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上好初中勞技課,培養學生操作技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在初中勞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操作技能一直是教學的重點。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操作技能教學時,應遵循目標明確、范圍普遍、成果有效這三個基本原則。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教師要用成功的范例、適當的練習和有效的反饋來進行教學。此外,勞技教師應發揮好勞技學科操作性強的優勢,更好地培養學生操作技能的素養。
  關鍵詞:勞技教學;操作技能;原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9)09-027-1
  勞技學科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學科,操作技能的培養是勞技課堂教學的核心,如何在課堂上有限的時間內,引領學生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并掌握相應的操作技能,這是每位勞技教師都會面對的問題。為了提高勞動與技術課堂教學實效性,教師應在學生學習的不同階段,采取不同的教學策略。
  一、勞技課堂學生操作技能培養原則
  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是讓學生獲得新的操作技能,或提高某個方面的已有的操作技能。為了提高學生勞技課堂的核心素養,打下堅實的基礎,初中勞技課堂學生操作技能的培養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
  1.目標明確。
  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教師對學生達到的操作技能培養成果的明確解釋。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和展開的,包括操作技能的培養,也是如此。明確教學目標,不僅能讓學生知道該做什么,還能促進學生合理安排時間,進行操作技能的培養。
  對于一堂勞技課來說,明確而有序的教學目標,能夠讓學生有條不紊的進行操作。否則,會讓學生疲于趕時間,純粹性的進行簡單的模仿,而會忽視操作技能的要領掌握。在紐扣結的編制的教學中,學生一堂課時間能夠學會如何編制紐扣結已經很好了,如果教學目標是一個紐扣結的飾物,難度是相當大的。所以我們在課堂教學中,適當將項目目標細化,分成多個階段性小目標,使學生盡可能在規定的時間里完成各個小目標,掌握好各個環節的操作技能。
  2.范圍普遍。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要始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盡可能地讓所有學生都體會到操作的樂趣,而不僅僅是為了上完一節課。
  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在勞技課堂教學中,也能體現出這種差異的存在,一堂課下來,有部分的學生會完成教學目標中的作品,并很享受其中操作樂趣,掌握操作技能。也有部分,甚至只充當了吃瓜群眾的角色。這是違背我們操作技能培養原則的。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老師的現場指導之外,我們盡可能的發揮學生小組內的互幫互助,或者小組間的互幫互助,讓需要得到幫助的學生得到幫助,使所有學生都參與其中,進行操作技能的培養。不論最終成品是否精美,是否完成,找出閃光點加以表揚,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慢慢體會到操作的樂趣,從吃瓜群眾的角色中剝離出來。
  3.成果有效。
  教師通過的具體的教學后,學生掌握了具體的操作技能或學會了新作品的制作方法。有效的成果可以是一件作品,也可以是一個操作。
  在勞技課堂教學中,動手操作是勞技課堂教學的重點內容。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進行操作技能的培養,在操作技能培養的過程中,慢慢形成作品。有精美的作品呈現,那是對操作技能培養最有效的體現,例如在紙藝花的制作中,最終能有精美的紙藝花朵出現。但不是所有時候都會有精美作品呈現,有些同學在課堂的時間里只能做到半成品,或者沒有做得那么精美。這時候我們說只要是通過自己的操作完成的,都是有效的,因為他是參與了操作技能的培養,至少已經學會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哪怕僅僅是紙藝花中纏繞膠帶這樣一個技能。
  二、勞技課堂學生操作技能培養策略
  目標明確,范圍普遍,成果有效,是初中勞技課堂操作技能培養的三個基本原則。那么在平時的勞技課堂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培養呢?以下是我探索的一些策略。
  1.成功的示范。
  在具體的勞技教學過程中,一個精彩的引入,是成功的一半。那么如何讓提起學生的興奮點呢。例如,在紙藝花的制作中,當老師手捧一束精美花走進教室時,學生肯定會驚訝,當介紹此花是用皺紋紙制作而成,學生稱贊花的漂亮逼真時,心里定會想,我也要做這樣一朵花。那么接下來的,紙藝花的操作技能培養自然順暢很多,事半功倍。當然,操作的進行還需要老師的動作示范,我們可以把操作的示范動作進行分解,并錄制成短視頻,進行分步教學,操作技能的難點,必要時再進行當場示范。
  2.適當的練習。
  在勞技課堂教學中,練習是也是一個重要的教學過程。練習是一種有目的、有步驟、有指導的教學活動。但練習也需適量,只有通過適當的練習,才能熟練地掌握操作技能。
  在具體教學中,如何才能做到適當,而不枯燥。在確定勞技小項目時,我們可以優先選擇有重復元素的,或者拓展作品中有多個重復元素的。讓學生既能進行適當的重復練習,又不會導致重復而枯燥厭煩。例如,利用紐扣結編制手環,在學生學會編制紐扣結的基礎上,利用串聯編制多個紐扣結的方法,進行紐扣結的編制技能練習,最終完成裝飾手環。
  3.有效的反饋。
  在勞技課堂教學中,當堂反饋是考量這一堂勞技課的基本教學目標是否完成的標準,也是學生對此勞技項目掌握程度的有效反應。反饋可以是完成的作品,或半成品,也可以是學生的歸納總結或者問題。
  在課堂上,老師通過反饋能夠清晰了解學生哪些操作環節需要進行加強鞏固,或者再練習,以達到掌握操作技能的目的。例如,在紐扣結的編制中,學生很容易把線繞錯方向而導致失敗,那么我們可以及時的給予正確的操作指導?;蛘咴谑瘴矔r,學生一下子用了過猛,導致紐扣結變形,不好看,我們就可以告知學生,收線時,可以嘗試邊收,邊用手指慢慢捏搓繩結的方法。
  學生操作技能培養,在各學科中都有穿插,但由于勞技學科動手操作性強,因而能得到更好的體現。因此,勞技教師應發揮勞技學科的這一優勢,更好地培養學生操作技能。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5380.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