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茶種植技術與發展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金花茶作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珍稀植物,不僅具有出色的觀賞價值,還具備珍貴的藥用價值,被譽為“茶族皇后”,在國內外都享有盛名。本文主要就金花茶種植地的選擇,種植后的管理,以及病蟲害的防治等種植技術要點展開分析,并提出發展建議。
關鍵詞:金花茶;種植技術;林下經濟
金花茶源產自我國廣西,喜生長于山谷、林下以及溝邊等遮陰環境。其葉為綠色,花瓣為半透明金黃色,盛開時美觀雅致。此外,金花茶還富含茶多酚、茶黃酮等400余種有益于身體健康的營養物質以及微量元素。具有清熱解毒、降低膽固醇、預防腫瘤等多方面藥用價值,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一、金花茶的種植技術要點
1.選擇種植地
根據金花茶的生長習性,選擇適宜的種植地是保證金花茶成活率的基礎。通過對多年引種金花茶實驗成功地區數據的分析,金花茶耐旱能力極低,喜好在土壤較為濕潤的地區生長。所以,我們在選擇金花茶種植地時,要充分了解周邊環境的水分條件,保證足夠的土壤濕度。但是,長期積水的土壤環境也是不利于金花茶生長的,最好選擇土壤濕潤、養分充足且具有良好排水功能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在地形的選擇上,可以偏向溝谷、山洼、林下或河流沖擊平臺等地。
2.種植后的管理
金花茶種植后的管理工作作為保證金花茶生長品質的重要內容,主要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水肥的管理工作,金花茶喜濕喜陰,在氣候較干旱,降水較少時,需要對金花茶進行及時灌溉,以促進金花茶的生長。灌溉工作的進行,最好是在晴天的早晚,灌溉量達到土面濕潤,能滲透到根部或者土層即可。在施肥工作中,要對金花茶的實際生長條件進行詳細分析,對其進行栽培時,要確?;实某渥阈?。在完成栽培后,要每年對其進行1~2次追肥工作。第二個方面是對金花茶的修剪,當金花茶樹冠發育較均勻時,無需修剪,只需要將病害枝及弱枝減去即可。對于新移植的苗木也只需要適度修剪即可。第三個方面是金花茶的中耕除草工作,為避免雜草與金花茶搶奪土壤中的水分和養分,保證金花茶的穩定生長,每年需對其進行5~6次的中耕除草工作。
3.病蟲害的防治
對金花茶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分為蟲害防治和病害防治兩個方面,蟲害防治的重點主要是茶蚜、紅蜘蛛、橘粉虱和黑天牛。其中茶蚜的防治可使用50%的辛硫磷乳劑加上40%的樂果乳油進行噴灑,紅蜘蛛可使用三氯殺螨醇進行噴灑,黑天??墒褂脢W氰菊酯農藥進行噴灑。在病害的防治中,對于炭疽病可利用8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和50%的托步津等,每周進行一次噴灑,連續三周。對于煤污病可使用1500~2000倍液、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進行噴灑。
二、金花茶種植的發展建議
1.篩選適宜的金花茶品種
不同品種的金花茶,對生態環境的適應能力不同,花期和產量也都存在差異。所以,在進行金花茶品種的選擇時,應注重區分出不同的側重點,如用于庭院觀賞的金花茶,應著重選擇樹形、花形、色澤較為美觀,花期較長的品種。在林地生產種植的金花茶,應選擇鮮花質量較好,產量較高的品種。在金花茶的大規模種植中,需充分結合貴州省羅甸縣的地理環境以及氣候因素,區分出不同的種植目標,篩選出適宜貴州省羅甸縣本土種植的金花茶品種。在種植的過程中,還應根據金花茶的實際生長情況,對其做出科學的培育與改良,以使其更為適合貴州省羅甸縣的自然條件。
2.規范金花茶苗木市場
由于林業生產的周期較長,為確保種植金花茶后能夠得到預期的經濟回報,應注重選擇品質優良的金花茶苗木。一旦金花茶的苗木選擇不當,很容易造成其成活率低、質量差、花期短等問題,給種植農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因此,想要保證金花茶種植市場的穩定、良性發展,規范金花茶苗木市場是關鍵。有關部門在加強對金花茶苗木市場引導、整頓的同時,還要著重宣傳金花茶種植的相關知識,使民眾對金花茶的認知更為科學、全面。以提高農戶種植金花茶的質量與產量,進而促進整個金花茶種植產業的發展。
3.建立金花茶林下種植示范基地
在金花茶的長期種植與研究過程中,發現人工林林下的生態環境極其適宜金花茶的培育與生長。金花茶林下種植示范基地的建立,既可以有效的降低金花茶種植的生產成本,提高金花茶質量與產量,還有助于規范金花茶種植市場,使金花茶的種植逐漸向規?;a業化邁進。例如,我國貴州省羅甸縣就注重于創新思維,大力加強了金花茶林下種植示范基地的建立。以當地豐富的森林資源為依托,相繼建立了“貴州金花茶產業扶貧示范基地”、“1500株貴州金花茶老樹保護基地”。并積極探索開展了“農業專業合作社+公司+建檔立卡貧困戶”共同參與的多方利益聯結機制,帶動了整個扶貧產業發展,促進了農村資源的整合投入。實現了貴州省金花茶產業鏈的延長增值和貴州省金花茶種植市場的飛躍性發展。如今僅茂井鎮就已完成300畝金花茶林下種植,按照全鎮850畝項目區“貧困戶均三畝”的發展規劃,每戶均可增收10萬元以上。
4.加強金花茶宣傳推廣
想要實現金花茶的產業化種植,需要加強對金花茶醫藥價值與經濟效益的宣傳,有關部門應通過電視、報紙、廣播等傳統媒體與互聯網、手機等新興媒體,加強金花茶的深入推廣,提高民眾對金花茶種植市場的認知與理解,為金花茶的大規模廣泛種植奠定基礎。還需注重金花茶種植技術的普及與傳播,相關部門可充分利用林業科技服務站、技術培訓班、印刷宣傳手冊等方式,向農戶普及金花茶的種植技術要點與實時的市場行情分析,幫助農戶提高金花茶的種植水平以及對市場的評估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金花茶種植的經濟效益與發展前景都十分樂觀,有關部門應在革新金花茶種植技術的同時,注重對金花茶品種的適地篩選,規范金花茶苗木市場,積極建立金花茶林下種植示范基地,并加強對金花茶種植的深入宣傳與推廣。從而提高金花茶種植的質量與產量,促進金花茶產業鏈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俏蓉,劉付月清,林思誠,冼世慶.金花茶的引種及栽培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2018,12(20):48-49.
[2]鄧荔生.廣西金花茶栽培技術要求及發展趨勢[J].南方農業,2014,8(15):25-26+35.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259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