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實驗中學生動手能力的現狀與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不論在哪一階段、哪一學科的教學中,教育目的都并非局限于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更重要的是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與拓展,而學生各方面潛能的挖掘、發揮,以及綜合素質的拓展通常都是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實現的,觀察、思索與領悟能力的提升也離不開實踐操作的有力支持。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動手能力培養。探討了當前高中生物實驗中學生的動手能力現狀和解決策略。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驗教學;動手能力
在新課改背景下,為了取得更理想的生物教育培養成果,幫助學生積累更新穎、豐富的知識信息,教師應結合學生各階段的興趣愛好、認知發展需求,以及實驗教學目標。同時,選擇更新穎有效的策略方法來設計、組織各項實驗教學活動,進而將其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為學生動手能力以及創新探究等綜合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更理想的條件。
一、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升教師實驗素養
在以往的生物實驗教學中,很多教師都是圍繞相關理論知識的講解來組織的,未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激發與發揮給予足夠重視。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突破應試教育的種種局限,從學生全面發展、科學素質等方面的培養出發,不斷增強實驗教學效果,樹立起勤動手、多動腦,以及延伸、開放的教學觀念,將生物教學有效轉移到以探究實驗為基礎的方向上。為了充分滿足各項實驗教學需求,教師應通過不斷學習、積累來提升自身實驗素質[1]。
二、突破傳統教材體系局限,組織探究性實驗
傳統的生物實驗中,學生一直都處于被動、機械的學習狀態,關注的通常都是實驗結果,未對實驗理論背景、設計方法等方面做出綜合考慮與精心設計,學生也只能機械性完成教師安排的各項實驗任務。這種傳統實驗教學模式的應用,不僅難以構建生動、高效的生物課堂,也不利于學生動腦、動手能力的培養,也會給學生其他方面潛能優勢的挖掘、發揮帶來諸多阻礙,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目標,進一步提升學生動手能力,教師應重視探究性實驗教學活動的組織[2]。在探究中,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例如,對于有絲分裂的實驗,傳統教學中可能引導學生利用壓片的方式在蓋玻片上附加載玻片,這種方法因為學生的動手誤差,可能導致細胞破碎,影響觀察效果。可以靈活操作,指導學生利用筆頭輕敲材料位置,這樣可以分散細胞,有利于實驗觀察。
教師應注重學生逆向思維的有意識培養,從不同層面完善學生逆向思維培養,將驗證性實驗合理轉變成探究性實驗,創造良好條件,引導學生將重點放在實驗方案設計思路,以及方案優缺點、改進方法等方面,為其觀察、思維與創造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更多契機,這樣的實驗教學,不僅能夠全面適應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他們的主體意識、科學思維能力也能夠得到進一步拓展,為今后的學習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科學引用現代技術手段,提升學生科學素質
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由于時間、地點與素材等諸多因素的限制,很難取得理想成果,甚至還會經常失敗。比如:針對“DNA的粗提和鑒定”的實驗教學來講,由于其難度相對較大,具體操作起來也較為繁瑣,需要較長實驗。整個實驗在具體落實中極易出現一系列問題,如,為什么要用雞血細胞?其他動物的可以嗎?還有什么材料可以用于此實驗?等等,對于這些問題,生物教材上都沒有相應解釋,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整合現有資源、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小組合作分析討論,通過多次實驗、總結與思考探究來對實驗現象做出全面分析,準確把握可能出現的一系列原因,找出解決各類問題的有效方式,對相關資料、書籍進行查閱,也可以通過快捷的網上查詢來獲得,以此來幫助學生積累更豐富、新穎的實驗素材與生物知識。另外,在此過程中,學生的知識引用、領悟能力也能夠得到科學鍛煉,促使更多學生可以獨立、綜合地分析、處理相關生物信息,解決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讓其充分認識到學習生物知識的價值與樂趣[3]。
四、恰當引用方法與儀器設計實驗方案,拓展學生生物思維
通過科學設計組織實驗教學活動,來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的主要目的并非只是讓學生對此實驗原理、所學知識本質做出全面把握,還要能夠利用其準確、靈活解決一些實際生活問題。教師應注重教學情境的精心設置,鼓勵學生結合所學知識來進行簡單實驗方案的設計,以此來突破學習重難點。比如:在學生對酶作用需要適應的一系列外界條件有一定了解之后,就可以鼓勵學生嘗試進行相關實驗的設計,利用生物知識來對酶的活性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進行驗證,這樣既可以將生物教材上原本的驗證性實驗合理轉變成探究性試驗,也能夠從不同層面來培養、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實踐探究能力,輕松解決日常生活中在怎樣的環境條件下,洗衣粉的運用才能夠取得更理想的去污效果。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創設各種條件來加強其觀察、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從整體上提升高中生的科學素養。例如,在觀察植物細胞質壁分離實驗的過程中,需要讓學生認識液泡的體積大小、顏色如何變化。在葉綠體中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四種色素彼此分離的原理是什么,其中使用的層析液是一種展開劑,四種色素的化學結構和性質不同,因此,胡蘿卜素溶解度大而吸附力小,擴散速度快,葉綠素b溶解度小而吸附力大,擴散的實際速度會各不相同。對于學生錯誤的操作,可以針對性指出,讓學生根據實驗原理優化自己的操作和動手實驗。
綜上所述,廣大高中生物教師在設計、組織各項生物實驗教學活動過程中,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不僅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探究能力的拓展,也能夠為各項實驗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支持,為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結合具體情況,選用更科學新穎的策略方法與技術手段來構建高效生物課堂,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熊族鵬.在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創新能力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生物技術世界,2015(10):191.
[2]寧艷蓉.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生物教學實踐:談生物實驗教學與學生能力和科學素養的提高[J].新西部(下半月),2008(7):174.
[3]俞大海.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J].科學教育,2000(6):47-49.
編輯 張佳琪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7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