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探析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做好環境監測工作對于保護和改善日益嚴峻的環境形勢至關重要,因此,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但是地下水監測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優化控制,從而能夠提高地下水監測的自動化程度,有效解決地下水污染問題。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
  關鍵詞: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
  1地下水環境監測要素
  1.1水位
  水位監測是地下水環境監測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在人工測量地下水位過程中,采取電接觸懸垂式水尺或者測量方式。
  1.2水溫
  在對地下水的水文進行人工測量時,需要應用各種數字式溫度計,如果需要獨立測量水溫,則應使用鉑電阻、半導體等傳感器。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一般將測量水溫傳感器與其他傳感器相結合,形成多個參數的水質傳感器。
  1.3水質
  有關地下水環境中水質的監測,一般采取人工取樣、實驗室分析相結合的方式。地下水采樣,主要應用到地下水的采樣器與采樣泵。
  1.4開采量
  地下水通過人工抽取以及自動出流的方式流出地面。根據出水方式的不同,通過明渠流量及管道測量方式,完成水量的測量。另外,測量地下水的流速及流向問題,主要應用電位差法、示蹤法及抽水試驗法,一般在定性范疇應用較多。
  2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
  2.1抽出處理法
  (1)物理法:主要通過吸附、過濾、重力分離以及反滲透等物理方法進行監測;(2)化學法:主要是氧化還原、等離子交換和混凝沉淀等化學方法進行監測;(3)生物法:包括土壤處置、生物膜等生物方法進行監測。
  2.2物理法
  通過物理方法監測地下水,主要分為3種形式:屏蔽法、被動收集法和水動力控制法。通過化學手段與物理手段的結合,可以對地下水環境進行動態監測,保證地下水水質。
  2.3水動力控制法
  此法是由上面提到的物理法中細分出來,此技術主要運用于井群中,又可根據不同的井群分布特點細分為上游分水嶺法和下游分水嶺法。此監測技術主要是通過注水或者抽水的物理方式,改變地下水的分布梯度,以達到分割污染水質和非污染水質的目的。
  2.4原位處理法
  此檢測技術是目前地下水環境監測技術的重點研究方向。由于采用該方法進行地下水源監測時所需的設備儀器等不多,所需的經費支出也不多。同時,該技術能減少地下污染物的外泄,具有一定的環保意義。
  3我國地下水環境監測的建議
  3.1提高地下水監測的自動化程度
  地下水環境監測工作需要科技的支撐。環境監測自動化是未來環境監測的主要發展趨勢。在自動監測系統中,應用了計算機、現代通信、遙測等技術,使得監測人員能夠及時和準確地獲得數據信息。
  3.2強化地下水管理意識
  地下水資源占整個水資源總量的比例較大,做好地下水環境監測工作對地下水資源評價意義重大。環境保護部門是水資源管理的重要部門,對地下水環境監測應加大投入,嚴格落實各部門職責。
  3.3完善地下水環境監測網
  在地下水網監測過程中,結合已有的良好的區域水網,再根據現有的地下水監測,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統一監測,方便資料收集和管理。以區域性的地下水控制為主,做到地下水監測的統籌兼顧和層次分明。
  3.4完善地下水環境保護監管體制
  我國地下水開發利用與保護涉及多個部門,具體而言,地下水資源開發利用和監測由水利部門管理,地下水污染防治由環保部門管理,地下水的地質勘查和資源監測由國土資源部門管理。各部門之間存在職責相互交叉的情況,同時,各部門之間缺乏綜合協調機制,導致地下水環境保護和污染防治的混亂體制。
  3.5健全地下水環境監測和評價制度
  地下水環境監測和評價是管理和保護好地下水資源的前提,通過全國性的地下水環境監測網絡對地下水進行中長期的跟蹤監測,可以從整體和局部準確掌握地下水資源水質和環境質量。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地下監測井網,建立全國性的地下水監測網絡。
  總之,地下水資源占整個水資源總量的比例較高,對地下水進行監測,能夠及時掌握地下水源的情況,以便合理地開采水資源,妥善管理地下水資源,因此,進一步加強對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2121.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