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技術聯盟知識協同的集聚效應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技術聯盟實質就是知識聯盟,知識集聚對技術創新起著重要作用,進一步發揮知識集聚能力的作用可以促進組織創新,促進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技術聯盟及其成員的技術創新能力與創新效率的提高,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實力。通過分析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技術聯盟知識協同的集聚過程,研究了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技術聯盟知識協同的集聚模式,以期為產業技術聯盟相關理論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 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技術聯盟;知識協同;集聚效應
[中圖分類號] F5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6043(2019)06-0047-02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Jingdezhen Ceramic Culture Industry Technology Alliance is a knowledge alliance. Knowledge agglomer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Further playing the role of knowledge agglomeration ability can promote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Jingdezhen Ceramic Culture Industry Technology Alliance and its members, and enhance their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 strength. By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in Jingdezhen Ceramic Culture Industry Technology Allianc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model of Jingdezhen Ceramic Culture Industry Technology Alliance, with a view to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industrial technology alliance.
Key words: Jingdezhen ceramic culture industry, technological alliance, knowledge synergy, agglomeration effect
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技術聯盟是指由陶瓷科研機構或其他機構、企業、大學聯合組建的集開發、調研于一體的產業技術創新合作組織,合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知識協同的集聚效應指的是聯盟成員設定了統一的目標后把自身領域的知識資源全部提供出來,然后聯盟成員一起溝通交流,把各種知識資源進行篩選和融合,使分散的知識系統化、結構化,從而創造出知識價值的最大化。目前有關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的研究課題,多體現在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類型、組建以及政府對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支持等方面。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創新的基礎在于知識的集聚,把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篩選的各種知識資源進行整合,實現知識資源的合理優化配置,可以進一步促進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及其成員的技術創新能力與創新效率的提高,提升自身的綜合競爭實力。
一、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技術聯盟知識協同的集聚過程分析
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知識協同的集聚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各組織的相關人員制定項目目標,對各組織篩選的知識梳理和整合;二是,聯盟成員之間互相學習借鑒,取長補短,并通過自身知識的聚集提高其創新能力。雖然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制定有明確的技術創新目標,但是并沒有相關的知識體系來對實現目標的行為作出支持,因此,各盟員必須對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資源進行優化整合。本研究借鑒了前人相關的研究成果,并形成了基于自身觀點的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知識積聚過程體系,也就是相關技術人員圍繞既定目標篩選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之間優勢知識資源,同時把篩選出的知識資源放到一個平臺上進行資源共享,從而目標成員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共享的資源進行吸收與融合,最終實現知識的再利用。
?。ㄒ唬┘夹g創新目標
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是一個契約型合作組織,該組織回來共同的創新目標進行合作,在合作過程中將彼此的優勢資源拿出來實現共享,并形成自身內部又是資源的優化整合。共同的目標導向加大雙方合作的緊密度,其導向作用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引導聯盟成員對各種知識資源進行篩選和轉移,并把各種知識進行科學整合,使之形成系統性的聯盟知識體系;二是聯盟成員在科研項目研究中,在知識資源共享的基礎上取長補短,在相互促進中完成知識的再創造。
?。ǘ┲R挖掘
知識挖掘是指相關人員從特定目標出發,對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和成員都掌握的知識資源,篩選出與項目開發有關的優勢資源,將這些資源放到一個平臺上,雙方共同進行基于項目目標的資源優化整合,使各種知識得到充分利用。隨著聯盟成員合作與交流的不斷深入發展,相互間的信任和默契越來越高,更樂于彼此間分享自身特有的技術、工藝與有用知識,進而在交流中相互促進。另外,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內匯集了各個領域知識,大學高校、科研機構掌握著豐富的科技成果和知識資源,有效利用這些前人已經取得的研究成果,會為聯盟成員省去很多自主研發的時間和精力,同時大學與科研機構的知識資源優勢也達到了最大發揮。在項目的開發過程中,會有新成員陸續加入聯盟組織,也就意味著這些新成員所擁有的優勢資源也能與整個聯盟組織實現共享,整個聯盟的知識資源體系就會得以不斷的豐富和強大,通過這種方式彌補聯盟知識的不足,還有利于聯盟成員抓住市場需求與了解技術發展方向。 ?。ㄈ┲R轉移
知識轉移指相關人員根據既定目標對知識進行篩選并引入特定項目團隊或組織內,然后各聯盟成員可以從自身目標需求出發利用所需知識。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內各知識分布并不均衡,即各成員之間在知識存量、知識結構和知識價值上都不是平均的存在和區別,這種差別的表現形式就是知識位勢差,合理的知識位勢差可以促進對共享知識資源的吸收,提高知識利用率,但知識位勢差過大或過小反而對成員間知識轉移形成阻礙作用。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利用互聯網形成開放模式,是多元化的知識資源融入到科研團隊的知識資源體系,由此導致聯盟組織結構的多樣性,這種發展趨勢,一方面是聯盟組織的知識結構更加豐富,促進成員間知識轉移。同時穩定的聯盟組織為成員間深入交流與合作提供了保障,并且在穩定的聯盟內盟員間樂于分享知識,進而促進知識轉移;另一方面聯盟成員多樣性會使成員間存在各種差異,而差異越大,越是影響知識的分享和轉移。聯盟成員間的差異過大既不利于主體的知識吸收也不利于知識轉移的主動性,也就是聯盟成員在知識結構與知識存量上差距越明顯,則吸收不了共享中知識資源,而且也打擊成員間知識轉移的積極性。
?。ㄋ模┲R融合
知識融合也就是把篩選過來的各種知識融合為系統化的“結構化知識”,并運用到新技術與產品中。知識融合是對知識重新組合和再創造過程,首先要把篩選出來的知識進行優化整合和編輯處理,將其納入到聯盟的可共享知識資源體系之內,其次根據實際發展需要,在新知識體系里提取相關的知識運用到新技術和新產品中,并形成新的知識。聯盟成員間進行交流與合作,大量知識在聯盟內實現資源共享,各成員根據自身需求,對知識進行內化整合和創新,并將新的知識融入到其中,實現知識價值創造,增加聯盟主題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具有動態開放性特征,且其對知識融合的影響是雙向性的,具體表現在,給予新成員的個性化特征,加入聯盟后導致聯盟網絡異質性加大,而老成員之間走沒有這種影響。因為聯盟成員間交流與合作的進度和深度受到不同文化氛圍的影響,當成員間在知識結構與知識存量差異過大時,就會影響到彼此之間知識吸收和整合。其次,新成員的不斷加入,聯盟對已有的成員的依賴程度就會有所降低,從而鞏固了聯盟穩定性。當聯盟對個體成員的依賴性減小時,即使某一成員未參與到聯盟技術開發項目的活動中,也不會對整個項目的進展造成大的影響,成員間這是整合與創新以及其他成員間的交流合作都會繼續保持正常。
二、景德鎮陶瓷文化產業技術聯盟知識協同的集聚模式
?。ㄒ唬┮灾R創新為基礎的知識集聚模式
芮明杰在研究中,對網絡狀產業鏈的知識創新進行了分類,即“標準創新類”和“模塊創新類”,其中標準創新類是指以標準為核心的知識創新;模塊創新類是指以模塊本身為核心的知識創新。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構建了共同的技術交流平臺,以產業技術創新為核心共同攻克各種技術難題,開展技術創新活動,促進產業技術與商業接軌。以標準創新為基礎的知識集聚模式主要是指,聯盟成員把與共同目標導向相關的分散于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內外的各種知識篩選出來,并進行優化整合和再創造,形成一個新的知識體系,然后再將這個知識體系納入到聯盟結構的知識體系之內,由此形成一個所有聯盟成員共同認可的體系標準,這個標準既為產業標準,圍繞著產業標準,聯盟成員之間共同進行技術創新和技術創造,在家創造出來的新知識納入聯盟標準,由此促進產業標準的優化升級,促進產業標準競爭力的提升。
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的發展主要依靠技術資源有效配置形成,在此基礎上建立基于產業標準的事實標準。其過程即是聯盟成員把各自的知識資源外化的一個過程,從而融入產業標準。在這個階段,聯盟在對技術參數和各個模塊的界面規則進行處理時,需要統籌調動所有知識來提供支持,從而構建出體系化的知識系統。標準的進一步深入,使聯盟成員在整個標準創新當中處于主導地位,引導技術創新活動,對聯盟的各種優勢資源進行整合,在聯盟成員中,誰獲得了符合產業標準的核心技術,誰的實力就最強大,并有可能發展成為掌握技術話語權的標準集成商。
標準化的優化升級,需要更多優勢知識資源的支持,個聯盟成員之間,通過聯盟體系內的優勢資源共享,和新知識的吸收與內化,使界面規則技術參數的系統化程度升高,產業標準優化升級的速度加快,在此過程中,標準集成商始終把握著項目進展的方向,引導和規范各聯盟成員共同參與技術創新活動的行為,為聯盟系統知識的優化升級提供了保障。
模塊創新模式在推動聯盟標準創新上優勢明顯,有利于聯盟成員對自主知識產權的把握,并在標準競爭中掌握話語權。聯盟成員需要共同努力,把自身的專業技術和各成員的專業知識相結合,攻破各種技術難題,構建自己的知識產權,從而為標準的形成奠定知識基礎和提供專業技術。在標準形成后,聯盟成員以產業標準為導向對模塊技術進行創造,形成新的技術。各聯盟成員把產業標準里有用的知識系統轉化為本組織自身的東西,就是知識資源內化的過程,也是界面規則、技術參數等轉化為自身能力的過程。一方面就是在相同的模塊里,找出它們共同的知識,成功吸收對方占優勢的知識和技術,從而實現相同模塊間技術和知識的轉化及實現知識創新;另一方面,吸納不同模塊間的知識和技術,在本模塊上加以利用而實現本模塊技術創新的目的。
?。ǘ┎煌匚宦撁顺蓡T的知識集聚
根據聯盟成員自身的知識結構和存量的特點,以及在聯盟中的分布形式,可分為核心成員與非核心成員兩種。
核心成員與非核心成員是兩個動態屬性,其地位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會隨著發展發生互相轉化。當核心成員在聯盟中失去主導地位之后就會降為非核心成員;反之,非核心成員通過自身努力,改變自身知識結構,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從而在聯盟中的地位不斷提升,成為核心成員。
核心成員的主要任務是制定技術標準并對標準進行推廣。一方面把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的知識資源體系進行整合創新,投入到產業化與商業化應用;另一方面與模塊商共同合作進行模塊創新,促進產業發展。核心成員的主要職責體現在技術標準的制定和優化;非核心成員的主要職責體現在對聯盟標準及配套技術產品進行優化。通過對核心成員與非核心成員的合理定位,可以明確他們的任務和作用,使知識資源得到合理配置,在實際應用中發揮最大的作用,促進產業競爭力的提高。
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知識創新平臺在產業技術創新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開放的技術創新網絡環境中,它通過聯盟成員對知識資源體系中知識資源的共享,確保了成員間知識集聚的正常運行。新成員的陸續加入使聯盟的規模不斷擴大,一方面使聯盟的知識資源呈多樣化,鞏固了聯盟組織,從而增強了知識集聚效率;另一方面聯盟成員間知識價值和知識結構的異質性,將增加成員間知識轉移和吸收的難度。因此,景德鎮陶瓷產業技術聯盟必須把異質性進行合理的控制,是成員間的知識位勢差始終處于可調整的范圍之內,在此條件下進行知識資源優化整合,就能使聯盟的技術創新能力與效率大大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建玲,劉伊生,馬欣.共性技術聯盟的利益分配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13(7):51-57.
[2]王一剛,姜振寰.高新技術產業技術聯盟有效運行的策略選擇[J].學術交流,2013(7):102-105.
[3]蔡繼榮.聯盟伙伴特征、可置信承諾與戰略聯盟的穩定性[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2,33(7):133-141.
[責任編輯:潘洪志]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33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