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蚌埠市中小學生命教育現狀問題與對策研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生命教育是敬畏生命、完善生命、提升生命的人本教育。本文通過對蚌埠市部分學生和家長的問卷調查,分析本市目前生命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部分解決對策,以促進蚌埠市中小學生命教育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中小學;生命教育;對策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15-0039-02
  一、生命教育現狀調研的背景
  近年來,學生自殺或傷害他人的生命現象時有發生。今年4月17日,上海一學生跳下盧浦大橋。時隔5日,四川一學生喝農藥自殺……就我市來說,2018年我市一實驗中學學生從教學樓跳下,今年3月我市一高中生從教學樓跳下……據了解有17%的學生曾考慮過自殺。這些無疑透露出學生對生命的不了解,不尊重,造成這一后果的原因與社會、家庭、學校的生命教育缺失不無關系,在要求學習成績的基礎上,沒有考慮到作為一個生命本體─生命的重要性,忽略了對孩子的生命教育。
  二、生命教育調查的內容
  本次隨機抽查了市中學3所,小學2所,每所學校隨機抽查2個班級,在分別發給學生和家長的500份問卷中,有效回收482份和473份。學生問卷涉及生活體驗,對生命的理解和學校的生命教育問題。家長的問卷涉及親子關系,有效溝通和是否對孩子進行過相關的生命教育問題。
  三、生命教育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市對中小學生命教育高度重視,教育行政部門通過考核方式要求各學校做好安全工作,并取得一些成果。通過問卷調研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生命安全有所了解,對生活體驗積極陽光且年齡越大生命意識越強。在家長的問卷調查中部分家長能做到與孩子積極溝通,關注孩子成長。但問卷中也存在一些亟待關注和解決的問題,引人深思。
  1.學生溝通對象轉變。
  一道“遇到煩惱,你會找誰傾訴”問題中,高達72.3%的學生選擇同學朋友,23.4%選擇家長老師,4.3%選擇自己苦惱。從中看出,學生溝通對象已然轉變,他們把煩惱訴之同齡人,而非父母老師,但他們給他的是不全面的分析,可能還有慫恿,導致做出極端行為。更可怕的是那5%的人,長期的壓抑,內心的苦悶不能得到疏導釋放,更容易走向極端。
  2.學習成績是最大壓力。
  在問卷的共同問題中“學生目前最大的壓力來自哪里”,82.2%的同學選擇學習成績,11.3%是親子關系,6.5%是師生關系。家長問卷中,高達90.9%選擇學習成績。顯然,學習成績是橫亙在學生與家長老師之間的一道鴻溝,稍有不慎就會成為那些心靈脆弱的學生走向死亡的導火索。
  3.部分學生對生死理解不客觀。
  在“人死了,意味著什么的問題中”71.1%的學生能正確認識“人死就不會再活過來”,但有少數學生認為“人死了就像睡著一樣還會醒來”。對自殺的理解有24.5%的同學認為自己在煩惱時也想過自殺,11.1%的學生認為自殺是一種解脫。調查的結果可能有些荒唐可笑,但卻發人深思,學生對死亡的理解有偏頗,不客觀,難道我們沒有責任嗎?
  4.學校對學生的生命教育意識不足。
  在學生問卷中,有42.2%的學生從未接受學校相關的生命與死亡教育。學校比較重視學生成績,生命教育開展也只是形式主義,教師觀念沒有轉變,依然有責罵、體罰學生的行為,對生命教育的觀念不重視。
  四、對策與建議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雖各級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督促生命教育,但開展研究的理論偏多,實踐不足。通過比較國內外生命教育和本市開展情況,筆者有幾點建議。
  1.加大政府投入,推動生命教育發展。
  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應自上而下轉變教育行政觀念,通過行政干預,推動生命教育發展。政府要不斷加大投入,召集相關專家結合我市實際編寫生命教材。另外,選派優秀教師前往臺灣,上海等生命教育開展較好的地區學習,通過他們宣傳,交流帶動我市生命教育的發展。
  2.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注重生命體驗教育。
  青少年學生通過極端的方式結束生命,與他們的無助不無關系。逆境、悲傷、心理問題等都需要正確的引導,不斷加強對學生生命意識的引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非正常死亡的發生。
  另外,生命教育需要個人在生活中體驗。在問卷調查中我們很多題型都源于對生活的體驗。在生命教育中,要結合實際課程,通過走訪敬老院、福利院,感受暮年的滄桑和年幼的孤獨;通過防溺水、防毒、防震等活動敬畏生命,通過研學旅行體驗團隊中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與和諧,感受生命的美好。
  3.提升教師生命意識,構建新型師生關系。
  教師作為教育理念的實施者,其自身意識很重要。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背景下,老師對分數關注較多,對學生的生命教育幾乎為零。轉變教師觀念,提倡以人為本的生命本體教育,首先要提升教師的生命意識。通過結合專業生命教育培訓或借助大學的力量,培養具有正確的生命觀、有體悟人生能力和生命意識的人生導師。努力形成教師公正、多元溝通、尊重生命成長規律的新型師生關系,培育學生健全的人格和生命觀。
  4.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創新生命教育方式。
  在問卷中,心理健康問題是學生非正常死亡的元兇之一。中小學生命教育的開展離不開心理健康教育,因此,成立心理咨詢室,培養心理老師,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另外,可通過搭建生命教育的多學科滲透平臺,將各學科教學滲透到中小學生命教育中,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還要根據學生實際通過情景、活動、調查、合作等教學方法不斷創新生命教育方式。
  5.建立學?!彝ァ鐣逃餐w。
  生命教育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密切配合,共同參與。學生在學校接受的生命教育,還需要家庭和社會的共同推力才能轉化為內在意識。生命教育需要家人的陪伴,需要社會媒體、社交平臺、官方積極的輿論導向。只有學校、家庭、社會形成生命教育共同體,才能更好的開展生命教育活動,還學生積極、健康、自信的人生。
  “用知識守護生命,用行動呵護生命”。整個社會,攜起手來,共同構建青少年健康的生命觀,正確處理“生命與自我、生命與社會、生命與自然”的關系。讓教育回歸以人為本,少一點功利,多一點熱愛,讓更多的孩子珍愛自己、關愛生命。
  參考文獻
  [1]田麗.當前中小學生命教育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小學心理將康教育,2012(7)18-20.
  [2]郭喜永.中小學生命教育的基本現狀與實施策略[J].中學教師.2019(1)8-10.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18974.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