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初中政治課總復習教學中學生不良心理的應對策略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總復習政治課教學同樣是一個雙邊活動的過程,除了要求教師遵循規律,按照科學方法進行教學,對學生的復習進行科學的指導外,還有一個重要方面是對學生進行心里方面的指導,以排除復習教學中的心理障礙。
   關鍵詞:總復習,政治課教學,心理應對
   總復習是使學生牢固掌握知識和使知識系統化,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和思想政治覺悟水平的重要途徑??倧土暯虒W同樣是一個雙邊活動的過程,除了要求教師遵循規律進行教學,對學生的復習進行科學的指導外,還有一個重要方面是對學生進行心里方面的指導,以排除復習教學中的心理障礙。下面本人對復習教學中學生不良的心理及應對作一些探討。
  一、端正動機,克服厭倦心理
  政治科總復習不象上新課那樣“豐滿”,容易引人入勝,不少學生覺得是“炒舊飯”,產生厭倦的心理。因此,應當注意靈活多樣,提供變式。能創設問題情境,富有啟發性,使學生有任務感。通過總復習,使學生有所得,解決問題,取得成功的體驗,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在多年的復習教學中,我進行了一些摸索,采用以下這樣幾種方法:
  一是提問復習法。按課的順序提出覆蓋全課知識點的系列問題,讓學生復習、鉆研后作答,教師再進行歸納整理,要求學生準確地把握每個問題的要點及層次,同時注意綜合分析的邏輯順序。采用這種方法時要注意把知識點的復習、基本原理的理解與運用融為一體。
  二是問題講解法。即按課的內容提出諾干問題,邊讓學生回答邊講解,這種方法在時間很緊的情況下可考慮采用。
  三是分專題結合時事政治充實材料復習法,即把分散在各課、各節、各框的內容重新組合諾干個專題,并以當前國內外重大時事作為補充新材料進行復習的方法。這種方法,角度變了,材料新了,要求高了,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歸類整理,并在這個過程中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從而提高綜合能力。
  四是利用圖表講解法,教師把復習的內容繪制成系統圖表,指導學生進行綜合復習的形式,運用圖表來歸納教材內容,有簡明、清晰、易記等獨特優點,又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強調自主,克服依賴心理
  在政治課復習中,有些學生平時不努力,企圖臨考前突擊一陣子就能撈到高分,或者把希望寄托在猜題、押題上,并以能否猜中或或押中到考題,作為評價教師教學水平的標準。這不僅偏離了復習的目的,而且對教師提了不切實際的要求,成為影響政治課教學的一個障礙。要克服依賴心理,除了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風外,更需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主動性。
  首先,要注意基礎,要全面系統地復習,避免‘死角’,消滅疑點,不疏漏每一個知識點。對難度較大的問題,應當引導學生逐步學會思考,編制答案,而不是把現成答案塞給學生。
  其次,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的問題,有的問必答,有的則有問不答,而給學生提供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即只作點拔、引導、說明,讓學生自己去歸納整理知識,得到答案。
  再次,指導學生學會正確的思考方法。一些學生缺乏自覺思考的習慣,遇到問題只求答案,然后死記硬背。題目一變化,就不知該如何解答了。為此,在平時練習、測驗中,要有意識地進行審題和解題訓練,要求學生在弄清題意的前提下,力求做到切中要害,突出重點,事理交融,層次分明,完整準確。
  三、有的放矢,克服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既對坑心理。學生的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后,往往會對教師所教的內容產生障礙意念,大腦對知識的輸入引起負遷移,對知識信息的反造成負效應。學生逆反心理的成因是比較復雜的。首先,中學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生理上趁于成熟,進入成人或準成人,而心理發展又與之不相適應,出現嚴重的失衡現象。他們‘成人感’顯露,獨立意向增強,他們遇到問題,不再是人云亦云,而是理性思考,以批評的態度去評判,但由于他們思維發展上還帶有不同程度的主觀性和片面性,加之不適當的追求逆向思維,往往產生很大的負效應,形成逆反向心理。其次,由于歷史和社會的影響,師生觀念不同步,對學生要求基調過高,教育方法陳舊等也是造成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學生的逆反心理不僅存在于新課的講授過程中,而且也存在于復習課教學中。比如,在運用原理或觀點分析、理解和說明某些現實問題時,不免會出現理論與實際不完全一致的情況,對此,學生感到困惑,當他們從相反的角度,以抵觸或對抗情緒去思考的時候,便產生了逆反心理。
  要有效地防范學生逆反心理的干擾,教師的思想要解放,觀念要更新,要與時代同步;要注意掌握學生的心理需求,有的防地進行思想教育;要引導學生用辯證的觀點去分析、理解教材觀點,運用教材觀點說明實際問題;要提倡民主、平等的討論問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觀念,而不是把某一觀點強加給學生;在教學方法上,要變單項封閉式、注入式為多向的開放式和誘導啟發式。
  四、增強信心,克服恐慌心理
  復習教學中,我們發現,不僅成績較差的學生有壓制感,容易出現恐慌心理,成績較好的學生臨近考期,發現“漏洞”,心理也沒底,也會出現恐慌心理和急躁情緒。這種心理狀態,會嚴重影響復習效果,因此要針對學生產生恐慌心理的不同情況,對癥下藥。對學生考前的急躁和恐慌心理,要引導學生正確評估,辯證地看待復習中存在的問題,不可過分地夸大存在的問題,要增強信心,穩扎穩打,差漏補缺,總結提高。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9/view-14809177.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