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體制不斷深化改革,國家對傳統研究生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也越來越重視。在這種大環境中,文章先對影響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因素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并進一步提出了加強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旨在切實促進我國研究生教育事業取得長遠發展。
關鍵詞:研究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體制
一、影響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分析
1.學習壓力
隨著研究生教育不斷擴招,我國對研究生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學校對研究生的教育管理還需要對研究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常規學習與科學研究是研究生壓力的重要來源。除了修滿學分、取得合格的成績以外,研究生還需要開展實驗、進行課題走訪或發表論文等,這些都在無形中加重了研究生的負擔。
2.就業壓力
研究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用人單位在對研究生進行選拔考核的過程中,對研究生的學習和科研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并且很多用人單位給出的薪資條件還無法達到畢業生的期望,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讓研究生成為高校學生就業難的又一個主要群體。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落差逐漸讓很多研究生背負了就業的陰影,導致他們對就業產生恐懼感,引發更大的負面心理,最終容易滋生研究生在生活中的焦慮、困惑等負面情緒,影響其正常的交友、生活和學習,形成心理問題。
3.經濟壓力
對于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來說,研究生的學費負擔并不輕,很多重點高校的學費已經突破萬元大關,可見學費的高昂程度。很多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為家庭帶來的巨大經濟負擔而焦慮甚至自卑,另外,還有很大一部分學生是已經就業、組建了家庭后再重新回到校園進行學習,這部分學生的經濟壓力更大。雖然研究生有獎學金等扶持政策,但是對大多數無法享受到獎學金的學生來說,仍然面臨著不可回避的經濟問題[1]。
二、加強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對策建議
1.全面了解學生,為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保障
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不斷深化改革,對研究生開展適當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為研究生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并逐漸成為我國研究生教育取得成效的關鍵。要想提升我國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實效,就需要教育管理者全面了解自己的學生,對學生的家庭背景、生活背景以及學生發展趨勢等方方面面進行細致的了解和全面的分析,為下一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奠定基礎。
2.科學安排課程,細致劃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顧名思義就是要對研究生的心理問題進行研究并加以解決,避免學生長時間受不良情緒的影響。良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能夠最大限度彌補學生的心理缺陷,同時還有利于激發學生內心隱藏的積極力量,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學生在校接觸的最多的就是學習,因此學校應當以此為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通過科學安排課程,加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比重,積極引導學生發現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提高其對問題的解決能力,達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3.鼓勵勇敢嘗試,創新心理健康教育的實現方式
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要大膽地進行探索,不斷嘗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新舉措[2]。用創新手段讓學生在假設中去印證、去解決問題,轉變學生的消極心理,鼓勵學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嘗試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方式方法。此外,教育管理者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時,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健康人格的培養,加強學生在面對困難時的應對能力,讓學生形成攻堅克難的精神意志。
綜上所述,相關教育管理者只有充分認識到影響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問題和原因,才有可能實現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為國家發展培養出更多全面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國領,王雪梅.研究生壓力狀況及心理健康教育[J].醫藥論壇雜志,2018(9).
[2]侯環.新時代背景下研究生心理健康問題及對策[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8(9).
作者簡介:張蕊(1972—),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研究方向:研究生教育。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0634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