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自信心的培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自信心是正確評價并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高質量完成任務,實現所追求目標的一種情感體驗。自信心既是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人走向成功的必要途徑。自信心的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從人生的認知階段著手對孩子進行有目的的培養。幼兒時期是人生第一認知階段,也是一個人意識萌芽的初期。因此,教育者應從幼兒心理特征入手,認真觀察幼兒性格發展趨向,循循善誘的培育其自信心和自尊心。
關鍵詞:幼兒 自信心 培養
自信心,是指個體對自身行為能力與價值的客觀認識和充分估價的一種體驗,是一種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質。自信心是一個人在人生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是使人向上奮進的內部動力,是孩子去努力實現自己愿望和理想的精神源泉。培養一個人的自信心應從學前教育抓起,自信心的培養對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自信心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
1.自信心是成功的保證
自信是一種源自于內心深處的強大力量,是對自我的認識和肯定。它表現為面對困難時無所畏懼,受到挫折后不屈不撓。有自信心的人能夠正確地、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的知識、能力,能虛心接受他人的正確意見,對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充滿信心。
2.自信心是孩子成長的精神支柱
自信是一個人獲得成功、成為強者的重要條件之一。高爾基指出:“只有滿懷信心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把自己沉浸在生活之中,并實現自己的理想?!弊孕判氖且环N內在的精神力量,它能鼓舞人們去克服困難,不斷進步。大多數父母只重視培養幼兒智力而不重視心理素質的培養。其實,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對幼兒一生的發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幼兒期是一個人個性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時期。戰勝逆境最重要的是樹立堅定的信心,自信心可以使人藐視苦難,戰勝邪惡,集中全部的智慧和精力去迎接各種挑戰。
二、幼兒缺乏自信心的主要原因
1.家長的過度保護
在當今社會背景下,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孩子依賴于父母是每個家庭常見的現象?!傲右弧钡哪J皆诤芏嗉彝ブ猩涎荩喊职謰寢尩膶檺?,爺爺奶奶的疼愛,外公外婆的呵護。這一切容易讓孩子養成不好的行為習慣,孩子容易變成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是常有的事。久而久之,孩子養成了習慣,什么也不會干,不會主動學習,不會主動承擔,這樣就不容易得不到他人的表揚,孩子的自信心也無從建立。有的家長過分保護自己的孩子,認為孩子現在還小,什么事都包辦到底,使不少幼兒各方面的能力較弱,讓孩子覺得自己很多事情自己都不會做,缺少克服困難做好事情的信心。
2.家長期望值太高
幼兒自我認知缺乏,其自信心的建立最初都是根據別人對他的良好評價。他們總是通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來認識自己,了解自己。但是往往有些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期望值較大,對孩子定下了較高的標準,一旦達不到他們的要求,便一味責備孩子,使其產生自卑感,損害了他們的自信心。
3.家長的攀比心理
許多家長總是愛拿自家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攀比,總覺得別人家的孩子什么都很優秀,什么都做得好,而自己家的孩子卻處處比不過人家。有些家長甚至恨不得將所有孩子的優點都集中在自己孩子一人身上。于是孩子經常被父母嫌棄,被父母指責,試問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成長,孩子的自信心什么時候才能建立呢?
三、幼兒自信心培養的方法
自信心的培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應從人生的早期階段開始著手,進行有目的培養。幼兒時期是人生的認知早期,也是一個人意識萌芽的初期,因此,教育者應考慮到幼兒心理特征,認真觀察幼兒發展趨向,循循善誘,培育其自信心和自尊心。
1. 多給孩子實踐的機會
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應該抓住孩子好模仿且愿意嘗試自己做事的有利時機,大膽放手,支持并鼓勵他們用自己的小手去做自己的事。如:穿衣、吃飯、入廁、洗臉刷牙、整理玩具等,應該讓孩子自己完成自己的事情,我們不應越俎代庖地替孩子完成他們力所能及的事。
2.適當的鼓勵,幫助孩子建立起最早的自信心
綱要提出:要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成長和獲得成功的機會,增強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集體生活是鍛煉幼兒能力的良好機會,是幼兒建立自信心的基礎平臺,在集體中給他們提供表現自己、展示特長和優點的機會,有利于進一步強化自信意識,提高他們的能力。因此,要把活動面向全班幼兒,對能力差的幼兒給予更多幫助和關注,讓每個幼兒都有參與機會,能力得到鍛煉。
當幼兒自信地投入活動中,教師要見機行事,給予適當幫助和指導,盡可能使幼兒成功,不挫傷自信心。老師在設計活動時既要注意到幼兒的已有經驗,又要考慮到在此基礎上幼兒能否得到新的提高。
幼兒自信心的培養,需要他們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通過活動不斷獲得一點點成功,不斷累積、最終形成自信的品格。
3. 熱愛尊重幼兒,運用暗示法
教師只有理解尊重孩子,真誠地愛每一位孩子,才可能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差,作為老師切記不能對他們動輒批評、指責,而是要和顏悅色,循循善誘,運用暗示的方法,既不損害幼兒自尊心,也不會使其產生抵觸情緒,從而獲得成功。暗示教育的魅力就在于教師不是直接闡述自己的觀點,而是暗示誘導幼兒自己去思考和領悟。在暗示中,孩子調節自身行動,不甘于落后于他人,最終形成一種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
4.提供表現機會,增強幼兒自信心
幼兒的心理很脆弱,僅靠教師的表揚、鼓勵還不足以牢固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因為自信心不是憑空建立的,它的建立有賴于在實踐活動中的真實感受,體驗到自身的真正力量后,才能最終形成。在現實中,可能有些幼兒書寫方面表現不夠好,但是在語言表達、動作模仿方面突出,老師可以利用這種突出的表現,給孩子樹立信心的機會,使他們在精神上站起來,從而帶動其他技能和知識的學習??傊處熆梢酝ㄟ^多種渠道,盡量給這些幼兒提供表現自己的機會,從而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比如:
(1)在班級管理中,采用輪流值日制
在班級中,可以設立值日生制度,比如:讓佳佳在吃飯時給其他小朋友發放碗、調羹,課外活動時注意同伴行為,并隨時報告教師,同時采用輪流制,日復一日,月復一月,每位幼兒經過多次的輪流,膽子也逐漸會大起來,信心也會逐漸得到增強。
?。?)平時多開展“優點大比拼”“我能行”等活動
孩子可以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示給大家,如:講故事、背誦兒歌等活動。使每一個幼兒都有表現自己的機會和被認可的機會。教育是一項復雜而長期的工作,要真正實現這種教育的價值,就必須從幼兒的生活中發掘,讓幼兒在具體的生活中體現自己的感受和變化。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8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