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交通運輸投入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分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城市是居民居住、工作、游憩、交通的場所,其中,交通不僅維系著城市內部的關系,也是城市與城市之間活動的紐帶。在城市成長的過程中,交通運輸占據著關鍵性的位置,需要將勞動、資本、土地等三大投入要素進行定量和定性分析,詳細把握交通建設與經濟產出之間的關系。本文結合實際的案例,詳細分析了交通運輸對經濟增長的具體影響,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交通運輸;經濟增長;尾效
  城市發展的過程實質上是人員和財富集聚以及城市面積不斷擴張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城市中的經濟要素進行針對性的流動,一系列有益的資源和要素被充分利用,通過有效的方式積極轉化為經濟增長點,在滿足居民生活和生產的過程中,加快城市化進程,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交通是城市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交通條件與經濟增長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兩者相互依賴,相互聯系,彼此促進,必須充分重視交通運輸投入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使兩者能夠以合適的方式和諧發展。
  1 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定義及特征
  1.1 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定義
  城市基礎設施指的是能夠保障居民生活、文化交流、資源流通等日常事項的物質基礎,為城市的正常運轉奠定良好的物質基礎,按照功能進行劃分,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生產性基礎設施(公路、鐵路、港口、供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一種是社會性基礎設施(科教、文衛、社會福利等基礎領域的固定設施建設)。
  1.2 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的特征
  在城市基礎設施中,交通基礎設施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夠對日常生活、生產、文化交流、經濟流通等進行有序維持,在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組合下,形成全面性的系統,在保證內部有效運轉的基礎上,實現對外聯通的重要作用。城市交通基礎設施直接或者間接地參與著城市的生產、生活、運行等各個過程,具有以下比較重要的特征:
  (一)城市發展的基礎性
  交通基礎設施在其他各個產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提供產品、服務等,使區域內的各項活動能夠順利進行。其中,產業的發展情況受到交通運輸水平的直接影響,在城市經濟運行的過程中,是最關鍵的影響因素。
 ?。ǘ┩顿Y規模大,建設具有階段性和前瞻性
  在投資公路、鐵路、水路等各種交通運輸方式的時候,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并且在建設的過程中,往往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規模非常龐大。同時,在施工的過程中,由于周期比較長,在投入運行的過程中,很難再次對交通運輸能力和容量等系數進行調整,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數據的一定性,具有相應的弊端。
 ?。ㄈ┫到y的網絡結構性
  在社會運行中,城市交通運輸行業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一項特殊的系統,為整個社會提供相應的特殊服務,具有綜合性強、專業性高的特點。這個系統的核心是將運輸等生產要素進行區域間的流通,實現生產要素在空間上的有效轉移。社會生產、運輸、生活等各項活動的順利進行,必須依靠完整的系統才能進行。
  2 交通基礎設施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關系研究
  經濟順暢運行的基礎是城市交通基礎設施,在地區的有效增長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交通基礎設施在作用于經濟增長的過程中,主要通過以下兩種方式:第一種,在強大資金的支持下,對經濟增長產生直接的促進作用,快速且高效;第二種,加快運輸速度,在提高運輸效率的基礎上,使生產成本不斷降低,最終促進經濟的增長。另外,交通運輸能夠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使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在修建道路的過程中,生產居民區住建聚集在一起,產業從單一走向多樣,從零散走向專業化,通過積極的擴張,促進了城市經濟的進一步流通。
  交通基礎設施對本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分為正反兩個方面,判斷交通基礎設施是促進還是抑制了經濟增長,需要對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包括工業水平、人口密度、資源分布等因素。在城市工業水平較低的時候,加大投資力度不會促進區域內經濟的發展,或者只能在短時間促進經濟的發展,如果高速公路處于平坦、空曠的地區,實際效用大大降低,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資源上的浪費和損失,同時會擠出其他的有效投資。在交通運輸道路條件良好的情況下,如果工業水平較高,能夠使運輸距離得到有效減少,將運輸成本和交易成本進行壓縮和控制,起到良好的潤滑作用。
  交通基礎設施還具備一定的溢出效應,在投資的過程中,能夠影響周圍城市的經濟發展。一方面,完善的交通設施能夠使市場交易的范圍不斷增大,方便與鄰近地區的交流,運輸和時間成本得到有效降低,產生正向的空間溢出效應;另一方面,交通運輸設施建設便捷高效的情況下,自身的競爭力更強,能夠吸引更多的資源要素,對周圍地區的經濟增長產生負外部性。任何地區的經濟活動都是相互連續的,必須將周圍城市的有利因素和資源進行整合與利用,克服復雜的外部因素。
  交通運輸能夠使運輸成本得到降低,實現經濟效益的增加,同時產生良好的社會公益性,外部效益的表現為正向。在出現“搭便車”問題的時候,直接的受益者是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的使用者,間接的受益者是整個社會,因此,對于交通運輸的投資,私人投資者的積極性相對不高,主導者是政府。必須充分認識到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在經濟增長中的重要作用,按照適度發展的原則,將經濟增長與交通建設的關系進行統籌,實現兩者的協調互助發展。
  3 勞動、資本投入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分析
  3.1 引用道格拉斯函數分析交通運輸業投入產出的關系
  技術要素在經濟增長分析中應用得比較廣泛,引用道格拉斯函數,對企業或者地區的投入產出、生產過程、增長途徑等進行研究。首先分析交通運輸行業資本、勞動從業人員的產出比重,資本存量指的是交通運輸行業和社會物質資本存量中減去交通運輸行業的部分,社會從業人員分為兩類,一類是交通運輸行業從業人員,一類是除去交通運輸行業的部分社會從業人員,在此基礎上對交通運輸行業勞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以及資本對經濟增長的影響進行相應性的計算。   在計算數值的時候,需要選取生產總值為經濟增長的評價指標,核心指標定為年末生產總值,對一個國家和地區的總體經濟狀況進行全面性的衡量。生產總值的貨幣指標一般為GDP,通貨膨脹等因素包含在其中,生產總值的實際價值無法得到正確反映。因此,需要改進GDP指標,將貨幣價格的影響因素進行控制。在計算資本存量的時候,使用最多的是永續盤法,其中,需要注重以下四個指標,分別是:固定資產折舊率、基年資本存量、每年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每年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計算出各自相應的數值,判斷出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作用。
  3.2 實證分析——以某城市為例
  以某城市為例,對經濟發展過程、交通現狀、人口結構等情況進行詳細分析。
  (一)某城市的總體情況
  該城市位于中國南海,氣候溫和,經濟發達,人均GDP較高,在我國各大城市經濟發展中占據著領頭羊的位置。在經濟總量快速發展的同時,經濟的增速和創新水平也不斷提高,尤其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戰略轉移等能夠增加該城市的高附加值產業發展,實現技術、勞動力、土地等資源的轉換,促進產業結構的升級轉型。當前,該城市產業結構已經由依靠網絡通信、軟件開發、金融服務等轉向為依靠高新技術產業的創新性高科技結構,社會經濟保持著高水平的增長。
  在經濟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口集聚,大量外來人口在城市定居,常住人口不斷增加,人口密度穩步增長,成為中國較大的移民城市之一,并且是最年輕、人口增長最快的城市。
 ?。ǘ┠吵鞘薪煌ㄟ\輸建設發展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該城市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不斷增加,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該城市已經成長為地區內具有代表性的交通樞紐,在全國綜合交通樞紐中占有重要位置,不僅輻射國內,還是國際中轉的關鍵性交通通道。
  對外方面,該城市的空港樞紐地位重要,能夠實現國家綜合運輸通道的快速對接。該城市有眾多的深水港口,集裝箱的數量在全球占據重要排名。該城市與周圍城市保持著密切聯系,實現綜合交通發展的策略,將周邊地區的資源等進行積極統籌,使區域性交通設施的規劃建設能夠合理推動,實現跨界服務,在完善的過程中,形成全面連帶的都市圈交通體系,形成高效便捷的交通運輸網絡。除了發展公路、水路交通,該城市在鐵路投資建設中也加大了力度,使鐵路的輻射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建成了特定區域的連帶專線,促進了人口的流動和經濟的快速流通。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交通運輸經濟與國民經濟之間的聯系非常密切,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對帶來的收益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須結合城市內外的實際情況,加大交通投入,將投入的力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改善市民的出行條件,滿足城市的正常運轉,拉動地區經濟增長。同時,政府需要制定相關政策,協調好交通經濟與城市經濟之間的關系,控制兩者之間的比例,使交通運輸投入能夠實現良好的產出比,實現最大化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謝奔一,黃永燊.交通運輸與經濟系統耦合協調的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6,(06).
  [2]孫早,楊光,李康.基礎設施投資促進了經濟增長嗎——來自東、中、西部的經驗證據[J].經濟學家,2015,(08).
  [3]李曉,李述山.能源約束對經濟增長的“尾效”研究——以上海市為例[J].煤炭經濟研究,2015,(04).
  [4]任蓉.交通基礎設施投資與經濟增長協調發展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4,(11).
  [5]郭力.交通運輸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評價研究綜述[J].商業時代,2014,(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2/view-14874992.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