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海絲文化課程,構建幼兒互助自創戲劇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近年來,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的發展,泉州也刮起了一陣海絲熱的“狂潮”,孩子們發現了泉州有兩座古船博物館,熟悉的海上交通博物館也煥然一新;九日山、天后宮、真武廟也開展了各種仿古祈風活動;蠔殼厝邊的潯埔女挽起了美麗頭飾,俗稱頭頂花壇;洛陽橋邊的惠安女拉起漁網,辛勤的勞作著;孩子提著花燈穿梭在“東方不夜城”的古港小巷中;品嘗各種中西方融合的美食……種種的跡象昭示著我們是在海絲古城文化背景下生活、成長的泉州人。
關鍵詞:海絲文化 幼兒 戲劇
一次,在海絲文化主題活動背景下的區域時間,孩子們自發玩起了老君來泉州的故事表演游戲。此故事源于泉州民間傳說:老君是個老頑童,活得逍遙自在,他常常趁天庭無事時偷偷溜到人間游玩。一天,老君又偷偷溜到人間來到泉州清源山觀景,突遇火精騷擾泉州百姓,在老君的幫助下,趕跑了火精,他為了火精不再來騷擾人民,便舍身化成一尊神像,鎮守在清源山腳下,泉州人十分感謝、敬佩老君,便將這座神像稱做老君巖。我們發現孩子們對清源山腳下的老君的故事特別感興趣,愿意去模仿表演,若能追隨幼兒的興趣,需要,將通過老君這一角色的扮演來發展幼兒在表演過程中的主體性、自身認知、社會認知及同伴合作交往、語言表達、肢體表演、問題解決等方面能力的發展。下文以追隨幼兒問題的方式呈現師幼共構故事劇劇本的發展歷程。
一、發生了什么事
自主表演過程中,愷愷對著小伙伴們高聲喊著:別打了,別打了,不是這樣表演的?小伙伴們好像沒有在意愷愷的話,繼續表演著……。游戲結束后,教師組織孩子們討論:發生什么事?愷愷激動的講述:他扮演的是老君,其他的小朋友本來扮演的是泉州百姓,最后他們都變成了老君。教師接著問:你們的表演有幾個老君?小朋友異口同聲的說:一個。教師首先問幼兒: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呢?昊昊說:他們沒有按照故事來表演。教師:那我們表演時,怎樣才能記住故事并按照故事的發展來表演?小楠說:可以把表演的故事畫在紙上,這樣大家按照紙上的內容來表演。教師發現孩子們已經有記錄的經驗,懂得用記錄表征的形式來記錄一個情節、一個故事等,這就是孩子們眼中的故事劇的劇本。
分析:孩子們在自主表演過程中,會發現很多的突發情況會影響著表演的進程,當孩子們通過探討發現是自己的行為影響到他人、影響到了集體。為了不影響他人,孩子們決定一起坐下來探討表演故事中的想法,表演的故事情節的發展等。
二、“畫”什么劇本
在創編劇本前,教師通過故事回憶、探討的形式來激發幼兒創編新故事劇的興趣。教師問:老君為什么喜歡來泉州呢?龍龍說:泉州的清源山很漂亮;昊昊說:清源山的天湖里有天鵝,老君喜歡喂天鵝;皓皓說:清源山有很多人在運動,也有好吃的食物。為了拓寬孩子的思維教師又問:泉州這么大,好玩的地方就只有清源山嗎?駿豪說:泉州還有海交館;小玉說:泉州有美麗的惠安女;泓錕說:泉州有好吃的面線糊,可以請老君吃;小朋友在教師的激發下一下子把他們認識的泉州景點、泉州美食都說出來,競相邀請老君去看看。于是新的主題活動《你想帶老君游哪里》的劇本創作開始了。最后班級形成了人手一份的故事劇本:有帶老君到永春摘蘆柑、帶老君去洛陽橋看惠安女捕魚、到德化看陶瓷、安溪品茶、海邊挖沙、西街吃面線糊、西街滾湯圓、文廟看花燈……
分析:畫什么,決定著孩子們對故事劇劇本形成的認識,他們把自己的當成主角帶領這老君到處游玩,把自己喜歡、熟悉的景點用自己的語言介紹給老君認識。教師給每一個孩子充分的表現機會,也進一步了解孩子們的想法。
三、要怎么演
故事劇表演時間,孩子們拿著劇本開始商討角色的扮演,由于劇本是昊昊小朋友創作的,他被大家推舉為小導演。昊昊帶領大家開始分配角色,首先他們采用的是自由選擇角色的方法。當小導演說:誰要當天鵝的請舉手。舉手的小朋友就主動聚攏一起。誰扮演游客,誰扮演老君均為自愿推薦的原則。當遇到了爭搶角色的時候,孩子們也會采取先來后到、剪刀石頭布等方法進行判定。初次表演的過程中,孩子們就發現了小演員們都各自做各自的,時而跑動、時而倆倆相聚聊天,整個場面相對凌亂,不像是在表演。昊昊委屈的說,這不是表演,那要怎樣才算是表演呢?
(一)我們需要一個舞臺
為了不讓表演的場面看上去凌亂,沒有秩序,小朋友結合以往表演經驗,他們決定要創設一個舞臺,一個可以讓演員上場、下場的舞臺,一個有臺上、臺下的舞臺、一個有觀眾席、演員候場的舞臺。于是在每一次故事表演開始前,孩子們就得先布置好“舞臺”。這個舞臺可以根據孩子們表演的劇本進行相應的調整。
?。ǘ┪覀冃枰谰哐b扮自己
在表演過程中,孩子們發現為了能讓大家更容易辨識自己的角色,是需要裝扮自己的,比如老君要有白胡子,而這些白胡子怎么來呢?阿楓說:可以到美工區用白紙做胡子貼在臉上,于是孩子們懂得了美工區可以成為他們表演道具的保障。
(三)我們需要排練動作
在表演結束時的分享環節中,孩子們不約而同的說,天鵝表演的的動作不美,不像電視上跳天鵝舞蹈的演員。那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動作更美呢?在孩子們討論激烈的時候,老師給孩子們欣賞了芭蕾舞劇《天鵝湖》。孩子們被整齊劃一、優美自然的動作所吸引了。不自覺的給予演員們掌聲。他們是如何做到這么美的動作呢,是如何想到的呢?教師結合天鵝生活場景的照片為孩子們講解,演員們的動作時通過觀察天鵝的習性,比如:天鵝是如何飛翔的,天鵝是如何鳴叫、如何游泳、如何倆倆嬉戲的。獲得的靈感,從而創編出了優美的動作。孩子們好像開始領會到,我們也可以自己編舞蹈動作。新的表演課程——創編舞蹈動作開始了。為了演出的動作更加的熟練、整齊,孩子利用區域時間在表演區進行了排練。
孩子們是天生的表演家,他們有強烈的表演欲望,而我們老師要做只是不斷給予支持與幫助,比如當孩子們有想法的時候,我們選擇用記錄的方式進行記錄分享,當認知上不夠時,我們老師可以及時的組織幼兒一起探討研究。孩子們在老師的支持與幫助下,完成了屬于自己的故事劇。在整個故事劇過程中,孩子們都是主角,他們要創設劇本,探討劇本,創設舞臺,制作表演道具,創編動作等等,通過一系列的形成了孩子的自我認知體系,原來我們也是很棒的小朋友。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604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