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巧用“Free Talk” 激活新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為了充分使用好“Free talk”,教師必須關注談話內容,適時地進行有效追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從而展開有效的課堂教與學。
  【關鍵詞】Free talk;有效追問;激活新知
  Free talk(自由交談)是小學英語課堂新授課前的一種常見的熱身教學方式,是指課前3-5分鐘的師生或生生之間開展的口語交流活動。Free talk環節,有助于學生輕松進入課堂,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可以加強學生英語口語的訓練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
  追問是在free talk時學生回答了一個問題之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或談論話題進行繼續提問的一種教學方式。它能引導學生對話題進行更深入探究,使學生更好、更全面地掌握和鞏固已學的知識。Free talk的有效追問,有利于教師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況,順利推進談話活動。
  一、“Free talk”中存在的問題
  “Free talk”是英語課堂教學前預熱環節中的重要手段。但不少教師感覺到,無論是自身教學或是在聽課時都會發現這么一個現象:“Free talk”只是一系列簡單的問與答,有時給人的感覺只是新課的點綴,它和新課的內容根本沒關系,或者即使有聯系,也只是浮于表面,沒有真正起到作用。
  現象一:Talk的內容過于簡單
  作為英語老師我們課前都會有一個warm-up,便于調節課堂氣氛,引起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常常會提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如What's your name?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How are you?Are you happy? Now let's sing a song.OK?” 等,這些客套的寒暄,對于學生來說,過于簡單浮于形式,對整個課堂根本不起任何作用,也不會激發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
  現象二:追問內容空泛
  教師提出的問題比較隨意,質量不高,普遍使用率最高的就是“OK?Understand?Yes or no?Do you like it?”這種追問學生根本不需要深入思考,很多學生都是人云亦云,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培養起不到應有的作用,更顯空泛。
  現象三:問題預設不夠充分
  教學過程并不像我們預設那樣順利進行的,課堂中會有很多偶發事件,學生對于你的問題也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答案,這些就是課堂中的“生成”。教師有時設計的問題過于死板和機械,教師要隨時關注,運用自己的智慧讓生成的教學資源得到充分、靈活的開發,做有效的催發者,從而使課堂充滿生機,煥發出勃勃的生機。
  二、“Free talk”中缺乏追問的原因
  導致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師課前備課不充足;過于低估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教師因自身能力的限制沒法找到恰當的語言與學生作進一步的交流,因而只好用Yes/ Ok等一帶而過;教師沒有關注學生的談話內容,沒有就學生的談話內容進行及時有限的追問,致使談話無法向廣闊性和深刻性發展。這種談話是孤立的、膚淺的,學生對談話話題的認識還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上。
  三、“Free talk”中追問的重要性
  小學英語教材題材豐富多樣,語言材料涉及到生活、學習的多個方面,如:互相介紹、購物、問路、職業、自然知識、旅游、病痛、家務能力、生日、出行方式等。盡管這些題材都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學習,但由于受到中西方語言差異和課時因素等方面的制約,讓小學生對這些話題透徹理解也有一定的困難。因此,“Free talk”作為課前預熱重要手段,教師可以借助這一手段來激活學生已學的知識,啟發學生提前感知新內容,新話題。同時,為了充分使用好“Free talk”,避免為talk而talk,避免出現簡單的問與答,避免機械操練,教師必須關注談話內容,適時地進行有效追問,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在話題中開展對新知識的認知和學習,為即將到來的新知識學習做醞釀,從而展開有效的課堂教與學。
  四、“Free talk”追問策略
  為了在“Free talk”中開展有效追問,使學生在追問中對已學知識進行再利用、再開發,并全身心的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水平,充分備好課,而且要不斷加強自身的語言組織能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此外還應做到以下三點:
  1.善于聆聽,開展有邏輯的追問
  新課標指出,學生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是英語學習成功的關鍵。教師要靈活調動學生的情緒和熱情,努力營造輕松愉快的談話氛圍,讓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說得更自然、更輕松。談話中教師要善于聆聽, 教師仔細聆聽學生的回答不僅能讓學生在課堂中感覺到被信任、被尊重,讓學生主動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保持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有助于教師把握談話內容,開展有邏輯的追問。教師要精心安排追問內容的順序,考慮問題之間如何過渡,前一個問題的解決要為后一個問題的解決作鋪墊,使每個問題由淺入深,環環緊扣。教師有梯度的提問安排也能使學生有一個清晰的思路,學生在教師精心安排的引領下進入英語學習的過程。
  2.避免單一空泛的操練,做到有深度的追問
  “Free talk”中的追問是幫助學生加深對話題的理解和認識,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表達習慣,加強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以實現教學預期效果。因此,教師應盡量避免簡單的語言操練,做到有深度的追問。
  例如,一位教師在復習一般將來時時,與學生進行了如下對話:
  T: Boys and girls, what's the date today?
  Ss: It's Sept.29.
  T: Oh,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 is comi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S1: I am going to Xian.
  T: Oh, I see.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S2?
  S2: I am going to play football. How about you, S3?
  S3: I am going to visit my grandparents…
  以上師生對話看似師生互動頻繁,而實際上談話只是停留在膚淺的表面,學生的思維能力沒有得到任何實際性的提升。作為教學的引領者,在每次對話結束后,教師都應反思學生在對話中收獲了什么?得到什么啟發?因此,追問要有一定的深度,但不能把話題定的太大,而使學生因為害怕回答不上或怕犯錯誤而放棄參與的機會。請看另一位教師與學生對話:
  T: Hello, S1. What's the date today?
  S1: It's Sept.29.
  T: Oh,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 is coming.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S1: I am going to Beijing.
  T: Who are you going there with?
  S1: I am going there with my parents.
  T: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there?
  S1: I am going to Huangfu Jing.
  T: Sounds great! What are you going to buy then?
  S1:I am going to buy some nice food.
  T: What food?
  S1: Some bread and some sweets.
  T: Wonderful! Do you like the food there?
  S1: I like the food very much.
  T: Have a good time.
  S1: Thank you.
  以上師生對話真實而又自然,主題鮮明,信息量大,學生在教師的一步步追問下,激活了英語的邏輯思維,在復習一般將來時的同時拓展了語言知識的運用,表達了真實的情感體驗,從而提高了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3.緊扣話題、及時追問,在意外處生成精彩
  葉瀾老師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風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的路線而沒有激情的行程?!痹谡n堂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偶發事件,教師要隨時關注,及時追問,挖掘出更多的課堂資源,隨時調整教學方案,變“意外”為課程資源,讓課堂化險為夷,絕處縫生。
  記得一次,我采用“開火車”的形式復習現在進行時,我讓前面的學生向后面的學生發問:S1:What are you doing? S2: (邊做動作,邊回答)I am flying kites.一組學生很流暢的進行著,但突然“火車”停下來了,正當我反應過來時,有個學生悄悄說“梁振國睡著了”。不知為啥,看著他甜甜入睡的樣子,我當時并沒用馬上叫醒批評那位學生,而是靈機一動問另一位學生:
  T: What is Zhenguo doing now?
  S1:(Smiling)He is sleeping.
  T: Good. Where is he now?
  S1: He's in the classroom.
  T: Really? S1: Yes. (疑惑的眼神)
  T:Oh,Ithink he's not in the classroom. Maybe he's in the park. He's playing chess.
  (全班同學都笑起來了,興致也一下子來了,很多學生爭先模仿我說出不同的句子?。?
  S2: Maybe he's in the gym. He's playing football.
  S3: Maybe he's at home. He's watching cartoons
  S4: Maybe he's in the bookstore. He's buying comic books.……
  學生各抒己見,課堂氣氛異?;钴S。
  (振國在熱烈的討論聲中醒來。)
  T: Ok, he's not sleeping now. Let's go on our class.
  在這堂課中,筆者巧妙地將這一偶發事件轉化為有效的教育資源,讓學生在這一自然、真實的語境中進行有效的語言操練,既多學習了現在進行時第三人稱的問法和回答,又鞏固復習了很多已學的動詞短語,課堂教學的精彩就這樣在偶然中悄然生成。事先設計的教學環節雖然暫停了,動態生產卻在不經意中形成,但誰又能否定這節課的教學效果呢?誰又能懷疑在這堂課上學生的收獲呢?假如我沒有追問和挖掘信息,就很難捕捉到課堂的真實情況,更不可能綻放美麗的課堂生成。
  五、結語
  “Free talk”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是鍛煉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最簡單、高效的方式之一?!癋ree talk”中的有效追問,能幫助學生在最短時間、最飽滿的狀態下進入到英語學習,是課堂有效的催化劑。在教學過程中, 教師應充分關注學生的語言交流,敏銳地發現、捕捉學生語言中隱藏的信息,通過有效追問的不同形式促成更多有價值的動態生成性教學資源,并加以利用,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充實,更有效。
  參考文獻:
  [1]錢雨萍,沈正南.“談中學英語課堂‘Free talk’中的有效追問”[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
  [2]蔣海菀,陳兆進.“教師如何進行課堂追問”[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7.
  [3]李平.“‘Free  talk’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妙用”[J].江蘇教育報,201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439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