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思維教育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信息技術學科的學科思維作為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之一,已成為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也是課標組專家極力倡導與推廣的思維方式。要使計算思維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有效落實,就需要先明確計算思維的概念、特征及常見的誤區,再合理組織教學內容,研究可行的教學方法。這樣也能夠建高效的信息技術課堂,能夠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能夠讓學生通過積極的參與、友好的互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的自信心。本文就對此問題進行系統化探究。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 學科思維 教育探究 教學理念
  高中信息技術是一門基礎科學課程,是提升高中生信息素養,發展計算思維,增強數字化學習與創新能力的主要渠道。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信息技術的應用日益普及,信息技術課程也被教育部列入必修課范疇。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屬于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時間是較為短暫的,這就需要相關教師利用好每一分鐘來提高教學效率,將“學科思維”貫徹到課堂教學之中,不僅要讓學生理解計算機學科大概念,還需要引導學生將計算思維合理地應用至日常生活與學習之中,形成一種思維習慣。
  一、充分了解教學實際,安排相應計算思維內涵教學
  教師是面向高中學生開展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因此在以學生為中心理念的指導之下,教師首先要明確自己所教學生的學習情況,尤其學生在信息技術能力方面表現的參差不齊,這是由于多種原因造成的,只有了解了學生的具體情況,才能夠在教學中采取適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因此,首先,教師要主動地去接近學生,了解他們以往的學習情況,了解他們對于這門課程的基本認識和觀點。其次,充分發揮信息技術課程的優勢,利用調查問卷、論壇等形式,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在論壇中給每個學生建立一個板塊,同時讓學生之間互相了解,為教師的教學設計、學生之間的分組提供依據,為計算思維的培養教育提供良好基礎。
  例如,我在教學“使用資源管理器”時,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和嘗試的機會,將教學問題設計成任務,放手讓學生去做、去總結,并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讓他們打開“資源管理器”,分別采用五種顯示方式顯示D盤上的信息,并總結五種方式的特點。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使學生之間實現互補,凸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對所學信息技術知識建立起一個完整的體系結構,幫助學生形成計算思維。
  二、融合教學方法,提高計算思維學習效率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既要實現全體學生的共同提高,又要對學生因材施教,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信息技術課堂教學質量。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思維教育,為了突出“思維”的重要性,教師不必拘泥于課本教學順序,可以從學生實際出發,對教材順序和內容進行重組,幫助學生對“計算思維”形成一個較為完善的認知與理解這需要教師改革和創新教學理念,科學合理地選擇教學方法,使之更好地應用到課堂教學中,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當然,這也離不開信息技術教師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發揮自身專業化、技術化的教學主導作用,不斷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熱情,提高學生對于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促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工作順利進行。
  三、創新課堂教學,落實計算思維
  在以往的信息技術教學中,體現計算思維的活動也是無處不在的,只是在沒有關注計算思維時,這種活動對學生而言則是無意識的。改變這種狀況,只需引導學生主動地用計算思維去解決問題。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學內容、教學練習等都是較為呆板、脫離實際的,這顯然不能滿足高中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要求。這就需要高中信息技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新課堂教學,落實計算思維。
  例如,在教學中我就嘗試運用“思維導圖”來細化我的教學方案,盡可能地給予學生因材施教的教學活動。也就是說要先從學生的現有水平出發,給他們安排一些比較淺顯的任務。當然,這樣淺顯的任務也要有適當的難度,否則學生會感覺毫無興趣,不能夠積極地參與其中。然后逐漸地提高任務的難度,學生在這樣緩慢提升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地超越自我,提高自我的綜合素養。
  四、借助算法和流程圖,強化學生的計算思維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還需要幫助學生理解計算機思維涵蓋的計算概念和方法,如遞歸、抽象、形式化等,引導學生挖掘隱藏在生活中的“計算”“抽象”問題。借助算法、流程圖,強化學生的計算思維。其中,計算思維是人求解問題的一種途徑和取向,特別是對需要大量計算的問題,在提出問題解決方案后,應該在思維與方法上充分利用計算機的強大計算能力。這也是學生學科思維建立必不可少的“應用實踐”能力。
  而繪制流程圖是編程解決問題中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借助流程圖可以鍛煉學生清晰地表達個人思想。幫助學生在計算思維能力框架大致建立的前提下,用流程圖的方式進行形式化表述,針對給定的任務進行需求分析,明確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提取問題的基本特征,進行抽象處理,并用形式化的方法表述問題,這是學生計算思維能力具象化的重要表現。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盡量使教學“生活化”,用生活中的實例來使學生理解。這樣的教學效果會更好,如果再把書中例子進行優化設計,貼近學生生活,使學生更加感興趣,計算思維的滲透也就自然而然了。毫無疑問,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推動高中信息學科技術的課堂教育,更有助于學生的學科思維建立與發展。
  結語
  計算思維培養已成為高中新課程改革中實現育人價值的目標。希望在以后的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中,一方面,要重視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教學中挖掘基于學科教學內容對應的計算思維,構建基于計算思維的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設計出能培養學生計算思維對應能力的課堂活動,讓信息技術課堂彰顯更多活力。
  參考文獻
  [1]祝智庭,李鋒.面向學科思維的信息技術課程設計:以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為例[J].電化教育研究,2015(1):83-88.
  [2]褚丹.面向高階思維能力培養的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數字化學習資源設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0.
  [3]趙倩倩.基于計算思維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有效教學策略探究——以“算法與程序設計”模塊為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5(17):140-14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593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