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浙江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情況分析半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校院所是科技成果的主要產出單位,文章從成果轉化主體、轉化方式、定價方式、收益分配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浙江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特征分析,剖析制約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科技成果轉化;高等學校;科研院所
  中圖分類號:G6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9)12-0054-02
  科技成果轉化是一項復雜的科技經濟活動,是科學技術研究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關鍵環節,促進科研院所、高等學??萍汲晒D化,對落實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自主權、加快浙江省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經對浙江省244家科研院所、高等學校調查顯示,僅67.2%單位有科技成果在2016-2017年間實現了轉化,本文基于這164家單位進行浙江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情況分析。
  1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特征分析
  1.1科技成果轉化快速增長,高校院所轉化主體集聚
  2017年,浙江省高校院所簽訂科技成果轉化合同26853項,同比提高15.6%,轉化金額43.33億元,同比增長16.6%。高等學??萍汲晒D化主要集中在本科院校。2017年,本科院校成果轉化金額25.54億元,占高校轉化金額的90.4%;高職院校、民辦學院實現成果轉化0.90億元、1.82億元,分別占高校轉化金額的3.2%和6.4%。央屬、省屬科研院所是院所科研成果轉化的主要力量。2017年,央屬科研院所、省屬科研院所實現成果轉化6.82億元、7.42億元,占科研院所轉化金額的45.3%和49.2%;市屬院所科技成果轉化能力相對薄弱,科技成果轉化金額0.83億元,僅占科研院所轉化金額的5.5%。
  1.2科技成果轉化主要通過產學研合作方式開展,百萬項目超4成
  產學研合作是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方式??萍汲晒饕赞D讓方式、許可方式、作價投資方式、產學研合作四種方式實現轉化。2017年,高校院所簽訂技術開發、咨詢、服務項目合同26071項,合同金額40.48億元,分別占全省科技成轉化的97.1%和93.4%。以轉讓方式、許可方式、作價投資方式轉化科技成果金額僅占全省科技成果轉化的3.0%、1.6%和2.0%。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4成以上產學研項目超百萬。2017年,高校院所共簽訂產學研合作項目26071項,轉化金額40.48億元,平均每個項目實現科技成果轉化金額15.53萬元。其中,轉化金額50萬以上的項目合計23.16億元,占產學研項目金額的57.2%;100萬以上項目合計18.22億元,占產學研項目金額的45.0%;500萬以上項目合計6.73億元,占產學研合作項目的16.6%;1000萬以上項目合計4.05億元,占產學研合作項目的10.0%。
  1.3科技成果轉化定價以協議定價為主,成果集中流向企業
  協議定價是科技成果轉化定價主要方式??萍汲晒D移轉化定價方式主要有協議定價、掛牌交易、拍賣和評估四種方式。2017年,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方式轉化的科技成果782項,轉化金額2.86億元。其中,采取協議定價方式定價的科技成果2.02億元,占轉化金額的70.6%;采取掛牌交易、拍賣、評估定價方式定價的科技成果分別為0.09、0.54、0.21億元,占轉化金額的3.2%、19.0%、7.2%??萍汲晒D化集中流向了企業。2017年,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方式轉化科技成果2.86億元,99.9%流向境內,98.5%流向境內企業,科技成果出口競爭力不強。其中流向中小微企業2.17億元,占轉化金額的76.1%;流向其他企業0.64億元,占轉化金額的22.5%;流向非企業單位380萬元,僅占轉化金額的1.3%。
  1.4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傾向于留歸單位,現金獎勵是主流
  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向產權單位傾斜。2017年,全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取得現金、股權收入9.40億元,其中58.6%留歸單位,41.4%獎勵個人,個人獎勵中82.8%獎勵給研發與轉化主要貢獻人員。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傾向不同,高校收益分配已向個人傾斜。高等學??萍汲晒D化收入中,36.8%留歸單位,63.2%獎勵給個人;而科研院所取得科技成果轉化收入74.5%仍留歸單位,僅25.5%獎勵給個人??萍汲晒D化收入以現金為主?,F金獎勵和股權獎勵是科技成果轉化收入的兩種重要收益分配方式。2017年科技成果轉化收入分配以現金獎勵為主,實現現金獎勵9.20億元,占成果轉化收入的97.8%,股權獎勵0.20億元,僅占成果轉化收入的2.2%。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大背景下,股權獎勵能更好地激發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但目前在科技成果轉化工作股權獎勵的方式未被廣泛采用,2017年高校院所僅實現14人次股權獎勵。
  2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存在的問題
  科技成果轉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浙江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普遍存在著轉化率較低的狀況,阻礙科技成果轉化的主要問題表現集中。
  2.1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脫節
  科技成果轉化的前提是科技成果存在轉化的價值??蒲泄ぷ髦械膭撔屡c企業實際生產中的創新,在出發點、驅動力、組織方式、評價標準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高校院所科研項目研究的出發點是理論上的創新突破,往往在研發中強調項目先進性及獨創性而忽略了市場需求,成果缺乏轉化價值,科研項目常常無法與市場對接。一直以來,高校院所以“重成果,輕轉化”的科研評價和激勵機制為導向,難以調動科研人員參與成果轉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高校院所每年提供的科技成果數量并不少,但有效供給卻不多,科技成果效益包括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不明顯,缺乏推廣性。
  2.2科技成果轉化政策未完全落地
  近年來國家與浙江省陸續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實施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若干規定》、《浙江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以及《浙江省科技成果轉化獎勵辦法》等法律法規,直接推動了科研人員參與成果轉化的積極性,但部分政策條文未完全落地,缺乏相關的配套和具體落實措施。如成果價值的評估和認定還缺乏明確、可操作的實施細則;引導中介組織、風險投資等積極參與科技成果轉化的稅收優惠政策有待進一步完善等等。此外,由于各個政策法規間的最終解釋權分屬于多個管理部門,因此政策法規間協調性較差。   2.3成果轉移轉化機構缺失
  浙江省高校院所很少建立專門的科技成果轉化管理機構,這一職能主要由科技部門兼任,缺乏對科技成果的有效管理和引導。科技中介機構雖然種類多、數量大,但服務范圍主要局限在提供“牽線搭橋”式的信息服務,專業性、深層次的資產評估、投資咨詢和融資、信用評價等中介服務遠不能滿足成果供需方的要求,中介機構服務功能不平衡直接影響了供需雙方快速獲取有價值的信息。此外,既具有專業知識又有管理經驗的成果轉化經紀人隊伍短缺,特別是實務型、高層次知識產權人才嚴重匱乏。
  3促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對策建議
  3.1強化科技應用研究導向,建立成果供求信息溝通長效機制
  切實消除成果轉化承接方和供給方的雙向信息不對稱,引導高校院所科研面向市場,解決科技成果脫離市場問題。高校院所應破除重研究輕開發、重論文輕實踐的思想觀念,既要進行原創性的基礎研究,也要根據市場的需求選擇研究項目,在項目源頭吸收企業參與研究,并加強與企業的深度合作,與企業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關系甚至組建經濟實體進行聯合開發、聯合生產。從科技成果轉化前期的培育到提高可供轉化科技成果的成熟度,努力縮小科技成果供需之間的差距,讓成果有市場需求,讓市場有科技支撐。
  3.2優化科研評價和激勵機制,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政策保障
  深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評價分類考核辦法,將科技成果轉化、技術轉移、利用科技為產業進步及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的貢獻等納入科研人員評價體系。進一步細化《浙江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落地政策,探索建立事業單位自主處置科技成果的相關細則,加速技術要素的流動和轉化。落實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的稅收優惠制度,出臺科研人員進行科技成果轉化所得進行科研再投入的活動享受加計扣除抵扣部分個人所得稅等政策。
  3.3強化成果轉化載體建設,健全科技成果轉化服務體系
  以浙江省科技大市場建設為依托,聯合科技成果價值評估機構、創業風險投資機構、產權交易機構等科技中介機構,建立健全省科技成果轉化產業化交易平臺,完善交易規則、流程、監管和信用評價制度,強化成果轉化平臺的市場服務能力。鼓勵高校、科研院所成立專門的成果轉化服務機構,委派專人從事技術轉移與成果轉化產業化工作。支持高校院所與企業聯合建立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促進產業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發與成果轉化產業化。逐步建立起以政府為引導,以高校、科研院所、社會非營利性機構、企業和民間機構為補充的成果轉化推廣服務體系。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0606.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