚稍跇淠韭淙~后至土壤封凍前進行,9月上下旬至10月中旬是造林的最好時機,成活率較高。
?、苋萜髅缭炝帧H萜髅缗c裸根苗相比,可以充分利用容器中原有的營養和水分,保持苗木根系完整、不傷根,且緩苗時間短,可以有效的提高造林成活率。根據實際調查,容器苗造林成活率比裸根苗平均高50-60%,且造林時間不受季節限制,春、雨、秋季均可造林。選用容器苗造林的關鍵是栽植前灌足水,運輸時注意覆蓋保水,栽植后踩實保墑,防止由于土壤疏松透氣而造成的苗木根系干枯死亡。
?、轄I造混交林。為了減輕森林病蟲害,增強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鞏固造林綠化成果,切忌營造大面積的樟子松純林,盡量營造喬灌混交、針闊混交、帶網片相結合的混交林。
樟子松混交樹種主要有楊樹、落葉松、柳樹、山杏、珍珠梅等,混交類型主要有喬喬混交、喬灌混交、針針混交、針闊混交;混交方式主要有塊狀混交、帶狀混交、行間混交。
⑥苗木補植。凡是成活率在85%以下或幼株死亡不均勻地段,造林當年秋季或翌年春季必須選擇比栽植幼苗稍大的苗木,按栽植株行距進行補植。補植后一定要澆足底水,確保成活。
三、幼林地管理
樟子松幼林撫育期限為3年。干旱、半干旱地區或土壤水分不足的幼林地,均要進行除草、澆水和松土。為了有效的進行蓄水保墑,松土尤其重要,松土深度為5—15厘米,樟子松栽后1—3年,除每年中耕除草外,還應加強病蟲害防治和護林防火措施,以鞏固造林成果。
作者簡介:白振軍(1980-)男,漢族,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東烏珠穆沁旗人,本科 ,工程師,從事林業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52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