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小組合作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科學教學為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對涉及到自然科學的所有學科進行有效整合,以此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眾所周知,小學科學教學在小學所有課程之中所占比重較大,小學生打好科學基礎,意味著未來能夠對高年級階段的物理、化學有效駕馭。但是,現階段在小學科學實際教學中總是出于客觀原因,導致教學成效不佳。而現如今在小學新課程改革的倡導下,對學生的全面發展格外重視。因此,在小學科學教學之中,有效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形式,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符合新課程改革中對小學科學教學的要求。本文基于此展開熱議,以此提出個人見解,以供實際參考借鑒。
關鍵詞:小組合作;小學科學教學;具體應用
【中圖分類號】G 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15-0120-01
隨著當前小學階段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傳統的小學科學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今教學改革的需要。傳統的小學科學教學模式,主要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聽講為輔,學生在聽課的過程中往往較為被動。而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教學現狀,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得到充分挖掘。并且針對課堂教學中遇到的難點,不再依靠教師講解,而是通過小組互動合作的形式自主探究問題答案??梢哉f,在小學科學教學之中有效運用小組合作模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性,同時還能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現已成為小學階段教學最有效的形式之一。
1.為學生預留學習空間,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學校育人的目標是幫助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并自主進行解答,不斷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1]。而合作教學正是實現這一目標最有效的方式,尤其是小學科學注重學生實踐性的發展,在小學科學教學之中運用小組合作模式,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之中,教師通過為學生預留出學習空間,使學生們可以充分地進行合作與交流,在交流中不斷迸發出新的靈感,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例如,學生在以往的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下學習,長期處于被動接受學習的狀態,對于知識點即使出現新的想法也不敢主動提出,與同學、老師進行交流。而自從小學科學之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使得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去進行學習,并且在學習之中,有了新的想法,可以第一時間與同學進行合作交流。避免想法“隨大流”的情況產生,從而有效提升學習效率。
2.連接課內外教學,合理劃分學習小組
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合理規劃學習小組,遵循班級內總體人數、男女學生所占比例、不同學生學習成績與學習能力的差異性等特點進行劃分,盡可能的保證每一個小組優等生與差等生平均分布,提升學習互補性[2]。此外,針對學生自愿提出的小組劃分,教師應該嚴格制止,因為劃分學習小組的目的是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不是為了學生彼此聯絡感情。因此,學生的個人意愿,只能作為教師劃分的參考依據,教師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進行劃分。
合作小組劃分完成之后,就需要對科學教學進行深入研究,但是僅僅依靠課內四十五分鐘的課堂教學時間,遠遠達不到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目標。因而,這就需要學生有效利用課外學習得以實現。教師針對課內沒有講解完的知識點,可以在課外時間內讓學生們進行預習,多鼓勵學生參加科學競賽類、或是科學培訓類的課外活動。通過課內外教學有機結合,從而升華最終學習成效。
3.規范合作準則,加強學生互動交流
小組合作學習,之所以劃分成小組的形式,主要就是便于學生進行交流與探究。當前在小學科學教學之中,實行小組合作教學也正面臨著一些教學困境。例如,許多教師在小組合作教學中,不知道具體應該怎樣教學生,只知道一味的讓學生針對問題而進行發言。殊不知,這樣的教學流程,只會浪費更多的課堂時間,使得合作教學發揮不出實質性作用。
因此,在小組合作教學中,教師應該將教學重點側重在教學實踐上。例如,學生通過對科學實驗進行觀察,然后思考教師提出的問題,教師選出幾名同學進行發言匯報,其余同學認真傾聽,聽其他同學的想法是否與自己的想法一致,如果不一致,那么問題出現在哪里,也可以借此差異性展開交流。
為了有效保證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在小學科學教學之中的有效性,因而制定規范化合作準則是十分有必要的。例如,教師在每一個學習小組之中都選出一名小組長,代替教師帶領小組成員自主進行學習,當課上小組匯報學習成果時,教師應提倡學生站在集體的角度上匯報問題,增強小組之間的凝聚力。此外,當前科學課堂上最常見的情況是,班級內某一小組在進行學習匯報時,其他小組學生不認真傾聽該小組的發言。因此,針對這一情況,教師應嚴格要求學生,告誡學生認真傾聽他人的想法,為小組之間更好地完成科學課程奠定基礎。
4.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義務教育階段下,小學科學教學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大力推進小組合作式教學。因而教師應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地多為學生預留出學習空間,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有效連接課內外教學,合理劃分學習小組;重點規范合作準則,加強學生互動交流;有效提升學生對于科學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培養學生的互動協作能力、以及創造創新能力。雖然小組合作教學形式在科學教學之中未來還需要不斷的向前摸索,但是相信只要學生們能積極配合,小組合作學習形式必定會發揮出最優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宮艷華.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J].數碼設計(下),2018(10):39
[2]王馮祥.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讀與寫,2018(35):21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023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