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豫東地區小麥凍害的發生和預防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豫東地區小麥凍害發生的原因,主要由于持續低溫及倒春寒危害、品種抗性差、田間管理粗放等原因引起,并從選用品種、培育壯苗、科學管理方面提出了預防或減輕凍害的措施,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麥;凍害;發生原因;預防措施
  冬小麥是豫東地區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柘城縣常年種植面積在97畝左右,為國家糧食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撐。近幾年來,隨著氣候的不斷變化,暖冬現象越來越頻繁發生,極易形成倒春寒,加之農村青壯勞力外出務工,疏于管理,年后小麥生長進入旺盛期,而倒春寒的發生必將對小麥造成極大危害,從而使豫東地區小麥凍害成為制約小麥高產的主要因素之一,輕則減產,重則絕收,給許多農戶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筆者在小麥管理技術服務過程中,總結探索了凍害發生的原因、特點和預防凍害的有效措施,以避免或減輕麥田凍害帶來的損失。
  一、小麥凍害發生的原因
  引起小麥凍害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低溫、品種抗寒性差、播種期不適宜、田間管理粗放等。
  1.由于低溫發生的凍害
  持續低溫及倒春寒是小麥凍害發生的最主要原因。小麥整個越冬期間前暖后冷,干旱陰冷,且高溫和強低溫的反差較大,使小麥體內的水分融化后又突然結冰。麥田凍害緩解余地小,可造成小麥大面積麥田凍害發生。在小麥返青拔節期生育特點明顯改變,已由感溫階段進入感光階段,麥田的抗寒性顯著降低,一旦發生倒春寒,則因寒流侵襲小麥植株極易遭受凍害。2013年我縣春季有兩次明顯降溫過程,分別在4月9日和4月21日,最低氣溫在0℃以下,小麥返青后持續干旱,沒有效降雨,土壤相對含水量在45%左右,此時小麥正處于孕穗時期,此期小麥對低溫和干旱十分敏感,致使小麥發生晚霜凍害。
  2.品種抗寒性差
  據近年來調查推廣的小麥品種大多為半冬性品種,只要適期適量播種,受凍害較輕或沒發生凍害,弱春性品種如播種過早,則易發生凍害。
  3.播種期早
  長勢旺的麥苗凍害嚴重,如弱春性品種在10月15日前播種,小麥發育期提前形成旺苗,寒流來臨時主莖大部分分蘗較多凍死,而適播期內種植小麥凍害較輕。
  4.播種量大
  播種量的大小也對小麥越冬影響很大,播種量大,單株的營養面積太小,個體發育不良,其分蘗節和葉鞘內養分含量少;抗寒性能力差,特別是早播麥田,播量大易造成大群體麥苗旺而不壯,易受凍害,且受凍程度較重。
  5.整地粗放
  整地質量差,麥苗瘦弱的田塊凍害發生重。由于旋耕作業耕層淺,加上小麥玉米秸稈還田量的增加,致使土壤空隙度加大,保墑效果差,使麥苗抗寒性降低,這樣的小麥容易遭受干凍。
  6.田間管理不科學
  凍前沒有及時澆水,追肥的麥田發生凍害重,適時開展中耕、鎮壓、追肥、澆水的麥田凍害發生明顯減輕。據2013年調查,越冬期沒有澆的麥田凍害發生比較重,平均產量150 kg/667㎡左右,在越冬期、拔節期前澆水的地塊發生凍害極輕,平均產量400-450 kg/667㎡左右,個別地塊平均產量達500-550 kg /667㎡。
  二、麥田凍害的預防措施
  1.選用抗寒性強的品種
  掌握品種特性,選用對路品種,應該對品種的適應性及栽培要點有所了解,掌握該品種的特性、播期、播量、播種方法等,力爭良種良法配套。我縣近年來綜合性狀表現較好的小麥品種有眾麥1號、淮麥22、矮抗58、周麥27號、存麥11等。
  2.精細整地,適期播期
  精細整地,加深耕層,做到耕層上虛下實,遇旱澆好硬茬水,適時、適量、適深播種。播種過早, 容易造成冬前小麥旺長,導致抗寒性降低,遭受凍害。半冬性小麥應在10月8-15日播種。如眾麥1號、矮抗58、存麥11等,弱春性小麥應在10月20日左右播種,如眾麥2號、鄭麥7698等。播深4-5cm為宜。
  3.適量播種
  小麥的每667㎡播種量,應根據不同地塊的肥力水平及品種特性確定。在品種的適播期內,原則是“早播走下限,晚播走上限,推遲播種應加大播量”。整地質量好的田塊正常播種。整地質量差、土坷垃大的田塊則要適當增加播種量。一般水澆地半冬性品種播量10-12.5kg,弱春性品種12-14kg。
  4.培育冬前壯苗
  冬前應根據苗情,科學管理。如果苗晚、苗弱,要采取措施促進弱苗轉壯;如果麥苗生長過旺,應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 采取中耕鎮壓或噴灑化學抑制劑,控制旺長。在冬前和拔節前對旺長麥田實行鎮壓,能抑制地上部分旺長,促進根系發育,減輕霜凍。如果采用深中耕,深度應掌握在8-9cm。
  5.澆好越冬水
  土壤水分不足的情況下,在霜凍來臨前要澆水,以提高土壤熱容量和導熱率,穩定地溫。實踐證明,為預防冬季凍害,于小雪至大雪節氣之間澆好越冬水;為預防早春凍害,對墑情較差的麥田及時澆好返青水。在霜凍發生前冬灌可使地溫提高2℃左右,葉面溫度提高0.2℃-0.7℃。
  6.科學追肥
  控制氮肥施用量,多施磷肥和鉀肥,可以增強植株的抗凍性,對防御霜凍有明顯作用。對達到壯苗標準的高產麥田,則推廣“氮肥后移”技術。在起身拔節期每667㎡用磷酸二氮鉀20g,兌水30-40 kg,葉面噴施,可提高小麥的抗寒性。
  7.受凍補救措施
  小麥安全越冬, 進入返青拔節期后,由于近幾年氣候變化無常,春季容易出現強降溫現象,即俗稱“倒春寒”,此時要高度注意天氣預報,應在寒流到來前進行灌水防凍。實踐證明,如果一旦發生凍害,及時中耕追肥和澆水,可促進小麥分蘗成穗,大大減輕危害造成的損失。
  作者簡介:劉威(1978-06-)男,漢族,河南省柘城縣人,大學本科學歷,農藝師,常年從事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52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