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如何降低高職院校上課低頭率的思考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在高職院校中,上課低頭玩手機已經成為學生的一種習慣,怎么降低高職院校學生的低頭率是一個值得探討且重要的話題,不管是從國家、學生或者教師的立場來看,都應該引起重視。參考學者已有的研究結果和一份微調查的結果,將從提高教學趣味性的角度來探討如何降低高職院校上課的低頭率。
[關 鍵 詞] 高職院校;上課低頭率;思考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5-0192-02
一、概述現狀
在當今這個手機控時代,高職院校的部分學生也早已成為“低頭族”中的一員。學生的這種行為,也引起了學者的關注,諸多學者研究思路基本上都是通過調查了解學生上課玩手機的大概情況,然后進行原因分析,再給出解決該問題的對策,有的學者甚至做了實證分析,內容非常詳細。姚琦馥通過對大學生課堂玩手機影響因素進行實證分析后認為,“其余變量不顯著,其中關鍵變量的影響程度顯著性由強到弱為:自控力差抵抗力弱、講課方式不吸引學生、通過玩手機等來緩解思想壓力、知識陳舊顯得枯燥乏味、教學管理松散、教學效果差”。學者各有側重點,有的重點研究原因,有的重點研究對策。學生自控力不強,教師講得無聊,成為眾多學者在探討原因時的高頻詞。作為教師,需要從自身的角度去解決問題,讓學生在課堂上的這幾十分鐘主動放下手機。當教師做到上課具有趣味性,再加上課堂紀律的管理約束,課堂效率才可能得到提高。
二、原因分析
文章對高職院校的在校學生進行“關于學生上課玩手機”的問卷調查,取得有效的樣本數據僅45個人,雖然不足,但是得到的數據可以經過思考后看看是否值得參考。對這份問卷調查結果,在閱讀完其他學者的研究論文之后,發現在學生“為什么玩手機”“用手機玩什么”這一類問題上得到的結果是基本一致的。
閔珍從心理學的角度進行分析,認為學生玩手機主要有四個原因:(1)內在動力不足和自覺態度減弱;(2)主動發現不足和接受意愿減弱;(3)課堂管束不足和自控能力減弱;(4)自我效能不足和從眾心理影響。其中,前三個原因與微調查的結果存在較大的相似性。首先,關于自己為什么玩手機,60%的學生認為是教師上課無聊;42.22%認為是偶爾心情不好,不想聽課;26.67%認為是課程太難、聽不懂;22.22%認為是自我控制能力差,手機在身邊就忍不住玩;有15.56%的學生是因為無心學習,怎么也學不進去。
其次,調查顯示,學生玩手機主要集中在這幾個領域,排在首位的是QQ、微信等社交平臺,其次是游戲,包括王者榮耀、絕地求生及微信小程序的游戲等,再次是逛淘寶、微博等APP。學生感興趣的是社交平臺、游戲、購物、新資訊等信息。以游戲為例,學生通過手機可以獲得快樂、刺激、放松。學生經過親身體驗游戲,發現和朋友一起玩的確可以增進感情,但是玩多了會膩;如果不和朋友一起玩,每場游戲都可能有不一樣的地方,可以匹配不同的隊友,給人新鮮的感覺,而且不需要有什么負擔,更不用去背、去記、去思索知識點。學習也可以變得這么簡單、快樂嗎?其實,越是難得的事情,你辦成功了,這時你所獲得的快樂越大,如果可以把學習這件事情讓學生在挑戰中解決,最后帶給他的就是甘甜的感覺。
然后是當代高職學生的世界觀和心理健康問題。我的問卷調查第4題是“你覺得上課玩手機帶給你的收獲是什么”,53.33%的學生認為是打發時間,沒有什么收獲;35.56%的學生認為是放空自我;有28.89%的學生認為玩得心情愉悅,有樂趣;同樣有28.89%的學生是用手機了解最新資訊。
對高職學生而言,我們應該正視有一部分學生是曾經不被家長及老師看好的人,家長的觀點會對學生造成重要影響,職業教育也應該得到應有的重視和尊重,教師的觀點也會影響教學行為的走向,教師和家長的鼓勵也能給學生帶來力量。如果周圍人都放棄高職學生的學習了,會增加高職生“無所謂”心理的可能性。
最后,無論教師上課無聊是否是學生低頭玩手機的原因,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我們可以去理解學生,而不是去怪學生不自覺。仔細想想,很多時候,他們也難以自覺。教師如果照本宣科,不夠幽默風趣,自己講自己的,不管學生的想法,講的內容太難,那學生就算是一開始強迫自己聽,也很難堅持到最后,關鍵的是教師要關心學生,為學生解惑。
三、解決措施
所謂教師上課無聊,一是因為教師個人談吐不幽默風趣,二是教師講課的方式無聊,三是教師講課的內容不是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四是學生的學習動力缺乏,覺得學習沒樂趣。教師能做的是對學生負責,設計有趣的課堂,和學生共同完成課堂教學。既然學生覺得教師上課無聊,我們就做一名有趣的教師。
微調查有一道題目:教師如何設計趣味課堂才能讓學生感到有趣?80%的學生認為教師上課能有趣些,71.11%的學生認為上課的方式可以多樣化,增強師生互動,62.22%的學生認為有了學習的動力和樂趣,37.78%的學生認為多些實操練習,少些理論。問卷調查最后一道題目是“目前為止,你認為老師的哪種教學方法讓你喜歡,上課注意力比較集中”,其中,出現頻率較高的選項是“有趣”“互動”“不照本宣科”“實操”等,有學生還提出了“云教學”,當下“云教學”的確是比較火熱的教學方式。針對問卷調查結果,思考的方向就明確了,要如何才能講得有趣,如何去互動,如何分配理論和實操的時間,這對職業院校而言尤其重要。 (一)智能教學
1.利用藍墨云班課及微信群開展翻轉課堂及傳統講授的混合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和傳統講授的權重看課程具體情況及教師個人情況而定。對會計專業而言,我所教授的課程將以翻轉課堂為主,傳統講授為輔。首先,建立學習微信群,在群里對學生的日常任務進行發布。其次,利用藍墨云班課發布我的教學資源,一個文檔包括重難點知識講解或者8分鐘以內的音頻文件講解。最后,學生進行小測試,打卡累積經驗值,課中也可對學生預習情況的抽查提問,如果發現沒去看,扣分;如果檢查效果好,加分。課中,稍作回顧,然后重難點講解,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對老師進行提問,教師總結,最后學生又做測試并且講解測試題目。利用好微信群,上課以外的時間也可以答疑解惑。藍墨云班課的經驗值算入最終成績,激勵學生努力打卡獲取經驗值,上課搶答得經驗值是許多教師喜歡運用的方法。
2.除了藍墨云班課以外,是否可以利用其他與課程相關的平臺。例如,一些實訓平臺或者實操軟件。對會計專業來說,用友財務軟件、網中網的虛擬實訓平臺都是比較好的選擇。
(二)關注學生
1.明確學生動力,和學生眼神交流,不放棄每一位學生,關心學生的內心需求,時常做做問卷調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精神和物質鼓勵并行,如會計專業的課程,教師除了需要告知學生學好這門課的好處,及時稱贊學生,也需要用考證和工作來提醒學生課程的重要性。
2.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不能太簡單,也不能太難,盡量難度適中,還要有拓展,拓展部分對學生不做強制性要求。
3.增加課堂互動環節。在課程中,教師多設置一些學習型游戲,搶答得分比賽,偶爾給學生加一些趣味性教學游戲,他們會比較喜歡,但是也不能過度。學習知識仍然離不開傳統的講授,只是教師在組織語言的時候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角度去引導學生學習。例如,學生愛玩游戲,就可以適當用游戲舉例,可以在對一些基本概念作詮釋時用來舉例。舉例多接近學生生活,找到學生的興趣點,靠近學生,這樣更能引起學生的注意。
(三)引入實操
1.對職業院校的學生來說,實操是讓他們抬起頭來的好辦法,實操會讓他們放下手機,加入課堂中來。但是,實操的內容和設計需要有趣,利用藍墨云班課發布實操資源,可采取小組模式,展開實操教學。對會計課程而言,在學習中加入企業的真賬實操,教師先進行指導,接下來由學生獨立或者分小組完成。在加入真賬實操時,有一個較為完善的實操網絡平臺是非常有益的。
2.在教學中,引入企業兼職教師,甚至可以考慮學校、企業、學生的合作,學校出場地和教師資源,企業出實訓資源和實訓指導老師,學生為人力資源,三方合作共贏。李明指出,“濟南職業學院利用浪潮云會計平臺,聯合北京華財會計股份有限公司實現了三方創新合作。通過認證獲取證書的學員可以開始承接基于華財會計平臺的實際工作任務”。這種新的模式,較好地兼顧了各方的利益,可以在實踐中得到完善,合作的企業也可以擴大。
學生玩手機的現象不能一下子強制性禁止,越壓制學生越叛逆。教師只需提高自己課堂的趣味性,同時進行適當的課堂管理,關注學生的愛好和想法,學生的低頭率自然會得到改善。
參考文獻:
[1]姚琦馥.地方高校大學生課堂玩手機影響因素實證分析[J].學理論,2018(10):213-215.
[2]閔珍.大學生課堂“手機控”現狀心理學分析及其干預研究[J].才智,2018(8):106-108.
[3]李明.校企合作高職會計專業創新模式的探索:濟南職業學院與浪潮、華財三位一體的合作模式[J].中國市場,2018(36):178-179.
編輯 陳鮮艷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40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