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探討高職汽車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問題分析與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對汽車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同時,也對高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活動與我國社會需求形成了有效的銜接,在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當前我國很多高職院校關于汽車教育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基于此,本文闡述了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特點,分析了汽車教育的人才培養中的常見問題,探討了高職汽車教育人才培養的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汽車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問題;策略
   高職教育為滿足社會企業生產、服務、建設、管理等方面一線崗位需求相切合的應用型、技能型、服務型人才培養為根本的發展目標。在人才培養問題上,主要根據社會的熱門技術領域、服務領域的人才需求情況,構建教育課程體系,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在我國,高職教育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汽車專業人才緊缺的形勢下,加強高職汽車教育人才培養方式的研究尤為關鍵。
  1 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特點
   (1)市場導向性。以市場為導向一直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特點。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對各行各業的人才需求也會變化。此時,高職院校管理者有需要系統地分析市場動態,并靈活地調整人才培養方式,以順應社會發展要求。我國社會各界對高職人才給予以極大的關注,主要源于其人才培養中融入了市場需求的預測,設置的專業無論在社會適應性,還是發展潛力方面,均有著較大的優越性。
   (2)理論、實踐兼而有之。相比我國普通的教育模式,高職院校呈現明顯的不同。在全國統招大學院校的教育體制下,專業理論占教學的主導,專業學科的知識系統性、完整性成為教學工作的核心,但是,難免在實踐能力的培養上存在諸多疏漏。結合整合能力觀的理念,對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對社會職業、崗位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極為關鍵,對理論、能力、素質教育做出科學地設計,并以此為根據,設計相應的課程,加強實踐教學,在我國高職人才培養中具有較大的可行性。所以,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對理論、實踐予以兼顧。
   (3)產學研并行。高職教育需要充分地利用社會教育資源,例如:培訓中心、學校、科研部門、企業等,在多方組織共同參與、合作前提下,才會最大限度地發揮高職人才培養的魅力。高職教育主張課堂傳播知識,學生直接參與生產實踐,使得學生和社會崗位保持緊密的聯系,從中完成學業。決定了高職院校多元化的辦學特色,有利于增強社會各界對人才培養方式的認可。
  2 高職汽車教育人才培養中的突出問題
   (1)方向不夠清晰?,F階段,我國很多高職院校關于汽車專業設置了諸多的就業方向,就業方向不單一,使得汽車專業的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更具廣泛性,難以達到“術業有專攻”的效果,浪費了大量時間、精力了解就業以外的內容,影響了人才培養效率。
   (2)缺少資金投入。高職院校是人才速成的培訓機構。若在學校在常規性的教學硬件、應用軟件建設上不夠先進,甚至教學設施較差,則輸出的人才不能符合社會發展要求。而相關政府部門對高職教育經費方面未起到應有的支持、指導,汽車專業的設置錯位十分嚴重,制約了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訓,直接影響學校的就業率。
   (3)專業課與實際脫節。部分高職院校因自身改造、擴大規劃、合并等,對市場的發展未做出系統地調查研究。教學內容與社會的人才需求嚴重脫節,而且,依然停留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學習的知識,以及掌握的技能難以適應現代企業、工廠的要求,學生就業面臨極大的困惑。
  3 高職汽車教育人才培養策略
   (1)設置明確的就業方向。高職院校應當對汽車專業學科進行細化設置,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選擇。并加強與社會各大型汽車企業、工廠的合作力度,解決汽車專業各個方向學生的就業分配問題,形成人才“訂單式”培養模式。例如:如果學生選擇了汽修專業,則學校特別培養其各項專業的汽修技術,在學校內部經過嚴格的技能考核,并與其他企業簽訂訂單,定期、定向地為合作單位輸送緊缺的技能型人才,學生畢業后,對汽修專業人才予以定點式分配,不但節約了學生的學習時間,而且有效地滿足了社會需求。
   (2)加大資金投入。當地的政府部門應當對高職教育予以充分地關注與支持。結合我國社會對高職院校人才需求的實際情況,加強對學校教育資金的投入力度,確保在校學生擁有一個優良的學習、技能培訓環境,在學校內部更好地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以及技能的磨練,為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且,政府部門有必要對經濟困難的高職學生給予相應的資助,增強學生入校的機率,為我國的高職院校向社會輸送充足的“定向性”人才創造有利條件。
   (3)掌握市場動態。高職院校相關負責人應當對社會人才需求、汽車專業進行實時性研究、總結,從而對本校的專業課程、基礎教育設施等進行積極地調整,以免浪費學生大量寶貴的學習時間、精力。為了達到教育資源的高效利用,還需要加強與各個合作單位的溝通與聯系,定期咨詢、考察實際的工作環境,掌握汽車市場的發展動態,便于學校進行定向的人才培養,有利于提升高職學生的就業效果。
   (4)加強技能教學。在教學活動中,尤其在課堂上演練某個實物時,教師應當充分地準備教學工具,力求讓所有同學均有機會對物件加以操作,同時,學校應當加強與合作企業的聯系,爭取獲得其支持,定期派一些學員入廠參觀、實習,多為學生搭建實踐的平臺,此外,高職院校有必要組織同學們在企業展開相應的操作演練活動,加強學生技能指導、鍛煉,提升在校學生基本的技術水平。
   (5)創新校企合作方式。校企合作是培育高級人才的重要途徑,為此,相關企業應當積極地融入高職教育汽車人才培養模式。例如,學校、企業可聯合建立人才培養機構,共同分析、開發、設置、優化專業課程,企業可參與教材的編寫,在汽車教育中配備優秀的專業教師、技術指導人才等,或者建立實踐基地,促進課堂教學、崗位培訓的深度整合。此外,在人才能力評價方面,二者也要共同參與,提升汽車人才培養水平。
  參考文獻:
  [1]張科.淺談高職汽車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問題分析與對策[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8(05):139.
  [2]張朝陽,矣笑楊.我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7,4(41):3-5.
  [3]張鳳.當前高職汽車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問題分析與對策[J].南方農機,2017,48(04):192.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8850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