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參池塘養殖高溫期管理探討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夏季是養殖海參死亡的高發季節,溫度、水質、含氧量、透明度等都會影響刺參的生長。文章研究中,從水質管理、日常管理角度來討論海參池塘養殖高溫期管理,希望為海參養殖提供參考。
關鍵詞:海參養殖;高溫;水質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海產品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海參池塘養殖產業得到了飛速發展。海參養殖高溫季節出現多種限制性因素,容易導致海參大量死亡,造成巨大經濟損失,加強池塘養殖高溫期管理至關重要。
一、日常管理工作
高溫期是海參夏眠時期,攝食停止,生長緩慢,但是同樣需要高度重視管理工作。夏季水溫較高,水中營養豐富,水草大量繁殖,不控制規模將會引起海參窒息死亡。海參死亡還會腐爛,進一步加劇水質惡化,因此需要控制水草生長,觀察水草變化,水草大面積死亡后,立即撈取,改良底質,利用微生物菌劑來調控水質。夏季水中浮游生物數量很多,池塘改變顏色。如果池塘呈現紅色,說明甲藻類增多,產生的赤潮毒素將會導致海參死亡,因此需要進行控制??梢圆捎脷⒃孱愃幬镞M行處理,處理后改良底質。
改良底質是日常管理重要工作內容之一,海參屬于底棲動物,底質將會直接影響海參的產量和質量。因此需要高度重視底質改良工作。高溫期間,水中生物量增加,包括了細菌、植物以及動物種類數量等,耗氧量也會大大增加,因此水體缺氧,造成環境物化。因此在高溫季節需要選擇具有增氧功能的改底質產品,有效改善底質。改進池塘,避免底熱。連續多天高溫情況下,水溫將會升高,導致海參因為高熱出現中暑、飄參情況。透明度高達1米以上的池底,藻類很少,失去天然遮陰屏障,將會引起陽光直射池塘,引起海參死亡。池底有機物大量繁殖,進而形成惡性循環。夏季高溫來臨之前水位可以保持在1.6~1.8米,每隔半月采用除臭劑改良底質,高溫期間每星期都改一次底。配備增氧機,增加含氧量。高溫季節適當肥水,可以培育藻類,降低透明度,控制在30~50cm,為海參提供遮陰條件。
夏季降雨量豐富,雨水鹽度很低,進入池塘后將會引起池塘水鹽度下降。當鹽度降到10以下后,幼體就會死亡,因此夏季需要做好排淡措施。溢水法應用較多,投入低,效果好。如果不適合采用換水措施,可以采用化學方法增加鹽度,保持水體新鮮。
水溫超過24℃,停止投喂,同時需要定期檢查海參情況,觀察海參顏色和體型變化,定期檢查,觀察是否有海參大量靠岸情況。沒有進行夏眠的小海參苗,體色發紅,呈現細長條狀,夏眠的海參體色呈現白色或者透明狀。水質污染、高溫、氮磷比例失衡等都會引起海參疾病甚至死亡。發現海參出現嘴腫、化皮等情況,立即增加含氧量,進行消毒工作,同時投放抗生素。池塘出現赤潮,選擇物理方法配合生物方法進行處理。如果池塘海參養殖夏季出現了大面積死亡情況,當前在投放苗種時,采用大規格苗種,選購每斤14頭的大規格參苗,均勻投放,每天換水40cm,每隔2小時充氧20分鐘,第二年3月份收獲,高溫期來臨前清理池塘。如果投放中等苗種,可以在第二年賣手撿苗。如果不適合采用這種方式,可以采用混樣品或者改變養殖品種方式,混合養殖蝦蟹類,在投放飼料時,配合飼料和鮮活餌料。嚴格控制投喂量,夏季投喂量應為正常投喂時的85%。
二、水質的管理
高溫期來臨之前,做好準備工作。修整池塘邊角,為方便水體交換,進水口到排水口需要形成一定坡度。池塘底面應高于海水低潮線,同時修整排水溝、管道,避免暴雨引起雨水倒灌,及時修正降雨引來的淡水。池底是海參生存的場所,在夏季汛期來臨之前,需要清除池底殘餌、糞便等。養殖時間超過3年的需要徹底清除消毒。具體而言撿凈海參后,鏟除淤泥,徹底暴曬,必要時添加新沙,重新淹沒參礁,采用生石灰浸泡,藥效消失后,加水徹底清洗。水質以促進微生物繁殖為目標,為海參提供足夠的天然餌料,同時也需要保持一定深度,避免陽光直射池底。調節微生態平衡,通過采用微生物制劑或者肥料來實施,放掉池水后加水,然后池內施肥,可以采用復合肥或者有機肥。肥料兌水稀釋后直接潑灑,同時投放微生物制劑。在投放海參苗之前,池塘水應呈現健康的淺黃綠色或者淺茶褐色,透明度50~80厘米。
換水是最為有效的改善水質的辦法,夏季海參養殖,在保證水溫度和鹽度基礎上,需要科學換水。每日換水量應達到總水量的20%,保持較高水位,如果出現連續多天陰天,可以適當降低水位。在池塘的進水口設置過濾網,抽水口也需要設置攔污網,避免雜物或者是其他生物進入池塘。換水時注意觀察池塘水質變化,如果出現赤潮,立即停止進水。暴雨過后,不能盲目進水,另外水質比較好時可以減少換水量,惡化時加大換水量。換水可以采用邊加水邊換水的方式,促進池水流動,增加溶氧量。高溫期雨水量很大,應避免雨水倒灌。及時清除淡水,在大雨來臨之前,排除掉1/3的池水,然后立即加水到最高水位。同時檢查池塘周邊,避免雨水進入其中。出現強降雨,及時打開閘板和管道,促使淡水溢出,避免池水分層,引起池底缺氧。
池塘養殖日常換水能夠為海參提供足夠的溶氧量,溶氧量應保持在5mg/L以上,暴雨之后也要求超過3mg/L。夏季高溫悶熱,氣壓低,水中溶氧量下降,單純換水無法滿足海參對氧的需求,需要及時增氧。池塘有增氧機或者其他增氧設備時,可以及時增氧,在凌晨或者夜間開機,達到增氧和降低水溫的效果。強降雨后也需要開機增氧,促進水上下層交換。嚴重缺氧時可以采用化學增氧劑方式救急。池塘不具備增氧設備,也可采用人工方式攪動池水。
高溫季節需要采取各種措施改善水質。正常情況下,每月施兩次生石灰,如果出現有害生物大量繁殖,需要立即施用生石灰,每畝生石灰用量20~30千克。生石灰能夠中和水中酸性物質,應用時需要注意碾碎,均勻潑灑。微生物制劑的應用能夠有效殺滅致病菌,調節池水微生物平衡,也能夠提高海參免疫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文章重點討論了海參池塘養殖高溫期的管理工作。除了文章所提出的管理要點之外,還需要監測水質指標,如溫度、鹽度、pH值等,有條件的養殖戶可以定期監測水中鹽分變化,及時處理問題。
參考文獻:
[1]倪成男, 趙江岸, 譚達亮,等. 夏季高溫期海參養殖水體常見問題及處理辦法[J]. 科學養魚, 2017(6):89-89.
[2]王亮. 刺參池塘養殖高溫期管理探討[J]. 黑龍江水產, 2014(3):14-15.
[3]金勇. 海參苗種的選擇與新品種的引進[J]. 農技服務, 2016, 33(18):170-171.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23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