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空間生態規劃理論與方法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在城鄉空間規劃中,如何利用相關理論、有效方法解決問題,讓這個極復雜、又開放的巨型系統更為順利的構建下去,從而促進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為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利的保障,這需要相關設計人員進行具體的研究,并做深入的分析。其實,城鄉空間有本質特征,進化過程中存在著一定規律,我們先解決生態規劃中的問題,再利用相關理論、有效方法提升城鄉空間布局的合理性,如此一來,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就更容易了。
關鍵詞:城鄉空間;生態規劃;相關理論;方法研究;思考
隨著現代城市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高,自然資源消耗量也達到了空前水平。越來越多的生態問題擺在我們眼前,針對弊端現狀的改善,必須進行生態合理規劃,提倡可持續的發展。另外,還要融合最新的生態理念,進行基本戰略計劃的實施,要尋找一些辦法,增強城鄉居民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同時發揮監督的作用,優化管理的效果,進一步提升城鄉空間收益。下面,筆者就簡單闡述幾點不同的看法,希望可以改變城鄉空間生態規劃的最終結局。
一、城鄉空間生態規劃理論的研究意義
城鄉空間的生態規劃必須以生態理論為指導,主動結合相關理論,綜合運用有效辦法,來促進城市發展,充分滿足群眾基本生活的合理要求。在既定目標下,對有限的空間做生態的規劃,同時利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持續改進規劃方式,從而提高規劃質量,這顯得至關重要。城鄉規劃不能脫離生態規劃,用生態規劃的思維方式進行城鄉土地資源的高效配置,可以實現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從而落實更艱巨的生態改革方案。[1]一些歐美國家在生態規劃技術的創新上已經相當成熟了,但是,他們的國情與我國的國情是不一樣的,因此,不能盲目借用生態規劃技術,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不能犧牲其他代價,只為求得一段時間內的生態良好。我國即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生態環境的建設中也一直處于弱勢地位,就必須將更多精力、更多時間放在城鄉空間結構的調整上,要讓城市化與工業化同步發展,對一切摧殘生態環境的行為和破壞自然環境的行為予以處罰,真正結合時代特點,積極的探索全新的、適用的城鄉空間生態規劃理論,并且發現它的實踐意義,研究出更多更有效的辦法。
二、城鄉空間生態規劃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ㄒ唬﹨f調發展的效果不理想
首先,城市迅猛發展的趨勢不可阻擋,鄉村景觀一直向著城市景觀在改變。當前時期,無論是城市化還是工業化都處于緊張的發展階段,鄉村景觀為了變成城市景觀,必然要從破壞自然環境的基礎上才能實現,這種沖擊力較大,如果鄉村不能適應,而城市建設也受到不良影響的話,那么城鄉空間生態規劃就會失去原有意義,并且制約二者的協調發展。[2]其次,一直支持小城鎮發展,屬于城鄉發展的突出特點。改革開放后,我國堅持“走出去”,為城鎮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制約,也是存在一些問題沒有解決的。就比如說,自然資源過度浪費,城鎮污染十分嚴重等,發展計劃的實施難度很大,生態規劃任務的具體落實阻礙重重等。
(二)空間管理的道路不正確
首先,我國一直堅持以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中心。雖然城市化、工業化均已進入中期,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不符合實際狀況,導致了生態規劃的難度相當大。其次,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在轉變,而地方政府的控制能力卻被削弱,為了在市場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體現生態規劃的合理性,針對一些不可再生資源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變得越來越重要了。然而,這與空間管理是不一樣的,讓城鄉空間生態規劃與城市規劃結合起來,走的可是極端道路,總的來看,它與中國特色的“協調發展”不夠一致,因此,實際推廣的價值非常低。上述情況必須引起政府人員、規劃人員的多方關注。
三、城鄉空間生態規劃的原則與方法
?。ㄒ唬┌凑照w原則,進行合理規劃
保護自然環境、生態環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論是經濟的發展還是生態的建設,都應該考慮綜合因素,整體進行研究。我們要了解城鄉空間生態規劃與地區經濟發展的內在關系,要懂得改變生態環境不是破壞經濟結構,如果經濟很難實現可持續發展,那么城鄉空間生態規劃也一定會受到不良的影響。我們應該重點保護的生態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提倡保護發展同步進行,但是注意協調規劃,這一點相當的關鍵。面對一些不可避免的生態破壞情況,在追求經濟效益持續增長的基礎上還要多角度考慮問題,積極的、主動的尋找改進措施,如此一來,保護與發展相協調的觀點就秉持的很好,整體性原則愈發突出,有利于城鄉一體化建設任務的順利完成。
?。ǘ┭芯恳巹澐椒?,促進經濟發展
生態規劃與空間管理相結合的方法值得我們深入的探究,用于促進經濟發展,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3]另外,要認真對待調查工作,可從區域資源整合、生態敏感性的分析上確定重點規劃的內容,廣泛收集相關資料,具體落實引領政策。那什么又是引領政策呢?它指的是考核地區GDP,然后使用技術手段,有效改善地區經濟盲目發展的情況,同時建立考核標準,一邊加強管理一邊發揮監督作用,尤其在群眾生態意識較為薄弱的區域內,必須組織宣傳活動,在管理小組、監督小組的共同努力下,慢慢加強對城鄉空間生態規劃理論的系統性研究,再實施一些好辦法,取得生態規劃的好成果。
四、結語
總而言之,如果生態環境被破壞的話,那么就會對城市發展帶去嚴重的影響,城鄉空間規劃也無法逃脫。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去探索全新的道路,甚至在懲罰生態環境破壞行為的同時積累經驗教訓,提出應對措施,將相關理論、有效辦法都引進城鄉空間的重構上,生態環境的保護上,最終完成協調發展的目標,取得最高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城鄉空間生態規劃必須有新方法、新思路,必須綜合經濟、文化、環境諸多要素,在各種問題的解決中主動創新,成功塑造城鄉特色,保證規劃工作更順利的推進下去。
參考文獻:
[1]鄭善文,何永,韓寶龍.城市總體規劃階段生態專項規劃思路與方法[J].規劃師,2018,15(04)88.
[2]許宏福.基于兩規協同的生態空間規劃方法芻議——以廣州市為例[J].智能城市,2018,20(13)66-67.
[3]王甫園,王開泳,陳田.城市生態空間研究進展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17,25(23)108-109.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29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