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勞技創意教育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在落實素質教育教學實踐的過程之中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備受關注,為了保障學生實現良性成長和發展,許多老師開始將創造性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融入主體教學環節,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保證學生既能夠掌握學習的技巧,還能夠提高個人的綜合素養。對此,本文以小學勞技創意教育為分析對象,分析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相關要求,以期為落實我國的素質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鑒。
小學教育 勞技創意 核心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02-0116-01
1.注重技術意識的培養和行為習慣的養成
勞技創意教育符合素質教育的實質要求,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斷促進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升,在落實小學勞技創意教育實踐工作之前,老師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學生的實際需求,結合新課程理念的實際情況了解現代學生所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保障學生能夠主動參與不同的實踐活動,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加深個人對技術的認知和理解,從而樹立良好的技術意識。其中技術意識的培養對學生和老師都提出了一定要求,老師需要以學生為主體給予學生更多自主感知的機會,讓學生能夠主動接受現代信息技術的引導。為了拓展課堂教學空間,促進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老師可以積極開展各種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結合個人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了解身邊的信息技術。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參與積極性的調動尤為關鍵,為了保障學生真正意識到勞技創業學習的作用和價值,老師首先需要分析學生的興趣所在,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和感知的過程中更好的體驗動手和動腦的樂趣,對技術的價值有一個宏觀的認知,老師需要在恰當的時間段內為學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和指導,保證學生能夠堅持正確的實踐方向,從而將主動參與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個人的動手能力,培養良好的核心素養。
2.加強實踐體驗,鼓勵學生嘗試
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明確強調學生才是學習過程中的主體,老師需要盡量避免簡單的知識灌輸,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了解學生的自主發展需求,真正的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為學生提供相應的輔導。其中實踐體驗對勞技創意教育工作的大力開展有著關鍵的促進作用,老師需要以小組研究為基礎,在敲定設置方案之后將不同的創意落到實處,鼓勵學生參與各種動手操作活動。其中學生在自主參與時能夠對一個人的知識有一個宏觀的認知,真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從而在個人社會生活實踐的過程中實現舉一反三和學以致用。老師應該鼓勵學生結合個人的需求進行大膽的嘗試和挑戰,選擇符合個人個性化發展要求的體現形式和實踐模式,在不斷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之中進行主動學習,從而更好的將個人頭腦中的印象變為現實,這一點對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意義重大。
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老師還需要關注技術知識與技術實踐探究之間的有機結合,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個人學習熱情的指導下主動參與不同的學習和實踐活動環節,充分體現個人的創造性、積極性和主動性,老師只需注重對學生感知能力的培養,通過情景設置的形式來彌補學生在想象力和邏輯判斷力上的不足,讓學生對現有的理論知識有一個更加清晰、宏觀的認知。需要注意的是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不足,是非判斷能力相對較差,因此無法更好的在個人主觀能動性調動之下收集不同的學習資料,針對這一限制條件,小學老師需要立足于勞技創意教育的相關要求及具體的教學策略,通過提問式的教學形式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內部合作,設置不同的學習小組,通過學生之間的優劣搭配,實現學生的相互合作和共同發展。
3.積極交流展示評價
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對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意義重大,為了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和互動共贏,老師需要注重課外活動的有效開展,不斷延伸課堂,結合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開展的實質要求積極拓展學生的學習潛能,關注學生在學習實踐過程之中的交流情況,讓學生在技術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實現自我反思和自我總結。其中學生的自我評價尤為關鍵,老師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引導其進行主動的分析判斷和觀察,實現自我審視和自我教育,這一點對實現學生的良性成長、培養學生良好的核心素養意義重大。其次老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對他人進行評價,站在公正合理的角度了解他人的優點和不足以發展的眼光看待他人,并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學生在整個參與的過程之中能夠實現個人反思能力的提升,通過不斷的思考和探索對個人的學習能力有一個深刻的認知。最后,老師需要進行總結性的評價,其中總結性的評價要求老師以激勵性的評價為主體,盡量避免簡單的批評,而是需要給予每一個學生針對性的幫助,肯定學生的進步和付出,通過口頭上的鼓勵來讓學生意識到老師對他的關注和肯定,這一點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核心意識有著關鍵的作用。另外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老師也能夠及時了解學生的信息反饋,分析個人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從而在前期備課的過程之中獲得更多的支持和依據。
4.結語
作為我國教育體系中的重要階段,小學教育對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意義重大,老師需要關注這一基礎和教育環節工作的大力落實,改革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以學生為主體,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關注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引導,積極采取符合學生個性化發展要求的教學引導形式來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和成長空間。
參考文獻
[1]陸燕.核心素養在小學勞技課堂的落實[J].科普童話,2017(23).
[2]譚新艷.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小學科學為例[J].湖南教育(A版),2018(1):49-50.
[3]陳石葉.小學數學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J].考試周刊,2017(46).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000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