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習支教看農村小學拼音教學的現狀及對策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通過實習支教,我們可以看到農村小學拼音教學的現狀,也可以發現其存在的主要問題。本文就此進行了探討,也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旨在提高農村小學漢語拼音教學的水平,以推動農村語文基礎教育的不斷進步。
關鍵詞:實習支教 農村 小學語文教學 拼音教學
漢語拼音是小學生識字、閱讀、寫作以及掌握普通話的有效工具。2011年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小學1-2年級學段目標中明確規定:“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所以,拼音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基礎,也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難點。但是,在頂崗實習支教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不少農村學校的拼音教學并未完全達到語文課程標準要求,這不僅影響了學生對普通話的掌握,還影響了他們語文成績的提高,甚至加重了城鄉教育的失衡現象。農村學校的拼音教學究竟存在什么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值得人們進行探討的,本文就此展開論述。
一、農村小學拼音教學存在的問題
農村學校拼音教學的情況比較復雜,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問題:
?。ㄒ唬┩破展ぷ髀浜?,語言環境不利
語言學習離不開語言環境,語言環境可以促進語言學習。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以來,黨和政府就致力于推廣普通話,并出臺許多相關的政策和措施,也取得了明顯效果。到目前為止,普通話已成為人們日常交流的主要工具。但許多農村地區的推普工作做得并不到位,很多人們依然不會說普通話,離城鎮較遠的山區更是如此,這給農村孩子們學習普通話帶來一定障礙,許多實習支教點就是典型代表,這里的學生多為“留守兒童”,他們從小生活在方言語境中,也習慣了說方言,要想講普通話,只能通過在校學習,但當地教師一般為本地人,他們說的普通話并不標準,對普通話知識的了解也不全面,漢語拼音的教學效果一般,學生們掌握的基本是帶濃厚方言味的普通話。當學生們走出校門后,又完全脫離了講普通話的環境,如此循環往復,長此以往,最終使農村學生錯過學習語言的最佳年齡段,無法真正學會標準的普通話。
?。ǘ┙處熕接邢蓿虒W條件落后
教師是學生的模仿對象,他們的語言素養對學生有著潛在而深刻的影響,也決定著學生語言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教師普通話水平直接影響著拼音教學的效果。但是,農村地區學校教師的語言素養普遍不高,普通話水平參差不齊,有的人講普通話帶有濃厚的方音成分,如分不清前后鼻音和平舌翹舌音的大有人在;有的對漢語拼音知識一知半解,自己沒有學好又怎能教好?有的人淡化漢語拼音教學,對漢語拼音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有的人拼音教學能力低下,在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模式的背景下,不能從學生心理發展和思維方式的實際出發,仍繼續使用灌輸式教學方式,教學方法死板、單調,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導致學習效果下降。再加上農村學校的教學設備簡單,教學資源匱乏,許多現代化教學手段不能被利用,教師進行拼音教學除了教材,再無其他輔助性教具,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改變農村小學拼音教學狀況的策略
要想解決農村學校漢語拼音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提高人們的普通話水平,可以采用以下幾種策略:
?。ㄒ唬┨岣呓處煹钠胀ㄔ捤剑纳妻r村學校的語言環境
教師對學生具有極強的引導性和范例性,語文教師普通話水平直接影響著學生漢語拼音學習,針對農村教師普通話水平整體偏弱的狀況,我們要打造一批講標準普通話的高素質教師隊伍。首先,要嚴格規定從事語文教學教師的普通話水平,要求他們必須達到國家普通話水平測試二級甲等,并進行隨機性抽查測試,以保證其水平保持長久性;其次,要求教師在教學和日常生活中必須使用普通話,同事間、師生間要互相學習,共同進步,營造良好的普通話學習氛圍;第三,當地教育部門要定期對教師進行普通話培訓,糾正其不當發音,減少錯誤及其對學生的誤導,讓教師真正成為小學生學習普通話的典范。
提高了教師的普通話水平,農村學校的漢語拼音教學就有了質量保證,學校就會逐漸形成講普通話的氛圍,還要動員廣大師生在社會上和家庭里講普通話,充分發揮其在推普中的重要作用,這必然會推動農村推普工作的深入展開,形成人人講普通話的良好語境。
?。ǘ┘訌娊處熣Z言修養,提高拼音教學能力
小學生具有很強的向師性,教師的語言表達對學生有著重要的示范作用。所以,要想改變農村學校拼音教學的落后面貌,就要加強教師的語言修養。學??梢圆扇處熯M行集體培訓和教師自我提升等方式,充分認識教師語言修養養成的重要性,教學語言表達力求做到:準確規范、生動形象、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只要教師的語言素養高了,語言能力強了,學生自然會被教師所吸引,教學效果就會提高。
作為語文教師,在加強語言素養的基礎上,還應該注重提高拼音教學能力。首先,了解當地方言的特點及其與普通話的不同,在教學過程中糾正農村學生的方音;其次,根據初入學小學生好奇心強,容易被新事物吸引的特點,靈活采用故事渲染法、歌訣激趣法、游戲寓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讓他們在短時間內對漢語拼音產生興趣;第三,要充分發掘教材,結合教材和農村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實際,因材施教,激發其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學好漢語拼音。第四,注重漢語拼音的拼讀和書寫。根據《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的要求,教師一定要抓好漢語拼音拼讀與書寫兩方面的工作,既要強化學生認讀和拼讀能力,能準確拼讀漢語音節,還要能夠正確書寫漢語拼音的聲母、韻母和音節,這樣才能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真正完成對漢語拼音從學到用的過程。第五,幫助學生糾正漢語拼音易錯的內容。漢語拼音中,有一些聲母、韻母的讀法和寫法容易讓人混淆,小學生不易辨別,針對這些情況,我們一定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對學生進行強化訓練,加深記憶。如“b-d-p-q”四個聲母非常相似,教師一定要讓學生對其進行仔細觀察、比較和對照,能辨別其異同之處,等學生們有了直觀印象,再進行跟讀和手寫,這樣就便于掌握。如區別單韻母“a”和復韻母“ai”的發音,教師要進行正確示范朗讀,讓學生模仿訓練;對音節的拼讀,要擺脫方音干擾,把聲母、韻母和聲調連成一體進行認讀和拼讀。小學生學習語言,只有經過反復訓練,才會孰能生巧。
作者簡介
張軍香(1969—),女,漢族,籍貫:山西省寧武縣,中文系,副教授,碩士,從事語言學及語言學應用研究。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8971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