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食品安全現場快速檢測技術研究進展及應用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健康問題逐漸被突顯出來,而食品安全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需要進一步提升重視程度。本文根據以往工作經驗,對食品快速檢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總結,并從化學比色分析法、免疫學法、生物傳感器技術、非食用物質檢驗技術四方面,論述了食品安全現場快速檢測技術研究進展及應用。
關鍵詞 食品安全現場;快速檢測技術;研究進展
新階段,隨著工業化生產技術的持續發展,很多食品的加工生產技術得到了穩定創新,再加上人們對食品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視,相應安全檢測技術研究進一步強化。從實際食品安全檢測技術角度來看,現場檢測技術正在朝著技術速測化、裝備便攜化方向發展,這也使得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成為了食品安全檢測過程中的主流技術。
1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方法和存在的問題
1.1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方法概述
在實際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方式發展過程中,主要指在具體食品安全問題理化試驗開展過程中,應該將檢測時效性全面展示出來,并將時間集中在兩個小時以內,進而將樣品制備、試驗準備等方面進行快速處理。首先,該種檢驗方式的實施步驟極為簡單,試劑用量較少。其次,樣品處理時間較短,處理方式極為便捷。最后,在具體實驗完成之后,人們可以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專業檢測,最終得出實際結果。從這里也可以看出,想要確保食品安全檢測結果的準確性,不但需要將檢測結果準確性展示出來,還要展示出經濟性特點,并對檢測方法進行全面突出,這也是區別于傳統食品檢測方式的重點所在[1]。
1.2 食品安全快速檢測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實際食品檢測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明顯的精準度和效率不足等問題。從相關法律法規制定過程中可以看出,很多快速檢測結果并不具備相應的法律依據,只有檢測機構出示正式的檢測報告時,才具備有效的法律依據。有時還能出現具體的檢測結果與檢驗機構存在相反情況,“假陽性”、“假陰性”問題展示的極為明顯。除此之外,部分檢測工作熱源的個人能力存在很多問題,在專業知識掌握上存在明顯的不足之處,對于檢測和判定標準的執行顯示出很多不足之處。
2 食品安全現場快速檢測技術研究進展及應用
隨著生物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食品安全文藝涉及的檢測技術和生物科學產生了很大聯系。因此,在現代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及時發展過程中,也展示出很多有效方法,如化學比色分析法、免疫法和生物傳感器法等等[2]。
2.1 化學比色分析法
所謂化學比色法,是食品安全檢測過程中的常用技術,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做好化學樣品之中的有效化學成本檢測,并根據實際化學性質,對具體檢驗方式和分析方法進行合理化選擇。站在一般角度來說,化學比色分析法主要是根據化學原理進行,根據實際成分之中的元素與試驗試劑反應后生成物的顏色,判斷實際元素類型。如果試驗樣品品質之中存在任何問題,顯色反應也會展示出一些特殊性。截至目前,化學比色分析法已經在食品安全檢測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國內外很多公司也對該項技術進行了創新性研究,進展幅度十分巨大[3]。
2.2 免疫學法
在免疫學分析法應用過程中,主要是以血清學檢測為基礎,將抗原和抗體之間的專一特性反應特點展示出來,常見的免疫學法主要包括兩種,其中一個是酶聯免疫法,另一種為試紙條法。站在酶聯免疫法應用過程中,主要是對標記方式進行全面應用,并將酶的抗體和抗原分子進行全面標記,進而將特定的酶結合物有效展示出來,進而將抗體抗原的反應信號全面展示出來,最終將靈敏度測驗進一步提升。例如,在肉制品檢驗過程中,酶聯免疫法極為常見,效果也最為明顯。試紙條法則是將抗體與檢測試紙相互結合,此時抗原抗體相繼產生,并與實際特異抗原產生顏色反應。相比之下,該種檢測方式更具靈敏性,但具體檢測過程難度較大,而且很容易受到其他因素干擾。國內外相關研究人員對該項檢測金屬進行了深入性討論,尤其是在很多商業化模式之中,試紙條檢測還應用到雌二醇、肉毒毒素等檢測過程中,但該種檢測并不包含肉制品、火鍋湯料等檢測,這也是該項技術的局限性所在。為了彌補該方面存在的不足,相關部門應該以實際工作需求為主,對免疫學法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最終實現其應用范圍的有效拓展,消除影響因素[4]。
2.3 生物傳感器技術
在生物傳感器法應用過程中,主要是對生物傳感器進行應用,進而將生物機理全部展示出來,最終實現對感應元件和傳導器的全面結合,激發出分析裝置的效果。由于監測器材的可選擇度較高,再加上微型化特點,可以促使整體生物監測技術在現代觀測領域中得到更多發展機會。但從實際工作角度上可以看出,該部分技術存在穩定性低、質檢可靠程度不足等問題。所以說,相關部門仍需要強化對該方面的研究力度。
2.4 非食用物質檢驗技術
根據我國衛生組織的規定內容,非食用物質和食品添加劑濫用屬于違法,并在后續工作之中加強了對該項問題的整治力度。從2008年開始,相關部門陸續出臺規定政策,讓質檢系統變得更加完善。站在具體工作角度來說,快速檢驗箱的應用,可以對視頻之中的白塊進行測定,還能將牛奶之中的硫氫化鈉含量更好的展示出來,最終確保食品安全不受任何影響。對于色素和防腐劑等內容,快速檢測技術的應用同樣顯得十分重要。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現如今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發展速度越來越快,而且還與很多先進科學技術有效結合在一起,為人類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從現有的應用研究水平中可以看出,未來的食品安全檢測技術會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靈敏度不斷提升,檢測周期也在不斷縮短,最終呈現出有效的模塊化標準。
參考文獻
[1] 王海波.表面增強拉曼光譜用于食品檢測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科技,2017,(8):1-9.
[2] 唐桂新,韋福廣,莫曉玲.關于食品安全標準與食品檢測標準在應用中的問題探討[J].輕工科技,2019,(04):128-129.
[3] 王穎,張明.多中心治理視域下我國品牌食品安全治理路徑[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2):1-8.
[4] 趙浩然.淺析4D現場安全管理與HACCP在酒店食品安全管理中的應用[J].中外企業家,2018,(14):230-23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03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