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煙粉虱藥劑增效配方篩選及混劑毒力測定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 [目的] 篩選防治煙粉虱藥劑增效配方。[方法]采用交互測定法和共毒系數法,對5種殺蟲劑進行增效配方和最佳配比的篩選并測定最佳配比對5種常見農業害蟲的毒力。[結果]啶蟲脒和噠螨靈以6∶4復配對煙粉虱的共毒系數最高,達317.14,8∶2混配時共毒系數達248.94;阿維菌素與啶蟲脒以4∶6和3∶7復配時,共毒系數分別為148.53和107.05。啶蟲脒和噠螨靈以6:4復配,對桃蚜、朱砂葉螨和棕櫚薊馬有明顯的增效作用,CTC分別達235.91、210.95、264.59;對黃曲條跳甲和扶桑綿粉蚧3齡若蟲也有較好的生物活性,CTC分別為177.61和188.88。[結論] 啶蟲脒和噠螨靈以6∶4復配為最佳配比,且對5種常見農業害蟲均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關鍵詞 煙粉虱;啶蟲脒;噠螨靈;農業害蟲;毒力
中圖分類號 S482.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10-0123-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screen synergistic formula for insecticides against Bemisia tabaci.[Method] Screening of synergistic formulas and optimal ratios of five insecticides by interactive assay and cotoxicity coefficient method was done, and the toxicities of best ratio mixture to five agricultural insecticides were determined. [Result] The mixture of acetamiprid and pyridaben at the ratio of 6∶4, 8∶2 achieved additive effects with CTC 317.14 and 248.94 on Bemisia tabaci. Avermectin and acetamiprid at the ratio of 4∶6 and 3∶7 achieved additive effects with CTC 148.53 and 107.05.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ixture had remarkable synergistic effects on Myzus persicae, Tetranychus cinnabarinus and Thrips palmi Karny, with the CTC of 235.91, 210.95 and 264.59, respectively;it also showed good biological activities against Phyllotreta striolata and 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 The LC50 was 80.99 mg/L, 26.70 mg/L, and the CTC was 177.61 and 188.8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e optimal ratios when acetamiprid and pyridaben are compounded at 6∶4 and it has good control effect against 5 common agricultural pests.
Key words Bemisia tabaci;Acetamiprid;Pyridaben;Agricultural pests;Toxicity
煙粉虱(Bemisia tabaci)是一種全球廣泛分布的農業害蟲,其寄主種類繁多,是蔬菜、棉花、煙草等作物上的重要害蟲[1]。煙粉虱主要以刺吸植株韌皮部汁液為害,繁殖能力強,世代重疊嚴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法難以達到很好的效果,對很多常用農藥的抗性問題日趨嚴重,因此農藥單劑難以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農藥復配是一種低成本且有效的殺蟲方法,合理復配除能提高防治效果、延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對已產生抗性的害蟲也有很好的控制作用外,還可以減少農藥的用量,降低防治成本和降低毒性[2]。
筆者篩選幾種藥劑復配配方,得到了一個具有高毒力、速效性強的混配藥劑,并研究其對5種常見蔬菜害蟲的室內毒力,使農藥使用時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得到了顯著提高,在延緩或避免耐藥性產生和發展的同時也降低了農藥的使用量,使得生產成本下降,環境污染減輕,旨在為制定害蟲的綜合治理策略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供試昆蟲。
?、贌煼凼翰勺哉憬r林大學官塘基地,經檢測為Q型煙粉虱,在室內飼養30代以上的敏感品系;②蚜蟲:采自浙江農林大學平山溫室的桃蚜;③扶桑綿粉蚧:浙江農林大學實驗室飼養;④黃曲條跳甲:采自浙江農林大學德清科技園;⑤薊馬:采自浙江農林大學平山溫室的棕櫚薊馬;⑥朱砂葉螨:采自浙江農林大學平山溫室,室內繁育多代。
1.1.2 供試藥劑。
99%啶蟲脒原藥,上海阿拉丁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7.3%噠螨靈原藥,浙江省農藥檢定管理所;99.7%阿維菌素原藥,浙江省農藥檢定管理所;96%高效氯氰菊酯原藥,浙江省農藥檢定管理所;98.7%螺蟲乙酯原藥,拜耳作物科學公司。
1.2 試驗方法
1.2.1 煙粉虱毒力測定。
煙粉虱成蟲的毒力測定采用浸葉法。將供試藥劑用丙酮分別配制成一定濃度的母液,再用0.1%的吐溫-80等比稀釋成5個系列質量濃度,設0.1%的吐溫-80為空白對照,每個處理浸葉15 s,自然晾干后接入煙粉虱成蟲30~35頭,3次重復。處理后置于人工氣候箱中,48 h后檢查試驗結果。 1.2.2 桃蚜毒力測定。
采用浸漬法[3]測定各種農藥對桃蚜的毒力,取帶有蚜蟲的辣椒葉片挑選大小一致的桃蚜成蟲30~40頭,剔除多余的成蟲和若蟲,用鑷子夾住葉片在藥液中浸漬5 s,室溫陰干后,放入已墊有濾紙的9 cm直徑的培養皿中,加水保濕。48 h檢查試蟲死亡情況,以用毛筆觸之不動為死亡。
1.2.3 朱砂葉螨毒力測定。
參照Fao[4]的玻片浸漬法測定藥劑對朱砂葉螨的毒力,浸藥時間為5 s。24 h后用解剖鏡檢查死亡情況,以用毛筆觸之不動為死亡。
1.2.4 扶桑綿粉蚧毒力測定。
扶桑綿粉蚧的毒力測定采用浸葉法,具體方法參考“1.2.1”。
1.2.5 黃曲條跳甲毒力測定。
黃曲條跳甲的毒力測定采用浸葉法,具體方法參考“1.2.1”。
1.2.6 棕櫚薊馬毒力測定。
棕櫚薊馬成蟲的毒力測定采用浸葉法,具體方法參考“1.2.1”。
1.2.7 復配增效組合的增效評判方法。
殺蟲劑復配增效的評價方法參考Sun等[5]的共毒系數(CTC)法,評判標準:當CTC>120時為增效作用,CTC<80時為拮抗作用,80<CTC<120為相加作用,CTC>200為顯著增效作用。
1.3 數據處理
毒力測定數據分析采用DPS軟件,求出毒力回歸方程、相關系數r、LC50值及其95%置信區間;統計分析采用SPSS軟件,用DMRT法比較各處理間的差異。
2 結果與分析
2.1 5種殺蟲劑對煙粉虱的毒力
以室內敏感品系為供試種群,用瓊脂保濕浸葉法測定阿維菌素、啶蟲脒、噠螨靈、螺蟲乙酯、高效氯氰菊酯5種殺蟲劑的毒力。結果表明,阿維菌素對煙粉虱成蟲的毒力最強,LC50為1.246 4 mg/L,其余4種殺蟲劑對敏感品系的毒力由大到小依次為噠螨靈、啶蟲脒、高效氯氰菊酯,LC50分別為7.086 7、38.266 6、307.653 3 mg/L,螺蟲乙酯基本對煙粉虱成蟲無效,無法計算其LC50(表1)。
2.2 復配增效組合的最佳配比 根據以上結果篩選出3個毒力較強的殺蟲劑(阿維菌素、噠螨靈和啶蟲脒)進行不同配比對煙粉虱的生物活性測定,并確定其最佳配比,結果見表2。由表2可知,啶蟲脒+噠螨靈組合除1:9組合為相加作用外,其余均表現為增效作用,且彼此間無顯著差異。其中以6∶4組合相對最高,毒性比率為1.69,8∶2組合次之,毒性比率為1.64;阿維菌素+噠螨靈組合均表現為相加作用;阿維菌素+啶蟲脒組合除9∶1組合為相加作用外,其余表現為增效作用,其中以3∶7組合最佳,毒性比率為1.74,4∶6組合次之,毒性比率為1.65。
2.3 不同藥劑復配對煙粉虱的聯合毒力
利用共毒系數法對阿維菌素、噠螨靈、啶蟲脒增效組合做進一步評價。分別測定阿維菌素+啶蟲脒=3∶7、阿維菌素+啶蟲脒=4∶6、啶蟲脒+噠螨靈=6∶4、啶蟲脒+噠螨靈=8∶2這4個組合對煙粉虱成蟲的毒力,求出共毒系數CTC,結果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阿維菌素+啶蟲脒=4∶6組合共毒系數CTC為148.53,表現為增效作用,阿維菌素+啶蟲脒=3∶7組合共毒系數CTC為107.05,表現為相加作用,啶蟲脒+噠螨靈=8∶2組合共毒系數CTC為248.94,表現為顯著增效作用,啶蟲脒+噠螨靈=6∶4組合共毒系數CTC為317.14,表現為顯著增效作用。
2.4 最佳配比混劑對幾蟲常見害蟲的毒力
從復配聯合毒力結果篩選出增效效果最佳的配比(啶蟲脒+噠螨靈=6∶4),測定其對幾種常見害蟲的室內毒力。
2.4.1 蚜蟲。
啶蟲脒和噠螨靈復配對桃蚜的室內毒力測定結果見表4,從表4可以看出,用浸蟲法處理桃蚜48 h后,啶蟲脒、噠螨靈和混劑對桃蚜的LC50分別為6.55、17.89和3.72 mg/L,其中混劑顯示出很好的增效作用,效果顯著,毒力回歸方程為y=4.281 1+1.261 1x,共毒系數為235.91。
2.4.2 朱砂葉螨。
由表5可知,啶蟲脒和噠螨靈單劑和混劑對朱砂葉螨均表現出優異的殺螨效果,其LC50分別為4.19、8.76和2.51 mg/L,混劑增效作用顯著,CTC值為210.95。
2.4.3 扶桑綿粉蚧。
由表6可知,用浸葉法處理扶桑綿粉蚧3齡若蟲48 h后,啶蟲脒的LC50為32.92 mg/L,噠螨靈對扶桑綿粉蚧3齡若蟲的藥效一般,LC50為249.37 mg/L,但混劑仍顯示出增效作用,LC50為26.70 mg/L,共毒系數為188.88,達顯著水平。
2.4.4 黃曲條跳甲。
由表7可知,用浸葉法處理黃曲條跳甲48 h后,啶蟲脒對黃曲條跳甲的LC50為198.53 mg/L,噠螨靈對黃曲條跳甲的LC50為101.79 mg/L,混劑對黃曲條跳甲的LC50為80.99 mg/L,表現為增效,共毒系數為177.61。
2.4.5 棕櫚薊馬。
由表8可知,混劑和啶蟲脒單劑對棕櫚薊馬顯示出很高的生物活性,其LC50分別為1.58、2.61 mg/L,噠螨靈表現出較低的生物活性,LC50為44.27 mg/L,混劑的毒力回歸方程為y=4.676 0+1.639 0x,共毒系數為264.59,表現為極顯著的增效作用。
3 結論與討論
煙粉虱成蟲的室內毒力測定結果表明,阿維菌素與啶蟲脒以3∶7混配時,共毒系數為107.05,表現為相加作用;阿維菌素與啶蟲脒以4∶6混配時,共毒系數達148.53,而啶蟲脒與噠螨靈混配時共毒系數達200以上,分別為以8∶2混配時達248.94,6∶4混配時達317.14,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因此選擇啶蟲脒和噠螨靈6∶4混配為最佳配方,毒力測定結果顯示該混劑對5種常見蔬菜害蟲均具有增效作用,對棕櫚薊馬的共毒系數最高,為264.59,其次是桃蚜和朱砂葉螨,共毒系數分別為235.91和210.95;對黃曲條跳甲和扶桑綿粉蚧3齡若蟲也有較好的生物活性,LC50分別為80.99、26.70 mg/L,CTC分別為177.61和188.88。 啶蟲脒是新煙堿類殺蟲劑的主要代表之一,具有觸殺、內吸和胃毒等殺蟲作用和較強的滲透作用,殺蟲機理主要是與昆蟲中樞神經系統的煙堿型乙酰膽堿受體相結合,使昆蟲接觸藥劑后保持興奮、麻痹而后死亡[6-8],常用于同翅目、鱗翅目、鞘翅目、纓翅目害蟲的防治[9],與擬除蟲菊酯類、有機磷類和氨基甲酸酯類農藥混配使用不會出現交互抗性現象[10-12]。噠螨靈是一種廣譜性殺蟲殺螨劑,觸殺性強,無內吸、熏蒸和傳導作用[13],速效性好,持效期長,對哺乳動物和環境友好,作用在昆蟲的線粒體復合體I上,通過阻斷線粒體的電子傳遞,抑制呼吸作用達到殺蟲效果[14]。兩者均為混配的理想藥劑且不存在交互抗性。
現階段已有不少關于啶蟲脒和噠螨靈復配增效及其環境行為的研究。任學祥等[15]研究發現噠螨靈與啶蟲脒混配不影響煙草植株的生長,對煙粉虱的防效達90%以上,顯示出一定的相加作用;吳緒金等[16]研究表明,20%啶蟲脒·噠螨靈微乳劑在棉花植株和土壤中表現為低殘留、易消解農藥;劉曉亮等[17]研究發現啶蟲脒和噠螨靈2∶8混配對黃曲條跳甲的共毒系數最高,為403.22,5∶5和8∶2混配時共毒系數為348.42和268.15,達顯著的增效作用;李夢瑤等[18]研究表明,有效成分量為56.25 mg/kg的45%噠螨靈·啶蟲脒可濕性粉劑可以有效防治蘋果黃蚜的發生,藥后7 d防效可達99.76%;劉小明等[19]研究發現15%噠螨靈·啶蟲脒微乳劑對蘿卜上黃曲條跳甲具有很好的速效性和持續性。
農藥混配不僅可以達到相互之間的增效作用,還可以擴大殺蟲譜,降低用藥成本,延緩害蟲對單一藥劑抗藥性的產生。啶蟲脒和噠螨靈均是農業生產中常用的農藥,隨著兩者應用越來越多,抗性問題日趨嚴重,兩者混配不僅可以提高藥效,延緩害蟲抗藥性的產生,還能降低農藥的使用成本,是一個具有很好應用前景的組合。
該研究表明啶蟲脒和噠螨靈混配除可以很好地防治煙粉虱和黃曲條跳甲外,對于其他幾種農業害蟲:桃蚜、朱砂葉螨、棕櫚薊馬和扶桑綿粉蚧也具有增效作用,是一個非常好的藥劑組合,為害蟲的防治提供理論依據,同時為啶蟲脒和噠螨靈的應用范圍提供了新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陳艷華.外來入侵害蟲煙粉虱的危害與防治[J].安徽農學通報,2006,12(7):133-134.
[2] 陳若霞,柴偉綱,王揚軍,等.幾種生物農藥對小菜蛾的室內毒力和田間藥效[J].浙江農業科學,2007(6):716-718.
[3] 陳青,趙冬香,莫圣書,等.阿維菌素與吡蟲啉混用對豇豆莢螟的聯合毒力[J].農藥,2005,44(12):561-564.
[4] FAO.Revised method for spider mites and their eggs(Tetranychus spp.and Panony chusulmi Koch)[J].FAO Plant Production and Protection,1980,21:49-54.
[5] SUN Y P,JOHNSON E R.Analysis of joint action of insecticides against house flies[J].Journal of economic entomology,1960,53(5):887-892.
[6] 徐春明,儲春榮.啶蟲脒防治柑桔蚜蟲和潛葉蛾藥效試驗[J].農藥,2000,39(7):25-26.
[7] 李惠明,邢平,王小平,等.啶蟲脒防治蚜蟲藥效試驗[J].長江蔬菜,2000(5):19-20.
[8] 唐振華.新煙堿類殺蟲劑的結構與活性及其藥效基團[J].現代農藥,2002,1(1):1-6.
[9] 鄧業成,王蔭長,李潔榮,等.啶蟲脒的殺蟲活性研究[J].西南農業學報,2002,15(1):50-53.
[10] 陳楠.20%啶蟲脒可溶性液劑的開發研究[J].安徽化工,2000(6):26-27.
[11] 吳志平,謝成倫,蔣輝.莫比朗防治幾種害蟲藥效試驗[J].農藥,2001,40(7):29-31.
[12] 趙善歡.植物化學保護[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0.
[13] 柏亞羅.具有不同作用機理的殺螨劑[J].現代農藥,2005,4(3):27-30.
[14] KIM M,SHIN D,SUH E,et al.An assessment of the chronic toxicity of fenpyroximate and pyridaben to Tetranychus urticae using a demographic bioassay[J].Applied entomology and zoology,2004,39(3):401-409.
[15] 任學祥,王東,王杰,等.藥劑混配對B型煙粉虱藥效及煙草安全性評價[J].中國煙草科學,2011,32(2):48-51.
[16] 吳緒金,馬歡,馬婧瑋,等.20%啶蟲脒·噠螨靈微乳劑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殘留檢測及消解動態分析[J].農藥,2013,52(12):889-892.
[17] 劉曉亮,許亞楠,唐文偉,等.10%啶蟲脒·噠螨靈水乳劑的研制[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2013,35(3):549-555.
[18] 李夢瑤,王忠燕,韓慧,等.45%噠螨靈·啶蟲脒可濕性粉劑對蘋果黃蚜的田間防效[J].農藥,2017,56(3):222-224.
[19] 劉小明,司升云,程萍,等.15%噠螨靈·啶蟲脒微乳劑防治蘿卜黃曲條跳甲藥效試驗[J].長江蔬菜,2018(10):75-7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740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