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青少年行為問題干預研究:從治療模式到優勢視角模式的轉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優勢視角理論認為人具有強大的內在力量、智慧和潛能,這些優勢可以幫助人們戰勝生活中的困境并促進其積極發展。優勢視角理論立足點更加宏觀、全面且深入,將其應用于青少年行為問題領域,可改變治療模式長期影響下對服務對象的消極假設和認知,有效避免和消除治療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和負面影響,對青少年行為問題干預研究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方法有著變革性的轉變與創新。優勢視角干預模式在實現緩解青少年行為問題的同時,可提高青少年的自我效能,促進青少年積極發展,實現真正的助人自助,對青少年個人乃至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穩定發展都具有重要價值與意義。
  關鍵詞:青少年行為問題;優勢視角;干預研究
  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23X(2019)03-0046-09
  青少年行為問題是一個廣泛的概念,主要指青少年所表現出的違反法律規范、公序良俗或社會期待的行為。這些行為危害青少年自身或他人的安全與發展,主要包括青少年可能出現的情緒困擾、認知失調或行為障礙。目前,各界對行為問題的定義尚無統一界定,但當談及行為問題的具體表現形式時,卻表現出了極大的重合,而與此相關的實證研究大多也以行為問題的具體表現形式為研究對象。綜合來看,青少年行為問題的表現形式主要有抑郁、焦慮、自卑等情緒困擾,或者暴力、攻擊行為、吸煙、飲酒等行為問題。
  目前,治療模式在青少年行為問題實踐領域已發展出多項以實證為基礎的干預方案。這些方案均取得了頗為良好的成效,并在不斷地發展與完善中日趨成熟。心理學取向的技能流程(Skill Strea-ming)項目通過教授青少年應對行為問題的具體技能和方法,增加青少年控制自身情緒和行為問題的能力,有效地幫助他們擺脫情緒及行為問題的困擾。理情行為治療(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Therapy,簡稱REBT)和認知行為治療(CognitiveBehavior Therapy,簡稱CBT)對緩解和治療青少年抑郁、焦慮、破壞行為、非理性行為、學業成就低下、暴力等行為問題有顯著的積極效果。替代攻擊行為訓練(Aggression Replacement Training,簡稱ART)可提升青少年管理情緒和行為的能力,培養他們的親社會行為,使青少年的行為和情緒保持在較為穩定的狀態。
  治療模式的理論和實務假設,青少年行為問題是因自身功能或所處環境中存在違?;蛉笔г斐傻?,因此,以此為導向的干預核心目標是矯正問題或補足缺失。雖然治療模式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干預已獲得了可觀成效,但是縱觀整個20世紀,對青少年的消極態度和問題導向始終占主導地位。
  診斷干預模式逐漸暴露出其消極效果。Henin-ger和Hinshaw發現醫療診斷式的專業取向及干預服務對青少年情緒及行為障礙的關注,會通過與青少年的日常交流和工作接觸,不斷有意或無意地向青少年及其家庭傳達低期待,這種直接或間接的表達過程會加重標簽和污名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Moses認為,診斷的經驗讓青少年感覺到了來自他人的偏見和歧視,而生活中家人、同輩、老師及其他專業人員的"xN別對待”會讓青少年產生自我懷疑并降低自我價值感,同時青少年還會因“疾病”而飽受流言蜚語的困擾。另有研究證明:聚焦修正青少年行為的治療模式干預不僅無法真正持續、有效地改善青少年的認知和行為,反而還會因集中干預,為青少年從他人身上學到更多行為問題提供機會;也就是說這種醫源性(iatrogenic)的影響反而加重了青少年的行為問題。
  在治療模式缺陷日益凸顯的背景下,神經科學(neuroscience)在青少年行為領域的探索獲得新的重要發現。發展神經學(Developmental Neuroscie-nce)認為,相較于其他年齡層的人,青少年更喜歡從事危險行為是因為青春期時大腦內部突觸(synapses)過度產生或豐富造成的;而隨著大腦不斷發育,青少年會逐步表現出理性而成熟的思考及行為。這幫助我們揭示了那些試圖改變青少年知識信念、認知行為等教育性介入無效的原因,更顛覆了傳統治療模式對青少年行為問題的前提假設和理論基礎。
  自20世紀80年代起,超越病理導向和治療模式的優勢視角理論開始產生及發展。該理論摒棄治療模式對人的消極預設,聚焦服務對象優勢和潛力,主張利用優勢推進服務對象主體性的培養和發揮,幫助服務對象不斷地發現和肯定自我價值,提升服務對象自主利用優勢資源解決困難的能力,實現個人目標和理想,最終回歸期待的理想生活。
  在青少年行為問題領域,優勢視角模式通過探索優勢幫助青少年重拾信心,逐漸消除行為問題對青少年產生的負面影響;再由社會工作者(以下簡稱“社工”)引導青少年設立人生目標或理想,積極培養青少年探索優勢、利用優勢的能力,以個人理想和優勢作為促進青年改變的核心推力,幫助青少年消除行為問題的負面影響,提升他們的社會功能,最終實現其積極健康地發展。
  青少年時期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無論對于個人還是國家來說,青少年時期的發展都具有非凡意義。對于個人來說,青春期是個人生理與心理快速變化與成長的時期,在此時期養成的認知與行為習慣往往會影響他們的一生。對于國家來說,青少年是國家與民族的希望,是推動時代前進的主力軍,也是國家發展的中堅力量,青少年群體的發展會直接影響一個國家的前景與未來。所以,面對青少年行為問題,僅依靠治療或矯正等消極的補救措施是遠遠不夠的,我們更應該從青少年長遠發展的角度出發,采取積極主動的方式去實現解決青少年行為問題和促進青少年積極發展的雙重目標,以此保障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穩定與繁榮。
  一、青少年行為問題的治療模式干預特點與問題
 ?。ㄒ唬┲委熌J降幕居^點
  社會工作治療模式的干預實踐最早可以追溯至專業形成之日。1917年,標志著社會工作專業化的《社會診斷》一書將醫學中“診斷”“治療”等概念融合社會工作視角加以解讀,形成了判斷和解釋服務對象及其行為的依據,并以此為基礎制定相應的干預計劃。在治療模式中,社工通過“診斷”的過程,判斷服務對象人格或心理的“問題”、“障礙”或“疾病”,深入探究病因,最后制定并實施相應的治療方法,其目的主要是為了改變或修正服務對象的認知和行為,幫助他們回歸正常生活。總體來看,治療模式的主要內容遵循以下線性過程:定義/診斷問題一確定歸因一制定方案一實施干預一結案。   (二)治療模式干預的特征
  致力于解決青少年行為問題的治療模式都有著相似高度結構化的工作過程,即先將具有行為問題的青少年從學校、社區等場域中篩選出來,進行專業診斷后,再根據其診斷結果將他們分派到相應的干預項目、治療團體、司法部門、特殊教育學校等專業部門進行后續干預,以實現緩解或消除青少年行為問題的核心目的。除此之外,治療模式干預還具有四個顯著特點。
  1.問題導向
  治療模式根據診斷結果,將具有類似問題、障礙或疾病的青少年進行集中治療,可有效阻隔外界環境對青少年產生的誘惑和不良影響,同時增加青少年同儕交往和相互學習的機會,創造有利于改善或消除青少年行為問題的環境氛圍。診斷結果可以幫助社工在較短時間和有限資源的條件下,快速了解青少年的現狀,準確發現青少年最為嚴重的緊急問題,并以解決問題為目標制定干預計劃。
  需要注意的是,問題導向的治療模式亦存在一些問題。首先,整個干預始終以青少年存在問題或疾病為核心,社工在工作過程中難免向青少年及他人傳遞和強化其存在錯誤或缺陷的概念,產生消極的標簽效應。。其次,治療模式一般將消除服務對象存在的某些具體行為問題定為工作目標,但通常具有行為問題的青少年往往伴隨出現多種行為問題和情緒障礙,解決某些具體問題的干預設定忽略了青少年行為問題背后復雜的多因素背景。即便實現了干預目標,也有可能只是暫時緩解或消除青少年行為問題的表面癥狀,并不意味著產生了實質性的轉變,更不能夠保障青少年會朝向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2.直接針對行為問題
  治療模式從前期診斷到后期結案始終以青少年行為問題為核心,整個干預過程焦點突出、目標明確、針對性強,能夠較為有效地緩解青少年眼下的問題或危機。在干預過程中,社工可隨時根據觀察到的青少年行為問題做出及時回應,記錄青少年行為問題現狀和改變情況,為實務者的評估工作提供清晰可循的依據。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直接針對性青少年行為問題的干預也許可以立即看到成效,但是干預效力的持久性是值得考量的。Johnsen和Friborg通過對1977-2014年的70項相關研究進行后設分析(Meta-Analysis)后發現,隨著時間的推移,認知行為治療(CBT)對抑郁障礙患者產生的積極作用會日益衰減殆盡。究其原因,此種直接針對行為問題的干預在設計與執行時并不強調關注青少年內在狀態的轉變,干預目標和評量標準也多以青少年外顯行為狀態為基本根據,所以青少年即便只是機械地學習了教育課程內容,社工的評量結果也可能是良好的;但事實上,青少年的實際情況并未得到實質改善。
  3.標準化、結構化的實務過程和方法
  治療模式干預從診斷、干預、評估、結案到追蹤都是高度結構化的。實務過程中的每一項工作都有標準化流程以及規范化的管理和評價標準。其結構完整、過程清晰、功能性強等特征有利于社工和青少年較快進入并適應干預,提高整體效率,可廣泛運用于其他同主題的干預中。
  但是,越是明確清晰的標準化實務過程和方法,就越可能缺乏靈活性和彈性。這不僅使干預的適用范圍受到挑戰,還會使社工過于關注和遵循“標準”而忽視人的主體性和價值,限制社工和服務對象潛力及創造力的發揮;甚至在干預過程中,服務對象很難有自主、自決去探求重建或做出改變的機會。
  此外,在實際干預中,“標準”還會因復雜多樣的環境及人為因素隨時受到挑戰;尤其當人與標準出現沖突時,究竟是“以人為本”,還是“以標準為本”?社工由此會陷入兩難的困境之中。
  4.專業工作者角色
  治療模式中,社工處于主導位置,他們在結構化體制中制定干預計劃、控制干預進程、安排具體的工作內容,并對干預中的青少年進行監督和管理。由于社工在整個過程中擔任統籌、管理、教導、控制的角色,所以社工的專業水平是影響干預效果的重要因素。
  Feldman的研究發現,在青少年行為問題干預中,實務工作者水平不足是導致干預未能達到理想效果的重要影響因素。盡管治療模式的研究者和實務工作者已注意到這一重要因素,并且一直嚴格執行對社工的定期培訓和督導,但社工在專業關系中始終占主導地位,所以干預成效的關鍵依然取決于實務者水平。而在現實中,實務者的水平會因個人能力、資源環境等現實因素影響而參差不齊,很難保持在一個統一且穩定的狀態。這是治療模式先天存在且無法避免的重要風險之一。
 ?。ㄈ┲委熌J降南麡O影響
  具有行為問題的青少年通過診斷的過程,被貼上“問題”或“疾病”標簽,標簽中蘊含的消極暗示影響青少年產生負向的自我評價;同時,對行為問題的諸多刻板印象讓人們習慣以消極的方式對待此類青少年,甚至來自他人的同情和關心,也是一種負向強化“疾病”觀念的方式。除了強調青少年自身問題或缺失會帶來標簽和污名效應外,關注他們所處環境存在的問題,會引導青少年關注出身的不幸,對所處環境感到失望和無助;加之以彌補缺失和修正問題為目標的服務,更可能從側面強調了其被補償者和接受者的角色。這種不注重個體自身能力及主觀能動性的干預,不僅造成整個社會環境逐漸忽視青少年的主體性和優勢,連受助青少年自身也會受此影響而逐漸改變對自己的看法,很難做出客觀的自我評價,更難看到自身的優勢和潛力。
  需要注意的是,治療模式存在一些無法克服的先天缺陷或隱患。對于不同社會文化、宗教信仰、民族背景的人來說,其以“治療”和“矯正”為核心概念的干預可能并不適用,甚至存在引發沖突的因素。例如青少年的紋身現象,在當代的主流社會的認知中是不被廣泛認可的,甚至有時還會被定義為青少年行為問題的一種表現形式;但是在一些少數民族或其他地區,紋身卻有可能是一種傳統文化習慣。
  在治療模式的干預中,無論是青少年還是社工都處于在問題行為出現后采取應對措施的被動狀態,他們所能享有的資源和服務也均在當今專業發展現況下能夠提供的范圍之內。但在現實情況下,有限的標準化干預條件很難靈活應對復雜多變的實際問題,或觸及到青少年行為問題的根本,這也許就是為什么有些干預看起來是無效或者無法持久的原因。從另外一個角度看,青少年一生中產生行為問題的風險一直都在,即便已存在品質良好的干預服務,我們也不可能永遠陪伴在青少年身邊隨時幫助他們解決可能出現的未知困難??傊瑔渭円蕾囃饨缪a足或矯正的方式,終究不是解決青少年行為問題、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長遠策略。   二、超越治療模式的優勢視角干預模式的形成與發展
 ?。ㄒ唬﹥瀯菀暯歉深A模式的基本觀點
  優勢視角關注個人與環境中潛在的資源與優勢,相信個人及其所處環境中蘊含著未被發現的優勢與資源,充分尊重并強調服務對象的自主性;主張以服務對象的理想(aspiration)和目標為一切干預的初衷、起點和原始動力,將尋找、運用、整合優勢與資源作為干預策略,協助服務對象擺脫過去不幸困境的牽絆;同時幫助服務對象連接優勢資源,為實現理想創造更多的條件和可能性。在累積足夠的優勢和資源后,由社工引導服務對象為實現理想或目標做積極的思考和準備,培養服務對象在實際行動中運用優勢解決問題的能力,逐漸引領服務對象的認知和行為朝更加積極的方向改變,最終實現復元,回歸理想生活。
 ?。ǘ﹥瀯菀暯歉深A模式的前提假設
  1.人都有改變的潛能
  優勢視角認為世間萬物成長的本質是變動,個人成長是人內在潛能與外部環境不斷交互作用的結果,是人們不斷探求自我實現而做出改變的努力。優勢視角相信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有著改變的潛能和做出改變的可能性。
  2.人都有優勢
  優勢視角相信每個人都擁有與生俱來的優勢潛能和內在智慧,這些能力可能因困難而暫時難以展現,但卻可以通過適當的教育行為、正確的引導方式而重新獲得;除此之外,社會環境中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都可以作為促進個人優勢發展的重要外部推動力量。
  3.人都具有自我治愈的抗逆力
  優勢視角認為人類是積極發展的個體,每個人都有自我糾正以及自我治愈的復原能力??鼓媪Γ╮esilience)是支持個體前進和發展的內在動力。現實生活中,人們難免受“疾病”“問題”等困境的影響,呈現妥協或停滯的狀態,但每個人的復原力始終會支撐他們面對眼前的困境和苦難。
 ?。ㄈ﹥瀯菀暯歉深A模式的實務原則
  1.個人有能力去學習、成長和改變
  優勢視角相信每個人都有希望和目標,他們向往幸福的生活,且蘊含著無限的優勢與潛能,這些潛能像‘詠動機”一樣不斷促使服務對象學習、改變和成長。需要注意的是,服務對象可能因困難而不愿相信、甚至懷疑自身的能力。這時需要社工通過發現服務對象自身及其周圍環境的優勢,來鼓勵他們重拾信心,使其對生活和未來充滿希望,用希望和優勢來激發他們改變的動力,引導其走上正向的發展道路。
  2.焦點在于優點而不是問題和病理
  優勢干預不會追究服務對象問題或疾病的成因,更不會采用治療模式中“治療”或‘矯正”等方法去改變人們的認知和行為;而是以服務對象優勢為核心,聚焦其自身的天賦和潛能,探尋運用優勢促進服務對象自主f生得以展現的有效方法。經過優勢干預的服務對象可以發展出一個以優勢為基礎的身份,他們具備運用優勢資源的意識,并開始嘗試以自己的方式處理問題或困難。
  3.服務對象是助人關系的指導者
  優勢為本的干預崇尚“案主自決”原則,主張在不傷害他人和集體利益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服務對象的自由意志和自我決定的權力。優勢視角相信服務對象是自己生活的專家,尊重他們選擇理想生活的權力,并力求讓服務對象參與干預的每一個決策過程;在優勢為本的干預中,服務對象可以在包括“探索理想”‘討論目標”‘促進抉擇”“完成決策”“付諸行動”的所有干預過程中充分行使他們的決策權。而對于最終“理想生活”的定義,并非來自社工的專業界定和判斷,而是由服務對象自主選擇出的最佳生活狀態。優勢視角所追求的干預效果也許在他人看來并不是最好的,但卻是服務對象最為滿意的結果。
  4.助人關系被視為基本且必要
  優勢視角把服務對象與專業人員的關系看做是至關重要的,認為真誠、同理和相互尊重的專業關系是開展一切干預工作的基礎,服務對象和社工是地位平等、相互陪伴、共同決策的工作伙伴。優勢視角所倡導的理想專業關系是可以實現服務對象目的、互惠、友善、相互信任、增權的助人關系。
  5.外展是較佳的干預方式
  在服務對象熟悉的生活領域進行工作,易于營造輕松和舒適的干預氛圍,緩解辦公室帶來的緊張感和嚴肅感;更讓社工有機會看到不同情境中服務對象的真實面貌,增進彼此的交流與了解,逐漸消除距離感,推進服務對象與社工的建立更為良好的信任關系。
  此外,積極采用外展的方式,可以幫助社工深入了解服務對象的家庭情況、人際網絡、社區環境生活狀態,尋找出蘊藏在服務對象生活世界中的優勢資源,有利于社工對服務對象做出更加準確和全面的評量。
  6.社區是一個資源的綠洲
  社區是人們最主要的生活場所,其中蘊含許多寶貴的資源。優勢視角要求社工與服務對象通力合作,尋找社區中那些潛在的資源和機會,共同思考利用優勢資源滿足服務對象需求或解決困難的有效方法。一般來說,社區資源可分為正式資源和非正式資源兩類:正式資源指的是由正式組織或部門提供的生活補助、心理咨詢、醫療救助、法律服務等;非正式資源主要指蘊含在服務對象的人際關系網絡中的資源,如親屬、鄰里、同事、朋友等能夠提供的物質援助與情感支持。
 ?。ㄋ模┣嗌倌晷袨閱栴}的干預
  優勢為本的青少年行為問題的干預主張以優勢為土壤孕育希望的種子,激發青少年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從根本上刺激青少年做出主動改變的動機和信心;同時將優勢作為他們付諸改變的行動策略和主要方法,引導青少年用實現希望和目標的行動逐步替代問題行為,在改善行為問題的同時提高青少年的綜合能力。具體來說,優勢視角的干預主要涉及五個主題。
  1.改變或重構認知
  幫助青少年分析目前處境的產生機制及影響因素,與青少年共同探索行為問題背后的意義,使青少年更加準確、深入的認識自己及環境;對青少年認知和行為進行重構,補足青少年的認知缺失或澄清認知偏差,從而消除行為問題給青少年帶來的負面影響,引導青少年以更加正向、客觀的角度看待自身及環境中的問題或不足。   2.培養應對能力
  在逐漸影響青少年對現狀認識的同時,培養青少年形成內在自我糾正的能力,以及面對生活逆境的免疫力,提高青少年與困境和平共處的能力。社工可以組織青少年開展小組活動,鼓勵小組成員分享個人經驗,通過共享的方式激發青少年同儕間的交流與共鳴,并及時介入給與得當的專業反饋,進一步加強青少年對目前處境的正向理解和認知。社工也可以通過個案輔導,和青少年服務對象一起回顧個人歷史,探索青少年應對問題與困境的正向經驗和潛在能力。此外,社工還可以根據現實情況提供正式資源的支持,如適當的示范課程、知識講座、拓展訓練等,讓青少年可以從多元渠道學到多樣化的應對技巧。
  3.挖掘和運用優勢和資源
  優勢為基礎的干預方法聚焦尋找、挖掘、連結那些隱藏于服務對象自身及其所處環境之中的優勢資源進行整合運用,幫助培養青少年建立有效地應對機制,提升他們運用優勢滿足個人需求、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優勢視角干預中,社工首先通過不斷協助青少年在不同領域尋找優勢資源,拓展青少年對優勢的認知范疇,增加他們對“優勢”“資源”“潛力”有更多元、廣泛的理解;然后啟發青少年服務對象對運用優勢資源解決生活困難做積極的思考;最后協助青少年付諸實際行動,使青少年在主動的實踐中養成優勢思考的習慣,同時又在優勢思維的指引下鍛煉個人能力。
  4.設定行動目標
  優勢視角認為,人類行為或多或少都具有目的性,他們會為了實現某些目標而采取行動,而人們正是因為有目標,才能夠更好地生活。優勢視角把目標視為促進服務對象實現復元的內在希望和重要驅力,將幫助服務對象尋找目標、實現目標作為整個優勢干預過程的中心,并把目標作為引導服務對象行動的方向和前進的動力。值得注意的是,青少年的目標也許跟他人的期待不同,甚至可能受到外界的拒絕或反對。社工應認清這些差異的存在,同時注意維持環境文化與青少年權益之間的平衡,確保青少年能夠在相對自由的環境中設立真實的目標。
  在優勢干預中,社工會先鼓勵青少年從眼前想要改變的事情開始,制定一些短期的、易于實現的小目標,利用青少年實踐目標的過程,提升他們連結、運用優勢資源的能力;再通過反思和體會的環節,挖掘和肯定青少年的優勢與能力,逐步提升青少年自信心,激勵青少年朝著更大目標或夢想努力行動。
  5.探索希望與夢想
  優勢視角發現對未來心懷希望與夢想的人往往擁有積極的心態,他們更容易從傷害中恢復,設立更多的人生目標并會為實現目標而付出努力的行動。所以優勢為本的干預將希望視為干預核心,要求社工認真尋找服務對象的夢想,同時積極探索希望的重要價值與作用,將希望和夢想作為引領服務對象改變的動力。
  在干預的過程中,社工可以圍繞夢想主題開展個案輔導工作,與青少年共同思考實現夢想的計劃,同時注意保護青少年自我決定的權力以及發揮能力的空間,增加青少年對自己命運與未來的掌控感;然后再與青少年一起規劃實現夢想的行動策略,集思廣益尋找更多、可利用的優勢與資源,完善青少年的理想藍圖;通過增加青少年夢想的距離感和現實感來發揮夢想的激勵作用,使其即便離開干預,也能在希望和夢想的鼓舞下不斷學習和改變,引導青少年在正向且積極地發展道路上不斷前進。
  三、行為問題青少年干預:從治療模式到優勢視角模式轉變
  優勢視角相信每個人都擁有強大的力量、潛能、內在的智慧,不管青少年處于多么艱難的困境,他們依然具有優勢;優勢可能從未被發現,也可能因困境而暫時難以展現,但都可以通過科學有效的方法而重新獲得。這些優勢可以幫助青少年戰勝生活中的挑戰并且促進其積極發展。
  優勢視角對行為問題的基本觀點超越了治療模式對行為問題本身及其病理的關注和討論,把青少年看作是有優勢、潛能和復原力的人,認為面對問題和疾病、困境和挑戰的關鍵是青少年自身及其所具備的優勢資源,而非出自專業判斷的干預方法。優勢視角拓寬了青少年領域的實務干預知識,并一直力求利用科學的研究方法檢驗理論概念與實務工作的有效性;相較于治療模式,優勢視角的干預有四點重要的積極轉變。
 ?。ㄒ唬﹥瀯輰?
  治療模式下的研究和實務以關注問題或缺陷的消極角度看待青少年及他們所在的環境,干預主張運用因果關系推論出問題或疾病的成因后再制定相應的干預方案,實現消除癥狀或解決病因的目標。優勢視角與之不同,其承認青少年確實存在疾病和問題,但認為干預中最重要的內容不是追尋原因或解決方法;而是運用優勢的力量與作用來轉變或消除“行為問題”所帶來的消極認知和不良影響,培養青少年與之相處的能力,養成優勢導向的思考方式以及運用優勢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以此實現在緩解行為問題的同時提升青少年的社會功能。
 ?。ǘ┻\用優勢
  個人優勢是一套受文化影響的、有價值的個人能力及特性;對于不同的人與環境來說,優勢沒有普遍的固定特征,但一切可以促進個體做出持續調整和積極轉變的因素都可以被看作優勢。例如,優勢可以是青少年日常生活的不同活動場所中的資源(學校、家庭、社區等),也可以是青少年的人際關系(親屬、朋友、老師、鄰居等),或是青少年的個人特質(興趣天賦、同儕團體、靈性信仰等)。以上優勢都可以整合到干預中,作為幫助青少年服務對象走出困境、解決行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用來促進青少年的成長與發展。
 ?。ㄈ┪裼鼗氐母深A策略
  對于青少年來說,他們的確具有行為問題,同時也承受著其所帶來的所有負面影響。優勢視角在承認現實的前提下,主張以積極的態度和方式去面對這些確實存在的困難;認為應對青少年行為問題的方法不必是直接要求他們做出改變,而是采取迂回的方式,通過妥善利用青少年自身優勢來實現緩解或消除行為問題的干預目標。
  具體來說,優勢視角導向的社工聚焦青少年的優勢和潛力,通過和青少年服務對象共同探索優勢的過程,逐漸轉移他們對自身問題或環境缺失的關注,改變過去受病理導向引導而建立的不真實認知,借此逐漸去除標簽和偏見,從而更加客觀看待自己及環境,幫助青少年重拾信心,為激勵青少年做出改變積蓄能量。與此同時,社工與青少年一起探索目標和夢想,并不斷鼓勵和引導青少年與外界環境進行交流與合作,探尋自身和環境中存在的優勢與資源,作為實現目標和夢想的方向、動力和策略。在這種方式與思路的作用下,青少年認知和行為的重心將逐漸轉移至實現目標和夢想的軌跡上,在其為追逐夢想而努力采取行動的同時,自身存在的行為問題自然而然會被青少年視為發展障礙而自愿放棄或修正。  ?。ㄋ模┕ぷ髡吲c服務對象的專業關系
  與治療模式相比,優勢視角模式中社工的角色發生轉變,他們不再處于領導位置,服務對象則變成了專業關系的主導者。在優勢為本的干預中,青少年可以自主參與設立個人目標、控制活動進程、決定使用方法、制定行動策略等過程。社工在其中的重要責任是和青少年一起,以他們的意愿為基準,盡可能地為青少年提供引導、啟發和支持,確保在他們看到更多可能性之后,能夠做出自決的選擇,回歸理想生活;同時,在干預過程中,社工也應盡力為青少年提供全面的信息,連接各方資源,發揮積極的補充和輔助作用。不難看出,在優勢導向的專業關系中,專業工作者的角色和地位被削弱,他們不再對整個干預起絕對的主導作用,而是助人關系中的輔導者、協助者、資源提供者。
  優勢視角的助人關系削弱了社工對干預的領導權力,有效降低了因社工個人素質而影響整個干預結果的風險。此外,優勢視角始終以青少年服務對象的意愿為核心,激發他們的自主意識和自決的能力,增加了青少年對自己人生的責任感和掌控感,從根本上刺激青少年發生積極的內在改變,對青少年未來產生重要影響。四、由治療模式到優勢視角模式轉變的
  價值與意義
  優勢視角聚焦在人的優勢、能力和希望,不關注缺陷和疾病,現已有許多研究成功地證實了優勢的力量與作用。Seligman、Park和Peterson發現,人類的優勢能夠緩解心理疾病帶來的傷害,提升人們的幸福感。而對于青少年來說,個體優勢更是他們積極發展的重要指標,善于發現和利用優勢,有利于青少年緩解行為問題、重視自我價值、提升社會功能。
  在青少年行為問題領域,優勢為基礎的干預可以有效地減少青少年物質濫用、自傷、暴力等行為問題,緩解焦慮、憂郁等負向情緒困擾。最重要的是,優勢為本的干預可以持續有效地影響和提升青少年發掘并利用自身優勢去應對問題的能力。
  優勢視角的干預模式除了可以有效改善和消除青少年行為問題外,更有價值的意義在于,其不僅可以實現治療模式所追求的目標和結果,還能夠補充治療模式中存在的不足,避免其產生的消極影響,使經歷干預的青少年獲得額外的積極經驗和能力。這種正向的影響力能夠有效提升青少年的自我效能,維護青少年心理健康,對青少年的長遠幸福具有重要價值與意義。
 ?。ㄒ唬└淖冋J知與行為,建立更加客觀、積極的價值觀
  優勢干預中所強調的挖掘和利用優勢資源的過程,可以使青少年服務對象通過不斷發現自己及環境中的優勢而逐步建立自信,從而有效改善青少年對自身處境的認知,擺脫之前問題或困境所帶來的消極影響,以更加客觀、積極的態度看待自己和環境。
  此外,以優勢視角為基礎的干預還可以挖掘出青少年更多優秀的人格特質和環境資源。在社工的引導和支持下,經歷過優勢干預的青少年有著明確的目標意識,他們開始跳脫以往的認知行為模式,逐漸養成優勢取向的思考習慣,學會運用優勢來滿足自身需求或解決問題,并且對未來與夢想有更多積極的憧憬與規劃。
  (二)激發青少年自我意識,發現自我價值的重要性
  優勢視角認為,服務對象自身及其環境中蘊含的優勢、潛力是實現目標的途徑和方法,其一直強調的“善于運用自身及環境優勢”,并非簡單地把自己和他人看做用來實現目的的工具,更深層的含義是力求通過積極理性的方法,運用優勢將人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干預中社工始終以優勢為核心導向,盡可能使服務對象在任何可能和可行的前提條件下,發現并相信自己存在的獨特意義與崇高價值。而經過優勢干預的行為問題青少年,不僅改善了自身的行為問題,更能夠從認知上改變對自我的看法,并且逐漸發覺和肯定自我能力和自我價值。
 ?。ㄈ┨N含對未來的構思與深遠影響
  優勢視角的理論和實務認為與其待行為問題出現后,站在被動位置依靠外界力量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如采取積極主動的方式培養青少年利用自身力量應對行為問題的能力。這不僅可以解決青少年當下存在的問題與困境,更能夠幫助青少年獨自應對其未來生活中可能出現的挑戰和困難,而青少年的目標與夢想則始終會引領他們努力前行。優勢視角干預推進青少年認知和行為產生本質上的積極改變,讓青少年在看到優勢與希望的同時獲得獨立自主的能力,并對人生目標、方向和道路做更深遠的思考與規劃,有利于青少年積極發展和長遠幸福。
  五、結束語
  優勢視角理論和干預的立足點更加宏觀、全面且深入;對于具有行為問題的青少年,優勢視角干預的目標與核心不局限于解決青少年行為問題,而是圍繞青少年服務對象的福祉展開。在改變青少年認知和行為的基礎上,幫助他們樹立正向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注意培養青少年抵御風險、滿足需求的能力,力求促進青少年全面、健康的發展。
  優勢視角的基本觀點顛覆了治療模式長期影響下對青少年服務對象的消極認知。相較于治療模式,優勢視角對青少年行為問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方法有著變革性的轉變與創新,不僅為青少年行為問題干預提供了一套新的實踐方法,更擴充了青少年行為問題干預的理論框架和實務知識;有利于社會工作專業在青少年行為問題領域更加深入的發展,也為其他專業在整合優勢資源配置促進青少年積極發展議題上提供啟發與參考。
  優勢視角重視和尊重人的價值,強調以人為本,始終將服務對象福祉放在首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精神。推進治療模式向優勢視角模式的轉變有利于為行為問題青少年連接到更多的社會資源,營造益于青少年積極發展的環境;在緩解青少年行為問題的同時促進青少年的積極發展,對青少年個人、乃至整個國家的穩定和發展都具有重要價值與意義。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402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