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變遷與綠色經濟增長效率關系研究綜述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我國正處在產業結構調整、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在這樣的一個時期,我們仍然面對著環境污染、產能過剩等諸多問題,綠色發展理念也受到了很大的威脅。本文總結了一些相關概念,接著便對產業結構變遷和綠色經濟效率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和表述。首先對產業結構變化和環境質量關系入手,然后分析了幾種產業結構變化對于綠色經濟效率的具體影響。
關鍵詞:產業結構;綠色經濟增長效率;關系
基金項目:甘肅政法學院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甘肅省產業結構變遷對經濟增長效率影響的實證分析——基于省域各地級市面板數據(編號:2018028)
一、前言
現在,我國仍然處于一個轉型階段,雖然還有很多問題,但是“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五大發展理念的實施,已經很大程度為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從而使整個產業結構得到更好的調整。產業結構的調整變遷和綠色經濟之間也有著很大的關系,通過研究產業結構調整對于綠色經濟發展的影響,可以對于我國的發展有很大的啟示??傊a業結構變遷和綠色經濟效率之間有很大的關系,需要好好研究。
二、產業結構和綠色經濟的概念
(一)綠色經濟
綠色經濟是中國目前發展階段所采取的既兼顧生態又兼顧發展的一種經濟形式。這種經濟形式的本質是重視生態以及經濟協調發展,并采取一種可持續的發展方式。這種發展方式符合現代的發展形勢,又依靠日新發展的高新技術,目標就是讓人與自然更加和諧地發展,并且綜合了生態化以及市場化的考量,進一步提升生態價值的經濟發展方式,是目前發展模式的較優解。聯合國提出,綠色經濟這種經濟模式不僅能夠對生態的稀缺性和環境危害性進行降低,而且對于促進社會公平和改善人類福利也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產業結構
產業結構是國民經濟體系中各種產業之間的比例,這種比例也代表了各個產業和部門之間的聯系,組成了經濟結構的重要部分。在產業結構中主要包括三種主要產業,分別是以農林牧漁為代表的第一產業,以工業和建筑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以及除這兩個產業之外的第三產業。中國的整個產業結構比較完整,但是仍有調整變化的可能。
?。ㄈ┊a業結構變遷
產業結構變遷顧名思義就是對于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改變。這種變遷和調整更多是為了實現產業結構比例和質量的提高。這種變化過程是一種動態的過程,也是對于大多數產業的優化。不同的發展階段,產業結構調整的目標以及具體內容是不一樣的,受到很多因素的共同影響。具體也可以分為很多方面的調整,內容涉及很多方面,許多都需要特別注意。
一般情況下,對于工業化國家而言,產業結構的變遷要經歷四個階段。隨著國家產業經濟結構中第一產業的比重縮小和第二產業的發展,該國家會逐步進入前工業化時期。這一時期其第二產業的比重會不斷上升,而第三產業也會得到一定的發展,但是總體比重較小。當該國家的工業中心發展為高價共度工業時,則說明其逐漸進入了工業中期,此時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局與首位,第三產業也在快速興起。進入工業化工期之后,第二產業已經體現出絕對的支配地位。而在產業知識化的推動下,第三產業逐漸占據了國民經濟的主導地位,其比重超過了第二產業。
三、產業結構變遷和綠色經濟增長效率的關系研究
(一)產業結構變遷和環境質量的關系
經濟在增長的過程中會在產業結構得到改變的情況下進行改變,同時環境也會隨之變化,或好或壞。研究表明,經濟發展速度較慢的時候,第一產業的活動范圍并不大,對環境的危害也較小;在經濟開始不斷發展的時候,第二產業就開始飛速發展,這個時候需要很多的資源支持,對于環境的污染開始變大;當經濟變得成熟的時候,第三產業得到充分發展,整個產業結構變得越來越依賴環境,對環境的傷害也日益變大,而當這種產業結構發展到較為發達的階段,生產力達到高水平,消費也達到高水平的時候,才會有一種驅使經濟體改變的趨勢。這個時候就應該致力于環境和經濟之間的協調發展,整個生產方式也會從資源密集型轉向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生產結構也得到了更好的調整和變遷。
(二)產業結構變遷對于綠色經濟效率的影響
產業結構的正向變遷可以很好促進綠色經濟效率的提高。很多國內外文獻的研究也說明產業結構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產業結構合理化、產業結構軟化以及產業結構高級化三個方面。
首先,產業結構合理化是整個產業結構得以調整和改變的基礎,主要是指產業結構的調整和改變是逐漸向合理化去改變的過程,代表了各產業之間各種關系的協調關系。這種合理化會使各種產業的比例關系可以得到優化,一些資源也可以有更好的配置。這種合理化也要求整個產業結構盡可能保持一種動態的平衡,發展得更加穩定。
其次,產業結構軟化是一些軟實力對于整個產業結構的影響,主要是指知識和文化以及信息等各種軟實力方面的表現,也可以指腦力勞動等不是物質因素的投入。這樣的軟化結構是未來產業結構的變化主流。因為目前的各種高新技術都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產業結構也正在向更高層次轉變,知識、技術、服務等元素起到的作用越來越強,甚至具有決定性作用。這種軟實力和技術實力的增強,自然會對綠色經濟的效率產生影響。若是正向效用的話,就可以使綠色經濟效率提升很多。
最后,產業結構高級化主要是指產業結構由較低級的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向更合理的產業結構去轉化的過程。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可以使整體的產業水平增強,這種從低級向高級的轉變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低級到高級也代表著整個產業結構對于資源的利用程度,越高級,資源利用越充分,對于綠色經濟效率的影響越大。
這三種產業結構的變遷對于綠色經濟都有影響。
產業結構合理化可以使各個產業之間和部門之間產生資源轉移,從而可以使資源得到更好的利用,從而也可以實現經濟的高質量增長。換句話說,這種合理化也可以使資源在有限背景下實現更好地利用,這樣會對綠色經濟效率有正向的促進和提高。產業結構的正向調整有利于對資源的利用形態進行優化,包括在不同地區、不同產業中資源的配置比,從而對資源的整體消耗水平和種類進行影響。在各個生產部門中不同資源的配置方式是構成產業結構的直接體現,而環境質量也會受到生產過程匯總的能源消耗與污染物排放的影響。因此,產業結構會對資源的利用方式產生深刻的影響,而資源利用方式又是環境績效水平的直接影響因素。通過產業結構的互相協調,能夠產生良好的環境效益。在產業結構變遷中必然會對生產要素進行重新配置,從而重新配置不同產業部門之間的資源。在這個過程中,生產要素會逐漸轉移到價值鏈上的高端產業,從而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除此之外,即使對于同一產業而言,其生產要素之間也存在差異,通過重新分配要素資源來淘汰落后產能,特別是高排放、高污染和高能耗的產能,從而在不增加環境投入的基礎上減少非期望產出、增加期望產出,提升環境績效。
產業結構軟化是真正可以使綠色經濟效率從本質上得到提升的方式。因為這種方式非常依賴人的腦力,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可持續發展思想。只有依靠人的智慧,只有依賴于各種高科技,才可以使綠色經濟效率得到最為根本的改善。另外,知識技術不斷傳播,不斷更新迭代,用這些知識和技術去提高生產力,也可以使環境更美好,避免污染。
產業結構高級化可以使經濟效益提高,提高產品的附加值,這樣一來就可以減少浪費,使環境少受一些污染,使綠水青山再現眼前。只有實現了市場化以及生態化的有機結合,整個綠色經濟效率不斷提高,環境才可能越變越好。
結語
上述三個方面的產業結構變遷對于綠色經濟效率有各種不同的影響,這也就說明產業結構的變化和綠色經濟息息相關。就我國的轉型階段來看,應該繼續推進產業結構的調整和變遷,而這種調整和變化更要以環境的承受能力為主要參考依據,更要以是否促進綠色經濟效率為衡量標準。只有這樣,才可以使整個產業結構發展到更合理的程度,使一些發展中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參考文獻:
[1]葉仁道,張勇.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與綠色經濟效率的實證分析——以“一帶一路”倡議經濟區16個省份為例[J].生產力研究,2017(07):60-63+69.
[2]呂怡靜.我國產業結構變遷對環境績效的影響研究[D].西安石油大學,2017.
[3]尤萌萌.產業結構生態化變遷對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影響的國際比較[D].天津商業大學,2014.
作者簡介:
廖艷(1994.12- ),女,漢族,陜西省勉縣,經濟學學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3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