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淺談江永柑橘黃龍病病因與綜合防控措施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該文對柑橘黃龍病在江永縣的發生特點、發生原因進行了分析,并總結了綜合防控經驗和做法,以期為柑橘種植提供參考。
  關鍵字: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控;江永縣
  中圖分類號 S436.6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9)11-0092-3
  柑橘黃龍病是由一種限于韌皮部內寄生的革蘭氏陰性細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spp.)引起,能夠侵染包括柑橘屬、枳屬、金柑屬和九里香等多種蕓香科植物。該病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的近50個國家和地區,中國19個柑橘生產?。ㄊ?、自治區)中已有11個受到該病危害,嚴重制約了柑橘產業的健康發展。
  江永縣位于永州市南部,都龐嶺南麓,地理坐標為東經110°32′~110°56′,北緯24°55′~25°28′。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8.4℃,無霜期302d,年均降水量1586.7mm,年日照時數1453.6h,年蒸發量1522.8mm。有桔、橙、柚、李、棗、葡萄等20余種果樹。江永素稱“中國香柚之鄉”,柑橘是本縣第1大支柱產業,全縣現有柑橘類水果種植面積1萬hm2,其中香柚0.39萬hm2,夏橙0.31萬hm2,其它0.31萬hm2。江永縣于1995年首次在桃川鎮夏橙樹上發現黃龍病疑似病株,隨后,發病面積不斷擴大,造成柑橘嚴重減產。
  1 發病情況
  目前,全縣10個鄉鎮(場)都發現了柑橘黃龍病,其中粗石江、桃川、源口等3個鄉鎮為重發區。據各鄉鎮普查上報統計,截止2018年12月底,全縣柑橘黃龍病疑似病株26.34萬株,發生面積0.33萬hm2,平均發病株率9.65%。
  1.1 病害發生特點
  1.1.1 區域間發病程度不同 桃川鎮、粗石江鎮、源口鄉為江永較早發展柑橘產業區域,臨近廣西,較早發病,病源基數大、木虱蟲口基數大,傳播速度最快,危害最重;夏層鋪鎮、蘭溪鄉、瀟浦鎮柑橘產業發展稍晚,病源基數,蟲口基數較上述3個鄉鎮略低,傳播與危害次之;千家峒鄉、松柏鄉、上江圩鎮是2014年病害暴發以來,逐步發展起來的新區,但在發展前期已汲取其它鄉鎮對柑橘黃龍病的防控經驗與教訓,栽培條件、管理水平及防控措施上具有明顯優勢,傳播與危害最輕。
  1.1.2 品種間發病差異較大 以椪柑、琯溪蜜柚、沙糖柑最重。2015年12月送檢,椪柑感病率為84.62%,琯溪蜜柚為63.64%,砂糖桔為56.72%;其次依次為夏橙、臍橙、雜柑、蜜桔、香柚,發病株率為15%~30%;香柚發病情況最輕,發病株率一般在15%以下。
  1.1.3 栽培條件影響明顯 江永縣柑橘產業發展初期,種植面積小,未形成產業優勢,于后期提出了“果樹下水田”柑橘產業發展戰略?,F許多柑橘種植園是由原來的稻田改造,易積水、泥腳深,土壤通透性差,影響植株根系的發育,導致發病程度重。同時在種植過程中,求省事省力,未注重增施有機肥,過度依賴化肥,也未及時修復土壤肥力及改良土壤結構,導致地力環境嚴重受損、果樹樹勢衰弱,抗有害生物危害能力差。
  1.2 發病原因
  1.2.1 溫度上升適宜病害發生 近年來,全球溫度都在上升,江永縣全年低溫天數較少。據相關研究顯示,25℃~30℃是柑橘黃龍病發生的最適溫度,氣溫逐漸變暖為黃龍病的發生提供了有利條件。另外,江永縣近幾年的暖冬早春現象比較明顯,有利于柑橘木虱的生長,而木虱是柑橘黃龍病的主要傳播媒介,適宜的氣候和足夠的食物非常適宜木虱生長發育,大大增加了柑橘黃龍病的發病率,嚴重影響了柑橘產量。
  1.2.2 未能有效控制柑橘木虱蟲口基數 連續幾年的暖冬,為柑橘木虱順利越冬提供了條件,2014—2018年,江永縣均監測到木虱成蟲大量順利越冬,加上冬季清園未及時開展木虱越冬期防治,柑橘木虱越冬蟲口基數較以往大大增加。
  1.2.3 木虱防治時間不一致,防效差 一是江永柑橘品種布局混亂,同一個村、同一個組,甚至同一個果園內種植3~5個品種,多的達8~9個品種,如香柚、蜜桔、橙類等,不同品種新梢萌發期不一致,導致藥物防治柑橘木虱時間難以確定,同時又為不同世代的木虱提供了豐富食物,增加了防治難度。二是同一區域內不能做到統一防治。按照防治技術要求,在柑橘新梢萌發長1~2cm時,必須用藥防治柑橘木虱,但因天氣或果農的原因,不能在3~4d內完成防治任務,從而達不到防治效果。三是存在防治死角。江永縣農村家家戶戶在房前屋后種植柑橘及黃皮等果樹,而這些房前屋后是防治柑橘木虱的死角,防治效果差。
  1.2.4 苗木管理不規范 一是引種程序不規范。農戶在引入苗木和接穗時,多以自主引入為主,期間未對苗木或接穗進行嚴格檢驗檢疫,致使許多帶病苗木和接穗侵入江永,加重柑橘黃龍病擴散蔓延。二是露天育苗難以杜絕?,F有法律法規對農戶自繁自育的苗木沒有約束,農戶使用的接穗和砧木可能來自病區,且在黃龍病發生區進行露天育苗,這種方式培育出來的苗木感染黃龍病菌的機率很大,導致黃龍病發生更嚴重。
  1.2.5 病害防控技術不高 黃龍病具有潛伏期長的特點,顯癥滯后,而當前對黃龍病的檢測技術還不到位,也缺乏快速方便的檢測設備,更難以用肉眼迅速準確識別,有些已感染病菌但未表現癥狀的果樹難以被及時發現,導致黃龍病傳播蔓延加快。
  1.2.6 果農惜砍病樹 柑橘果樹發生黃龍病以后,還有一定的產量,一些果農只顧眼前利益,不愿整株砍除發病樹,導致黃龍病傳染給其它健康果樹,危害整個果園的柑橘。
  1.2.7 失管果園增加 一部分果農,看到果樹發病較重,已失去效益,等、靠國家相關政策扶持,讓其自然荒廢,不理不管,形成失管果園,導致木虱大量繁殖、遷飛、傳毒,加重了黃龍病發生。
  1.2.8 濫用抗生素,治標不治本 一路攀升的柑橘市場行情,讓部分果農一味追求經濟效益,忽視了科學防控柑橘黃龍病疫情??吹讲洳幌肟?,看到病苗不愿挖,濫用青霉素等抗生素防治。不科學的防控,使黃龍病發病癥狀得到了暫時的緩解,但病菌沒被殺死,仍具很強的傳染力,會再次通過木虱傳播,交叉感染更多的正常果樹,致使病原基數不斷壯大。   2 綜合防控措施
  江永縣按照“屬地管理、聯防聯控”原則和“政府扶持、部門引導、農民參與、整體推進”要求,加大資金投入和加強行政監管,分步推進,分類實策,科學防控,有效控制柑橘黃龍病傳播蔓延,保護縣境柑橘產業安全,促進江永縣柑橘產業持續、穩定發展。
  2.1 保障措施
  2.1.1 組織保障 為了進一步推動防控工作,成立由縣長任指揮長、副縣長任副指揮長的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控指揮部,各鄉(鎮、場)成立以鄉(鎮、場)長為組長的防控領導小組,并安排一名副職專抓,加強對轄區內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治工作的領導。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3個柑橘黃龍病防控技術專家組。專家組負責全縣柑橘黃龍病防控技術指導、培訓及防治效果評估,并及時向領導小組匯報評估結果。
  2.1.2 資金保障 全縣每年安排黃龍病綜合防控資金550萬元,其中350萬元用于病樹清除獎補資金,200萬元用于木虱統防統治、木虱監測、苗木檢疫、宣傳發動、技術培訓、改種示范、指揮部工作經費等。
  2.1.3 加強督促檢查 縣委督查室、縣政府督查室和指揮部辦公室要及時對柑橘黃龍病控防工作開展專項督查,準確掌握各鄉鎮場開展柑橘黃龍病防控工作的進展情況,定期進行通報,確保各項工作措施落實到位。自覺接受縣人大、政協組織專題視察,加大防控工作督辦力度。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治工作重心在鄉鎮,關鍵在于落實,各鄉鎮凡因主要領導重視不夠、不落實、工作拖皮、虛以應付、工作難以推動的,要進行嚴肅追責。
  2.1.4 嚴格執法 縣農委、食藥工質局、公安局、林業局等單位要切實履行職責,通力配合,嚴格貫徹執行《植物檢疫條例》等法規,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對柑橘生產經營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及時予以糾正和查處。
  2.1.5 完善考核機制 各鄉鎮場是柑橘黃龍病防治工作的主體,鄉鎮場主要領導是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治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是直接責任人。建立縣級領導聯系鄉鎮場、鄉鎮干部聯系村的責任制,將柑橘黃龍病的綜合防治工作納入相關部門和鄉鎮場目標管理考核范圍,年終考核兌現獎懲。
  2.2 技術措施
  2.2.1 宣傳發動及病樹普查 利用宣傳車、會議、廣播、電視、報刊、標語、宣傳欄等形式大力宣傳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控工作,各鄉鎮要做到有宣傳橫幅和標語、各行政村有永久性宣傳欄,每到防治關鍵時期到集市和農村進行宣傳,使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控工作家喻戶曉。分縣、鄉鎮、村3級進行培訓,由縣級培訓鄉鎮技術骨干,再由鄉鎮技術骨干培訓村技術骨干,村技術骨干負責組織各村果農的技術培訓,要求所有柑橘種植村果農集中培訓次數每年不得少于2次。實現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治工作的4個根本轉變,一是果農從被動防治轉變到主動防治,二是從果農盲目防治轉變到科學防治,三是從果農各自為戰轉變到群防群治,四是從果農盲目種植轉變到理性種植的轉變。
  在全縣范圍內開展2次黃龍病普查,第1次是夏橙果實采摘完后的病樹清除面積核實,第2次是冬季果實成熟期(紅鼻果顯癥期)黃龍病發生情況普查。以行政村為單位,對所有的柑橘果樹進行普查、鑒定、登記造冊,并加蓋公章。做到每個果園、每戶果農都查到,不留死角,及時整理檔案。
  2.2.2 建立病樹清除機制 病樹清除是黃龍病防控工作的重點,堅持“先打藥,后砍樹”的原則,確保病樹清除工作順利開展。一是建立鄉鎮責任包干制,實行年終考核制度,明確責任,確保病樹清除徹底。二是以鄉鎮為單位,發動和指導果農主動清除病樹。三是重點鄉鎮組建鄉、村2級砍伐隊,對失管果園及果農不愿自行清除的病樹進行全面清除,不留死角。四是引導村組制定村規民約,把清除病樹納入村規民約管理。4年總計清除病樹0.40萬hm2、432.67萬株,有效減少了病原菌。
  2.2.3 建立木虱防治機制 一是開展聯防聯治。采取政府采購免費發放的形式,統一配方、統一時間、統一方法對春梢、秋梢木虱進行聯防聯治;二是針對柑橘木虱世代重疊的發生特點,引導果農防治柑橘病蟲時加入防治柑橘木虱的藥劑。三是引進專業化統防統治,適當補貼連片種植,引進專業化服務組織開展木虱統防統治。據監測,通過近幾年的防治,數柑橘木虱蟲口基數逐年呈下降趨勢,平均百梢蟲量:2015年0.8只,2016年0.6只,2017年0.5只,2018年0.3只。
  2.2.4 加強苗木管理 一是產地檢疫。檢疫人員在苗木春、夏、秋梢轉綠后進行抽樣送檢,出圃前進行產地檢疫。二是加強市場檢疫。縣農委植保植檢站于每年2-4月開始進行市場檢疫,重點加強苗木市場的管理,加強市場監管。全面規范生產經營行為,凈化水果苗木經營市場,全方位阻止柑橘黃龍病的蔓延傳播。三是強化苗木繁育基地管理。督促基地每個環節都要按無病毒苗木生產規程進行操作,確保質量安全。要求建立銷售檔案,完善質量追溯制度,做到有案可查,有源可溯。四是引導果農購買種植無病毒苗木。
  2.2.5 加強監測,建立疫情監測體系 一是柑橘黃龍病疫情監測及木虱種群動態監測。在柑橘主產鄉鎮選擇10個有代表性的果園或柑橘苗木繁殖基地或采穗圃,設立5個疫情監測點,每點固定2~3人,及時掌握疫情動態。二是及時準確發布預警情報。根據監測數據,結合普查情況,作出防治預警分析,及時準確利用信息平臺發布警報,通知果農及時噴藥防治。
  3 結語
  柑橘黃龍病的綜合防控是確保柑橘產量的關鍵環節,需要不斷研究相關的防控技術與檢測辨識技術,將黃龍病扼殺在萌芽初期,從而確保柑橘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華清,楊榮發.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治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2018(06):12-14.
  [2]黃源.柑橘黃龍病發病規律及防控關鍵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2018(05):38-39.
  [3]黃榮生.柑橘黃龍病綜合防控經驗與做法[J].基層農技推廣,2018(04):25-27.
 ?。ㄘ熅帲和趸矍纾?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343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