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吉林省基于環境保護的財稅政策與經濟增長關系實證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運用2007—2016年吉林省9個地級市的面板數據,從環境保護角度出發,采用回歸分析法建立吉林省基于環境保護的財稅政策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固定效應模型,并對其具體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實證結果表明,財政政策中的環境保護支出與稅收政策中的資源稅對吉林省經濟的增長均存在促進作用,加大環境保護支出以及資源稅稅收比重會使吉林省生態環境和經濟實現和諧統一的發展。
  關鍵詞:環境保護;財政政策;稅收政策
  中圖分類號: F8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4-0054-02
  引言
  吉林省公布的《吉林省201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中顯示,全省全年完成地方財政支出3 725.72億元,相比于2016年增長3.1%,有關社會保障和就業以及醫療衛生等改善人民生活方面的支出也進一步增加。但在2017年,與環境保護有關的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僅為3.1%,相比2016年下降了0.3%;同樣,在全省全年實現的財政收入中,資源稅所占比重僅為0.7%。吉林省對于環境保護和資源保護重視程度不足,使得吉林省財政支出利用效率不高并且稅收結構不合理,導致其內部結構不均衡發展。這種不平衡的支出與收入結構會對吉林省環境保護與生態文明建設產生一定的阻礙作用,長期來看會制約吉林省經濟的向好發展。因此,探究基于環境保護的財稅政策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具體關系,對促進生態環境和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吉林省基于環境保護財稅政策與經濟增長關系實證分析
  (二)變量來源及處理
  本文數據選自《吉林省統計年鑒》,采用面板數據進行分析。時間維度上,選取2007—2016年的數據;橫截面維度上,則選取吉林省主要的地級市。其中包括中部地區的長春市、吉林市、遼源市,東部地區的通化市、白山市、延邊州,西部地區的白城市、松原市、四平市。
  Yi,t:GDP數據均為以2007年為基期的實際GDP,即2007年吉林省各地區實際GDP等于其名義GDP,2008至2016年吉林省各地區實際GDP等于其該年名義GDP除以用2007年作為基期的GDP平減指數。
  G1i,t:為保持與GDP口徑的一致性,吉林省各地區環境保護支出數據均為以2007年為基期的各地區實際環境保護支出,其數據處理與實際GDP的數據處理方法相一致,即2007年吉林省各地區的實際環境保護支出等于其名義環境保護支出,2008年至2016年吉林省各地區實際環境保護支出等于其該年名義環境保護支出除以用2007年作為基期的GDP平減指數。
  G2i,t:由于吉林省地級市資源稅數據獲取的有限性,利用各地級市環境保護支出與省級環境保護總支出比值作為權重,結合2007—2016各年省級資源稅數據推算得出吉林省各地級市資源稅數據。
  Li,t:勞動力投入總量選取相應統計年鑒中各地級市18-60歲人口數量,單位以萬人計量。
  Ki,t:資本投入總量則利用單豪杰的方法。由于計算的固定資本存量是以1990年為基期,故截取吉林省1990—1991年的固定資本存量,利用吉林省固定資產投資指數將其平減為以2007年為基期的固定資本存量。由于地級市固定資本存量數據獲取的有限性,并且本文應用的是面板數據,選取的是9個主要地級市的數據,因此以各地級市每年的固定資本投資總額與省級固定資本投資總額之間的比例為依據計算各主要地級市的固定資本存量。
 ?。ㄈ嵶C分析結果
  首先從財政支出角度探究環境保護支出同經濟增長之間的具體關系。由于使用的是面板數據,為避免出現偽回歸,影響實證分析結果,將數據一階差分后進行單位根檢驗和協整檢驗,兩項檢驗均通過,因此可以進行回歸分析??紤]到截面之間的異質性,在回歸時采用截面加權的方式,估計方法則采用PCSE(面板校正標準誤)。得到如表1的面板數據回歸結果。
  本文選取5%作為顯著性水平。由表1可以看出,模型的可決系數達到了0.98并且通過F檢驗,說明模型整體擬合理想。t檢驗中每個變量的P值均小于顯著性水平0.05,說明在這個回歸模型中,各個變量也是顯著的,并且各經濟變量對經濟增長存在促進作用,模型回歸的最終結果為:
  lnYi,t=10.622+0.812lnLi,t+0.07lnKi,t+0.067lnG1i,t
  同理,從財政收入角度探究資源稅與經濟增長之間的具體關系,得到如表2的面板數據回歸結果。
  由表2可以得到包括資源稅在內的各影響因素的回歸系數。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方程為:
  lnYi,t=9.346+1.053lnLi,t+0.082lnKi,t+0.094lnG2i,t
  二、研究結論及對策
  從上述的實證分析中可以看出,環境保護支出與資源稅的系數估計量分別為0.067和0.094,這說明環境保護支出以及資源稅均會促進吉林省經濟的增長。而吉林省2007—2016年具體環境保護支出比例如表3。
  由表3可知,由于發展經濟的同時不重視自然環境的保護,吉林省環境保護支出比重經歷了先上升后下降的過程,整體上占財政支出比重較小。由于資源稅所設定的課稅范圍小、計稅方法不合理以及資源稅征收的不及時,2017年資源稅占吉林省財政收入的比重僅為0.7%。隨著吉林省經濟的不斷進步,有關環境的更多問題也隨之突顯出來:2017年吉林省6個主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沒有達到二級標準。這些問題不僅制約著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也不利于居民幸福度的提升。因此,環境保護支出和資源稅比重亟待提高,以發揮其對吉林省經濟的拉動作用。通過上面建立的回歸模型也可以看出,人力資本對于經濟的促進作用是最大的,其系數估計值分別達到了0.812和1.053,說明發展吉林省經濟也應側重于加強人力資源的開發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從而最大限度發揮出人力資源的積極作用。
  針對上述可以促進吉林省經濟增長的因素,可以提出的政策建議有:首先,在財政政策方面,應適當提高環境保護支出比重,重視環境保護支出的長期投資,并且將相應支出重點用于亟待解決的環境問題上,如提高秸稈利用率、設計減少空氣污染的相關環境保護技術等。其次,在稅收政策方面,應適度擴大資源稅的課稅范圍,加大資源稅征收力度,同時重視與環境保護有關的財政政策相結合。最后,從人力資本可以促進經濟增長這一方面,還應加快形成人力資本與經濟的雙向影響機制,并且加大教育及就業支出以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這將有利于促進吉林省自然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與生態文明建設,同時也有利于完善地方稅制,提高地方政府組織收入的積極性。從而使吉林省實現高效、持續、健康的生產模式,從而讓生態環境和經濟和諧統一發展。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8475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