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近年來,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改革,初中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核心素養,以使學生形成適應社會發展的語文綜合技能。本文結合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經驗,主要提出了四種培養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教學策略,分別為:通過讀寫結合,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組織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引導學生鑒賞,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課堂延伸,傳承我國的優秀文化。下文筆者將對其一一進行探討。
  【關鍵詞】核心素養;初中語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如今,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完善,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新課改的教育理念產生了嚴重的背離,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學生的發展需求了。在這種教育背景下,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創新教學模式,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學措施,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以增強學生的語言建構水平,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提升學生的審美創造能力,開闊學生的文化視野。這樣讓學生在有趣的教學活動中形成核心素養,對于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促進語文教學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一、通過讀寫結合,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閱讀與寫作是緊密結合的關系,閱讀為寫作提供素材,是寫作的基礎,寫作可以抒發閱讀的感情,是閱讀的表達。不過,在日常的語文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忽略了閱讀與寫作的關系,將二者分開教學,這樣既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能力,還會影響語文教學的效果和效率?;诖?,教師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還應采用讀寫結合的方法來進行語文教學,讓學生在仿寫、續寫、改寫等練習中提升語言能力。
  比如在教學《春》這節課時,筆者要求學生對“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鳥兒將窠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著清脆的喉嚨,唱出婉轉的曲子,與清風流水應和著”“春天像剛落地的娃娃,從頭到腳都是新的,它生長著。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著,走著。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上前去”這些句子進行仿寫,以使學生直觀地學習如何在文章中應用擬人和比喻修辭,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再比如《荷葉·母親》是一篇借助具體形象抒發對母親的愛的詩,在學習了這篇文章后,為了培養學生掌握借代的表現手法,筆者要求學生也用這種手法寫一段話或一首詩,表達對母親或父親或姐妹或朋友的愛,這樣做,既可以培養學生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于增強學生的語言建構水平有重要的作用。
  二、組織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
  長期以來,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語文教學一直沿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為主,嚴重地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學生在課堂的學習積極性,導致語文教學的效果很不理想。隨著教育的發展,初中語文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自主學習能力。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應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采取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探究式教學來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和自主學習能力。
  比如在教學《秋天的懷念》這節課時,筆者先將學生按照學習層次分為了四人一組的多個小組,其次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探究以下問題:(1)“我”的暴躁無常有哪些表現?對此應該怎么理解?(2)本文寫母親提議在春天和秋天去北海公園看花,有什么深刻的意義?(3)找出文中直接表現“我”懊悔的句子,體會其深刻的含義?(4)分析第一段中疊詞的作用,說說其表達效果?(5)讀完文章,請談談《秋天的懷念》這個題目的寓意。然后,在學生討論結束后,筆者會根據課堂時間,安排兩到三個小組進行匯報展示,在此期間其他小組的學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質疑和補充,這樣也可有效地碰撞學生之間思維的火花,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最后,筆者還會根據學生的表現,對學生進行課堂評價,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使學生在未來的語文學習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三、引導學生鑒賞,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審美能力是學生必備的語文核心素養,也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需要學生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欣賞文章的語言美,感悟文章的意境美,體會文章的思想美,這樣才能使學生全面地鑒賞文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和鑒賞水平。此外,在引導學生鑒賞文章的過程中,為了拉近學生與文章的距離,教師還可借助信息技術,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教學情境,這樣直觀地讓學生感受文章的意境,對于學生產生更深刻的思想感悟有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教學《濟南的冬天》這節課時,為了使學生更直觀地體會濟南冬天的美麗,筆者在網上收集了大量關于濟南冬天的圖片為學生展示,以給予學生更強烈的視覺體驗,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感受文章的語言美、意境美和思想美。另外,在本文中為了突出濟南冬天的特點,作者通過對比的方式,用北平的寒突出濟南的暖,倫敦的暗體現濟南的明,熱帶的熱對比濟南的溫,充分地體現了濟南的好天氣。再者,為了考查學生的語言鑒賞能力,筆者結合文章內容,向學生提了一個問題,即:“將‘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聲的’改為‘濟南的冬天是沒有風的’,可以嗎?為什么?”這時,學生在反復閱讀這句話后表示:“沒有風聲,不代表沒有風,只是風小而已。如果改成沒有風,則與實際情況不符,所以不能改?!蓖ㄟ^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分析文章、鑒賞文章,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又可以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對于提升語文教學的課堂效果有重要的作用。
  四、進行課堂延伸,傳承我國的優秀文化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也是鼓舞人民奮發向上的動力。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國,中華民族正是因為擁有幾千年的燦爛文化,才能存續至今,得以快速的發展。同時,文化也是人民的精神支柱,一個國家的富強離不開文化的熏陶和激勵。正因如此,為了我國的發展,教師必須要將弘揚優秀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當作自己的責任和使命。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通過拓展延伸的方式,向學生滲透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不僅可以豐富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還可以開闊學生的學習視野,對學生形成必備的核心素養有重要的意義。
  比如在教學《陳太丘與友期行》這節課時,為了引發學生對誠信的思考,筆者要求學生談一談自己在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過不講誠信的人,或者做沒做過不講誠信的事,這樣做可以使學生由己及人,或由人及己的產生對誠信的感悟,培養學生做一個講誠信的人。此外,為了豐富課堂內容,筆者還為學生拓展了很多關于誠信的名言詩句,如: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己誠信(莎士比亞);人類最不道德處,就是不誠實與怯懦(高爾基);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只有首先做到言出必行,你的話才有信用(昂蘇爾·瑪阿里);人生在世,如失去信用,就如同行尸走肉(赫伯特)等,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體會誠信的重要性,還能幫助學生積累語言,豐富寫作素材。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核心素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形成的。為了更好地完成這一教學任務,教師應仔細閱讀新課改的教育教學理念,創設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語文能力,同時還要努力地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以更專業的態度組織語文教學活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必備的語文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屠麗娜.初中語文課堂如何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探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2).
  [2]楊立群.淺議初中語文課程標準下學生核心素養的創新性提升[J].學周刊,2019.
 ?。ň庉嫞簭垥枣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199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