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德潤課堂融深度 育人品格促發展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數學學科教育中,對德育的教育應該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滲透式教育。讓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充分發掘課程資源中的德育因素,從實際出發,逐步培養學生成為具有愛國主義精神,良好數學品格,會發現美、欣賞美、創造美的新時代好少年。
  【關鍵詞】小學 數學素養 德育教育
  《中小學數學學科德育實施指導綱要》中指出:數學學科是培養學生熟練掌握數學知識、數學思維,形成學生數學能力與數學品質的基礎學科,其實施德育側重于邏輯推理、實踐反思、數學審美與道德品質的統一。
  在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從體現學科特點、時代精神出發,將深度學習與發掘德育內涵相結合,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提升核心素養。以下筆者就結合青島版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談談數學課堂中德育實施的幾點體會:
  一、精心組織深度學習。培養學生數學品格
  1.深入生活,形成探索創新的理性精神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把數學知識生活化,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要注意循循誘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獲取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教師在課始創設了分美食的生活情境,學生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積極地投入到平均分的活動中去。在分一個月餅時,產生認知沖突,發現已經學過的整數不夠用了,需要創造一種新的數來表示“一半”。在畫一畫、寫一寫中,培養學生勇于探索,大膽創新的理性精神。
  2.深度探索,養成獨立思考的理性精神
  小學數學教學有利于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在教學實踐中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引導學生正確地探究與思考問題。
  例如,在《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的思考時間和空間,更好地提升了學生的思維水平。通過“一個月餅的一半可以用1/2表示,1/2還可以表示什么意思?”“1/4表示什么意思呢?你想不想來研究一下?你打算怎樣研究?”“除了這些表示幾分之一的分數外,還有其他分數嗎?”等主要問題,層層遞進,喚起學生思考和創造的欲望,把學生的知識學習、思維引入縱深。鼓勵學生嘗試獨立自主地解決問題,形成獨立的個人見解和看法,并發表自己的意見,使學生養成積極思維的好習慣,提高主動思考、善于思考的能力。
  3.深入思考,培養質疑反思的理性精神
  教師在教學中要激起學生的疑問,發掘有價值的內容,多方面、多角度對數學問題進行探索和研究,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讓他們終身受益。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數形結合,先后研究了1/2、1/4、1/7、1/10,引發其思考“觀察這些分數你有什么發現呢?”“為什么涂色部分會越來越小?”“涂色部分除了可以用4/8,還可以用哪個分數表示?”等問題。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運用激勵性的評價為學生營造了一個支持性的環境,激勵學生養成積極求真、良好思考的習慣。通過討論、交流、追問、質疑。引導學生深入地思考問題的本質,鼓勵他們學會質疑他人的觀點,通過質疑和反思去進一步探索事物的本質規律,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和批判能力。
  4.深研學習,養成全面縝密的嚴謹思維品質
  數學源于生活、寓于生活、基于生活、用于生活。教師要引導學生參與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溝通數學知識之間內在聯系,并將已學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形成邏輯嚴謹的思維品質。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教師首先讓學生經歷分月餅的過程,創造“一半”,隨后展開分數的研究,總結回顧環節再次感受數學知識的來源,“同學們,我們現在對分數有了初步的了解,你們有沒有什么疑惑?分數是怎樣產生的?想想看,就像我們今天分東西這樣。由于不能得到整數結果,便產生了分數?!辈⒉シ胖谱骱玫姆謹灯鹪吹奈⒁曨l,讓學生知道數學知識“從哪里來”,也明白“到哪里去”。在分數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其產生的過程,初步體會分數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含義,培養學生舉一反三、全面思考問題的良好品質。
  5.深練方法,形成有理有據的思維嚴謹品質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具有很強的科學性、邏輯性,精確、嚴密,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嚴謹、有據。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認識1/2時,學生通過分月餅初步感知了1/2的意義后,教師安排了用折一折、涂一涂的方法找不同圖形1/2的活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悟:盡管折法不同,但都是把同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陰影部分是其中的一份,所以都能用1/2來表示,使學生從實物上升到抽象圖形的認識。運用1/2的方法,借助不同形狀的紙片表示出它的1/4,學生在探究中建立起了清晰鮮明的表象,使抽象的數學概念形象化、具體化,進而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在學生了解了幾分之一后,教師提問:“還有其他的分數嗎?”引導學生先平均分一分,再數一數,明確有幾個幾分之一就是幾分之幾,幾分之幾是幾分之一的累積,為后續學習假分數打下基礎。學生們不僅對分數有了更深層次的體驗,而且明白了:原來借助圖形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分數,這是一種非常好用的學習方法——數形結合。在這一系列的操作、交流互動活動中,學生培養了基于事實、言必有據的理性態度。
  二、深析數學內涵,感悟數學之美
  在數學教學中充分展示數學美的內容和形式,可以深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使學生在獲得美的感受的同時,學習興趣得到激發。當學生感悟數學美時,就容易建構起良好的數學審美心理結構,受到啟迪,進而再發現或再創造。
  1.經歷過程,對比感知,感悟簡潔美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在學生掌握了“只有平均分才能每份都是一半”的知識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一半月餅還能用1、2、3、4這樣的整數表示嗎?”激發學生開動腦筋,學生嘗試運用畫圖、符號、寫數等不同形式來表示“一半”。教師順勢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對比的方法,感受分數的表示從具象到抽象,感悟數學的簡潔美,進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操。   2.總結應用,內化提升,感悟奇異美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教師在探究、應用等環節引導學生及時總結提升,學生充分體會畫圖直觀形象的作用,感受數形結合的數學方法美:同時初步感知分母、分子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并建立模型之美;學生在運用模型解決問題時進一步體悟數學之美。
  三、深挖德育素材,激發愛國主義情懷
  在小學數學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內容并不占主要地位,這就需要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潛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貫穿于對知識的分析中。
  1.以史為鑒,提升學生民族自豪感
  中國古代數學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成就,先進人物事跡和數學發展史都是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寶貴資源。結合有關數學史料,讓學生逐步了解數學在社會發展中的意義和作用。
  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時,教師將分數的產生與發展制作成微視頻:在古代。人們在分東西時經常出現結果不是整數的情況。于是,漸漸產生了分數。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漢時期,中國就有了分數,最初是用算籌表示。后來印度人發明了數字,用和我國相似的方法表示分數。再往后,阿拉伯人發明了分數線,就把分數表示成現在這樣了。學生通過觀看視頻,交流體會,激發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進而為德育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國在數學方面的研究對世界數學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更要傳承與發揚勇于探索、創新的精神,為祖國強大出一份力。
  2.學習生活化,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同時還要教育學生怎樣做人,這不僅能幫助學生學習,同時也為學生以后走向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例如,《分數的初步認識》一課的信息窗創設了小廚師分餐這樣一個貼近生活的情境。通過這種生活化情境的引入,教師抓住教育契機,第一個層面是讓學生感受到參加勞動是生活的需要,并讓他們在勞動中獲得成功的喜悅,慢慢培養學生愛勞動的習慣;第二個層面是讓學生懂得分享是每個人都應具有的美好品質,分享行為可以幫助學生學會與他人和睦相處,學會合作,成為有社會責任感的人。
  總之,數學深度學習和德育教育要“有機結合”,正確把握德育教學目標,相互促進提升。在學科教育中,根據學生的共性特點,采取相應的德育策略,將德育滲透貫穿于教學的每一個環節。相信有深度、有溫度的數學教育,一定能有效促進學生品格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3123.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