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訪客   登錄/注冊

基于“智慧課堂”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研究①

來源:用戶上傳      作者:

  [摘           要]  “翻轉課堂”已成為教育信息化研究和實踐的熱點。以計算機公共基礎課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研究基點,依托“雨課堂” “智能測評系統”等智慧課堂教學系統,以數字化教學資源“微課”為手段,變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新型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情境,學生利用“微課”和測評系統自主學習,教師利用智慧課堂分析學生在教學目標上的達成程度,確定教學內容,師生合作探究,提高教學效果。通過合理有效地使用信息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知識的有效整合,促進學生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關    鍵   詞]  翻轉課堂;智慧課堂:微課;計算機應用基礎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14-0020-02
   一、問題的提出
   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領域的實踐融合,作為教改主戰場的傳統課堂也面臨新的發展,“翻轉課堂”正是改進傳統課堂的弊端,有效提升教學效果的一種途徑。智慧課堂作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重要技術支持和組成部分,直接決定課堂教學過程中知識傳遞效果,從而影響最后的教學效果?;凇爸腔壅n堂”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對象,在對傳統課堂教學方式和問題進行反思的基礎上,以學習者學習效果為切入點,優化智慧教學環境,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知識的有效整合,促進學生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一)當前課堂中“教”大于“學”
   新課程改革已經轟轟烈烈地進行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也得到極大的推廣和實踐,但在一線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仍然是“教”大于“學”。具體表現為教學時間上:教師講解時間多,學生操作時間少;教學內容上:教師計劃好得多,學生需要得少;教學過程上:教師主動講授,學生被動接受。從這些方面上看,課堂仍然是教師的課堂,無法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更無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行自主學習。
   (二)教學評價操作難度大,反饋時間長
   近年來,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廣大一線教師大多采用任務驅動教學、項目教學等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提高教學效果的同時,也產生大量需要評價的學生電子作品。批閱和評價這個電子作品工作量大,時間長。以信息技術課程名師北大附中李冬梅教師為例:李冬梅老師從教三十年來每天要用兩到三個小時對學生的作品進行批閱評價,由此可見電子作品評價工作量的巨大程度,對于一線教師,很難像李老師一樣長時間堅持批閱學生的電子作品,即使像李老師一樣能夠堅持批閱,但批閱的結果也要第二次上課時才能反饋給學生,錯過了反饋的最佳時機,評價反饋的作用也大折扣。
   (三)教學內容更新慢,新知識、新技術的應用少
   計算機信息的特點就是更新快,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而我們的教學內容卻鮮有更新,對于新知識,新技術也很少介紹,更談不上應用了。例如,有的學校office辦公軟件的教學還停留在2003的版本上,即時通信軟件還在講解MSN的使用等這些知識。根據新的教學大綱的要求,計算機應用基礎要適當增加學生對網上學習、網上銀行、網上購物、網上求職等網絡應用知識的學習。既貼近學生生活又能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意識,拓寬信息技術應用內容的范圍,使課程更貼近生活,更具時代感。
   二、基于“智慧課堂”的翻轉課堂教學策略探究
   針對現階段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過程上存在的問題,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學生先學,教師后教”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進行教學,確立學生學習主體的地位,以高等教育出版社開發的計算機應用基礎智能測評系統進行教學測試與評價,得出學生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確立教師隨后的教學內容。
   (一)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強化學生學習主體地位
   翻轉課堂是指學生在課前利用教師分發的數字學習資源(音視頻、電子教材等)自學課程,之后再利用網絡或在課堂上參與同伴的互動活動(釋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練習的一種教學形態。翻轉傳統教學“課上學習,課后作業”的學習模式。根據翻轉課堂優勢和職業教學的特點,我們對本課程的教學模式進行變革,采用“學生先學,教師后教”的教學結構。課前教師收集,整理本節課相關的教學資源,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制作成數字化學習資源,根據教學目標和學情分析設計教學,制定教案和學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先下發自主教學資料和學案,讓學生自主學習,之后運用教學輔助系統進行自我測試,教師根據智能測評系統對學生作品評價,分析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設計教師教學內容。這種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勢在于可以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進度,教師下發“微課”學習視頻,學生能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學生自主控制學習內容和進度,遇到學習困難可以反復觀看,也可停下來仔細思考或做筆記,也可以向老師和同伴尋求幫助。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有能力控制學習進程,關注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使之成為學習的主人。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削弱了教師在課堂中的地位,使其成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學生學習的輔導者,完成教師主體到主導地位的轉變。同時,也解決了教師課堂上講授時間過多的問題,增加了師生交流的機會,有利用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二)構建智慧課堂學習環境,運用智能測評系統決策教學內容
   以智慧教育理論為指導,在對雨課堂特點及功能進行研究的基礎上,構建基于“雨課堂”的智慧課堂架構,完成智慧課堂教學環境部署。雨課堂是應用于微軟幻燈片軟件中的一個插件,采取“云+端”的服務方式,通過云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為一線教師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提供教學支持服務。教師能夠快速便捷地部署智慧課堂的教學環境。雨課堂能夠幫助教師及時把握學生學習情況、學習效果以及學習軌跡。    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智能測評系統是本課程所用教材計算機應用基礎的配套數字教學輔助系統。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智能測評系統由題庫管理系統、智能排課系統、教學輔助系統等模塊組成。教師利用本系統可以設定教學任務、安排學習時間、查看學生作業、指定評閱對象等,學生使用本系統可以觀看操作演示,模擬練習,也可以通過軟件查看自己答題得分情況。使用教學輔助系統使學生在計算機操作過程中進行實踐練習,使計算機操作成為學習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運用教學系統能自動記錄每個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成績,及時給出學生電子作品的評價結果,既節約了教師批閱作品的時間,也能及時地給出反饋信息,在第一時間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提高學習效率,強化學習效果。
   (三)運用“微課”數字化教學資源服務教學,強化新知識、新技術的應用
   在網絡Web2.0時代,隨著信息與通信技術快速發展,涌現出一批應用廣泛的社會性傳播工具和手段,如微博、微信、Youku等。作為一名計算機教師,我們不應僅僅局限在向廣大學生推薦、介紹信息技術新產品、新技術,更要以身作則,躬親踐行,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努力嘗試有教育應用前景的新產品、新技術。“微課”就是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根據教學目標要求,依據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把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中的創新之舉?!拔⒄n”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記錄教師在課堂教育教學過程中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的精彩教與學活動全過程?!拔⒄n”具有教學時間短,教學內容少,教學重難點突出,傳輸與使用方便等特點。對于學生而言,微課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知識點的差異化學習、按需選擇學習內容,可以自主提升也可以自我完善,是傳統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拓展資源。對教師而言,將“微課”應用于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減少教師講解時間,增加師生互動機會,增強教師教學過程中的引導作用和輔導力度。
   三、基于“智慧課堂”的翻轉課堂的教學成效
   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的教學改革,改善中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促進了學生的發展,從我?,F行的實踐來看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學生的學業質量明顯提高
   通過實施翻轉課堂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師生的互動增多,學生的學業質量也有了明顯的提高。以我校兩個對比實驗班的一次WORD模塊測試為例,實驗班中45位學生有37位作業成績為優秀,而傳統班級46位學生只有32位成績優秀。兩個對比實驗班最后的學期末綜合測試中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實驗班優秀率由上學期的27%提高到這學期的32%,比未進行微課與翻轉課堂教學實踐的平行班高出4個百分點。并且學生成績的不合格率也有明顯降低。在學校推行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能促進了學生學業水平的提高,同時也對教師的專業成長、個人成才,以及學校基礎資源的建設創新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微課與翻轉課堂促進教師自身專業成長與發展
   因為微課制作與翻轉課堂教學的需求,更多的一線教師參與到教育資源的建設與教學模式的創新中,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個導演,是學習的組織者與引導者,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通過這一過程改變了教師的教學觀念,強化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師在微課制作與使用過程中通過大量的培訓、參觀、研討、反思,全面、充分地理解和掌握了各種教育資源的功能及其教學意義,并認真研究如何運用這些信息技術手段的教學策略,從而提高教師的課件制作水平和信息技術素養,促使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技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四、結束語
   以公共基礎課計算機應用基礎作為研究基點,以智慧課堂為教學環境,以“微課”和“智能測評系統”等先進的信息技術媒體為手段,變傳統的課堂教學形式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新型教學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情境,學生利用“微課”和測評系統自主學習,教師利用軟件智能分析學生對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確定教學內容,師生合作探究,提高教學效果。通過合理有效地使用信息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知識的有效整合,促進學生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參考文獻:
   [1]黎加厚.微課的含義與發展[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4):10-12.
   [2]焦建利.微課與翻轉課堂中的學習活動設計[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4(24):4-6.
   [3]蔣雯音,楊芬紅,范魯寧.雨課堂支持下的智慧課堂構建與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5(10).
   [4]晏麗霞,徐志營.基于翻轉模式的數學建模課堂對提升大學生數學素養的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18,12(15).
  編輯 張 慧
轉載注明來源:http://www.hailuomaifang.com/1/view-14924528.htm

?
99久久国产综合精麻豆