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來信往,傳遞最美師生情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鴻雁傳書”“魚傳尺素”的傳統,一封封書信穿越萬水千山,抵達讀信者的手中,成為異鄉人最大的心靈慰藉。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書信也成了我和學生交流的最佳法寶,成為師生傳遞情感的最佳渠道。我們常常以書會友,以信交心,用書信坦誠交流、共同成長。
以信為劍,驅學生心魔
高中生正處于青春叛逆期,喜歡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游走在自我的邏輯圈里,常以“成熟”標榜自己。但是,由于處于成長期,他們的心中又有諸多困惑無處訴說;許多不良情緒難以排解。所以,我嘗試以書信的方式,一點一點走進學生心里,以信為劍,幫助學生驅走心魔、排解情緒、重拾自信、心向陽光。
有個初入學的新生,不適應新的環境,產生了轉學的想法,我便為其寫了封信《要改變環境,先改變自己》:
轉學是一時逃避還是成熟的決定呢?我想,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不妨靜下心來,仔細想想,假若轉學后的你,發現只是換了個空間,所有事情都沒有絲毫改觀,包括你的心情,你會不會更加失落呢?再一次的不適應,會導致你更加懷疑自己。坦率地說,我認為你太過依賴外部環境了,習慣把外界的事物作為你的參照系,然后去確立自己目標。這恰恰是問題的癥結所在,過分依賴外部環境,必然會受其影響,失去自我判斷力。而只有信賴自己,才會深刻反省,找到解決之道。所以,要想改變環境,不如先改變自己。
有個頗有才情的學生,因為考試成績屢次下滑,開始自暴自棄,學習態度消極,我便在信中鼓勵他:
從你靈動的文字、潤澤的文筆中,我讀出了潛藏于你內心深處的鴻鵠之志,更讀出了一種超凡的信心。因此,我不相信,如此胸懷大志的你,會是一個甘于平庸的人;我不相信,如此才華卓越的你,會是一個放縱自我的人;我不相信,如此心性美好的你,會是一個玩弄人生的人。我不相信!
我相信,你是一位智者,只是暫時沒有找到方向。但是,我更希望你是一位勇者,跨越腳下的沼澤,承擔肩上的責任,勇于剖析自我,做自己的拯救人!
書信雖短,作用卻大。恰到好處的勸導,會讓學生豁然開朗;情真意切的鼓勵,會給學生莫大的溫暖。身為教師,應該做學生心靈的“捕手”,密切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抓住每一個契機,利用書信,與其溝通,幫其疏導,助其成長。
以信為橋,連師生真心
教師的職業幸福感,往往不是來源于名譽嘉獎、榮譽等身,而是學生的認可和喜愛。有幸的是,教學這一路上,我和學生書信往來,收獲了太多的感動、太多的驚喜、太多的溫馨。書信為我們架起了一座連心橋,促進了師生間心貼心、情連情的交流。
印象最深的是學生用文言文為我寫的一篇小傳:
先生可愛,其性溫,少怒常慈,平易近人。既可論古今之事,亦能言笑清談。其文淵,博古通今,知曉中外;其志貴,踏書而立,倚籍而休。于文于道,更有千秋。為求授業之術,解惑之法,多日研磨,終分組定天下。嘔心瀝血,思盡其終身之能;字字璧玉,欲授其生平之悟。勤勤懇懇,不求流芳百世,只為桃李輩出。教書育人授業解惑,真乃古之師者。
讀著學生才華橫溢的小傳,真是既欣喜又愧疚。在從教的道路上,我還是個新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學生卻毫不吝惜美好的語言,真誠地贈予我,讓我的心里激蕩起陣陣漣漪?!皝矶煌嵌Y也”,懷著滿心的感動,我在回信中寫道:
午后的陽光灑滿窗前,我窩在躺椅里,讀著你寫給我的信,心里浸潤了無限的美好和溫情。你總是不吝贊譽之詞,贈予了我那么多的美言,這些真誠的話語早已經成為我的動力,也會在歲月的洗禮中成為最動人的回憶。
與學生的書信交流,不必拘泥于形式,也無須限定內容。篇幅可長可短,內容可古可今,形式更是多種多樣。除了長篇書信,過節時學生發來祝福、日常工作中留下的小紙條,我都留心收藏。每每收到,必有回復。師生之間的默契,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過日常的點滴交心,充滿愛的互動,慢慢建立起來的。
以信為帆,導心靈航線
青春期的孩子性情多變,時而自信張揚,個性十足;時而敏感多疑,自卑自憐;時而溫和有禮,謙遜有加;時而暴跳如雷,乖張叛逆。學生多變的行為,恰是他們內在心靈的投射。為了深入了解學生豐富的內心,我以書信為媒介,傾聽他們的人生困惑,為學生的心靈導航,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有個偏抑郁傾向的學生,不喜歡和同學打交道,有些孤僻,她曾在信中表達了內心的孤獨:
老師,我鼓起很大的勇氣,給您寫了這封信。我一直很羨慕您,您總是笑容滿面,好像不會有什么事情讓您不高興??墒?,我就做不到。有時候,我覺得挺開心,可不一會兒就會因為一些小事兒影響情緒,憂傷起來。所以,我就不敢和別的同學接觸,害怕被影響。越是不接觸,我就越沒有勇氣邁出第一步,時間長了,同學們都覺得我太冷漠。我并不想這樣,總是一個人,沒有朋友,我覺得太孤獨了。
當學生主動向你吐露生活中的困惑和無奈時,不要置之不理,要做個“知心人”。感受到學生的焦慮后,我趁熱打鐵,趕緊回復了封信《相擁美好,別有洞天》:
收到你的信,真是既驚喜又意外。你在信中提到,害怕和別人交流,又倍感孤獨。本質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但這不應該成為自我封閉、逃避外部世界的理由。我們都學過詩句“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想問問你,這無路和花明之間是什么呢?我認為是行走,不斷地行走。
倘若,你始終滯留在無路中,自怨自艾、自哀自憐,你一定看不到花明的絢爛。唯有繼續行走,繼續探路,你才有可能撥開云霧見日出,你才有機會柳暗花明逢轉機。所以,生活是勇敢者的通行證,是怯懦者的墓志銘。希望你能敞開心扉,熱情地擁抱他人、擁抱生活,生活會鍛煉你、打造你,賦予你全新的自我,給予你獨特的美好。
高中生已經構建起獨特的內心世界,他們不愿意當眾吐露心聲。那么,不妨讓書信成為分享秘密最好的途徑。當學生找不到心靈的方向時,教師應做個合格的“心靈導航員”,通過書信,引導學生緩解焦慮,克服困難,重新找到心靈的燈塔。
每封與學生的書信,我都視若珍寶,這是我教師生涯最寶貴的財富。時常翻閱它們,曾經的感動、喜悅和幸福,都記憶猶新。每一封書信都是一次敞開心扉的對話,每一封書信都是一份彼此信任的契約,每一封書信都是一段最美師生情。
(責任編輯:趙昆倫)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40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