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高考總復習的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高中學科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學習的正確方法,提高學科素養。公平性和基礎性在高考試題中的表現就是試卷以簡單和中等難度題為主,主要還是針對基本概念、規律的辨析或在簡單情境中的運用,一般通過簡單的推理或運算就能做出。針對高考試題的特點及走勢,復習中應該運用簡單、經典、熟悉的習題為案例,反復練習和測試,在反復練習和測試中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熟悉基本方法,感悟并自覺運用學科的基本思想。
關鍵詞:高考;總復習;策略
公平性、基礎性、時代性和綜合性,是近年來高考試題的一大趨勢和特點,能力考查是永恒的命題原則。公平性,指高考試題是針對所有的考生,不存在智力、性別及地域歧視,試題情境都是學生日常生活、生產實踐及學習過程中經歷或熟悉的。高中學科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和學習的正確方法,提高學科素養。公平性和基礎性在高考試題中的另一表現就是試卷以簡單和中等難度題為主,主要還是針對基本概念、規律的辨析或在簡單情境中的運用,一般通過簡單的推理或運算就能做出。
時代性和綜合性,一是指高考試題總會將社會熱點或科技前沿巧妙嵌入試題中,注重綜合考查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和實驗動手能力;二是指一道高考試題的分析求解往往會涉及多個考點或多種方法,涉及多個學科思想及方法的融會貫通和靈活運用。
針對高考試題的特點及走勢,復習中應該運用簡單、經典、熟悉的習題為案例,反復練習和測試,在反復練習和測試中加深對基礎知識的理解,熟悉基本方法,感悟并自覺運用學科的基本思想。高考復習是一個為期約9個多月的系統工程,多數學科都采用“分輪”復習的方法,這就要求各個階段乃至各個環節都需要縝密設計,要講究科學、合理,做到有序、有度、有方,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有如下的幾點建議:
一、一輪復習主要是以章、節為單元進行復習
在這一階段,要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解題方法和技巧,要全面閱讀教材、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在備考復習中,不僅要記住知識的內容,還要加強理解,熟練運用,做到“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立足本學科知識,把握要求掌握的知識的內涵和外延,明確知識點間的內在聯系,形成系統的知識網絡。
在一輪復習過程中,除了掌握知識點、領悟其中的科學方法,還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和仔細審題的習慣。要適時地、有機地歸納、總結科學方法,如物理學科中的理想模型法、整體法、隔離法、圖象法、逆向思維法……做到消化吸收、領悟精髓,從而提高解題能力和技巧。
高考始終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在同一知識點的考查上,有時是考查能力,有時會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綜合能力,或以新穎的情景、新的設問角度考查同一知識點,這就要求我們應站在科學有效的角度上,研究考試,分析題型,精選例題,組合習題注重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訓練,提高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在一輪復習過程中,還要注意學生的思維定勢,培養正確的解題習慣。
二、二輪復習采用“三精策略”
通過一輪復習,學生對教材中的現象、概念和規律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進入“二輪”,組織復習教學時可采用“三精策略”:
一是“精選例題”。注重“全”、“小”、“活”、“新”,即所用例題盡可能的覆蓋面大、知識點多、問題切口小,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技巧性,注意典型性和代表性,力求少而精,防止多而雜,針對簿弱環節對癥下藥,兼顧基礎,強化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環節中要花大功夫、下大力氣進行篩選,真正做到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將那些內涵深刻、啟發性強、起點高落點低、適合學生實際的例題挑出來。只有教師“下?!?,學生才能“上岸”。
二是“精計習題”。復習過程中如果一味的陷入題海,大運動量、高密度的“時間加汗水”的訓練,得不償失,因此,有必要思考教與學的新思路。教師要善于把握好所講內容的要點,掌握好講題時的最佳切入點,要善于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規律性問題,使學生在主動學習中去體會和感悟,盡量避免只講數量不求質量的做法。
三是“精評習題”。學生做題后要進行及時、有效地的講評,它不僅能理清學生的解題思路,引導其反思解題過程,同時對訓練思維、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特殊的功效;評析過程要克服“就題論題”,而應當引導學生挖掘習題的內涵,從多角度分析問題,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綜合、歸納能力,進一步拓寬知識,并做到融會貫通;“一題多解”、“變題討論”、“錯例分析”等是常用的方法。
三、沖刺階段的復習注重“實效性”
這一階段是能力突破和增分挖潛能的關鍵階段,其主要任務是專題復習、模擬測試,主要形式是練習,“實效性”顯得尤為重要。要把握好以下幾個環節:
一是“重視錯題,查缺補漏”。眾多的復習資料中“錯題本”要派上用場了,通過錯題,推敲錯因,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將重點知識和方法總結出來,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考生的信心,及時在高考前發現和修補知識與技能方面的漏洞。
二是“梳理考點,突出主干”。利用這段時間把主干知識梳理清楚,使考點網絡化、系統化,通過知識網絡結構理解知識內部的聯系,從而抓住關鍵和重點。
三是重視學科思想方法的應用。復習時做到:①重視題干信息的挖掘處理;②重視社會熱點或科技前沿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應用;③重視實驗復習,從實驗原理出發,抓住思想、技能和方法這三個重點,進行設計和變化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和解題能力。
四是“回歸課本,精讀教材,不留死角”。課本是獲取知識的重要資源,認真鉆研課本,做到熟讀、精讀,不留任何死角,包括課后的閱讀材料、小實驗、小資料等,因為有相當多的信息題以這些為命題背景。
五是做好沖刺復習階段的“四練”。在高考中,最容易被忽視的往往是考試的規范性,如學科的專用術語、符號、順序、標點符號、大小寫、卷面及書寫,所以練“考點、技能、速度和規范”是非智力因素增分的重要策略。
六是“加強獨立審題訓練,提高應試能力”。在這一階段可以注重一下近三年的高考試題,盡力去發現命題趨勢,嘗試著找到未來命題的基本思路,確定準確的備考方向。每次考試后學會換位思考——假如我是閱卷教師,站在評卷人的角度上審閱試卷就會發現許多過去沒有發現的失分之處,而這些正是將來高考中的增分點,這些增分點會給考生的高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參考文獻:
[1] 《教學考試》;
[2] 學科網;
[3] 搜狐教育網。
(作者單位:云南省鳳慶縣第一中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04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