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產奶牛養殖技術要點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我國養殖行業的迅猛發展,奶牛養殖產業獲得了快速發展。為確保高產奶牛長期保持較大的產奶量以及優良的乳質,飼養者需在高產奶牛養殖過程中合理高效地運用各類養殖技術?;诖?,本文深入研究高產奶牛養殖技術要點,以供參考。
[關鍵詞] 高產奶牛;養殖;乳質
[中圖分類號] S823.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7909(2019)06-94-3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于奶制品的數量要求更大,并對奶制品的質量要求更高。高產奶牛的養殖過程影響奶制品質量,飼養工作者需充分考慮市場需求狀況,優化養殖管理,以生產出高質量的奶產品。
1 高產奶牛簡介
高產奶牛是本土母牛與純種荷蘭牛的高代雜種,通過長時間的選育而產生的,是當前我國唯一的乳用牛種類?,F階段,我國有近300萬頭荷斯坦牛,其中品種牛各胎次的產奶量高達6 359 kg,乳脂率達到了3.56%,良種牛在305 d內的產奶量可達7 022 kg,乳脂率達到了3.57%。而且我國制定了相關國家標準,分為南方型與北方型2種,生產質量與產量日益提升。
發情判定是奶牛養殖最重要的環節,奶牛唯有通過配種、妊娠以及產犢后才可產奶。奶牛理想化的繁衍周期便是“一牛只生產一胎”,也就是每胎之間的時間差距為365 d,去掉60 d的干奶期,泌乳時間為305 d。低產奶牛的胎間距能一定程度地減少,由于低產奶牛的泌乳時間相對偏短,泌乳末期的產奶量相對較少。高產奶牛的胎間距能合理推延,由于高產奶牛的泌乳時間較久,泌乳末期的產奶量較大。如果胎間距較小,便會影響產奶量;如果胎間距較長,會影響奶牛的終生產奶量。若奶牛缺失了繁衍能力,便無需再進行飼養。所以,完成好高產奶牛的發情判定工作對于提高牛奶質量和產量意義重大。如果發情鑒定工作完成質量較差,便會造成牛群漏配問題,進而導致產犢時間間隔的增加,養殖成本大大提升,繁殖率直線下降,嚴重影響奶牛養殖企業的經濟利潤。精準的發情判定更是順利實施超數排卵、人工授精以及移植胚胎的核心所在。
2 當前高產奶牛養殖中存在的不足
2.1 高產奶牛種類選取問題
需選取具有更大泌乳量的高產奶牛,但是多數高產奶牛養殖企業在品種選擇環節往往忽略了此需求。此外,一些管理者出于成本考慮,通常會選擇種類相對較次的高產奶牛,導致奶牛出現體弱多病、營養不良以及生殖受限等問題,從而嚴重影響奶制品的品質,最終造成企業經濟損失巨大。
2.2 飼料方面的問題
為確保高產奶牛能有足夠的泌乳量,需科學喂養高產奶牛。如果飼料搭配不合理,就會導致高產奶牛的泌乳量不足,甚至影響高產奶牛的消化系統,從而嚴重危及高產奶牛的體質健康。此外,不得隨意運用能量飼料實施喂養,保證飼料配置的合理性,高度關注微量元素的摻入比例,以免高產奶牛發生疾病。
2.3 日常管理方面的問題
現階段,多數高產奶牛養殖企業在高產奶牛運動與衛生管理方面仍存在較多問題。正常狀況下,高產奶牛養殖企業有關管理與技術工作者未充分考慮到奶牛養殖的衛生狀況以及環境等,導致環境衛生不達標、運動管理相對較差,間接影響奶制品的品質,從而導致加工奶制品銷售困難。同時,高產奶牛日常情況下需適量運動,有助于高產奶牛的食物消化、營養吸收,促進牛奶產量的提高。
3 高產奶牛養殖技術要點
3.1 科學規劃牛舍
牛舍建造地址需盡可能地選取朝陽、背風以及地勢環境較高的區域。對于牛舍的建設,需做到“坐北朝南”,需確保每頭牛都能有3~4 m2的充足活動空間,科學有效地運用養殖場中的全部空間,盡可能地降低場地建造的成本費用。按照高產奶牛養殖的具體數量,在養殖場外部規劃出面積充分的奶?;顒訄?,同時在活動場周圍需配套建設飲水槽和飼料槽等,以確保高產奶牛的飲食不受任何因素的影響。
3.2 選擇優質的奶牛品種
現階段,我國養殖數目最多的高產奶牛種類是荷斯坦奶牛。此高產奶牛來自于荷蘭等國家,通過我國飼養工作者的養殖、繁衍,并將其與傳統黃牛實施雜交,產生了國內獨有的荷斯坦奶牛。養殖該類型高產奶牛,可獲得非常高的產奶量,且產乳質量較佳。
3.3 創造健康舒適的環境
高產奶牛對外界環境的改變往往難以短期適應,極易因外部環境的改變而遭受病毒和細菌的感染,造成各類疾病的出現,嚴重時導致其死亡。雖然高產奶牛的產奶量有較大增長,但是蹄病、乳房炎以及酮病等疾病的發病率也不斷增長,產奶質量和產奶數量不同程度地降低。根據相關研究可知,高產奶牛生活在相對狹窄的牛欄以及不舒適的牛圈中,躺臥時間偏短,牛蹄便會受到巨大損害。同時,高產奶牛習慣躺臥于比較柔軟的墊料上,以免肩關節疼痛和皮膚破損。高產奶牛所排出的糞便氣味較大、蚊蠅亂飛,如果不第一時間清理干凈,不僅會污染環境,而且會嚴重影響奶牛的健康生產。因此,高產奶牛養殖時,需確保奶牛有足夠的空間,需在外部臥欄上鋪一層細沙,在內部臥欄上鋪一層橡膠墊,并及時清理掉高產奶牛排出的糞便,以創建舒適、健康的養殖環境,加強高產奶牛的產奶量與品質[1]。與西方奶牛產業較為發達的國家對比,目前我國的奶牛養殖行業依然保持著人力投入大的特征,因此需發展自動化、智能化高產奶牛養殖業,不得過于尋求機械化和規?;?。需在確保牛奶質量和高產奶牛體質健康的基礎上,盡量加強高產奶牛的平均產奶量。需全面認識現階段我國奶牛行業的具體態勢,以推動高產奶牛養殖業的發展。
3.4 喂養要點
3.4.1 普通喂養技術。高產奶牛的日糧構成需滿足多元化要求,以青粗飼料為主體,輔以適量精料,科學配置飼料。確保粗飼料的品質,長期平衡性地提供青綠多汁飼料。夏季,需合理提升高產奶牛日糧的營養濃度,確保飲水量充足。夏季,高產奶牛的日糧需做到營養豐富,摻入適量的能量型飼料。飲用水的溫度維持在12~16 ℃。高產奶牛喂養過程中,需嚴格遵守“以精促粗、先粗后精、少給多添、定量定時”的基本準則,不得喂養冰凍、發霉變質以及毒素殘留較多的飼料。 3.4.2 犢牛的喂養。對于犢牛,需盡早斷奶?,F階段,我國多運用二三月齡斷奶的方式,即在犢牛出生后喂養初乳,1周齡后鍛煉其食用高質量的青干草與犢牛料。1月齡內主要喂養牛奶,1月齡后漸漸縮減牛奶喂養的次數與數量,逐步提高青粗飼料與犢牛料的喂養數量,同時確保飲水的干凈、足夠。同時,在犢牛長至70~90日齡、體質量為70~80 kg且日采食量達到1 kg精料時斷奶[2]。
3.4.3 圍產期牛的喂養。高產奶牛處在圍產期時,即母牛產前、產后15 d,需細心喂養,草料以高質量青干草為主。分娩前15 d能適量摻入精料,合理削減糟渣類飼料數量。剛生產的牛需即刻提供一桶干凈的溫水,同時摻入約1.5 kg麩皮、2 kg紅糖以及極少許的食用鹽。分娩后一兩天需喂養極易消化的飼料,分娩3 d后適量增加精料的喂養,保持每天0.5~0.8 kg的遞增量,嚴格把控塊根、青貯的喂養數量。
3.4.4 泌乳盛期的喂養。喂養高蛋白、高能量的飼料,并使奶牛維持較好的食欲,盡可能地食用飼草料,此時青貯料和青干草等可自行食用。精料喂養的數量需根據奶料比3∶1提供。
3.4.5 泌乳中后期(產胎后101 d至干奶期)的喂養。泌乳中期階段,產奶數量不斷減少,但是減少的幅度相對較低,各類飼料的喂養數量需維持相對平穩。泌乳后期階段,產奶量快速降低,需按照相應的產奶量合理減少飼料喂養量
3.4.6 干奶期的喂養。需嚴格調控精料的喂養數量,日糧以粗飼料為主,并加入適量的礦物質飼料。
3.5 強化夜間管理
當前,多數高產奶牛養殖場僅關注白天的日常管理,對夜間管理并未引起高度重視,最終造成高產奶牛產奶量的日益降低。大量實踐表明,高產奶牛夜間管理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產奶量[3]。
3.5.1 合理增加夜間喂食量。夜間10:00左右,需喂養合適數量的草料,數量不得過大,避免導致消化問題,提供足量的清水。這不僅能有效達到高產奶牛的體能耗費需求,而且能提高高產奶牛的抗逆能力,增加產奶量。
3.5.2 增加光照時間。夜間能運用白色熒光燈進行照明,光照從以往的9~10 h增加至13~14 h,以加速高產奶牛的新陳代謝,提高飼料的運用率和消化率,產奶量顯著增長。
3.5.3 夜間需維持絕對安靜。高產奶牛喜好安靜的環境,特別是在夜間,若遭遇突發性驚嚇,或許會造成牛奶酸度的提升和產奶量的減少。
3.5.4 鋪墊好睡床。高產奶牛在夜間長期保持趴臥位,若長時間趴在濕硬地面上,不僅影響產奶量,而且極易造成各類疾病的出現。因此,需在高產奶牛趴臥的位置鋪上軟草,潮濕位置需鋪上一層草木灰,以確保高產奶牛的睡眠質量。
3.5.5 適量的夜間運動。夜間需將高產奶牛趕到場外進行約1 h的活動,能增強高產奶牛的消化能力,提高奶牛的食欲,促進產奶量的增加。
3.5.6 強化夜間觀察工作。大部分高產奶牛均會在夜間發情,養殖工作者需牢牢把握后半夜這個主要時間段,嚴格觀察高產奶牛休息、發情以及反芻等情況,及時發現、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避免因檢查不到位造成高產奶??諔哑诘耐涎?,嚴重影響高產奶牛的產奶量[4]。
3.6 加強奶牛的清潔與護理
高產奶牛養殖過程中,對于首次懷孕的母牛,飼養工作者需在妊娠300 d時對其實施乳房按摩,需保持每天1次的頻率,時間3~5 min較為適宜,在分娩前15 d終止按摩。管理高產奶牛時,每天均需對奶牛的身體實施充分的刷拭,需每天進行2次刷拭,對于將要產奶的高產奶牛需在產奶前1 h進行刷洗。定期清潔牛舍,以確保牛舍足夠干凈。確保高產奶牛的衛生清潔情況,能有效避免各類疾病的出現,并保障高產奶牛的體質健康[5-6]。
4 結語
為有效提高高產奶牛的產奶量,需完成好高產奶牛的養殖工作。增強高產奶牛的體溫控制能力,以免各種疾病的發生,確保高產奶牛的產奶質量和產奶量。高產奶牛具體養殖環節,需強化日常管理、加強乳房保養工作及喂養合適的飼料,以推動高產奶牛養殖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潘義杰.淺談高產奶牛飼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5):151.
[2]熱比亞木·肉孜.高產奶牛飼養管理問題與解決途徑研究[J].中國畜牧獸醫文摘,2016(7):90.
[3]弓瑞娟,張鵬.高產奶牛的飼養管理技術探究[J].中國畜禽種業,2014(11):100-101.
[4]孫波,姜婷婷,王連波,等.高產奶牛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J].中國畜禽種業,2013(7):53.
[5]劉俊蘭. 綠色養殖技術在高產優質奶牛養殖中的應用[J]. 畜牧與飼料科學, 2016, 37(9):93-94.
[6]劉海濤, 張永強. 高產奶牛的養殖技術[J]. 當代畜牧, 2013(35):73-74.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102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