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消化性潰瘍藥物治療現狀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消化性潰瘍是消化內科的常見病、多發病,其發病率高達10%,消化性潰瘍的出現受胃酸、十二指腸粘膜和胃蛋白酶的影響。該病誘因與胃酸過高、胃粘膜屏障功能降低有關,最主要的原因為幽門螺旋桿感染?,F階段關于該病的治療,臨床上存在多種多樣的藥物,作用機制主要是加強防御和削弱侵襲因素,現就國內關于藥物治療現狀與進展進行綜述。
關鍵詞:消化性潰瘍;藥物治療;消化內科;胃酸
中圖分類號:R573.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1.012
文章編號:1006-1959(2019)11-0042-03
Abstract:Peptic ulcer is a common and 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 in gastroenterology. Its incidence rate is as high as 10%. The appearance of peptic ulcer is affected by gastric acid, duodenal mucosa and pepsin. The cause of the disease is related to hyperacidity and decreased gastric mucosal barrier function.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 is pyloric screw infection. At this stage, there are a variety of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this disease.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is mainly to strengthen defense and weaken the invasive factors. Now we review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gress of drug treatment in China.
Key words:Peptic ulcer;Drug treatment;Gastroenterology;Stomach acid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較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再加上飲食與生活結構的改變,致使消化性潰瘍的發生率逐年增加[1],致使患者生活質量不斷下降。消化性潰瘍患者若無狹窄、穿孔等合并癥則可以給予進行保守治療,常用藥物有質子泵抑制劑、H2受體拮抗劑、中西醫結合用藥等。為增強臨床治療效果,減少不良反應和降低復發率,需嚴格按照患者實際情況來進一步確定是否存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驗室檢查來確定合理的治療方案,從而為患者的生命安全與生活質量提供充足的保障。本文對國內使用的相關藥物治療現狀機制做一總結。
1抑制胃酸
1.1制酸劑 制酸劑的作用側重于胃液酸度的降低,可以提高胃內pH超過4以上,并且能夠對胃蛋白酶進行弱化或失活。常用藥物包括胃得樂、胃必治片、氫氧化鎂合劑、樂得胃等。
1.2 H2受體阻滯劑 H2受體阻滯劑對于組胺和胃粘膜上H2受體的結合能夠產生有效的阻止作用,減少壁細胞的胃酸分泌量,同時能夠對于胃泌素和胰島素刺激所造成的胃酸分泌進行有效的抑制[2]。常用藥物有:西咪替丁,最早在國內使用,能夠通過血腦屏障,副作用主要是精神方面的,因此精神障礙者應該慎重考慮;雷尼替丁具有較強的抗酸作用,且副作用小;法莫替丁的抗酸作用更強,副作用更小。
1.3質子泵抑制劑 質子泵主要是H+-K+-ATP酶,該酶能夠從細胞內排出H+,將位于細胞外的K+攝入到細胞內,然后通過交換來對胃酸分泌進行有效的抑制。質子泵本身的抑酸功能十分強大,在治療消化性潰瘍中是一種首選藥物,如奧美拉唑、蘭索拉唑、雷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
1.4谷丙胺 這是促胃液素阻滯劑的一種,能夠對促胃液素、胃蛋白酶、攻擊因子胃酸進行有效的抑制,并且能夠增加防御因子的合成,尤其是對于H2受體阻滯劑治療中促胃液素的反跳。
1.5選擇性毒蕈堿受體阻滯劑 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哌吡氮平能夠對壁細胞上的M1受體進行選擇性的結合,能夠對乙酰膽堿進行阻斷,進而對酸分泌發揮強有力的抑制作用。相比較于老的抗膽堿,該藥物具有較強的親和性,抗酸作用的充分發揮可以完全借助口服;同時不會對胃排空產生抑制作用,可以經過血腦屏障,因此不具備中樞性抗膽堿作用,不會引發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如心動過速、瞳孔調節障礙等。另外,該藥物能夠致力于胃粘膜微循環的有效改善,促進粘液分泌的增加等,進而能更好地保護細胞,且中斷后不會出現酸反跳的情況,療效接近H2受體阻滯劑,可以用于對胃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3]。
2胃粘膜保護劑
2.1粘膜屏障增強劑 硫糖鋁具有較弱的抗胃蛋白酶的效果,對于潰瘍病灶的吸附性良好,能夠有機結合潰瘍面上的蛋白質,進而有助于保護膜的形成;同時,對于胃粘液的分泌及其前列腺E2的合成能夠起到促進作用[8]。該藥物在臨床上的應用時間已經有二十多年之久,其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效果已經被證實,療效顯著,治療后患者的總有效率可高達93%,并且能夠對復發進行有效的抑制。TDB在酸性胃液中該藥物可以結合潰瘍面壞死組織中的蛋白質,進而有助于薄膜層的合成并致力于潰瘍面的有效保護,同時還能對胃黏膜產生一定的刺激作用而促進前列腺素的合成,實現對幽門螺桿菌的消除,該藥對于胃十二指腸和出血性潰瘍具有顯著效果[4]。相比較于西咪替丁,藥物具有接近的治療效果,但是卻可以極大的降低臨床復發率,用藥劑量為120 mg,4次/d,服用方式為餐前半小時嚼服,一個療程共計28 d,通常多進行為期1~2個療程的治療,維持劑量不需要服用,且極少會出現副作用,只會出現輕度的不良反應,如腹瀉、惡心嘔吐、黑便等,這些癥狀在停藥以后可以自愈。合歡香葉脂(胃加強)對于胃粘膜血流和防御功能的增強、組織修復的促進、內源性前列腺素合成的增加等方面具有顯著效果,臨床治療有效率在80%左右 [4],能夠對潰瘍瘢痕后的復發進行有效的預防,對于長時間的使用比較適用。 2.2粘液合成分泌促進劑 替普瑞酮能夠有效的合成胃粘膜修復因子高分子糖蛋白與磷脂,進而能夠促進胃粘膜防御功能的顯著增強和和內源性前列腺素合成的增加,能夠更好地治療難治性潰瘍,針對消化性潰瘍的總有效率控制在81.8%左右[5],副作用很少,患者偶爾會出現類似肝酶升高和便秘的情況,服用方法為每天150 mg,分3次餐后服用。其他粘液合成與分泌促進劑包括促胰液劑和前列腺抑制劑,如瑞巴派特[5]。
2.3微循環改善劑 舒寧即舒必利、止嘔靈,能夠對下丘腦交感神經興奮進行有效的抑制,致力于未粘膜血流的增加和胃液素分泌的減少,主要用來治療應激和精神因素患者,副作用偶爾出現,如男性乳腺增生、溢乳和震顫等。每次服用劑量為50 mg,三餐后服用[6]。鹽酸肌醇煙酸脂β是一種包環糊精包接化合物,能夠對胃粘膜直接發生作用,有助于血流的增加和高分子糖蛋白的合成,副作用偶爾出現,如便秘、惡心、胸部不適等,每次400 mg,服用2次,于早飯后、睡前。其他藥物有曲洛西匹特、索法酮等藥物,均能夠有效的改善微循環[7]。
2.4前列腺素制劑 米索前列素(喜克潰)能夠對胃粘液分泌產生強烈的刺激作用,進而有助于血流、重碳酸氫鈉分泌與磷脂生成的增加,并能夠實現對胃酸分泌的抑制,從而能夠實現對胃粘膜的有效保護。相比較于西咪替丁,該藥的治療效果十分接近,每次服用200 μg,4次/d,分別于三餐前、睡前服用,1個療程共計4~8周,不良反應主要是腹瀉,臨床發生率為7%[8]。奧諾前列素能夠有效的保護細胞,對于胃粘膜粘液的合成與分泌可以起到促進作用,可以極大的增加HCO-3分泌而定增加,從而可以將粘膜防御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并且能夠對攻擊因子胃酸進行有效的抑制。針對8難治性潰瘍,采用H2受體阻滯劑和該藥物能夠增強臨床治療效果,且復發率低。每次5 mg,4次/d,三餐前、臨睡前服用,很少有出現不良反應,如白細胞增加、血小板減少、月經周期異常、頭痛、腹瀉和便秘等[9]。
2.5表皮生長因子(EGF)及轉化生長因子(TGF) EGF是一種單鏈多肽,由唾液腺、十二指腸腺組成,能夠對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起到有效的抑制作用,對于粘液的產生與分泌可以發揮有效的促進作用,該藥物能夠有效的保護因刺激所造成的胃、十二指腸粘膜損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影響到PU的發生、發展、愈合,為此在治療消化性潰瘍中具有顯著效果,且能夠有效的抵抗復發;通過口服可以有效的保護與營養正常、應激性胃潰瘍的胃粘膜,該藥物在防御胃粘膜中的保護作用逐漸引起高度的重視,研究表明其治療效果與米索前列醇相比具有顯著的優越性。TGF是新型粘液保護劑之一,對于該病的治療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10]。
2.6胸腺蛋白 胸腺蛋白口服溶液(欣洛維)由分子蛋白類活性物質制成的藥物,提取于豬胸腺,經研究發現該藥物同時具備雙重功能,即能夠對粘膜進行有效的保護、對于長皮細胞的再生修復能夠起到促進作用。同時,因該藥物能夠對粘膜周圍環境進行有效的改變,進而有助于促進機體抵抗幽門螺桿菌和毒素的顯著增強,為此在臨床上具有很高的治愈率。大量研究數據說明,藥物在臨床上具有顯著的效果和愈合率,且年復發率為30%,與其他抑酸藥物相比效果顯著[11]。
2.7維生素E 維生素E是一種天然良好的脂溶性維生素,在機體內能夠對易被氧化的物質提供保護作用,對于過氧化脂的生成能夠進一步的減少。研究發現,受脂肪過氧化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患者胃粘膜本身的抵抗力,然而采用維生素E便能夠對患者的脂肪氧化進行調節,實現對氧化自由基的清除,進而可以保護細胞免受氧化劑的損害[12]。同時,大量維生素E能夠有效的增生毛細血管與小血管,促使周圍血液循環能夠得到有效的改善,促進組織中氧供應的顯著增減,進而可以提供良好的營養條件以便愈合潰瘍面。此外,其對于幽門螺旋桿菌的生長可以發揮有效的抑制作用,從而能夠極大的降低愈合后的復發率[13]。有研究發現:給予維生素E膠丸400 mg/次,2次/d,聯合胃舒平2片/次,3次/d,進行為期4周的連續治療。經胃鏡檢查顯示,總有效率高達89.6%,且不良反應少,不會對繼續治療造成影響。通過大量研究發現,對于使用H2受體拮抗劑治療沒有效果的患者,采用維生素E仍然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可見這是一種副作用小、療效顯著、復發率低切價格低廉的藥物,治療初期為更好地緩解疼痛,可以適當的采用解痙止痛劑[16]。
3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新途徑
3.1微循環改善 受某些血管類型胃損害機制的影響出現血管痙攣、非血管性平滑肌收縮的可能性較大,該機制又是部分地由血管活性和的質所介導的,若能夠將其進行詳細的闡明,則可以通過合成抑制劑或受體拮抗劑的方式來進行高效的預防與治療。為致力于微循環的改善,可以采用某些血管擴張劑,以此能夠促進粘膜屏障與處理酸能力的顯著增強[17]。
3.2神經機制的改善 研究發現[18],神經傳入反射在淺表粘膜損害中始終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針對消化性潰瘍比較敏感的個體,反射受損后上皮會發生異常改變,即“泄漏性”,進而會極大的增加酸逆彌散,或者“正?!彼崾股掀ず茈y耐受。為促進粘膜保護作用的不斷強化,可以應用對神經反射與反應性有所調節的藥物。
3.3免疫反應調節 研究發現,受消化性潰瘍慢性化的影響會導致患者粘膜免疫系統功能受損,無法有效清除抗原,由此會增加消化性潰瘍慢性化的可能性,阻礙抗原的消除,基于此臨床上多會采用免疫調節藥物,現已知眾多藥物對于抗原的加速愈合十分有效,能夠將患者粘膜上的抗原有效的清除干凈,進而對抗原的發展進行有效抑制,如轉移生長、表皮生長和血小板源性生長因子等。同時,叮囑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需要戒煙戒酒,在選擇藥物時不要刺激或損害粘膜的藥物,對于多數患者而言盡管上述治療后愈合時間在12~15周內,停藥后5年內的復發率控制在25%~60%,其中最多見于半年內[19]。 3.4超氧化物超岐化酶(SOD) 經動物實驗證明,SOD能夠有效的保護胃腸粘膜,位于活動期的PU邊緣 ,會極大的降低SOD的活性,愈合期會相應的升高。數據表明,因阿司匹林所對為胃黏膜造成的傷害,而采用SOD可以將這種損傷降到最低。盡管改進與修飾,有助于促進其自身特性的不斷增強,如溶解度、耐酸堿、抗蛋白水解等,由此有助于免疫原性的降低,促進半衰期的有效鹽城,進而更有助于開發其藥用[20]。
4總結
近年來,關于治療消化性潰瘍已經取得一定成績,也正向著臨床需求的方向逐步變革。當下的任務在于徹底根治幽門螺桿菌,過程中需要根據不同癥狀進行分門別類,開展針對性治療。現如今,關于該病的治療臨床上不斷涌現出新的藥物,用藥不再單一化,進而能夠促進臨床治愈率的顯著提高和復發率的極大降低,尤其是對一些難治性潰瘍的根治,成績顯著。關于該病的治療原則以患者自覺癥狀的消除、潰瘍愈合和防止復發為主,因此為促進藥物生物利用度的顯著提高,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選擇,確保長期用藥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對于此臨床醫務工作者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
參考文獻:
[1]趙文星.益胃湯聯合四聯療法治療Hp陽性消化性潰瘍臨床觀察[J].光明中醫,2019,34(4):617-619.
[2]王昊.克拉霉素三聯療法治療小兒幽門螺桿菌陽性消化性潰瘍臨床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4):104-106.
[3]范則曉,程海燕.埃索美拉唑標準劑量間歇給藥與大劑量持續給藥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效果對比[J].國際消化病雜志,2019,39(1):50-53.
[4]楊慧敏.慢性胃炎合并消化性潰瘍采用奧美拉唑治療的療效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9):74-75.
[5]梁麗娟,巫桂兵,張燕.三聯與四聯用藥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兒童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療效對比[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5,8(36):61-62.
[6]吳毓秀,尹秀煥.用蘭索拉唑聯合抗生素治療酒精型消化潰瘍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12):173.
[7]陳鳳,劉震,劉志勇.安胃瘍膠囊聯合蘭索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效果及其對胃泌素水平變化的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7):891-892.
[8]張淑文.雷尼替丁聯合奧美拉唑治療消化性潰瘍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9(6):89-90.
[9]苗萌.四種質子泵抑制劑治療幽門螺桿菌陽性型消化性潰瘍的藥物經濟學評價[J].中國實用醫藥,2019(6):90-91.
[10]王善飛,劉利新.探討合理應用抗消化性潰瘍藥物治療消化性潰瘍的方法及臨床療效[J].醫療裝備,2015,28(9):149.
[11]劉梅,許多,馬小芬,等.消化性潰瘍兩種四聯療法的藥物經濟學評價[J].中華全科醫學,2018,16(5):845-848.
[12]申艷.針對性護理干預對復發性消化潰瘍患者的影響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5):716-717.
[13]李艷麗.四種質子泵抑制劑治療消化性潰瘍性出血的藥物經濟學評價[J].當代醫學,2018,24(33):126-128.
[14]白榮慶.內鏡下注射藥物法聯合內鏡下鈦夾止血法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效果[J].中國醫藥科學,2018,8(23):194-196, 213.
[15]蔡文娟.護理干預聯合三聯藥物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臨床療效分析[J].海峽藥學,2018,30(12):217-219.
[16]賈媛媛.消化性潰瘍應用抗菌藥物聯合抑制胃酸分泌藥物治療的臨床分析[J].海峽藥學,2018,30(12):133-135.
[17]張乃衛,程紅杰,徐珊珊.藥物配合皮膚電針治療消化性潰瘍肝胃不和型療效觀察[J].實用中醫藥雜志,2018,34(12):1458-1459.
[18]陳婕,高志慧,張瑞,李強.奧美拉唑及奧曲肽聯合治療消化性潰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0):141-142.
[19]龐祖明,張新華.質子泵抑制劑與抑制幽門螺旋菌藥物聯合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的療效[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 3(29):28-29.
[20]張廷梅,李杭,袁國琴,等.支氣管鏡在兒童支氣管結核診斷治療中應用價值[J].臨床薈萃,2011,26(15):1340-1342,1284.
收稿日期:2019-1-14;修回日期:2019-3-15
編輯/肖婷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35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