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品管圈活動降低腹腔鏡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發生率的效果觀察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目的  探討開展品管圈活動在降低腹腔鏡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發生率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 2017年1月~7月收治的600例腹腔鏡手術低溫患者,分析導致患者術中低體溫的原因,根據品管圈活動步驟應用質量管理工具對術中低體溫的發生進行現狀調查、設定目標、解析、擬定對策、對策實施與檢討、效果確認。結果  實施品管圈活動后,腹腔鏡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發生率降為8.00%,品管圈活動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品管圈活動可提高腹腔鏡手術中的護理質量,有效地降低術中低體溫發生率,值得應用。
  關鍵詞:品管圈活動;腹腔鏡手術;術中低體溫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1.055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11-0176-0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nducting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ies o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hypotherm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surgery.Methods  600 patients with hypothermia who underwent laparoscopic surgery from January to July 2017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hypothermia in patients. The quality management tool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occurrence of 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 according to the steps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Investigate, set goals, analyze, formulate countermeasures, implement and review countermeasures, and confirm effects.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the incidence of hypotherm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surgery decreased to 8.00%, and the difference before and after the activity of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in laparoscopic surgery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 It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Laparoscopic surgery;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
  臨床上一般將中心溫度<36℃稱為低體溫。手術中多采用麻醉藥物與肌松藥物的使用來減輕患者應激反應,可抑制機體產熱,增加散熱,使患者體溫下降[1,2]。低體溫癥會誘發寒顫發生,而寒顫會增加機體耗氧量,導致機體出現氧化應激反應,使得患者心率、血壓發生變化,進而引起患者凝血功能障礙,增加手術出血量,延長麻醉后的蘇醒時間,影響患者術后康復,嚴重影響預后[3,4]。因此,分析對術中低體溫的影響因素進行干預對指導患者圍術期護理和降低術中低體溫發生率具有重大的意義。本研究自2017年5月~7月開展主題為“降低腹腔鏡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發生率”的品管圈(QCC)活動,取得了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贛南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2017年1月~3月(QCC活動前)行腹腔鏡手術治療患者300例,其中男192例,女108例;年齡1~74歲,平均年齡(33.32±12.03)歲,均為全身麻醉患者,手術時間90~245 min,平均手術時間(150.21±2.11)min。選取2017年5月~7月(QCC活動后)行腹腔鏡手術治療患者300例,其中男190例,女110例;年齡1~76歲,平均年齡(35.21±10.31)歲,全身麻醉患者,手術時間95~238 min,平均手術時間(155.22±21.14)min。QCC活動前后患者性別、年齡及手術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可進行。   1.2品管圈實施方法
  1.2.1確定主題  圈員通過頭腦風暴法,對每個主題從上級政策、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4個項目進行評分,對每個項目給予“5分、3分、1分”3個層級的評分,根據評分的高低最終確定此次品管圈活動的主題為“降低腹腔鏡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發生率”。
  1.2.2活動計劃擬定  根據品管圈10大步驟,擬定針愛圈活動計劃,繪制時間甘特圖,活動周期為2017年5~7月,確定每一步驟負責人,負責督導落實,保證圈活動按計劃進行。
  1.2.3成立品管圈小組  于2017年5月成立品管圈小組共8名成員,年齡21~45歲,其中副主任護師2名,主管護師3名,護師3名,均獲得本科學歷、學士學位,小組成員投票選出圈長,護士長擔任輔導員。在圈會中投票確定“針愛圈”為圈名,制作圈徽,其寓意是手術室醫護人員用愛心、細心和責任心,針對每一位患者,為他們提供溫暖和細致周到的醫療和護理。
  1.2.4把握現狀  通過回顧性調查分析與總結,2017年1月~3月在我院手術室的腹腔鏡手術患者300例,62例患者(20.67%)發生低體溫。根據 80/20 法則,確定本次活動需要改善的重點環節為保溫措施不完善、體位暴露時間過久、老年及嬰幼兒、手術醫生的特殊需求、科室監管力度不夠等。
  1.2.5設定目標值  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后,本次活動的目標值=現況值-(現況值×改善重點×全員能力)=20.67%-(20.67%×71.15%×70.56%),根據此公式計算出本次品管圈活動的目標值為10.29%。
  1.2.6要因分析  通過回顧性調查分析結果,繪制魚骨圖得出影響腹腔鏡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發生率的主要原因:科室保溫措施不足和患者體位擺放暴露時間過長,見圖1。
  1.2.7制定對策并組織實施  根據手術患者低體溫發生的主要原因,擬定出14個對策方案,全體圈員就可行性、經濟性、效益性三個評價指標以5、3、1分進行評分,依據80/20法則判定128分以上為采用對策,最終選定10個對策方案,分為3個對策群組:①提高手術室環境溫度,減少快速空氣對流;手術室預加熱:手術室護理人員在患者入室前30 min開啟凈化機空調系統,維持室內恒定溫度為24~26℃,濕度為 50%~60%,術中根據患者體溫變化動態調節室內溫度,借助濕熱交換過濾器(人工鼻)將患者呼吸系統中的水分與熱量鎖住,避免溫度與濕度失衡,為患者提供溫濕度適宜的手術室環境。②做好患者保溫工作:對腹腔鏡手術患者使用特制肩部保暖墊,腿部使用自制棉腿套(在足部可翻轉隨時觀察足部末梢血液循環和肢端溫度)包裹消毒范圍以下腿部及足部;手術室向醫院申購多床加溫毯和多臺輸血輸液加溫器,嬰幼兒和老年腹腔鏡手術患者及手術時間較長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前將加溫毯鋪在手術床上,患者睡在加溫毯上,通過調節加溫毯的溫度來調節患者體溫。血液制品及輸注液體加溫后再輸入患者體內。在手術開始前,護理人員建立安全可靠的CO2氣腹壓力及流速并加溫CO2氣體,以降低腹腔鏡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和術后寒戰的發生。腹腔鏡手術患者術中需要大量沖洗液沖洗腹腔保持術野清晰,術中采用恒溫箱將沖洗液加溫至 37℃,讓液體體溫與術中體溫接近,減少組織熱量散失,以維持患者圍術期體溫正常。③制訂和培訓低體溫預防措施、流程以及手術體位擺放標準與方法,樹立全員質量管理意識,完善監督機制,護士長定期檢查工作是否落實并建立考核措施,將成績納入績效管理。
  1.2.8效果評價  品管圈成員每隔半個月召開例會,就活動期間遇到的問題展開討論,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以完善實施方案。
  1.3觀察指標  比較實施品管圈活動前后腹腔鏡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使用(%)表示,采用?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有形成果  經過品管圈活動改善后,腹腔鏡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發生率有了明顯的改進,品管圈活動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無形成果  通過開展品管圈活動后,圈員掌握了品管圈的手法,每個圈員活動后責任心、團隊精神、解決問題能力等均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
  3討論
  近年來,有效預防術中低體溫一直是國內外學者共同關注的問題,并有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在圍手術期對患者給予一定保溫護理措施是預防患者發生術中低體溫的一種有效方法,此項措施不僅能夠降低因術中低體溫而引發的多種并發癥,同時也能減少患者的疾病痛苦和住院費用等[5-7]。品管圈作為一項以人為本的管理模式,已成為醫院管理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開展品管圈活動能夠有效地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創新性,提升服務質量,解決實際問題[8,9]?;诖艘蛩兀狙芯块_展了以“降低腹腔鏡手術患者術中低體溫發生率”為主題的品管圈活動。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施品管圈活動之前,調查的300例患者中有20.67%術中出現低體溫的現象。實施品管圈活動之后,通過一系列的措施,提高手術室環境溫度,減少快速空氣對流;對腹腔鏡手術患者使用特制肩部保暖墊,腿部使用自制棉腿套包裹消毒范圍以下腿部及足部;嬰幼兒和老年腹腔鏡手術患者及手術時間較長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前將加溫毯鋪在手術床上,患者睡在加溫毯上,通過調節加溫毯的溫度來調節患者體溫[10];血液制品及輸注液體加溫后再輸入患者體內等,結果顯示術中低體溫的發生率下降至8.00%,與實施品管圈前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手術室根據品管圈活動改進的實際情況作出了以下改變,如制訂和培訓低體溫預防措施及流程,以及手術體位擺放標準與方法,樹立全員質量管理意識,完善監督機制,護士長定期檢查工作是否落實并建立考核措施,將成績納入績效管理的新制度等。開展品管圈活動規范了工作流程,護士開展學習和討論,積極參與科室管理,增強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做到用科學的方法提升手術室的護理質量管理。本次品管圈活動取得了滿意的效果,同時也提升了手術室優質護理服務內涵。
  綜上所述,腹腔鏡手術中采用品管圈活動進行護理可規范護理流程,避免高危因素引發的低體溫癥狀,從而有效降低術中低體溫發生率,保障患者的健康。
  參考文獻:
  [1]洪飛燕,吳一宵.圍術期保溫預防胸腔鏡手術患者低體溫的效果觀察[J].護理進修雜志,2015,30(6):531-532.
  [2]王德勇,張蘭,喬寧,等.麻醉誘導期預保溫措施對膽道閉鎖患兒術中體溫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6,16(23):4495-4497.
  [3]陳曉紅.術中低體溫發生的相關因素及護理預防對策[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22):55-57.
  [4]王艷華,許紅霞.開展品管圈活動降低患者術中低體溫發生率[J].護理學雜志,2014,29(18):47-48.
  [5]劉松梅.低體溫預防護理在圍術期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8):91-92.
  [6]梅玲,陳玲娣,卜桂梅.淺談低體溫預防護理對手術患者康復效果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 (3):126-127.
  [7]Bolt LB,Stannard D.Thermal Insulation for Preventing Inadvertent Perioperative Hypothermia[J].J Perianesth Nurs,2015,30(5):427-429.
  [8]唐素梅,包良笑,李秋紅,等.品管圈用于降低骨科護理文書書寫缺陷率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8,34(14):1102-1104.
  [9]胡艷艷,王琦,韋蘇怡,等.品管圈在提高創傷骨科患者疼痛評估規范率中的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1):110-113.
  [10]黃美琴.品管圈管理對圍術期患者低體溫發生率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2018,11(9):157-158.
  收稿日期:2018-10-22;修回日期:2018-11-13
  編輯/成森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352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