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自主管理策略探究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要:班級是推動學生自主發展,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重要場所。為了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使學生奠定自主發展的基礎,本文主要從“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出發,對小學生自主管理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生;自主管理;自主發展
前言
傳統的班級管理多以教師為課堂教育教學為主導,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的自主發展。而隨著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理念的提出,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生不但是教育教學的主體,更是自主發展的獨立個體。在班級管理中,應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激發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班級各項活動,使其在實踐鍛煉中不斷提高和成長,最終推動學生自主發展目標的實現。
一、為學生自主管理創造條件
對于班主任來說,必須重視班集體對每一個成員的影響,但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主動性和創造性往往得不到發揮。為了激發學生的集體責任感,給每一位學生都提供平等的實踐鍛煉機會,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班主任可以嘗試創造性地組織活動。一是讓學生自主組建班級委員會,班主任可發動全班學生自愿報名,采取主動競選演講的形式,通過全班學生的投票選舉,根據結果來確定最后的班級委員會成員人選。如此一來,能夠使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充分大膽地展現各自的能力與特點。由于班級委員是學生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并不是班主任一人指定,所以會得到絕大多數學生的積極擁護,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減少班級工作開展的難度。二是實行輪流班委制,讓每個學生都有當“管理者”的機會,傳統的固定班委制,大多數同學認為自己當不上班干部。也干不好班干部,從而產生自卑心理。在自主組建班級委員會的基礎上實行輪流班委制,使每個學生都可當上班干部,參加管理班級事務。實踐證明,只要給每個學生提供舞臺,他們都可以成為出色的自我教育者和管理者。
二、指導學生制定自主管理的規范
教師應使學生明確自己在班集體中的主體作用。在班級規范的建立過程中,要從學生的需要出發,讓他們認識到,制定各種規范的目的不是“管住”他們,而是為了保證班級所有成員的利益,這種利益可以概括為四點——秩序、公平、好習慣、高效率。有了這四個標準把關,在規范的具體內容上,無論學生提出什么問題,我們都可以讓學生盡情地討論,在討論中,學生自然會得出正確的結論,做出正確的選擇。例如,關于自習時能不能說話的問題,讓學生從這四個方面進行利弊的討論,很快,學生得出了自習說話弊大于利的結論,于是,就有了自習時不準說話的規范制度。通過此舉,能夠有效樹立班主任的威望,化解老師與學生之間存在的矛盾。與此同時,使學生在制定規范的過程中達到管理與自我管理,教育與自我教育的有機結合,有利于學生主人翁精神的激發和培養。
三、為學生營造自主管理的氛圍
構建完善的班級文化,是實現小學生自主管理的有效途徑之一。它能夠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起到潛移默化的正面引領作用。要想構建良好的班級文化,可通過以下途徑進行:第一,班級活動放手給學生自己做,從班隊活動的內容、活動主持人的確定、主持詞的創作、活動安排的各個環節,老師均不參與,都讓學生自己去做主。這樣,每個學生的潛能都能夠不同程度的得到發揮,從而對自主能力充滿自信。第二,隨著學生身心的不斷發展,學生的自主能力也在不斷增強。班級可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各種團隊競賽活動。在組織活動之前,班主任應有意識有針對性地讓學生集思廣益,精心設計一些適合他們年齡特點的團隊活動,創造民主參與的氛圍,使學生有所收獲。例如,“小小老師”、“自查日”、“學習擂臺”等活動。第三,給學生構建自我展示、自主交流的平臺。在班級內部定期對學生的各種優秀作品進行展示,如繪畫、書法、作文等等。對在展示活動中表現優秀的學生或者團體予以獎勵,采用民主的方式,評出活動創意之星,自主之星等,激發學生的自主參與意識。這些趣味性強、形式多樣的活動,不但能夠培養班級學生的合作精神、自主教育能力以及交往能力,更能夠充分體現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
四、為學生自主管理提供動力
在小組開展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過程中,會出現信心不足的情況,學生需要更多的支持,更大的動力,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動力機制。第一,建立健全的日??荚u制度。對學生實行嚴格的量化考核,對于班級的量化考核要落實到小組和個人,實現考核的民主化和合理性。第二,每周在班會課上定期開展“獎評總結會”。在班內采取自我評議、小組評議和班委評議等形式對每一個學生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個性特長、活動創新等情況進行考評,結果記入學生月量化考核積分表。對每周評選出的優秀自主明星、優秀自主小組在班會課上進行公開表彰,對獲獎個人和小組頒發表揚信,并在班級宣傳欄張貼明星個人和明星小組的照片等,調動大家自主管理自主教育的積極性。第三,每學期終,還舉行學期總結會,評出學期十大先進個人,十大明星小組。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的常態化,真實及時地反映出學生存在的問題,督促他們正確認識自我,從而最大限度地挑戰自我,做最好的自我,提高了學生自主教育意識和自主管理能力。
總而言之,在班級中實行自主管理,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民主意識,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班級向心力。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管理才能,才能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才能塑造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在當今的人才培養模式中,要使學生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參與自主管理是行之有效的措施。在自主管理中,學生不但是被管理的對象,更是參與管理的主體,同時擔任著主體和對象雙重角色,這對推動小學生的自主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 趙正海.小學生體驗式行為促進班級民主管理[J].中國校外教育2010年01期
[2] 江琴.低年級小學生自我管理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3] 陸建霞.還孩子一片屬于自己的天空[J].新課程學習(綜合)2010年08期
?。ㄗ髡邌挝唬簯鸭h實驗小學)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106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